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
- 格式:doc
- 大小:16.69 KB
- 文档页数:9
藻井的基本原理纹样元素
藻井的基本原理纹样元素是指构成藻井纹样的基本结构或图形元素,它们的重复、组合和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藻井纹样。
藻井的基本原理纹样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弧线:藻井中常见的弧线有半圆弧、椭圆弧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形成各种形状的藻井图案。
2. 花饰:花饰是一种常见的藻井纹样元素,它可以是具体的花朵、花蕾、花瓣等,也可以是抽象的花卉图案。
3. 叶饰:叶饰是另一种常见的藻井纹样元素,它可以是具体的叶子形状,也可以是抽象的叶子图案。
4.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方形、菱形等也是常见的藻井纹样元素,它们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几何图案。
5. 文字和符号:在一些藻井中,会出现文字和符号作为纹样元素,这些文字和符号通常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这些基本原理纹样元素在藻井中会经过不同的排列、重复和变换,形成各种各样的藻井纹样。
这些纹样元素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藻井的设计也常常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探析藻井图案是敦煌石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洞窟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地作用,其中盛唐时期的藻井图案装饰华丽、组织构架繁复、构成元素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
文章以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期典型洞窟中的藻井图案为研究对象,将从藻井图案的构成元素、色彩选择、组织构架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纹样演变规律,进而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一种可能地指导方向。
标签:敦煌;盛唐;藻井;设计1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的基本内容藻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象征天井的装饰,所谓“交木为井,画以藻文”。
在整个洞窟中位置是最高的就是藻井,位于窟顶,图案绘制在覆斗式石窟顶部中央。
最初的藻井题材比较质朴单一,大多是几何形、植物造型和动物形象演变而成,随着朝代的发展才逐渐创新和丰富起来。
盛唐时期佛教文化异常的繁盛,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莲花样式常出现于藻井中,呈婉转的射线向四周发射状,就仿佛佛光照耀着大地,周围还环绕着云气,整个图案有着勃勃生机。
后以莲花纹为基础结构,融入了牡丹花的形态,造型突破了现实中的莲花,而创造出了宝相花。
其花型较于莲花更为繁密,形态多变,层次更为丰富,也更被频繁的使用。
窟319(盛唐)为覆斗藻井窟顶,井心绘八瓣宝相花,四边围着四分之一的宝相花,中间饰有连珠,忍冬纹,波状卷草纹,最外层是团花纹并以忍冬纹为间隔,整个藻井图案端庄又显得丰富华丽。
从此窟也能看出藻井纹样构成非常有韵律感,盛唐时期的藻井样式以中心方井式为主,佛教文化的深刻融入,演变出了宝相花,原来的忍冬纹转化为卷草纹、连珠纹等,花草和藤蔓互相连接行云流水,整个纹样显得生机勃勃,这些似乎也表达了盛唐的繁荣兴旺景象。
2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的艺术特色2.1色彩的艺术特点藻井图案的早期色彩较为简单,多以大色块为主,赭石土红配以绿色和白色,最后以黑色勾线,整体的色调显得非常质朴且厚重。
经过了隋代一直到盛唐时期的复杂演变,颜料种类也逐渐增多,色彩更加的鲜明,丰富多彩了起来。
藻井名词解释藻井,中国古建筑屋顶上的一种装饰物,或叫做华盖。
藻井有“天花”之称。
藻井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按照一定的设计布局和结构造型,组合成各种绚丽多彩的天花图案,显示出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有的建筑艺术魅力。
(一)彩绘九梁天花,古代宫殿、庙宇、衙署正厅上施彩绘的天花。
《清朝通志·工艺志》:“彩绘九梁天花,自太平盛世,务从节俭。
及垂帘听政,当今之事已备,不必再费人工,止行小漆…于是将龙藻、玺凤图画、卷云、万福万寿字样,绘於其上,惟御座所用,不得轻易。
今有谓九梁者,是隋代天花也,内廷莫能知之。
”(见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此外,皇帝在家宴会时所悬挂的“饭锅子”也属彩绘九梁天花的范围。
藻井属九梁天花范畴的传说始于宋代。
(二)束圆天花藻井,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的一种装饰物,形似大筒瓦的屋顶,因下部为八角形而得名。
又名方井,即古时井宿的象征。
《尔雅翼·释天》:“方井八角,盖星名。
”《明一统志·礼乐二·圣贤像》:“仁宗时大学士彭时立于藻井,榜曰‘经德在人’。
”清袁枚《随园随笔·法式》:“圣贤像,或画天宫门外两庑,或画殿中藻井,俱未尝施彩,盖经制故也。
”(三)大幅天花,明清官式建筑室内顶棚,用若干条相向弯曲的扁平木条作骨架,将各种浮雕和图案裱糊到这些骨架上,构成“锦心斗”的效果。
一般有三种规格:( 1)每条边框最多只有6个刻字;( 2)一律以“回”字型镶边,无边框;( 3)框外有宽边,刻满诗文。
清初曾把“锦心斗”视为异物,康熙年间恢复其名,并赐给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等高级官员。
乾隆以后则专门悬挂于皇帝书房和寝宫。
这种天花属圆形,两端略小,且往往不加雕饰,只在横梁上涂刷桐油,表面光洁平整。
乾隆时对它极为重视,常请有才华的书法家题诗题字。
现存的圆形天花约200余幅,分别悬挂于内廷几十座宫殿的书房和寝宫。
(四)小幅天花,清代官式建筑室内顶棚,由若干短小木条做骨架,上覆布板组成。
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隋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不仅在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有着重大变革,也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
