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上学期我上中学了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P1-22第一课我上中学了P2-8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P5-62、什么是学校适应?其三个标准是什么?P5▲3、如何积极适应中学新生活P64、走进新学校,面对新同学,我们应该怎样做?(补充题)①充分体验成为初中生的快乐。
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站在了新起点上。
我们要珍惜新起点,充分体验成为初中生的快乐。
②要珍视新友谊。
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分担成长中的烦恼,建立起诚挚的友谊。
③要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与新同学在新的班级中共同学习和生活。
彼此交流,共同进步,在团结友爱中使初中生活更加精彩,让青春生活充满阳光。
第二课认识新伙伴P9-161、什么是闭锁心理?P122、闭锁心理的危害?(为什么要克服闭锁心理?)P12▲3、为什么要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P134、热情开朗的性格有什么好处?P13(1)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5、如何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P13▲6、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P137、怎样结识新伙伴,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P12-13(1)服闭锁心理。
(2)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3)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式。
第三课融入新集体P17-221、什么是集体?P19▲2、班级对我们成长的积极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要融入班集体?)P193、什么是班集体凝聚力?P194、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P19-20▲5、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P19-20(1)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①班集体的凝聚力表现为班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②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
(2)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①集体荣誉感是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头脑中的反映。
②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
初一政治学习情况汇报
初一的政治学习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学科的学习,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发展历程和国际政治等内容,对于培养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政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学期的政治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权的性质等内容。
在学习中,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案例,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知识,让我们对国家政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国际政治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国际
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政治的基本形式等内容。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对国际政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对于国际事务的关注和认识。
在政治学习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政府机
构和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国家政治的重要性和国家政策的实施情况,也增强了我们的国家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初一政治学习情况良好,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国家政治有
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政治意识。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为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做好准备。
初一政治教案《我上中学了》一、背景介绍《我上中学了》是初一政治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进入中学后所面临的变化和体验。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学生活的新鲜感和挑战,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并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认识到上中学对个人生活产生的影响;3.分析并探讨面对新环境应如何适应。
三、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及投影设备;2.学生课本《我上中学了》;3.音频设备;4.适当的教学游戏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张初中校园的照片,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中学生活的变化。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新的变化和体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阅读理解(25分钟)学生通过个人阅读课本中的《我上中学了》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3. 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陈述其组内讨论的结论和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讨论面对新环境应如何适应,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个人生活中如何应对变化。
4. 教学游戏(2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游戏,比如角色扮演、填空游戏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和要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评价:1.学生的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3.学生在教学游戏中的表现;4.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六、拓展延伸为了拓展学生对中学生活的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地,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上中学了——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_七年级政治教案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一单元设计了“走进中学”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安排了“我上中学了”、“认识新伙伴”和“融入新集体”三个关系密切的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的学习方法和人际关系特点,融入到新学校新集体中,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减少不适应产生的负面影响。
1·1 我上中学了第一课时【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校园情况知多少”以及“出谋划策”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中学和小学的差异,对因为不适应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在辅之以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阅读思考“阅读与感悟”中的《启示录》,感悟学会适应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教学方法】谈话法、活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认知法、操作法、行为改变法相结合。
教学对象的分析认知结构方面,对于刚上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中学的一切都是新鲜和陌生的。
他们并不了解中学和小学的不同之处,不知道要适应中学的生活必须度过一个工长或短的过渡期。
总之,他们对中学新的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是不充分的。
情感方面,刚迈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们,一方面他们对一切感到新鲜与好奇,渴望了解新学校的一切;另一方面由于中学与小学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惑或烦恼。
生活背景方面,走进中学是每个适龄儿童的必经阶段,在这里他们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最后阶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