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67-地质图的判读
- 格式:ppt
- 大小:382.50 KB
- 文档页数:5
感谢下载地质图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实验五地质图的判图一.实验目的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认识岩性及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4.能综合判读地质图。
二、实验工具与药品一份地形地质图、铅笔、三角尺、量角器、坐标纸等。
三、实验内容或原理阅读地质图,读懂岩性及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地质图的概念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某一地区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缩小并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上,这会图件就是地质图。
地质图按比例尺大少可分:小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0万),中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万20--1:10万)和大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万)。
一幅地质图所反映的地质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从观察内容上先从地形入手,然后在观察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从观察方法上,采用一般----局部----整体的分析步骤,首先了解图幅内一般概况,然后分析局部地段的地质特征,逐渐向外扩展,最后建立图幅内宏观地质规律性的整体概念。
对土壤专业来说,应着重分析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形、水文和土壤母质分布的影响。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1.看图名和方位从图名、图幅代号和经纬度可了解该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
例如,湖北省地质图,湖北省第四纪地质和工程地质图等,图名列于图幅上方图框外正中部位,经纬度标于图框边缘。
一般地质图图幅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特殊情况也有用箭头指示方位。
一幅地质图一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岭等命名的。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2.看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感谢下载地质图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感谢下载地质图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LT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地质剖面图3、综合柱状图主要表示平面图区内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变化及接触关系等。
4、比例尺说明比例尺的大小,用数字:1:×××;也可用尺标:5、图例主要说明地质图中所用线条符号和颜色的含义,按照沉积地层层序、岩浆岩、地质构造和其它地质现象的顺序排列。
6、责任栏(图签)说明地质图的编制单位、图名、图号、比例尺、编审人员、成图日期等,便于查找。
二、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一)地层岩性的表示地层岩性在地质图上是通过地层分界线、地层年代代号、岩性符号和颜色,并配合图例说明来表示的。
1、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形状不规则,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在河谷斜坡、盆地边缘、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大致沿山麓等高线延伸。
2、岩浆侵入体的界线形状最不规则,也无规律可循,需根据实地情况测绘。
3、层状岩层的界线(1)水平岩层,水平岩层的产状与地形等高平行或重合,呈封闭的曲线。
(2)直立岩层,直立岩层的地层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沿岩层的走向延伸,并与地形等高线直交。
(3)倾斜岩层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V”字形弯曲尖端)和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大。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高考地理|地质图和地质作用过程的判读岩层的产状分为三大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度的岩层倾斜岩层:倾角在5度-85度的岩层直立岩层:倾角大于85度的岩层岩层基本产状类型及其基本特征简表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一.水平岩层与水平地质界面水平岩层分布区具有以下特点:1.上新下老当水平岩层未发生倒转时,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在上;2.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受地形的控制水平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并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
其形态与等高线相似;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该岩层的顶底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出露宽度越小,反之相反。
二.倾斜岩层与倾斜地质界面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1)相反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2)相同相反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角大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3)相同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但岩层的界线更弯曲。
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三、倾斜岩层分布区的基本特点(1)倾斜岩层出露界线的弯曲特点当倾斜岩层的走向与山脊的走向、山坡的坡向垂直或斜交时,倾斜岩层的出露界线多呈“V”字型,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V”字型弯曲方向有以下三种关系:相反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相同相反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阅读地质图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
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2)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
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读图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接的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有时通过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画出黑色直线,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这样的直线称剖面线,表示沿此方向已经作了剖面图。
(3)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
在比例尺较大 (如大于1:50000)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
在中小比例尺(1:10万-1:50万)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如巨大河流的主流总是流经地势较低的地方,支流则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地势越来越低,逆流而上越来越高;位于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地区总是比河谷地区要高,等等。
了解地形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地层分布规律、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4)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
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共相互关系。
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
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5).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行分析:(1)开始时最好从图中老岩层着手,逐步向外扩展,以免茫无头绪;(2)对每一种构造形态,包括褶曲、断层、不整合、火成岩体等逐一详加分析。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方法考点详解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
判读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及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方法1.判断岩层新老关系(1) 沉积岩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较新);②根据生物化石判断(如图1中岩石由老到新为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2) 其他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根据侵入岩侵入的岩层来判断(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如图2中花岗岩形成晚于沉积岩Ⅰ)2.判断地质构造(1) 岩层连续且弯曲为褶皱。
(2) 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向下弯曲为向斜。
(3)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
(4) 岩层不连续且有明显位移为断层。
3.判断地表运动状况(1) 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 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
如图3中乙处岩层弯曲说明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
(3) 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4) 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上覆盖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
如图2甲处上部岩层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Ⅰ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
(5) 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如图2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4.判断地貌类型根据地势起伏并结合地质构造,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向斜谷、背斜谷、向斜山(如图3中丙)、断块山、陡崖等。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地质图是一种将出露在地表的地质构造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的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
地质图的编制,首先必须是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内地层、岩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再以规定的线条把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地层界线、岩体界线、断层线、不整合界线等勾划出来,把岩层和断层等的产状标记上去,对各时代地层和各类型岩浆岩涂以各种统一规定的颜色,对各种岩相(岩浆岩、变质岩)和蚀变、矿化现象加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
地质图不仅反映野外各种地表地质现象,还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方面形成、发展的一定时间、空间规律反映出来,包括能反映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
因此,地质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而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一幅地质图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测制单位和测制日期。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如《嵩山地区地质图》。
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与线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用分数表示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如1:1000表示图上1cm相当实地1000cm即10m)。
分子规定用1,因此,分母愈大,表明图缩得愈厉害。
线条比例尺是在图上绘一直线如尺状,在该直线上截取若干段、每段标出所代的实地长度米或公里。
比例尺一般放在图名下或图框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表示地质现象的各种色谱。
花纹和符号的说明,通常放在图的右方或下方。
地质图例的安排以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则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按由新到老排列,或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岩层产状等排在最后,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阅读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层柱状图。
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1.以地质剖面图为例2.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①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③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①褶皱——水平运动。
②断层——升降运动。
③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
④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4)看岩层是否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5)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6)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7)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①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第一篇: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1.地质图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定区域内的地质体(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的组成部分: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的资料来源等)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各有其特点。
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
凡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能上图例。
2.地质剖面图:图切剖面为了直观地反映地质图上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
3.地层柱状图按图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
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二、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地形特点(等高线、水系、山峰等)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太阳山地区地形地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和南涧镇地形地质图,判断水平岩层,并求K1层的厚度。
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233页)“V”字形法则:(1)“相反-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小;(2)“相同>相反”;(3)“相同<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大。
五、作业(教材238页)阅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并思考下列问题:①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点,其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图上的出露特征有什么不同?②水平岩层和和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分别受到哪些因素制约?③如何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水平岩层的倾斜岩层的厚度?④分析D2到K2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第二篇: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简介(仅供学习交流参考用)反映某地区的地下水分布﹑埋藏﹑形成﹑转化及其动态特征的地质图件(主要表示地下水类型、产状、性质及其储量分布状况等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