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7第6章北宋后期词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47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多种风格并存; 名家辈出。
两大体派:A 苏门词人群:以苏轼为中心,黄庭坚、晁补之、秦观、陈师道等为羽翼;此外晏几道与贺铸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主要特色:词的领域顿为扩大,词界的风貌改变,抒情性增强。
B、大晟词人群: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祖、万俟咏等为羽的时期翼。
周邦彦: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作重法度,讲格律,进一步深化了词艺,显示了和苏轼不同的艺术追求与贡献。
C 秦观、晏几道、贺铸三人创作各具特色,自成一家。
第一节晏几道一、生平、作品(p89)(p128)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
在仕途上不得意,曾任颖昌府许田镇(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监,职位低微。
其词与乃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更接近《花间》。
有《小山词》(原名《乐府补亡》)。
黄庭坚:“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二、词作内容延续“花间”传统,以小令写作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卷二一)特色:男女之情写得非常真挚,并且有明确的思恋对象。
晏几道《小山词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已而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
“小莲风韵出瑶池。
”(《鹧鸪天》)“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虞美人》)“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
”(《虞美人》)“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临江仙》)三、艺术特点1、不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相思,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
与性格、经历相关:穷困落魄、生性孤傲、单纯挚情。
“叙其所怀”、“期以自娱”(《小山词自序》)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一节秦观对秦观的总体评价•时间——秦观的文学创作活动在柳永之后数十年•词风——深受柳永影响•体制——柳永之后的慢词大家•成就——在词史上被奉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一、生平及性格特点•秦观(1049-1110),初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邗hán沟居士、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七,故人称秦七。
•少年立志高远,研习经史兵书,希望建立伟业•科举坎坷•后因苏轼等举荐,元丰八年(1085)第三次才考中进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哲宗亲政后,被卷入政治斗争漩涡,屡遭贬官•内心细腻,性格柔弱,多愁善感•面对挫折,极感痛苦•人称―古之伤心人‖(清代冯煦《蒿庵论词》)春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秦观先后被贬至:–杭州、处州(今浙江丽水)、–郴州(今属湖南)、横州(今广西横县)、–雷州(今广东海康)•宋徽宗即位后北归,归途中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终年52岁二、秦观词概况•婉约派集大成词人——上承唐五代及柳永、晏、欧,下影响周邦彦、李清照•词集《淮海词》,又称《淮海居士长短句》•旧存词72首,近人龙榆生编《苏门四学士词》,补辑28首,共100首。
1、内容特点•男女爱情、贬谪心情•情感哀怨幽微,景色凄迷朦胧,格调悲苦婉约•与柳永同——―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与柳永异——抛弃了柳词某些庸俗情趣•秦观诗词类似•《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王直方诗话》:―二人(晁补之、张耒)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苏轼)小词似诗‖•《后山诗话》:―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称秦观诗为―女郎诗‖《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四(金)元好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韩愈诗《山石》——诗体山水游记,并非专咏山石,以诗开头二字为题。
记叙黄昏-深夜-天明游山寺所见所感。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1. 元祐词人:以轼、黄庭坚、晏几道、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为代表,活动和创作年代主要是在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
2. 北宋后期的两大创作群体:(1)以轼为领袖,以黄庭坚、观、晁补之和之仪、令畤、师道、毛滂等为羽翼的门词人群体,此外晏几道和贺铸,虽然不属门,但与门词人过从甚密;(2)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体。
虽然社交上分为两大群体,但词风却是“各尽其力,自成一家”3 轼和周邦彦各自开辟出不同的创作方向:轼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则注重词的协律可歌,情感的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
其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第一节受词影响的黄庭坚和晁补之一、黄庭坚1. 黄庭坚论词强调“以俗为雅” ,论词也是“ 雅俗并重” 。
2. 黄庭坚的雅词:既是学所得。
主要是沿着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面发展:(1)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晚年两次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但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人生信念。
(2)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
不仅表现在他的词作大多数有题序,用以表明词作所写的具体时、地和日常情事,而且体现在词作的容中,从而继轼之后,给后来的南渡词人进一步将词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提供了可仿效的创作式。
3. 黄庭坚的俗词:从柳永词而来,艳词露骨,语言俚俗,方言无可查考。
自认为是“使酒玩世”。
黄庭坚这些侧艳俚俗之辞,是玩世不恭、嘲弄世俗的的心态使然,没有什么审美价值,容也不大健康。
、晁补之1. 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
“门四学士”之一。
2. 词学理论:(1)在理论上认同词的革新;(2)撰写词话《骫骳说》,对当时词人词作做了比较公允全面的评论。
晁补之词话着重论艺词,开创了词话的新体式,推动了词学理论的发展。
3. 晁词特色:(1)由于经历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因为词中颇多人生的不平和失意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