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0.31•【字号】沪教委学[2011]112号•【施行日期】2011.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1〕112号)各区县教育局,后方基地教育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教育部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5〕13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现将2012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名条件(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身体健康。
(三)本市户籍在沪报考对象:具有上海市常住户口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含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非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四)非本市户籍在沪报考对象:1.持有效期1年(含1年)以上引进人才类《上海市居住证》(A证)人员的子女,居住证至2012年6月7日仍在有效期内,且子女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2.持有效期1年(含1年)以上引进人才类《上海市居住证》(B证)留学人员的子女,居住证至2012年6月7日仍在有效期内,且子女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3.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或原属上海市常住户籍(含上海支内、支边、支疆职工或知青),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后被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后具有学籍的应届毕业生;4.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等部门认定的市外在沪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后被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后具有学籍的应届毕业生;5.考生为梅山、大屯、鲁矿三地上海后方基地单位职工子女,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后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毕业生;6.在沪定居并持有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7.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8.上海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即国家和上海市的“千人计划”)在沪参加高考,按相关文件精神办理;9.持有上海市蓝印户口的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考生父母双方长期在沪工作、父母工作单位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政策照顾范围的、且考生是在沪就读的应届高中阶段毕业生。
071000 生物学生物学是上海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包括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向。
近年来本专业先后承担国家"973" 项目、"863" 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重点项目和市教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成果显著。
神经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神经药理与毒理、神经干细胞分化机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脑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昆虫生长发育的神经调控机制、系统生物学等。
本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和声誉,具有从事神经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平台。
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
该方向主要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主要作物(如玉米)等为研究材料,研究植物中重要生命活动的遗传本质和作用机理。
其中基因组学包括针对植物抗逆等复杂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以及针对作物驯化和进化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分子遗传学针对植物重要生命活动(如种子发育和代谢、生殖发育等),开展关键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基因工程主要开展针对作物品质、高效、抗逆等重要性状开展转基因研究。
本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完整,设备先进,建有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工作主要在蛋白质的电子传递、界面行为及其与生物小分子、包括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也涉及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以及生物活性物质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核糖核酸生物学主要研究核糖核酸的结构、功能;核糖核酸在生命活动(如细胞再编程、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核酸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核酸新技术的建立。
近期重点聚焦miRNA等小分子调控RNA该学科是近年来国际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
指导教师:吉永华教授、许政暟教授、金由辛教授、李根喜教授、文铁桥教授、宋任涛教授、翁新楚教授、马文丽教授、郑文岭教授、张卫教授、陈付学教授、邓志瑞副教授、李平副教授、马中良副教授、宋红生副教授、朱晨光副教授等。
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单独考试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单独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高等学校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的考试。
一、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或者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3、只能填报一个学科专业,不得调剂录取。
4、培养方式为单位委托培养。
5、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二、报名办法、时间、地点第一阶段: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 或)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应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第二阶段: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到上海交通大学确认报考资格,并办理交费和现场图像采集等手续,时间一般为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
具体时间和地点届时会提前上网公布 ()。
三、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为四门:英语由上海市组织命题,其余三门(政治理论、数学、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
由于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不上传,凡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请填写所报考专业的统考科目,其考试科目的修改由我校统一处理,但考生网报时必须在考试方式栏选填“单独考试”,否则按全国统考处理。
我校命题科目的参考书请查四、考试时间、地点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时间:与全国统考一致,2012年1月(具体时间见准考证);初试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具体时间见准考证);复试时间、地点:2012年3月下旬(具体时间见复试通知)。
五、录取全面衡量德、智、体各方面表现,择优录取。
上海大学2012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点击左侧的专业名称,页面下方会出现详细信息。
如果你的网速够快,也可以:查看所有专业信息。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拥有"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
土木工程系在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结构抗震(减震)及控制、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论模型、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下结构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具有多名高声誉专家、学者,和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英国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castle等)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
本领域教师已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众多社会科技服务项目,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大量的科研论文,并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拥有发明、实用和软件著作权专利多项,这些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程,获得较高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土木工程专业着重研究解决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地下、水工等结构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民用及工业建筑、轨道交通、旧城区改造、灾害预测防治、港口工程及近代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等工程领域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在教育教学方面,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研究型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上海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050300 新闻传播学
