第二章 国际商务谈判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70
第二章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结构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二节需求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三节行为学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四节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五节博弈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上世纪50年代至今,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与贸易谈判绵延不绝,在现代贸易史上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美日贸易谈判,无论在过程结构和实力结构、行为、心理,以及谈判层次、类型、频率、对象和方式上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二战后,日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并实现了赶超,上世纪60年代末就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强国。
不过,与此相伴随,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就与美国在纺织品、皮革贸易上发生了摩擦,此后一路升级,在钢铁、家电、机床、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让美国产生了较大的警惕心理,“日本威胁论”喧嚣一时。
•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却并没有改变美日贸易失衡的局面,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仍然居高不下,贸易政策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焦点议题。
美国国会通过了《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之后,美国开始寻求与日本进行贸易谈判,日本也意识到应该把谈判作为一种管控美日经济关系困境的方式。
•1989年7月,美日贸易谈判开启。
两国共同组建了一个联合工作小组,其中包括美国的六个部门,国务院、财政部、贸易代表为三个共同主席,还有商务部、司法部和经济顾问委员会。
日本的外务省、大藏省、通产省(经产省前身)为三个共同主席,经济企划厅和公平贸易委员会是小组成员。
随着谈判的不断深入,联合小组也有所扩大,不断有其他部门加入到谈判当中。
•第一阶段谈判于1989年9月4日至1990年1月30日进行。
由于美日各执一词,双方分歧较为严重,谈判进展缓慢,一度陷入僵局。
美国列出了240项条款清单,涉及事项繁多,使得日本深为不满。
美国国内舆论则要求对日本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两国政治经济关系陷入紧张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反向否定战术:? 引出对方的观点―据此得出结论―观点与结论对比―否定对方的观点,提出新建议―改变观点,达成协议。
案例分析6:美国大富翁霍华.休斯为了大量采购飞机,亲自与某飞机制造厂的代表谈判。
霍华.休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他提出了34项要求。
谈判双方各不相让,充满火药味。
后来,霍华.休斯派他的私人代表出面谈判。
没有想到,私人代表满载而归,竟然得到了34项要求中的30项,其中包括11项非得到不可的。
霍华.休斯很满意,问私人代表是如何取得这样大的收获的。
? 私人代表说:“那很简单,每当谈不拢时,我都问对方:‘你到底希望与我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留待霍华.休斯跟你解决?’结果,对方无不接受我的要求。
”? 问:休斯与其助手共同使用了什么谈判策略? 黑白脸战术? 黑脸出场,态度强硬―白脸出场,态度缓和―以黑脸出场相威胁―迫使对手答应条件。
案例分析7:一位慈善家把他的大量时间和金钱都奉献给了心脏病研究,因而在这个圈子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当时,美国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正在就建立全国心脏病基金会的可能性进行调查,要求这位慈善家到会作证。
慈善家认为这是推进他最热心的事业的一个机会。
他请教了一些最优秀的心脏病专家和民间的心脏病研究组织,准备了简明而又材料翔实的演说词。
? 开听证会时,他发现自己被安排在第六个发言作证,前5人都是著名的专家――医生、科学家以及公共关系专家,这些人终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委员会对他们每个人的资格都一一加以盘问,还会突然问:“你的发言稿是谁写的?”? 轮到他发言时,他走到参议员们的面前说:“参议员先生们,我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但我决定不用它了。
因为我怎么能同刚才已发表过高见的那几位杰出人物相提并论呢?他们已向你们提供了所有的事实和数据,而我在这里,则是要为你的切身利益面向你们呼吁。
像你们这样辛劳的人,正是心脏病的潜在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