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技法入门
- 格式:docx
- 大小:769.11 KB
- 文档页数:11
隶书曹全碑写法入门
隶书曹全碑的写法入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具: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以及字典等参考工具。
2. 掌握基本笔画:隶书曹全碑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钩、点、挑等,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笔画的正确写法。
3. 学习结构:隶书曹全碑的结构特点包括扁平、横长撇短、捺画夸张、字形变化多样等,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结构特点。
4. 练习单字:从简单的字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5. 参考样例:可以参考隶书曹全碑的样例或者优秀的隶书作品,从中汲取灵感,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6. 不断练习:要想学好隶书曹全碑的写法,最重要的是不断地练习,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总之,学习隶书曹全碑的写法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其精髓和特点,写出优秀的隶书作品。
隶书硬笔字帖练字入门一、隶书基础知识隶书,又称汉隶,是汉字书写的一种形式,起源于秦代,发展于汉代。
隶书讲究横平竖直,撇捺舒展,形态端庄且典雅。
硬笔隶书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硬笔书写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书写风格。
二、笔画学习在隶书中,笔画是其构成的基本元素。
在学习隶书硬笔字帖时,应注重以下几种笔画的学习:1. 横画:隶书的横画一般呈现为平直的态势,起笔和收笔较重,行笔过程则相对较轻。
在硬笔书写中,要注意保持力度的一致性。
2. 竖画:隶书的竖画一般呈现为弯曲的态势,书写时要注意掌握其曲度。
在硬笔书写中,要保持笔画的垂直。
3. 撇捺:隶书的撇捺舒展且自然,书写时要注重其流畅性。
在硬笔书写中,要注意控制笔画的速度和力度。
三、结构要点隶书的结构要点在于均衡、对称、和谐。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重每个字的重心稳定,左右对称,笔画之间的比例协调。
在硬笔书写中,要注意字形的紧凑和适度的夸张。
四、隶书特点隶书的最大特点是其“扁平势”,即字形呈扁方形态,横向取势。
同时,隶书的笔画富有变化,撇捺舒展且自然。
在硬笔书写中,要尽量体现这些特点。
五、硬笔书写技巧在硬笔书写隶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保持合适的角度:书写时笔尖与纸面约成45度角,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笔画粗细。
2. 掌握力度: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力度的变化,使笔画有轻有重,富有层次感。
3. 控制速度:适当控制书写速度,可以更好地掌握笔画的变化和流畅度。
4. 保持稳定的手势:保持稳定的手势和良好的坐姿是硬笔书写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临摹与创作学习隶书硬笔字帖时,临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临摹优秀的隶书作品,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尝试进行创作,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融入作品中。
七、隶书作品欣赏欣赏优秀的隶书作品可以加深对隶书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隶书作品或当代书法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学习他们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点醒千万⼈!⾪书总结得超全的40种结构技法⼝诀!剩下就是靠悟性了初学⾪书,⽆⾮就是从⽤笔、结构⼊⼿去学习⼀些规律。
然⽽这些规律掌握的差不多之后,剩下的就是靠感觉和悟性了。
⼀次性讲透,⾪书20种“点”法,⽅便实⽤!如果拿⾪书同楷书相⽐,⾪书的基本笔画⽐楷书少,⽐如⾪书中就没有”竖钩“、”横折“这样的组合笔画。
但⾪书因为没有楷书那么多的法则约束,其笔法表现形式却⽐楷书宽泛得多,仅⾪书中的点基本写法就有⼆⼗多种,⽽且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代替其它基本笔画,可谓多姿多彩、灵活⽣动。
正是因为⾪书中的“点”如此有趣,写好这个笔画对于学好⾪书⼤有裨益。
⾪书中的点⽐楷书多若⼲种写法,但却不能出现楷书中的“露锋点”楷书是从⾪书中发展演变⽽来的。
规范的⾪书是在东汉时期成熟定型,⽽规范的楷书却是到了魏晋时期,也就是王右军那个时代才真正发展成熟。
