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MRI分期以及规范化扫描和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40
直肠癌的术前磁共振MRI评估1.直肠癌术前检查方法包括钡剂灌肠、超声、腹盆CT、MRI和PET/CT等,但是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最常用的是超声和MRI。
MRI 对进展的患者应用较多,超声对早期患者应用较多。
MRI具有很多优势,尤其是无辐射,可以多层面成像,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等。
2. 2012年ESMO结直肠癌诊治共识指南中的直肠癌原发肿瘤分期诊断程序,MRI几乎都作为第一选择,包括位置、T分期、肛门括约肌浸润、MRF浸润和N分期等参数,只有T分期T1时第一选择为ERUS。
3. MRI的优势除了无辐射等优势以外,在T、N分期中,MRI对N 分期、进展期和高位直肠癌的T分期更具优势,而且对于病灶周围解剖,MRI能准确显示直肠癌TME手术相关的惊喜解剖结构,准确评估癌肿距CRF、肛门等邻近解剖结构的距离,准确判断周围肌肉是否受侵。
总体而言,MRI对直肠癌的检出率达到90%以上。
4. MRI检查前准备MRI检查相对较简单,患者不需要禁食,检查前用开塞露清洁、充盈直肠,不需要扩张肠道;需要去除金属异物。
5. 直肠癌常规扫描序列采用的序列是常规平扫序列,增强序列在评估中。
每一个序列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冠状位对观察低位直肠癌是否侵及周围肌肉有重要作用,T2WI局部高分辨对T分期有重要作用。
增强扫描采用LAVA(DCE)序列进行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大,压脂序列,提高T分期准确性,可减少T2过高分期。
现在较好的MRI机器都可以时间分辨率达到10秒以下的扫描速度,根据扫描级别可以画出扫描曲线,曲线能够反映出病灶的一些性质。
所以增强扫描对设备的依赖性很大,尤其是DCE增强扫描,要画出曲线然后做一些定量的计算,扫描序列要求3秒以下。
T1W1动态增强扫描可略提高普通大夫诊断直肠癌的敏感性及专家人士诊断直肠癌的特异性,但并无统计学差异。
弥散加权成像(DWI)DWI也称为扩散加权成像,其空间分辨率在逐渐增高,希望将来能在T分期中能基于更多的帮助。
直肠癌磁共振分级标准-回复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磁共振成像(MRI)在其诊断和分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肠癌磁共振分级标准,包括其步骤、目的以及临床应用。
第一步:影像获取磁共振成像是通过对人体进行磁场与辐射的作用,而形成各个体征进行检测,其中包括了磁共振信号获取、脉冲处理和图像重建等。
为了获取优质的直肠癌影像,常规的磁共振成像包括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以及增强扫描。
第二步:直肠癌分期与分级直肠癌的分期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而分级则用于确定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的选择。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的分期和分级方面具有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和多参数评价的优势。
1. 直肠癌分期直肠癌分期常用的标准是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TNM分期系统,其中T分期是基于原发肿瘤的深度侵犯肠壁的程度。
磁共振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包括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以及周围器官的受累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准确判断T分期。
2. 直肠癌分级直肠癌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来进行评估,常采用因渗液产生的瘤界面来判别。
根据高分辨率MR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边界,有助于评估直肠癌的分级。
分级通常采用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健康组织是否有受累等因素进行评估。
第三步:磁共振分级标准直肠癌磁共振分级常用的标准是短轴评估法(short-axis evaluation),其中包括一到五级。
具体如下:1. 一级:肿瘤界限清晰、均匀,周围结构未受侵犯。
2. 二级:肿瘤界限清晰、均匀,周围结构有轻微受累。
3. 三级:肿瘤界限不清、不均匀,周围结构有明显受累。
4. 四级:肿瘤界限不清、不均匀,周围结构明显受累,有明显结节引起的肠壁增厚。
5. 五级:肿瘤界限不清、不均匀,周围结构明显受累,有明显结节引起的肠壁增厚和深达浆膜层。
第四步:临床应用直肠癌的磁共振分级标准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直肠癌的分级,可以帮助医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者其他靶向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