莫高窟作为隋代中期的代表性艺术遗产,其藻井图案更是展现了当时的艺术风貌和审美趣味。
本文将重点对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进行研究,探索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藻井图案的基本特点莫高窟位于今天的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造型最为丰富的一处古代石窟艺术。
藻井是莫高窟壁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镂空的石雕结构,用以装饰和点缀洞窟的上部。
藻井图案通常采用对称的方式设计,画面精细、形象生动,内容涉及佛教经典、神话传说、人物故事等。
在隋代中期,莫高窟的藻井图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 多样性:隋代中期藻井图案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特点,内容涉及佛教经典、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人物等,画面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纹饰和图案装饰,呈现出多样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2. 细致精美:在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画面的雕刻和绘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细致和精美,尤其是在线条的处理和形象的塑造上更是别具一格。
3. 丰富的文化内涵: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中所呈现的故事和题材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更多的是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
二、藻井图案的艺术表现1. 装饰性:隋代中期的藻井图案在装饰性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特点,从图案设计到色彩运用都呈现出了浓烈的艺术氛围。
整体上看,藻井图案以对称美为主要设计风格,图案纹饰繁复,线条流畅,色彩明快,展现了隋代中期独特的艺术审美。
2. 故事性:隋代中期藻井图案所呈现的故事题材多样,有来自佛教经典的故事,也有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的形象故事,有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的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有的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丰富内涵。
三、藻井图案的文化内涵莫高窟藻井图案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信仰:莫高窟藻井图案中的很多题材都来源于佛教经典和神话传说,表达了隋代中期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崇敬之情。
【城市建筑研究】一、中国传统建筑中藻井的起源与发展(一)藻井的含义与起源天花是位于建筑物顶端的一个构件,而在建筑物室内的正上方呈伞状的天花就叫做“藻井”,每一个方格称为一井,在这一井上又用图案、花纹、彩画、雕刻来加以装饰。
中国古人对与大自然一直都怀着敬畏和崇拜之心,提倡“天人合一”,推崇“天圆地方”。
对于建筑室内的“天”,古人也一样给予崇拜和敬畏之心。
古人穴居时,在住宅顶上开洞来采光、上下流通,据《礼记》记载,它的外形类似凹陷进去的一口井,在这个“井”里加以藻文饰样,并称之为藻井。
这是藻井最早的由来。
(二)藻井的发展随着中国建筑装饰技术的社会的成长,人民的生活水准和审美观念也逐步提升,同时,受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宗教的影响,藻井的形制逐渐华丽,演变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定型期和繁荣期。
藻井萌芽于我国先秦时期。
在前面起源中提到过古人穴居时因需满足生活需求,在顶上开洞采光。
从功能出发,我们将穴居凿顶作为藻井结构的雏形;从结构上看,藻井结构源于“霤”式结构,在《六书正义》中有所记载。
先秦时期条件有限,藻井在这一时期局限于满足功能需求。
在汉代之前,对于藻井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实物存留,从东汉张衡所著的《西京赋》中我们可以看到藻井已经基本形成,并且是汉代宫室中常用的构件。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藻井在继承汉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由于此时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西域佛教文化影响,将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装饰纹样加入中国传统藻井装饰中。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封建等级观念导致建筑等级意识逐渐强烈,只有宫殿这类等级较高的建筑才允许用藻井装饰,藻井装饰成为皇家专用,平民甚至其他达官贵人都不得采用。
同时,藻井形式打破传统,走向庄重、华丽、奢华。
到了宋代,藻井就进入了定型期,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对藻井的结构形式和制作方式有了详细的记载和明确的规定,藻井发展得更为成熟。
到了明清时期,藻井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无论是结构、形式、造型还是装饰手法都已经十分细致,更加富丽堂皇,更加精妙绝伦,藻井迎来了第二次发展的巅峰。
千秋亭藻井作用功能千秋亭藻井呀,那可老有意思啦。
藻井这个东西呢,在千秋亭里有着超级重要的作用。
从最直观的方面来说,它的装饰作用那是杠杠的。
就好像一个超级华丽的大吊灯一样,一抬头就能把人的目光给吸引住。
它有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构造,那花纹细致得呀,就像是能把古代能工巧匠的所有心思都给展现出来。
你想啊,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全靠着工匠们的一双手,一点一点地雕琢、绘制,才打造出这么漂亮的藻井。