⾪书作为楷书的母体,其基本笔画和基本笔法⽐楷书简单和原始了许多,但表现形式却⽐楷书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朴拙有趣。
(⼀)⾪书的基本笔画⽐楷书少。
任何⼀种书法形式,其基本笔画都有六种,即:点、横、竖、撇、捺、钩。
⾪书以前的书体,包括篆书,书法结字就是上述基本笔画的搭接,⼀般没有连贯⽤笔的情况。
⽐如要写⼀个横折,横和竖是两笔写成,不管两个笔画是断开还是粘连;⽽⾪书以后的书体,包括楷书和草书,却出现了很多组合笔画,在笔法上是⼀笔写就的,⽐如横折、竖钩、竖提、横折撇、撇折捺等等。
⼏种组合笔画的楷⾪书对⽐(⼆)⾪书中的点⼤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楷书⼀般只有⼀种固定写法。
⽐如⽺⾓点,楷书只有“向式”⼀种写法(如下图6);⾪书却可以有五种写法,既可以写作向式(如下图1),也可以写作背式(如下图2);既可以写成平式(如下图3),也可以写成右斜(如下图4 )或左斜(如下图5)。
表现形式就灵活的多、有趣的多。
⽺⾓点的楷⾪书写法(三)楷书中的露锋点不能在⾪书中出现。
⾪书在笔法上不同于楷书的最⼤之处就是逆锋起笔,即⾪书的任何笔画起笔时都要先做逆锋回笔动作,然后再调锋⾏笔,这是⾪书的基本笔法,也是书法规则。
隶书硬笔入门教程
隶书硬笔入门教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了解隶书的基本特点:隶书的特点是字形扁阔,横向取势,波画分明,左右分背,其笔画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在书写时要注意方圆兼备,既要体现隶书的横向取势和纵向取势,也要在起笔和收笔处表现蚕头雁尾的特点。
2. 学习基本笔画:隶书的笔画比较简单,但要掌握其基本写法,包括平画、波画、折画、撇画、捺画等。
练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笔画的形状和写法,力求写出来的线条挺拔有力。
3. 学习结构法则:隶书的结构法则主要有一字无二波、雁不双飞、高低相称等,同时要结合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形式来学习如何使字的比例更加合理、匀称。
4. 临摹名碑:在学习隶书硬笔书法时,可以选取一些名碑作为临摹范本,如《曹全碑》、《乙瑛碑》等。
通过反复临摹,逐渐掌握隶书硬笔书法的特点和技巧。
5. 练习书写:在掌握了基本笔画和结构法则后,可以在纸上进行书写练习,注意保持书写姿势正确,同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掌握,力求做到书写流畅、自然。
6. 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欣赏隶书作品,注意发现隶书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和表现形式,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总之,学习隶书硬笔书法需要不断练习和领悟,要注重基本功的积累和提高,逐渐掌握隶书硬笔书法的技巧和艺术特点。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隶书书法入门基础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隶书书法入门基础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一)秦汉以来,古人给后世创造了很多的艺术瑰宝,特别是汉代的隶书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比如《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等,它们不仅是风格不一,而且是结体、变化都不尽相同。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学习隶书,有时真的是无从下手,为了便于初学者很快进入隶书的学习状态之中,不至于盲目下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隶书书法学习的法帖——《礼器碑》。
《礼器碑》是东汉时期所刻,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它是汉代隶书碑刻中非常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其字形典雅中正,笔法严谨,线条纤细而富有刚劲,结体造型美中有拙,奇中见险,隶书特征十分明显。
清人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这就说明此碑是汉代隶书书法中最为可颂、可学的碑帖之一。
《礼器碑》的艺术特点在学习《礼器碑》时,首先要注意把握它的艺术特点,这是临习的重要方法。
《礼器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点画和结构,点画方面,书写时干脆利落,用笔如刀,字的内部对比强烈,比如较细的横与竖、与捺的重笔在同一个字内就有强烈的对比关系,而且画画如刀,刚劲有力。
书写中要注意用笔上的力度。
它的结构略成匾势,体现在整体上更加秀美俊朗,但又不失奇险之风。
加上其字形中正,符合人们日常的审美习惯,写起来最容易上手。
基本笔画学习《礼器碑》同其它碑帖一样,都是由点画开始学起,在掌握了点画的基本特征后,继而可以进行其它诸如部首、结构、用笔等技法的学习了。
