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孔、轴尺寸精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15
孔与轴的配合尺寸标注一、引言在机械设计中,孔与轴的配合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直接影响着机械零件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孔与轴的配合尺寸标注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孔与轴的基本概念1. 孔:孔是指在工件上钻制或加工出来的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凹陷部分。
2. 轴:轴是指在机械中用于传递动力或承受载荷的圆柱形零件。
3. 配合:配合是指孔和轴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连接并传递力矩的状态。
三、孔与轴的配合方式1. 游隙配合:游隙配合是指孔和轴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装配时可以通过调整来达到所需位置。
2.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孔和轴之间没有间隙,需要通过压入或加热等方式来实现装配。
3. 焊接配合:焊接配合是指通过焊接将孔和轴固定在一起,实现紧密连接。
四、常见标注方法1. 标注公差:在孔和轴的尺寸标注中,需要标注公差。
公差是指允许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之间的范围。
2. 标注配合方式:在孔和轴的尺寸标注中,需要标注配合方式。
常见的配合方式有H7/g6、H8/f7等。
3. 标注装配顺序:在孔和轴的尺寸标注中,需要标注装配顺序。
通常情况下,先装入小直径的零件,再装入大直径的零件。
五、孔与轴的尺寸标注实例以H7/g6为例,要求孔直径为30mm,轴直径为29.994mm。
1. 孔直径标注:在图纸上用符号⌀表示孔直径,并在其上方或下方用“H7”字样表示孔直径公差等级。
例如:“⌀30 H7”。
2. 轴直径标注:在图纸上用符号⌀表示轴直径,并在其上方或下方用“g6”字样表示轴直径公差等级。
例如:“⌀29.994 g6”。
3. 配合方式标注:在图纸上将“H7”和“g6”字样放置于相应的符号上方或下方,并用实线连接起来。
例如:“⌀30 H7/g6 ⌀29.994”。
4. 装配顺序标注:在图纸上用箭头表示装配顺序,并在其上方或下方用文字说明。
例如:“先装入轴,再装入孔”。
六、注意事项1. 孔和轴的尺寸标注应该符合国家标准,避免出现误差。
尺寸精度设计示例例题:设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Ф30mm,要求间隙在+0.020~+0.055mm之间,试确定孔和轴的精度等级和配合代号,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解:1)选择基准制。
本例无特殊要求,故选用基孔制。
则,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且EI=02)选择公差等级由使用要求可知: Xmax1= +0.055mm=+55μm,Xmin1= +0.020mm=+20μm;要求采用间隙配合。
Tf1=Xmax1-Xmin1=Th1+Ts1=+55-(+20)=35μm 假设:Th=Ts=Tf1/2=35/2=17.5μm查表2-2(p17)得:孔和轴公差等级介于IT6和IT7之间。
∵IT6和IT7属于高的公差等级∴应选取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则:孔:IT7,Th=21μm,轴:IT6,Ts=13μm;孔的公差带为H7;且:ES=+21μm,EI=0验算:所选取的孔和轴的配合公差为:Tf=Th+Ts=21+13=34μm<Tf1=35μm,故满足使用要求!3)选择配合种类:根据使用要求,本例为间隙配合,在基孔制时,轴的基本偏差应为es∵Xmin1=EI-es1而EI=0 ∴es1=-Xmin1=-20μm,∴es1=-20μm为基本偏差,查表2-5(P23)得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f,则:轴的公差带为f6;es=-20μm,故:ei=es-Ts=-20-13=-33μm4)分析,验证由上述计算知,配合代号可为:Ф30H7/f6则:Xmax=ES-ei=(+21)-(-33)=+54μm< Xmax1Xmin=EI-es=0-(-20)=+20μm= Xmin1且:ᅀ1=| Xmax- Xmax1|=|(+54)-(+55)|=1μmᅀ2=| Xmin- Xmin1|=|(+20)-(+20)|=0μm5) 写出配合代号通过以上计算和分析可确定:配合代号为:。
第七章孔、轴检测与量规设计基础孔、轴(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独立原则时,它们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分别使用普通计量器具来测量。
对于采用包容要求○E的孔、轴,它们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应该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时,它们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综合结果应该使用功能量规检验。
孔、轴实际尺寸使用普通计量器具按两点法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能够获得实际尺寸的具体数值。
形位误差使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测量结果也能获得形位误差的具体数值。
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而用以检验孔、轴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结果的专用计量器具,用它检验的结果可以判断实际孔、轴合格与否,但不能获得孔、轴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具体数值。
量规的使用极为方便,检验效率高,因而量规在机械产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和GB/T 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GB/T 8069—1998《功能量规》,作为贯彻执行《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普通平键与键槽》、《矩形花键》等国家标准的技术保证。
§1 孔、轴实际尺寸的验收一、孔、轴实际尺寸的验收极限按图样要求,孔、轴的真实尺寸必须位于规定的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范围内才算合格。
考虑到车间实际情况,通常,工件的形状误差取决于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精度,工件合格与否只按一次测量来判断,对于温度、压陷效应以及计量器具和标准器(如量块)的系统误差均不进行修正。
因此,测量孔、轴实际尺寸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测量误差,测得的实际尺寸通常不是真实尺寸,即测得的实际尺寸=真实尺寸±测量误差,如图7-1所示。
鉴于上述情况,测量孔、轴实际尺寸时,首先应确定判断其合格与否的尺寸界限,即验收极限。