这藻井就像是千秋亭的一顶华丽王冠,让整个亭子都变得高大上起来。
再说说它的空间营造功能。
藻井在亭子的顶部,它的存在让整个亭子的空间有了一种层次感。
本来亭子的空间可能会让人感觉比较单调,但是藻井一出现,就好像在天空中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窗户。
它把亭子的顶部空间进行了划分,让人在亭子里的时候,不仅仅是感觉在一个简单的建筑里,而是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的小天地。
就像我们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挂了一个特别酷的风铃或者装饰品,瞬间就感觉这个空间有了不一样的氛围。
还有啊,藻井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它上面的图案可都是有故事的呢。
比如说可能会有一些传统的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图案,像龙啊凤啊之类的。
这些图案就像是一本本会说话的历史书,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古代的文化、信仰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一个图案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通过藻井这种形式,让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古代文化的影子。
这就好像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站在千秋亭下,抬头看着藻井,就好像能跟古代的工匠们说:“你们可真厉害呀!”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藻井还有一定的调节光线的作用。
你想啊,在不同的时间,阳光照进亭子里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藻井的结构呢,可以让光线在亭子里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
有时候会形成一种柔和的、斑驳的光影,就像大自然自己给亭子打了一束特效光一样。
在炎热的夏天,藻井的结构可能还会对阳光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让亭子里不至于被晒得太热。
这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小空调,虽然效果可能没有现代空调那么好,但是在古代那可是相当实用的呢。
藻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的装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设计美学和数学原理。
藻井的设计理念源自对宇宙和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对几何学和数学的精湛运用。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藻井广泛应用于宫殿、庙宇和寺庙等建筑中,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对数学、几何学和审美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1. 藻井的形式与设计藻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一种装饰性非常强的结构,它通常用于天花板的装饰。
藻井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方形、圆形和多边形等形式。
在藻井的设计中,建筑师们通常会结合建筑的整体风格和主题,运用几何学的原理和技巧,设计出精美独特的藻井图案。
藻井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建筑的审美效果,更融入了数学与几何学的精密计算,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对数学和美学的高超造诣。
2. 藻井与数学原理的结合藻井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对美学的追求,更融入了对数学原理的精准运用。
在藻井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们需要运用几何学中的诸多原理和技巧,比如对称性、比例关系、图案重复等,来设计出符合建筑整体结构的藻井图案。
而在藻井的具体制作过程中,更需要精确的数学计算和几何测量,以确保藻井的图案和结构准确无误。
这种将数学原理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对数学和美学的高度融合。
3. 个人观点与总结我国古代建筑形式藻井的设计与数学原理的结合,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在美学与数学之间的高超造诣和深刻理解。
藻井不仅是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深刻体现。
通过对藻井的研究与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古代建筑师对数学与美学的精湛应用,以及他们对宇宙和自然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我国古代建筑形式藻井的设计与数学原理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中数学与审美的深厚内涵。
对藻井的深入研究,可拓展我们对我国古代建筑美学与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在当今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中华古建筑之美---藻井(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中华古建筑之美---藻井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
古建筑藻井修缮方案古建筑藻井修缮方案古建筑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特殊设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它们作为古代建筑物的顶部装饰,常常用于增加建筑的美感和气势。
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侵蚀,很多古建筑藻井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修缮方案,保护和恢复这些古建筑的原始面貌和价值。