点画的写法这里不具体进行阐述,只是强调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中锋用笔。
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隶书,又称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其始于东汉,兴盛于六朝,继承发展于隋唐,最后固定于宋代。
隶书以其结构庄重、气势磅礴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文书、碑石、绘画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
一、书写要领:1.笔画粗劲有力:隶书的笔画要求用力均匀,力度要大,但不可过狠,避免笔画断裂。
具有笔画粗劲有力的特点,以显示其庄重雄浑的艺术风格。
2.结构稳固规整:隶书的字体结构严谨,线条流畅,书写时需要注意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间距,使得整个字体看起来有秩序、有平衡感,形成稳固规整的布局。
3.竖直线稳健:隶书中的竖直线条是重要的支撑结构,需要书写时保持直立、稳健,尽量做到笔画一气呵成,不可出现抖动或断续的情况。
4.水平线平稳:水平线条的书写要求平稳有力,不可过于僵硬或扭曲。
水平线需要与竖直线条相呼应,共同构成字体的稳固基础。
5.线条流畅连贯:隶书的线条具有相当的曲度,书写时要注重笔画的连贯性,使其线条流畅、曲线自然。
避免过于生硬的拐角和折线。
6.走、顿的巧妙运用:走是指笔画向其中一方向延伸,顿是指笔画因外力发生急停滞而形成断点。
在隶书书写中,巧妙运用走、顿可以使字体更加凸显其力度和变化。
二、基本技法:1.抓势:隶书的字形线条往往非常粗劲,抓势技法是指在书写时采用指甲随笔法,通过拇指、食指、中指合力的方式,使笔在纸上形成适宜的倾斜角度,增加笔画的张力和线条的流畅度。
2.晃腕:隶书书写需要通过腕部的晃动来控制笔画的粗细和线条的曲度。
晃腕技法要求腕部柔韧灵活,通过微妙的晃动来调整笔画的宽度和力度。
3.起首终末平抑:在书写隶书字体之前,需要先留出足够的空白,字的起首和终末都要平抑,不可有过于急进或急退的情况。
起首和终末的平抑可以使整个字体看起来更加稳定和整齐。
4.点画结合:点画结合是指在书写时运用撇、捺、提、折等不同的点画来构建整个字体的形态,点画之间需要有适当的间距和连接,使整个字体看起来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书⼊门技法字帖《楷书⾏书》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技法浅谈⾦⽇发⾪书有着较⾼的艺术性⼀定的实⽤功能,学习起来⽐较容易上⼿,因此⽽⼴受硬笔书法爱好者喜爱。
近⼏年来,笔者对硬笔⾪书⽤功较多,今不揣浅陋,将在临帖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些经验阐述如下,以期和⼤家共同进步。
⼀、笔法特点成熟时期的⾪书⾏笔分提按顿挫和轻重徐疾,硬笔⾪书的⽤笔较⽑笔⾪书⼜可简化不少,如不必刻意追求藏锋⽤笔,收笔亦⽆须回锋,具体略分为以下数种细述。
点画:⾪书的点有多种,⼤致包括竖点、横点、竖点、横点、撇点、挑点及捺点等,书写时多宜落笔重⽽收笔轻。
横画:⾪书的横画⼀般有平横和磔横两种,横起笔时⽤⼒稍重可调艺笔尖从多⾓度切⼊,平横⼀般较短较直,收笔较轻,长横收笔时要逐渐加⼒然后提起,同⼀字中横画多时可作些俯仰的变化。
竖画:⾪书的竖画与楷书的竖画相⽐⼀般不出锋,只是须依字形,作品的布局作些轻微的向背变化即可。
撇画:⾪书的撇可分为直撇、弯撇、回锋撇等。
起笔稍重,多宜变换⾓度,然后向左下徐⾏,到收笔处渐渐下按,最后或出锋或驻锋收笔。
具体的长短曲直随字⽽定。
捺画: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捺画的写法与长横有类似之处,且⾏笔⾓度不同。
折画:折的种类较多,在此不⼀⼀列出,依其形状及⽤笔分为⽅折和圆折,⽅折有时可取笔断意连的形式。
钩画:⾪书中钩的种类也较多,但⽤笔⼤多类似,楷书中基向的钩在⾪书中在⾪书中有些常被省略,右向的钩常被波磔之笔替代。
⼆、结体特点总的说来,⾪书的结体有以下⼀些特点:1、字形扁阔体势开张从⼤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书的字形多呈扁⽅,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书特点。
2、横平竖直笔画匀称和楷书相⽐,其实⾪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们常常有意进⾏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然茂密⾪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有些汉碑中的⼀些字的笔画甚⾄作了夸张性的变长,如《沈阙碑》中的“沈”字的横画;《⽯门颂》中的“命”字、“涌”等字的竖画。
隶书入门(基本笔法)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体,它源于篆书,经过简化、变化、美化而成。
隶书的特点是横平竖直,藏头护尾,波磔挑法,摆布分背,雁不双飞,蚕不双设,圆转方折,笔不作结。
隶书的笔法主要有三种:波势、横笔、竖笔。
波势是隶书的精髓,是指横画、撇画、捺画等带有蚕头燕尾的笔划。
横笔是指横画呈水平状,有平横和波横两种。
竖笔是指竖画呈垂直状,有中竖、弧竖、竖撇等形式。
一、隶书的历史发展二、隶书的基本知识三、隶书的基本技法四、隶书的经典碑帖五、隶书的临摹方法六、隶书的创作实例一、隶书的历史发展隶书萌芽于战国时期,在秦朝得到广泛运用。
