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上中学了新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40
1.1我上中学了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3、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课前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1、翰林学校的风景图片,网上下载翰林学校视觉形象标志。
2、比较中小学规章制度的异同。
板书设计:一、中学生活新变化1、同学的重新组合;2、学习科目的增加;3、学习任务和特点的变化;4、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二、积极适应新生活1、自觉遵守中学的规章制度;2、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3、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方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语:亲爱的同学,当你告别多彩的童年,迈着青春的脚步走进中学大门的时候,你们已经进入了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长最旺盛、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
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许多问题会闯进你的生活,有欢乐、有困惑、有迷惘,更有期待。
我们急切地盼望了解中学新的学习环境,盼望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盼望在新的集体中展示自己的风采。
2、多媒体展示翰林学校的风采,包括教学大楼,植物园,体育馆等,引导学生对学校产生兴趣,对学校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3、分组讨论翰林学校之“翰林”的意思,列举大家熟悉的著名翰林学士。
(如李白、杜甫、苏轼、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等)4、多媒体展示翰林学校的视觉形象标志,分组讨论些标示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形成对学校更为理性的认识。
(从整体构思、外形、颜色等方面考虑)5、请两位同学表演陈杰和李辉的不同境遇,按P4的内容进行思考(1)陈杰为什么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2)李辉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失落?与同桌交流,一起帮李辉出主意,以便他尽快走出困境。
6、分组讨论中学与小学的不同。
教师归纳总结。
(板书列出四大主要区别)7、与同学分享《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分别把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四个角色的心理特点加以分析研究。
欢迎你,初一新同学过了这个暑假,你就要成为中学一年级学生了。
欢迎你,初一新同学。
你有一点点惊喜,也有一点点紧张,因为,中学对你来说还十分陌生。
没关系,每一个即将踏进中学校园的新生都这样,一切要从头开始。
还记得在小学的情景吗?老师在各个方面关怀得都很周到:明天上什么课,要带哪些用具,甚至天气冷热、增减衣服都会提醒大家。
至于功课,就是两门主课,老师讲课也好,留作业也罢,哪一次不是千叮咛万嘱咐的。
一次没听清,不要紧,老师还不知要说几遍呢!六年来,我们是在老师耐心呵护下度过的。
你知道吗?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功课会从两门变成七门;课本的内容不熟悉、讲课的老师也不熟悉;好朋友已经分开,身边的新同学还认不清。
这些就是初一新生入学后,可能遇到的困难。
好吧,让我们记住,走进中学校门后要做的几件事——要尽快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
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的讲课方法不一样,小学老师总怕学生听不明白,一个内容要讲好几遍。
中学的课时与小学大体相同,但要学的内容却要多很多。
中学老师不可能像小学老师那样授课,他们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再重复。
如果初一的新生没有思想准备,在课堂上时玩时听,几天后就会落下功课。
所以,要尽快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要认真听讲。
想做到这一点有个诀窍:那就是预习。
把书拿来随便翻翻看看,那不算预习。
预习是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看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要更加注意听。
预习就是熟悉课本。
课堂上有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能留到下次,要主动找老师,力争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
熟悉你的班级,熟悉你的同学。
陌生的集体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孤立无援。
要主动和周围的同学搭话,热情地为新集体做事情。
初来乍到,大家可能会观望、等待,或者会不知所措。
问问同学的名字,尽快把对方的名字记住;老师要发新书了,去协助老师;班里的值日生还没有安排好,那你就动动手,清理卫生、擦擦桌椅……这样做陌生感很快会消失,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熟悉了。
2014学年上学期初一政治导学案1.1《我上中学了》【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8,划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课前预习学案内容并熟记基础概念。
2、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针对训练可先不做。
3、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
【学习目标】:1、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2、学会适应中学新生活的方法。
预习案(良好的开始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课前调查】一、完成书本P2页,我对新学校的了解。
结论:三、测一测你对新学校的适应情况,符合的请打“√”,不符合的请打“×”1、你是否能遵守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2、通过努力,你是否能取得与自己实际水平相当的成绩?()3、你是否积极参加班集的活动?()4、同学有困难,你是否能乐于帮助?()5、你能否主动认识新朋友?()6、你对新学校了解吗?()结论:如果你有4个“√”或以上,说明;若有2个“×”或以上,说明。
三、阅读课本P3-4页,回答下列问题,请把答案写在书本上。
1、英杰和小辉的境遇有什么不同?2、英杰为什么很快适应了中学生活?3、小辉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失落?与同桌交流,一起帮小辉出主意,使他尽快走出困境。
【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文完成思考题:(要求请在卷上写出相应答案,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答案。
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①;②;③;④。
2、学校适应是指。
学生在校适应是否良好,主要按以下三个标准来评定:(1);(2);(3)。
★3、如何积极适应中学新生活?①;②;③。
4、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
5、如何迎接学习新挑战?①积极;②尽快适应;③做到;尽快。
探究案(开动脑筋,方法总比困难多!)1、(1)4分)(2)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开出“三味药方”帮他解决上述困惑。
(3分)2、上中学后,小娜同学除完成多门课程的作业外,她还要到广播站播音,参加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欢迎你,初一新同学过了这个暑假,你就要成为中学一年级学生了。
欢迎你,初一新同学。
你有一点点惊喜,也有一点点紧张,因为,中学对你来说还十分陌生。
没关系,每一个即将踏进中学校园的新生都这样,一切要从头开始。
还记得在小学的情景吗?老师在各个方面关怀得都很周到:明天上什么课,要带哪些用具,甚至天气冷热、增减衣服都会提醒大家。
至于功课,就是两门主课,老师讲课也好,留作业也罢,哪一次不是千叮咛万嘱咐的。
一次没听清,不要紧,老师还不知要说几遍呢!六年来,我们是在老师耐心呵护下度过的。
你知道吗?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功课会从两门变成七门;课本的内容不熟悉、讲课的老师也不熟悉;好朋友已经分开,身边的新同学还认不清。
这些就是初一新生入学后,可能遇到的困难。
好吧,让我们记住,走进中学校门后要做的几件事一一要尽快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
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的讲课方法不一样,小学老师总怕学生听不明白,一个内容要讲好几遍。
中学的课时与小学大体相同,但要学的内容却要多很多。
中学老师不可能像小学老师那样授课,他们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再重复。
如果初一的新生没有思想准备,在课堂上时玩时听,几天后就会落下功课。
所以,要尽快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要认真听讲。
想做到这一点有个诀窍:那就是预习。
把书拿来随便翻翻看看,那不算预习。
预习是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看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要更加注意听。
预习就是熟悉课本。
课堂上有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能留到下次,要主动找老师,力争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
熟悉你的班级,熟悉你的同学。
陌生的集体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孤立无援。
要主动和周围的同学搭话,热情地为新集体做事情。
初来乍到,大家可能会观望、等待,或者会不知所措。
问问同学的名字,尽快把对方的名字记住;老师要发新书了,去协助老师;班里的值日生还没有安排好,那你就动动手,清理卫生、擦擦桌椅这样做陌生感很快会消失,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