如果根据测得的实际尺寸是否超出极限尺寸来判断其合格性,即以孔、轴的极限尺寸作为孔、轴实际尺寸的验收极限,则有可能把真实尺寸位于公差带上下两端外侧附近的不合格品误判为合格品而接收,这称为误收。
第三章典型结合和传动的精度设计- 53 四、配合精度设计实例(一)已知使用要求,用计算法确定配合例3-1:有一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Ф30mm,要求配合间隙在+0.020~+0.055mm之间,试确定孔和轴的精度等级和配合种类。
解:1)选择基准制本例无特殊要求,选用基孔制。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EI=0。
2)确定公差等级根据使用要求,其配合公差为:T f =X max-X min =T h + T s =+0.055-(+0.020)=0.035μm假设孔、轴同级配合,则:T h =T s =T f/2=17.5μm从附表查得:孔和轴公差等级介于IT6和IT7之间。
根据工艺等价原则,在IT6和IT7的公差等级范围内,孔应比轴低一个公差等级故选孔为IT7,T h=21μm,轴为IT6,T s =13μm配合公差 T f = T h + T s =IT7+IT6 = 0.021+0.013 =0.034<0.035mm满足使用要求3)选择配合种类根据使用要求,本例为间隙配合。
采用基孔制配合,孔的基本偏差)。
代号为H7,孔的极限偏差为ES=EI+ T h =0+0.021=+0.021mm。
孔的公差代号为Ф30H7(+0.0210根据X min =EI-es ,得 es=-X min =-0.020mm,而es为轴的基本偏差,从附表中查得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f,即轴的公差带为f6。
ei=es-IT=-0.020-(+0.013)=-0.033mm,轴的公)。
差带代号为Ф30f6(-0.020-0.033选择的配合为:Ф30H7/f64)验算设计结果X max =ES-ei=+0.021-(-0.033)=+0.054mmX min =EI-es=0-(-0.020)=+0.020mmФ30H7/f6的X max =+54μm,X min =+20μm,它们分别小于要求的最大间隙(+55μm)和等于要求的最小间隙(+20μm),因此设计结果满足使用要求,本例选定的配合为Ф30H7/f6。
轴孔间隙0.2mm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轴孔间隙是机械传动中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轴孔间隙为0.2mm是一个常见的数值,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数值的意义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轴孔间隙为0.2mm的相关知识。
轴孔间隙是指轴与孔的配合间隙大小,它直接影响着轴的旋转平稳性、传动精度、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机械设备和传动系统对于轴孔间隙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轴孔间隙为0.2mm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当轴孔间隙为0.2mm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轴与孔之间的配合是否合适。
如果轴孔间隙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当间隙过大时,会导致轴与孔的套合不够紧密,影响传动精度和稳定性;而当间隙过小时,则会增加轴与孔之间的摩擦力,导致轴的旋转不畅、磨损加剧,同时还可能引起卡滞、卡死等现象。
轴孔间隙为0.2mm时,还需要考虑到传动系统的负载情况。
在实际运行中,机械传动系统常常会受到一定的载荷,如果轴孔间隙不合适,会导致轴承承受过大的载荷,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在确定轴孔间隙为0.2mm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保证轴与孔之间的配合既紧密又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而影响正常工作。
轴孔间隙为0.2mm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影响。
不同材质的轴和孔对于配合间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些材料可能会因为温度变化、磨损加剧而导致轴孔间隙失效。
在确定轴孔间隙为0.2mm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轴材料和孔材料,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轴孔间隙为0.2mm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数值,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只有合适的轴孔间隙才能保证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轴孔间隙为0.2mm的相关知识,为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示例:轴孔间隙是指机械设备中轴与轴承孔之间的间隙,是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轴与孔间隙配合尺寸
轴与孔间隙配合尺寸指的是轴和孔之间的空隙大小。
在机械设计中,
轴与孔的配合尺寸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机械运转的顺畅程度
及精度。
正常情况下,轴与孔之间需要具备一定的配合间隙,因为如
果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空隙,就会因为安装不良而导致相互卡住,无法
运转。
在机械设计中,轴与孔配合尺寸主要分为六种,分别是H7/h6、
H8/h7、H9/h8、H10/h9、H11/h9、H11/h10等。
其中,大部分机械设备的轴和孔的配合尺寸为H7/h6或H8/h7。
H7/h6是最常用的配合尺寸之一,适用于轴的公差是H7范围内,孔
的公差是h6范围内。
H7/h6配合较紧密,适用于要求较高精度的机
械设备,能保证机械设备运转的精度。
H8/h7与H7/h6相比则稍松一些,适用于公差较大的机械设备,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运动平稳。
对于不同的轴与孔,需要选择合适的配合尺寸。
如果轴小于孔的公差,就会使轴穿孔而导致轴向偏移,进而导致整个机械设备运转不稳定;
如果孔小于轴的公差,就会导致轴无法插入孔中,无法正常运转。
同时,为了保障机械设备运转的稳定和精度,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如热胀冷缩、工艺误差以及加工所需的精度等。
因此,在选择轴与孔
的配合尺寸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总之,轴与孔的配合尺寸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机械
设备的运转性能和精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人员在选择合适的配
合尺寸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