在当时,隶书属于一种草体,即民间的手写体。
因为篆书书写速度太慢,为了对付大量公文,便产生了这种书写简单快速的书体。
后经过官方整理、正字、推行,也成为了官方正体。
关于隶书名称的来源有三种说法:1.隶,指徒隶,徒隶就是犯人、服罪的人。
小篆好看,但是书写速度不快,当时文件太多,所以命令徒隶帮忙书写。
为了加快书写速度,就产生了隶书。
2.隶书,指程邈创造的书体。
程邈,秦朝人,本是监狱的官吏,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秦始皇,关在云阳监狱中。
好在程邈擅长大篆,在监狱中创造了隶书,上书秦始皇,受到秦始皇嘉奖,被封为御史。
3.隶,指隶属于篆书。
隶,本义是附着。
所以,隶书是附属于小篆的一种书体,除了徒隶誊写,其他地方不用。
所谓隶定和隶变:隶定:是指在篆书变为隶书时,字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惟独线条产生变化。
隶变:是指在篆书变为隶书时,字的基本结构产生了变化。
隶定和隶变都是为了适应手写体的需要而进行的简化和美化。
隶定例字:《乙瑛碑》¹ 中的“乙”字,《曹全碑》²中的“曹”字。
 乙字和曹字都保持了小篆的结构特点,在线条上进行了变化。
隶变例字:《乙瑛碑》¹ 中的“瑛”字,《曹全碑》²中的“全”字。
![瑛] ![全]瑛字和全字都改变了小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合并、分离、变形等处理。
干货!隶书入门技法教程详解(含字帖),建议收藏练习!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
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下面,以明朗的笔迹演示,结合相对切实的例字,给大家详尽讲解隶书的基本写法。
掌握这些基本写法后,隶书的基础成就了一大步。
难得好教程,务必收藏好,或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一、横画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
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
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
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
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
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
隶书书法字帖临摹入门隶书是中国书法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字体,也是很多书法爱好者入门的必经之路。
为了掌握隶书的书写技巧,临摹字帖是一个重要的练习方法。
下面将分步骤介绍隶书书法字帖临摹的入门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临摹隶书字帖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毛笔、墨汁、宣纸和清水等。
毛笔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水平来定,但初学者可以选择毛细软笔,这种笔毛柔韧,易于控制。
宣纸是书法必备材料,为了练习效果更好,最好选择白色的宣纸,并尽量保持清洁。
在准备好材料后,可以开始书写练习。
第二步:学习笔画隶书有很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笔画相对较多。
因此,学习隶书的笔画是入门的关键。
笔画包括撇、捺、横、竖、折、钩等,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初学者可以通过书法教材或者网上书法课程了解到这些笔画的书写方法,然后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
第三步:临帖练习临帖指的是复制一些书法大师的书法作品,这是非常有效的练习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隶书经典字帖,例如《道德经》、《千字文》等,通过反复抄写这些字帖,可以让自己逐渐熟悉隶书的字形和结构。
可以从字帖中选择自己觉得比较简单的字开始练习,紧随着模仿大师的笔迹来书写。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避免出现笔画连轴转的情况。
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笔画进行多次练习,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笔画。
第四步:加强练习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练习,你已经可以初步掌握隶书的书写技法。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技巧,可以加强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字帖进行临摹,尝试更多的难易度,慢慢提高自己的难度和水平。
同时,练习隶书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毅力和耐性也是非常关键的。