首先,对古建筑藻井进行细致的勘测和记录。
通过对古建筑藻井进行勘测和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具体状况和受损程度。
这对于后续的修复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出有效的修缮计划。
其次,进行必要的清洗和保护工作。
由于古建筑藻井常年受到风吹雨打和积尘等环境侵蚀,表面常常积累了大量的细微尘埃和污渍。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清洗、除尘、护理等,将其表面清洁,并对其进行保护,防止环境因素的再次侵蚀。
接下来,处理古建筑藻井的裂缝和破损。
很多古建筑藻井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侵蚀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裂缝和破损。
这些破损不仅影响了藻井的整体美观,还可能导致其进一步破坏。
因此,在修缮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检查并处理这些问题,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进行修补和加固。
此外,对于古建筑藻井的彩绘和雕刻等表面装饰部分,也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这些彩绘和雕刻是古建筑藻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修缮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原有的彩绘和雕刻样式,进行修复和补充,使其恢复出原本的鲜艳和精美。
此外,对于长期以来的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的严重破坏的古建筑藻井,我们需要进行专业的修复和重建。
修缮过程中,需要遵循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和设计,尽量保持其原汁原味,以达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文化的目的。
最后,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
关注古建筑藻井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不仅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和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应当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古建筑藻井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应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古建筑藻井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古建筑藻井的修缮和保护。
天花藻井用途天花藻井是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历史上极为普遍。
天花藻井一般由几何图案、花卉图案或人物绘画构成,它既能够起到装饰作用,同时也能够达到通风和采光的作用。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天花藻井的制作和应用也越来越多样化,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在古代建筑中,天花藻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美化建筑装饰,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天花藻井以细腻、精美、华丽的外表成为当时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花藻井不仅在建筑内部装饰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建筑外观的美学设计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能够和大门、窗户、柱子等建筑构件配合起来,使整个建筑物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美感,使人们对建筑更亲密、更友好。
因此,在古代建筑中,天花藻井在建筑装饰及美学设计方面担负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家居的发展,天花藻井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
现在的天花藻井不仅美观大方、方便实用,而且节约空间、提高居住质量,成为现代家居装饰的热门元素之一。
因此,天花藻井不仅被用于传统古建筑装饰的场合,而且在现代家居中也成为了常见的装饰元素。
现代天花藻井在应用方面,除了可以用于装饰居室墙顶、顶棚等部位,还可以用于庭院、别墅、酒店等建筑物的装饰。
同时,天花藻井还可以用于市政道路、地铁、广场等公共场所的装饰,增加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气息,塑造城市文化品位。
而在室内设计上,天花藻井还可以用于组合隔断墙、吊顶等设计之中,增加整体空间的美感和实用性。
总之,天花藻井作为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由于其细腻、精美、华丽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承。
不仅在传统古建筑中被大量运用,而且在现代家居装饰、市政工程、公共场所装饰等方面也被广泛用于装饰设计。
天花藻井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符号,通过其独特的美学性质,美化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藻井的意思藻井(zǎo jǐng),又称藻井板,是一种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构件,通常位于屋顶的中心位置。
它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藻井的形状独特,主要由藻和井两部分组成。
藻是指藻饰或花纹,井则是指井形的洞口。
藻井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其出现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木构建筑时代。
