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复习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21.41 MB
- 文档页数:4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许多挑战。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保等方面,对这个话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能源资源的开发我们所说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资源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根据其特点来合理开发和利用。
1.1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风险。
如何降低采油、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成为了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煤炭煤炭是目前世界能源利用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但煤炭的开采以及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如煤矿事故、大气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煤炭开采技术和燃烧技术。
1.3 核能核能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源资源,具有高效、清洁、可靠等优点,但核能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核能安全管理制度,避免核事故的发生。
1.4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能、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具有环保、清洁、可持续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
如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稳定性,水力能的区域限制等。
我们需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相关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更广泛应用。
二、能源资源的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是为能源的利用提供能源基础,能源的利用则是实现能源价值的重要过程,其中包括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形式的选择。
2.1 能源转换能源转换是指将原有的一种能源转化为另一种能源,常见的转换方式有:化石能源转换成电能、光能转换成电能等。
为了提高转换效率,我们需要发展更为先进的转换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转化的效能。
2.2 利用形式选择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不同用途的能源利用形式,如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等。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研究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不能高效、可持续地进行,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研究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资源包括化石燃料能源、水力能源、核能源、风力能源、太阳能等多种形式,其中,化石燃料是当前主要的能源资源。
化石燃料的开采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它们具有储量大、开采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地质勘探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水力能源是由水流转动水轮发电的能源,其优点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等,适用于发展中、发展后国家的建设。
但因水力能源开发容易引起水利工程和具体环境方面等诸多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利弊后进行权衡。
核能源是指核燃料的释放、转化、储存及其在核反应堆内释放核能而产生的热能转化成电力。
相较于化石燃料,核能源储量大、取之不尽、污染程度低等优势,但在核辐射和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因瑕疵引起的事故和漏洞问题。
风力能源是指通过风能驱动风轮,将风轮转动的动力传递到电机发电的能源,其优点在于环保、源源不绝、适合海拔高度较高的地区;但其不足在于自然因素存在较大的影响,如风速的大小、频率等。
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光能、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来转换成可以使用的电能或热能形式。
太阳能具有绝对的优越性,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二、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个别地区的滥用和过度开采,致使某些资源早已告枯或竭,如石油储量的下降,致使能源来源出现严重的问题。
另外,在中国,由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阶段的差距,各地的开发状况也因地制宜,有板有眼的规划发展比较少,导致一些开发工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
能源资源的利用与发展能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动力源泉,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能源资源的利用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紧迫问题之一。
本文就从能源的定义、类型与供需、利用与发展、环境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能源的定义、类型与供需能源是一种具备产生能量、传递能量、转化能量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按能源的来源划分,能源可分为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源。
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由于在地壳中的形成需要数百万年甚至亿万年,因此资源量有限。
而且,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又称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污染和破坏,而且是自然界循环利用的一部分。
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面临能源密度低、发电效率不高、能源存储难度大等问题。
核能源是利用核反应产生能量的一种能源,其特点是能量密度高,但核能的危险性和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长,而能源的供给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由于化石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需要从多个渠道开发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依然面临技术成本高、市场发展不成熟等问题。
因此,如何保障能源的可供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是摆在全球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能源的利用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为此,我们需要发挥能源的优势,探索多种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技术创新的路径。
在化石能源的利用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
同时,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提高和优化石油炼制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化石能源的深度加工,例如生产石化、化工、电力等产品,也是逐渐发展的趋势。
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我们需要发展适宜的技术和政策支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例如太阳能的电池板在最近数年中的生产成本下降速度非常惊人,已经逐渐成为家庭的常见安装。
高中化学之化学与能源、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点
1.从使用程度分
(1)常规能源: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矿物燃料)、水力。
(2)新型能源: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
2.从能源再生性分
(1)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可连续再生利用的一次能源。
例如:水能、风能。
(2)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
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3.从能源的原有形态是否改变分
(1)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
(2)二次能源: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次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例如:电能、煤气、沼气等。
4.从对环境的影响分
(1)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化学污染的能源。
如氢能、潮汐能、太阳能。
(2)清洁能源: 对环境污染小的能源,如核能、天然气。
(3)不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大的能源,如煤直接燃烧。
1.石油
(1)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2)石油的裂化:化学变化,获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汽油。
(3)石油的裂解:化学变化,获得主要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甲烷等。
2.煤
(1)煤的干馏:化学变化,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
(2)煤的气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是C(s)+H2O(g)CO(g)+H2(g)。
(3)煤的液化: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如甲醇。
高中地理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专题攻关]①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资金、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及与市场的距离。
②西北地区发展风能发电的利弊:♦利:大风多,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弊:当地经济落后,资金少,技术水平低;当地人口城市少,能源需求量少;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输电基础设施不足。
③东南地区发展风能发电的利弊:♦利:风能资源丰富;资金雄厚,技术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弊:用来建设风电场的土地面积小。
【方法技巧】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1)能源储量多少。
(2)距消费市场远近。
(3)开发难度大小。
(4)开发技术高低。
(5)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状况等。
[典题领悟]【典例】(2016·全国卷Ⅲ,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4分)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认知小尺度区域——(西北地区)瓜州的地形、气候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经济欠发达,能源市场小)以及与东部区域的特征差异综合思维区域地理特征对风电场建设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能源发展建设的方向和政策,强调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生产活动,规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特征相协调,促使人们形成因地制宜的区域开发理念解析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
能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当今社会,能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日常生活中的照明、取暖,到工业生产中的制造、运输,再到高科技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无一能离开能量的支持。
可以说,能量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能量资源类型。
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它们的能量密度高,易于储存和运输,为工业革命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化石能源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燃烧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同时,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开采和使用的不断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除了化石能源,核能也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
核能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电站的建设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电力,但核能的利用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核废料的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它们具有放射性,需要妥善的存放和管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核事故的潜在风险也让人担忧,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给当地带来了长期的灾难。
可再生能源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太阳能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我们可以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的优点显而易见,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然而,太阳能的能量密度较低,且受到天气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其稳定性和持续性还有待提高。
风能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场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巨大的风车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且在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
但同样,风能也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需要与其他能源形式相结合,以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
水能是另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力。
但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改变河流的生态系统、影响鱼类的洄游等。
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维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资源的供给短缺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能源资源的种类和特点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多种形式。
不同能源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1.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是人类社会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具有储量丰富、高热值等特点。
然而,其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温室效应。
2.核能:核能是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可以大量产生电能。
然而,核能存在辐射风险,并且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问题也具有挑战性。
3.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是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形式。
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对环境污染较小。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地域、季节等因素的限制。
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原则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和需求特点,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布局能源产业,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集中度过高的问题。
2.促进科技进步: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降低整体能源消耗,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4.加强国际合作:能源资源是全球共享的,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构建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践1. 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要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通过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提高油气勘探和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能源开采的环境影响,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