综上所述,要想掌握隶书书法中字帖的临摹入门,需要从学习笔画开始,然后逐渐进行临摹练习,并加强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性和毅力,只有经过长期的坚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隶书入门基本笔画口诀
隶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写体系,它以其独特的笔画和结构风格而闻名。
学习隶书的第一步是掌握基本的笔画口诀,下面是隶书入门基本笔画口诀的详细内容:
一、横
横是隶书中最常见的笔画,它主要分为两种:干横和活横。
干横是指平直的横向笔画,一般是从左向右书写。
活横是指向右上方、右下方倾斜的横向笔画。
二、竖
竖是隶书中另一种常见的笔画,它也可以分为干竖和活竖。
干竖是指竖直的笔画,一般是从上到下书写。
活竖是指向左上方、左下方倾斜的竖向笔画。
三、点
点是隶书中最简单的笔画,主要用来标记结束或表达停顿。
四、提
提是指向上方延伸的笔画,它可以表示上升、托举或提起的意思。
五、撇
撇是隶书中的重要笔画之一,它是向右上方弯曲的笔画,可以表示向前、摇摆或挥动的动作。
六、捺
捺是指向右下方延伸的笔画,它可以表示向后、按下或压迫的意思。
七、折
折是指在笔画中出现的转折点,可以表示转向、弯曲或改变方向。
八、钩
钩是指在笔画末端形成的曲线,可以表示挂钩、勾引或引导的意思。
九、弯钩
弯钩是指朝右上方弯曲的钩,常用于表示悬挂、吊物或弯曲的形状。
十、横钩
横钩是指在横向笔画上形成的钩状,可以表示连接、串联或交叉的意思。
十一、斜钩
斜钩是指在活横或活竖上形成的斜钩状,可以表示拉升、拉斜或倾斜的动作。
以上是隶书入门基本笔画口诀的详细内容,掌握这些基本的笔画口诀是学习隶书的第一步。
随着对每种笔画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你将能够逐渐书写出更加规范、工整的隶书字体。
加油吧!。
40个隶书入门笔法教程,快收藏学习起来!1、出锋撇书写至尾部,笔毫向右上圆转回锋,至适当处向上或右上方出锋。
2、带勾撇行笔接近尾部不要提笔,仍向上和右上圆转运笔,然后边行边提出锋,弯勾需自然活泼。
3、带折撇该笔画在起笔、转锋向右或向下运行后即以圆转或折转向左下方运笔,转角处切记粗重。
4、带横撇逆锋圆转起笔向右运行,至适当处即转锋(或圆转、或折转)向左下方行笔,转角要灵活自然。
5、直捺此捺较挺直,运笔时应畅快直率向右下行,边行边按,中部切记弯曲。
6、平捺起笔后向右下边行边按,同时根据结体的需要,有一定的弯曲状,做到生动活泼。
7、斜捺运笔的斜侧和弯曲的程度在直捺和平捺之间,忌生硬和过于弯曲。
8、短捺起笔后向右或向下边行边按,中部宜竖直,整个笔画应短粗壮实。
9、小捺出于字的结构等因素,有时的捺画应写得细小点,以此来衬托其他笔画。
10、戈捺此笔画为整个字的主笔,书写时粗重点也无妨。
起笔转锋后即向右下边行边按,中部要挺拔有力,尾部宜雄强自然。
11、走之捺该笔画的起笔往往与前一笔或前几笔相联系,在书写时要在注意上下左右大小粗细关系。
12、心底捺在书写该笔画时要根据整个字中其他部分的大小多少来决定该笔画的斜直、大小、粗细,使之整体协调和谐。
13、竖勾藏锋起笔后转笔向下,宜挺直,直转弯处要圆转,然后向左运笔,边行边提出锋。
14、斜勾此笔画在(向右下或左下)运行时,要视整个字的结体来决定其斜度,保持重心平衡,勾不宜粗大。
15、右折勾藏锋或露锋起笔后向下行笔,至适当处转折调整笔锋向右运行,要求活泼渐粗,尾部微上翘。
16、短勾该笔画在行至转弯处,要求圆转,其勾不宜粗大,微向上勾。
17、长勾该勾略呈半圆状,斜势,转角处忌方折,向左勾出应舒展有力,收笔或出锋或回锋。
18、粗勾运笔向左或向右至转折处,应边行边重按,略粗壮有力度,做到雄强稳实。
19、平勾转折向右行笔过程中,为使整个字显得劲朴,宜写得平直点,尾部略微上翘。
20、弯勾向左转笔要求圆转,接近尾部逐渐向上运行,呈圆弯钩形状。
生动易学:隶书书法入门
隶书是中国书法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字体,笔画刚劲有力,线条流畅有韵律感。
学习隶书需要坚持练习,逐渐掌握其规律和技巧,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隶书书法:
一、基本笔画
隶书的基本笔画有六种:横、竖、撇、捺、点、提。
要掌握这些基本笔画,可以先练习一些简单的字母,如“人、山、马、鸟”等。
练习时,要保持笔画稳定,速度不要太快,一笔一划认真观察。
二、字型结构
隶书的字型结构比较严谨,一般分为“头”、“身”、“尾”三部分。
头是指字的上部,身是指字的中部,尾则是指字的下部。
练习时要注意分段落,先从头开始写,然后是身,最后是尾,让字形更加美观。
三、常用技巧
除了基本笔画和字型结构外,隶书书法还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如平头、钩头、横断、点画、提撇等。
这些技巧能丰富隶书的表现力,让字体更加生动有趣。
四、案例欣赏
学习隶书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案例,欣赏大师的作品。
可以找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进行学习,如《苏轼赤壁赋》、《怀素诸葛亮画像》等。
观察字体的结构、笔画的运用和整体的美感,从中学习和吸取经验。
总之,学习隶书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不断完善技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技巧,才能写出漂亮的隶书字体。