它起初是一种用于屋顶通风和排水的功能构件,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装饰性的建筑元素。
藻井通常由木材制成,有的还会使用石材、砖瓦等材料进行装饰。
藻井在古代建筑中有多种形状和样式。
常见的藻井有圆形藻井、方形藻井和六角形藻井等。
圆形藻井通常被用于寺庙和宫殿等重要建筑,方形藻井则较为普遍,多见于民居和一般建筑。
藻井的样式也多种多样,有的以植物花卉为主题,有的以动物和神话传说的形象为主题。
这些以藻饰和花纹为基础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藻井在古代建筑中起到了几个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它是屋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防水和排水的作用。
其次,藻井为建筑物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动,有效地调节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藻井还能起到隔热和隔音的作用,使建筑内部更加宜居舒适。
此外,藻井也被用作装饰性的建筑元素,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
除了以上的功能和作用,藻井还承载了一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在古代建筑中,藻井常常被用于布置宗教场所,如寺庙和神庙等。
它不仅是宗教仪式的核心,同时也是信仰和崇拜的象征。
藻井内的花纹和图案往往具有宗教涵义,能够让信徒们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和神圣的氛围。
藻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可以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筑中找到。
它不仅是古代建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藻井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形式和内涵的建筑元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藻井名词解释
藻井是一种技术性的水景系统,它可以提供清澈、洁净、健康、美观的水景环境。
它是由池塘、溪流、藻类池和水草荫蔽等部分组成,可以提供许多水生植物和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
池塘是藻井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深度和形状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
一般来说,池塘的深度可以达到50厘米,
而宽度则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自由设计。
池塘的周围也可以装饰成美丽的花园,为藻井增添不少非凡的色彩。
溪流是藻井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创造出一片动感十足的水景环境。
溪流可以分为上游溪流和下游溪流,上游溪流可以给藻井增添活力,而下游溪流则可以改善水质,使藻井更加美丽。
藻类池是藻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吸收有害物质并产生氧气,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它是由一系列特殊的藻类组成,可以提供许多水生植物和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
最后,水草荫蔽是藻井中的最后一部分,它可以为水景环境增添更多的色彩和风情。
水草荫蔽可以分为水面草和底部草,水面草可以改善水质,而底部草可以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藻井是一种技术性的水景系统,它的组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清澈、洁净、健康、美观的水景环境,还可以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活环境。
因此,藻井是一种极具美感的水景系统,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喜爱。
藻井
古建天棚中心向上突出的部分,叫做藻井。
藻井在古建中起到装饰作用,有着重要的功能。
一般来看,大的佛殿中主体佛像部位都要做藻井,这样显得佛像更加庄严。
古人对藻井制作大为讲究。
一般都用木材,采取木结构的方式做出方形、圆形、八角形,以不同层次向上凸出,每一层的边沿处都做出斗拱,而这个斗拱做成木构建筑的真实式样,做得极其精细,斗拱承托梁枋,再支撑拱顶,最中心部位的垂莲柱为二龙戏珠,图案极为丰富。
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
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
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基本简介
藻井,是我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一种独特做法。
古人穴居时,常在穴洞顶部开洞以纳光、通风、上下出入。
出现房屋后,仍保留这一形式。
其外形像个凹进的井,“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称为“藻井”。
藻井
拼音zǎojǐng
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
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
井者,东井之像也。
菱,水中之物。
皆所以厌火也。
”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顶装饰,因和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藻井相似而得其名。
敦煌藻井简化了中国传统古建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
主题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内,周围的图案层层展开。
由于藻井处于石窟内中央顶部,使石窟窟顶显有高远深邃的感觉。
藻井形状
蟠龙圆圈外较大的圆周上,则雕有二十四个黄梨花头灯座。
由灯座底部又名自引出一条红色飞带,托看一个