希望以上介绍的简单易学的隶书书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钢笔隶书书法基本技法隶书由小篆演变而来,由原来较整齐的长方形、均匀圆转的线条变成结体方折、横画留有蚕头燕尾的近代书体,据说这种字体是当时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日常使用的文字,故称隶书。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钢笔隶书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钢笔隶书书法欣赏:初学隶书知识:初学隶书,首先要在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汉碑中先选择一种来入手临习。
选帖的标准是,书法应规入矩,平正端严,存字较多,字口清晰,笔法完备的汉碑,如《史晨》、《乙漠》、《华山》、《曹全》诸碑,当然选帖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笔性和喜好来加以取舍。
字帖最好用初拓本,因初拓本较好的保留了原碑书法的丰神。
在好拓本不易得的情况下,可用影印本。
选好帖后,就可以开始临帖了。
学习书法主要采用钩、摹、临三种方法。
钩是以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把映出的字用很细的笔画钩出字形的轮廓,然后再用墨填。
不填墨的称为双钩。
摹,也是用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按照映出的字形,摹写其笔画和位置。
临,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照字帖上的字,细心观察和领会字的点画形态,结体特点和运笔方法,细心仿照写出。
用钩的方法繁琐费事,摹和临也各有利弊,如姜白石《续书谱》就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经意而摹书不经意之故也。
”所以临写的方法多为人取。
临写之前,还应多读帖,所谓读帖,就是打开字帖,认真观赏,注意字帖上每个字的笔顺、笔意点画和结构特征,乃至神韵。
养成了读帖的习惯,还可为背临即不对照字帖,用记忆的方法写帖上的字打好基础。
选定一种字帖后,要临写一个时期,能做到临写的字与原帖字体形态及点画气势相象就可以了,并非要一一无差才可。
总之,既不要见异思迁,也不可一成不变。
有了一定的根基,多换几种帖来写,对笔法、结构就掌握得多些,还会避免专临一帖,跳不出去和过于甜熟的弊端。
在临写练习过程中还有几点要加以注意:临写时不要贪多,每次临写几个字就可以。
往往一次写几十个字,却一无所得,精意地临写几个字,反而会有收获。
隶书的结构技法口诀
没规矩不成方圆,写字亦然!每个书体之所以成为独立的书体,就是因为它有着相对独立于其他书体的“规矩”,例如,笔画的写法、运笔方式,结字的技法,包括篇章结构即章法,都有自家的特点,都非
常重要,缺一不可。
而每个字体的结构则是重中之重!如隶书的字形以扁方为主要特征,楷书则以正方为主。
所以,学习书法,明了每个字体的结构技法非常重要。
这里介绍的“隶书结构技法口诀”总结得非常好,是学好隶书的必修课。
而这些“规矩”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又会根据每个字的特点甚至书写时的章法需要而有所变化。
所以,在学习这些结构技法之时,不能固守成规,还需灵活运用。
在这方面,隶书比其他书体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时候同一个字同时出现在一幅书法作品中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写法。
只要把这些结构技法学会、学好,熟记于心,胸有成竹,在书写时才会运用自如,写出好的作品来。
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
导语:隶书是书法的一大种类,要练好隶书,就要掌握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的一些技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欢迎大家参考!
隶书是一种扁阔形横向发展的书体,远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有了。
它与古代作为书写用的竹简有关,为了节约竹简狭长的书写面和运笔的便捷,变篆书纵势为横势,并增加了挑捺,形成八分相背之势。
汉以前这种书体是作为篆书的辅佐之书,多用于市井、边戍、徒隶之牒,故有隶书、八分、佐书之称。
隶书的书写要领
隶书的点画书写要诀为:横平竖直,左折右波;蚕头雁尾,蚕无二设,雁不双飞。
隶书的书写要领主要笔画的书写技法是:
1、平画:隶书的平画与篆书的横画稍有不同,它除了藏头护尾逆入平出以外,还有蚕头雁尾的波发之笔(亦称横捺)。
其书写要领是:
①起笔回锋下垂形成蚕头之势。
②顺势右行。
③尽量铺毫,极力波发,提空回收,形成雁尾之势。
2、直画:直画与篆书写法基本相同。
然篆书多圆势,而隶书方圆并用。
3、挑画:就是折笔。
挑有二法,主要在收笔处,一为出锋,二为回锋。
出锋稍短之挑,即为竖钩。
此二法为:
①出锋。
第一,起笔回锋成反扭之势。
第二,顺势而下。
第一部分隶书基本点画的运笔点隶书的点有很多变化,起笔要求藏锋逆入,出锋根据各点的不同形态而变化。
它是其它笔画的浓缩。
有正点、横点、竖点、侧点、捺点、横挑点、上对点、下分点、左两点、右两点、以及三点的呼应、四点的开合、多点的参差。
要写得生动而富于变化,尤其要做到饱满厚重。
(1)逆锋落笔上行;(2)转笔回锋向右下;(3)顿笔向左下出锋。
横横画是隶书中最基本的笔画,是从篆书中继承而来,藏头裹尾、平中寓曲。
要写得充实稳健、果断利落、粗细均匀。
藏锋逆入,忌顿头;圆笔用转法调整笔锋,方笔以折法调整笔锋;中锋提按,宜稳实;回锋书笔,须自然。
(1)将笔逆锋向左行;(2)笔锋回折向右;(3)笔锋沿中线提按往右行;(4)稍(5)微停顿后轻提向左回收。
竖竖画写法与横画大致相同,只不过由横写改成竖写。
除了横写的要求外,要注意收笔时切忌写成楷书的垂露。
要求自然收起,或略顿笔收锋。
(1)笔锋向上逆行;(2)笔锋回折向下,(3)圆笔用使转法,(4)方笔用折切(5)法;(6)中锋微提按往下运行;(7)笔锋略顿后自然向上收锋。
撇画有短撇、长撇两类。
短撇分顺写和逆写;长撇的收笔有钩、圆、尖、方等不同的形状。
做到藏锋逆入,中锋向左下略快行笔,收笔根据笔画末端要求,稍微停顿或向上出锋,或回锋收笔,或自然上提,视各字不同的结体和笔画而应用。
(1)逆锋向上;(2)稍(3)停后向左下折锋;(4)中锋向左下略快运笔;(5)稍(6)停驻后轻提,(7)回锋收笔。
捺亦称(磔),或叫雁尾,是显示隶书特点主要的笔画。
捺画分平捺和斜捺两种。
落笔藏锋逆入,中锋向右斜下行,铺开笔毫向右缓提,出锋如何视结构如何而定。
锋芒要求稳重有力度,并逐步达到尾端。
(1)逆锋向左上;(2)略顿转笔向右下运行;(3)中锋渐行渐按;(4)重按缓慢向右提捺出,(5)以全身之力送到锋尖,(6)气贯尾端。
钩画亦是显示隶书笔法特点的笔画之一。
有左钩、右钩两大类。
分斜钩、折钩、横钩、竖钩等,隶书的钩较特别,不象楷、行书的钩上挑和短小,而是写得较长平,转而无挑。
钢笔隶书字书法入门教程隶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而钢笔隶书则是隶书中的一种,它是用钢笔来书写的,相比于毛笔,钢笔更加方便携带和使用,适合初学者入门。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钢笔:钢笔的尖端应该是细长的,而且要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笔画的粗细和变化。
2.准备好纸张:隶书需要用到比较厚实的纸张,建议使用宣纸或者毛笔字帖纸。
3.准备好墨水:隶书需要用到比较浓稠的墨水,建议使用黑色或者深灰色的墨水。
二、练习基本笔画1.横:横是隶书中最基本的笔画之一,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粗细变化明显。
2.竖:竖是隶书中另一个基本的笔画,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粗细变化明显。
3.撇:撇是隶书中的一种弯曲的笔画,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弯曲度和粗细变化明显。
4.捺:捺是隶书中的一种弯曲的笔画,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弯曲度和粗细变化明显。
三、练习基本字形1.练习横折:横折是隶书中的一个基本字形,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粗细变化明显。
2.练习竖折:竖折是隶书中的一个基本字形,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粗细变化明显。
3.练习横钩:横钩是隶书中的一个基本字形,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粗细变化明显。
4.练习竖钩:竖钩是隶书中的一个基本字形,它的特点是笔画粗大,线条流畅,要求笔画的粗细变化明显。
四、练习基本字体1.练习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笔画粗细均匀,结构严谨,线条流畅,适合初学者入门。
2.练习行书: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笔画粗细变化明显,结构松散,线条流畅,适合初学者进阶。
3.练习草书: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笔画粗细变化极大,结构松散,线条流畅,适合初学者挑战。
以上就是钢笔隶书字书法入门教程,希望能够帮助到初学者,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隶书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隶书入门基本笔画写法隶书是汉字的一种,它以简约、稳定、流畅的特点,成为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书的笔画是其基础,掌握好基本笔画的写法是学习隶书的入门必备。
下面将详细介绍隶书的基本笔画及其写法。
一、横画的写法1. 起笔:隶书的横画不同于楷书的方笔,它通常是圆润的,以保持隶书的流畅感。
起笔时,稍停即行,不可顿、挫、回锋。
2. 行笔:行笔时,要保持笔锋的稳定和流畅,不要忽快忽慢,保持匀速行笔。
3. 收笔:收笔时,要逐渐提笔,使笔画逐渐收拢,形成稳定的形态。
示例:横画写法(1) 起笔处略顿,以使笔锋铺开。
(2) 行笔过程中不可上下抖动,保持稳定。
(3) 收笔时逐渐提笔,使笔画逐渐收拢。
二、竖画的写法1. 起笔:隶书的竖画通常是方起,但也可以根据字形需要采用圆起。
2. 行笔:行笔过程中,保持笔锋的稳定和流畅,不要忽快忽慢。
3. 收笔:收笔时逐渐转锋,使笔画逐渐成形。