藻井黄底青叶红花的环形顶盖。
这二十四条放射线状的飞带,把图形藻井衬托得更有深度感。
再由黄梨花头灯座向外
扩张,另有个由内向外渐次而大的圆周。
这些圆周上有莲花灯九十六盏,妈祖神像一百二十座。
这些灯座及神像由外圈到内圈逐圈缩小匠人处心积虑的安排。
主要使它和飞带同样具有深度感的作用。
二十四条飞带的发源处,雕有二十四只古狮。
而每两狮之间又立妈祖神像一座。
使古狮带有守获的意味。
藻井分类
总论
藻井是敦煌图案中的精华,由于它高踞石窟顶部,受风沙及恶劣自然环境的损坏较少,同时也免除了许多人为的损坏,故保存的很完好。
敦煌的藻井多达四百余顶,绘制十分精致。
分类
按其方井结构和中心纹样可分为五类:
①方井套叠藻井:是北朝平棋图案的遗风,只得保留了方井套叠框架的结构,井内纹样却有多样变化。
②盘茎莲花藻井: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特征为井内是一八瓣大莲花,莲花周围盘绕变形茎蔓忍冬纹,纹样倾向自然形态。
井外有圆形连珠纹、忍冬纹、白珠纹三道边饰,长、大精美的三角纹垂幔。
隋代藻井作品没有程式,形象新颖,千边万化,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③飞天莲花藻井:井心较宽大,大莲花周围画若干飞天绕莲花飞翔,此类藻井装饰已超越了窟室
的空间,让人有一种举首高望空旷辽阔的感觉。
④双龙莲花藻井:井心莲花两侧画作二龙戏珠状,藻井四周画十六飞天撒花奏乐,内外呼应,有强烈的动感。
⑤大莲花藻井:井内只画一朵大莲花,或四角偶配一角花,井外边饰层次较多,简练清新。
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
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
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的藻井,建于984年,为方形抹去四角,上加斗八(八根角梁组成的八棱锥顶)。
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蟠龙藻井,是在八角井上设一圆井,当中为一突雕蟠龙,垂首衔珠,称为龙井,是清代建筑中最华贵的藻井。
装饰技术
这些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华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
因为匠人不必用铁钉就能推出有深度感的藻
藻井(38张)井。
天后宫的藻井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藻井,一种是四方形藻井。
圆形藻井的构造更是精采绝伦。
虽然它是以水泥雕的姿态出现,但与木雕的细致手法也不遑多让。
中国古代常画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这是因为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素称
藻井"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其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而莲花图案一直延续了千余年之久。
发展历史
明代之後,藻井的构造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极尽精巧和富丽堂皇的能事,除了规模增大之外,顶心用以象徵天国的明镜开始增大,周围放置莲瓣,中心绘云龙。
後来这中心的云龙愈来愈得到强调。
到了清代就成为了一团雕刻生动的蟠龙。
蟠龙口中悬垂吊灯,不失原来明镜的形式。
由于清代的藻井流行能为顶心,於是便把藻井改称为龙井了。
在传统的观念上藻井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象徵。
只能在宗教或帝皇的建筑中应用。
所以藻井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防火功能
藻井的这种装饰,其含义与象征还和消防有关。
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
井者,东井之像也。
智化寺智化殿原藻井菱,水中之物。
皆所以厌火也。
”关于东井,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所著我国现存较早的天文文献《史记·天官书》中注有:“东井八星主水衡。
”东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颗,古人认为是主水的。
综上所述,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
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自从人类发现火以后,同时也了解到火的危害,人们已懂得了为了生存和发展要避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还缺乏制服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于是只能努力从多方面表达自己的愿望。
殿堂楼阁建筑中对藻井的特殊处理就属此类,虽然是唯心的,但也反映了古人对防火的良好愿望。
[1]
敦煌藻井图案
从广义上说,敦煌是一座装饰艺术宝库
精彩纷呈的图案成为连接建筑、壁画、雕塑的纽带
敦煌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图案,应该是装饰于洞窟顶部的
藻井图案
其精心的组合排列
和巧妙构图上色
随着石窟的时代
和内容变化而变化
让幽暗的石窟散发出迷人绚丽的光彩
充分张扬了一种装饰艺术之美
敦煌早期的藻井装饰艺术
和壁画一样有强烈的西域格调
笔触大胆,色调简练,古朴典雅
敦煌石窟中的藻井图案
本是仿照中国古代建筑中,宫室内部屋顶上用方木叠套而成的方井结构和装饰手法
即所谓交木为井,绘以藻纹
其实,藻井这种建筑结构在汉代的宫殿建筑及墓葬中已经普遍应用
由于处于石窟顶部,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较少
故,大多数敦煌藻井图案保存是完好的
色彩纹样也十分完整
尤其是莫高窟的藻井图案,更是敦煌图案中的精华部分
早期的藻井图案均为“斗四套叠”结构
图案内容以莲花纹、忍冬纹、飞天纹、几何纹、火焰纹、水涡纹作为主要组合
一般中心方井为圆轮状莲花纹,莲花外的空间填充水涡纹,四角为火焰或飞天纹
或以忍冬纹
和各式几何纹以连续组成边饰的形式出现
敦煌藻井装饰图案是各类装饰图案中集大成者
是敦煌装饰图案中最重要、最系统最完善的组成部分
通过赏鉴、研究、分析敦煌莫高窟中各个历史时期藻井图案的结构组织、造型和色彩特点、艺术表现手法、整体风格演变
有助于全面直观地了解中国历代传统装饰图案创作特点和手法
这对我们了解和认识现代装饰设计与教学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太和殿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