示例:竖画写法(1) 起笔处先垂直下压,使笔锋稳定。
(2) 行笔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可左右抖动。
(3) 逐渐转锋,使竖画成形。
三、撇画的写法1. 起笔:撇画有直撇和弧撇两种,起笔方法和笔画形态略有不同。
2. 行笔:行笔过程中,保持笔锋的灵活和流畅,不要拖泥带水。
3. 收笔:对于弧撇和短撇,收笔时要逐渐提笔,使笔画逐渐收拢;对于长撇,收笔时则要顺着笔势向外舒展,形成优美的弧形。
示例:撇画写法(一)——直撇写法(1) 起笔处先垂直下压,然后向左上方撇出。
(2) 行笔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可左右抖动。
(3) 收笔时逐渐提笔,使撇画逐渐收拢。
示例:撇画写法(二)——弧撇写法对于弧撇,起笔处稍顿以铺开笔锋,然后向左下方撇出,最后在末端向上挑出。
注意保持笔画弧度优美,收笔时要顺着笔势向外舒展。
四、捺画的写法1. 起笔:隶书的捺画通常是斜切着起笔。
如果是主次之捺,要与主笔画协调配合;如果是独立之捺,起笔要有承接之感。
起笔或方或圆,或藏或露,应依字而定。
2. 行笔:行笔要缓而稳,沉着痛快。
隶书技法入门-隶书笔法结构精解
2011-12-17 14:07:10| 分类:书法 |字号订阅
硬笔隶书技法浅谈
□金日发
隶书有着较高的艺术性一定的实用功能,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因此而广受硬笔书法爱好者喜爱。
近几年来,笔者对硬笔隶书用功较多,今不揣浅陋,将在临帖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阐述如下,以期和大家共同进步。
一、笔法特点
成熟时期的隶书行笔分提按顿挫和轻重徐疾,硬笔隶书的用笔较毛笔隶书又可简化不少,如不必刻
意追求藏锋用笔,收笔亦无须回锋,具体略分为以下数种细述。
点画:隶书的点有多种,大致包括竖点、横点、竖点、横点、撇点、挑点及捺点等,书写时多宜落
笔重而收笔轻。
横画:隶书的横画一般有平横和磔横两种,横起笔时用力稍重可调艺笔尖从多角度切入,平横一般
较短较直,收笔较轻,长横收笔时要逐渐加力然后提起,同一字中横画多时可作些俯仰的变化。
竖画:隶书的竖画与楷书的竖画相比一般不出锋,只是须依字形,作品的布局作些轻微的向背变化
即可。
撇画:隶书的撇可分为直撇、弯撇、回锋撇等。
起笔稍重,多宜变换角度,然后向左下徐行,到收
笔处渐渐下按,最后或出锋或驻锋收笔。
具体的长短曲直随字而定。
捺画: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捺画的写法与长横有类似之处,且行笔角度不同。
折画:折的种类较多,在此不一一列出,依其形状及用笔分为方折和圆折,方折有时可取笔断意连
的形式。
钩画:隶书中钩的种类也较多,但用笔大多类似,楷书中基向的钩在隶书中在隶书中有些常被省略,右向的钩常被波磔之笔替代。
二、结体特点
总的说来,隶书的结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字形扁阔体势开张
从大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隶书的字形多呈扁方,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
的隶书特点。
2、横平竖直笔画匀称
和楷书相比,其实隶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几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
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人们常常有意进行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自然茂密
隶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有些汉碑中的一些字的笔画甚至作了夸张性的变长,如《沈阙碑》中的“沈”字的横画;《石门颂》中的“命”字、“涌”等字的竖画。
三、章法特点
硬笔隶书可借鉴毛笔作品的幅式,当然,硬笔书法在幅式及装帧上有着自身的优势,作者可以尽情
发挥创造性,设计新颖的幅式章法。
1、字距小行距大
隶书扁方的字形及其内紧外松的形态决定了其上下字距松,左右行距紧的独特的布白形式,这有助
于表现隶书体势开张,横向取势的特点。
2、排布整齐
钢笔隶书一般在方格或竖条格中创作,给人纵成列横成行的美感,熟练后也可直接在无格的纸上创作。
3、落款得当
隶书作品可用行草落款,以调整隶书谨严的布白,以免板滞,款字的大小要与正文相称,可比正文
略小。
也可以用隶书落款,这样可使用权作品的风格显得比较统一,对直接从隶书开始学书,而行
书功底不太好的作者也可达到扬长避短之效。
4、钤印合理
完整的书法作品一般都需钤印,隶书作品中的印一般不宜太多,总的来说,要与款字大小协调,风
格一致。
为了便于初学者较快地掌握硬笔隶书的写法,更好地将临帖和创作结合起来,现将一些偏旁及部首
归纳如下并举部分字例。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列出的目的在于帮助初学隶书的朋友们了解其一般的
写法,切莫生搬硬套,而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习硬笔隶书,宜从法度严谨的汉隶入手,临
习时可依个人喜好选择一种深入地学习其笔法结体,待有较好的功底后再从简书帛书等中多方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