上海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国家2006年设立的,现有教授16名,副教授1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14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30多名。
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项目4项,与英国、美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保持学术交往,互派学生和老师。
本学科近
五年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6项。
本学科在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思想、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国际传播、文化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指导教师:戴元光、吴信训、张咏华、金冠军、许正林、郑涵、郝一民、张祖健、张敏、尤红斌、查灿长、李建新、薛中军等30名教授、副教授。
研究方向:
01.新闻与传播理论
02.新闻传播业务
03.国际传播
04.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
05.会展与广告艺术设计
06.广告理论与实务
07.体育报道
08. 公共外交与上海合作组织
09. 人文外交与文化艺术产业
招生人数:3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04方向可选203日语)
3.640新闻传播理论
4.864新闻传播业务
5.专业综合知识(复试科目)
备注:
08、09研究方向由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的教师指导学位论文,具体请参见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招生简章。
上海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点击左侧的专业名称,页面下方会出现详细信息。
如果你的网速够快,也可以:查看所有专业信息。
030100 法学本专业现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调解与仲裁、知识产权等11个专业。
法学理论侧重于当代中国法学理论、西方法学理论、比较法学和法律社会学;法律史以中国法律史学、外国法律史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对世界上不同的法系、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法律制度、法律意识形态、法律组织等进行研究,揭示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主要研究中国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宪法学、比较行政法学等;刑法学涵括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犯罪学、经济犯罪研究、犯罪心理学等研究领域;民商法学侧重于民商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公司法与证券法、破产法与保险法等方面的研究;诉讼法学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诉讼证据理论、司法理念与司法现代化问题等为研究重心;经济法学主要研究金融法、财税法、公平交易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要研究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国际环境法等方面内容;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海事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
调解与仲裁主要研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仲裁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中西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等;知识产权主要以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网络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务管理等为教学研究的内容。
法学专业旨在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实的法学基础、掌握法学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外资企业等工作需要的高层次法学专门人才。
法学专业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恢复招生的专业之一,经过30余年的建设,已经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2012年我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招收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专业所列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具体招生计划数国家教育部尚未下达。
所列招生数包括计划内(定向、非定向)和计划外(委培、自筹)各类别拟招生总数。
其中也包括本校推免生人数,但推免总数不会很多,一般不会影响统考录取。
最后录取人数可能会根据国家招生计划、考后生源情况和学校条件等有所调整,恕不另行通知。
二.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考试后,在考察考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择优录取。
具体报名手续请关注有关方面通知和我处网站。
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至报名当年8月31日),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4)除满足上述(1)、(2)或(3)者外,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a.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须有毕业证书原件;b.进修过本科相应专业至少8门主干课程(即专业课),须有省市自考办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合格证明原件;c.外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须有相应证书或证明原件;d.不能跨专业报考(即所学大专、本科专业与报考专业均需相关)。
以上a、b、c、d等条件需同时满足。
进入复试时,还须加试2门本科主干课程且须合格。
对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学院应届本科生),按同等学力人员的要求(即上述第(4)项中的b、c、d,以及复试时须加试2门)。
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1年08月18日 15:24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2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21•【文号】学位办[2012]28号•【施行日期】2012.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2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有关招生单位:现将2012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1.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法律、教育、体育、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公共卫生、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艺术等专业学位。
2. 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二、报名及考试1. 报考条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条件分别见附件2、附件3。
2. 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http://),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6)。
考生于7月13日-16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考试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
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于10月17日后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3. 考试工作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时间为10月28日,全国联考科目和时间安排见附件5。
4. 考务工作全国联考考务工作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组织,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考区具体考务工作,具体事宜由学位中心另行通知。
2012 年上海大学数码艺术研究生暑期学校 报名申请表(本科生)
姓 名
性
别
贴照片处
出生年月
入学时间
(一寸免冠照)
身份证号
手
机
学 校
专
业
电子邮箱
班主任
班主任手机
班主任电邮
主要研究 工作及成果 一经暑期学校录取,本人将按时报到;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其他活 动;保证遵守上海大学和暑期学校纪律及相关规章制度,保证个人人身安全。
学员承诺
1/7
学员签名
年
月
日
班主任 推荐意见 班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院 系 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名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备 注
2/7
3/7
4/7
5/7
6/7
7/7
。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类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硕士研究生。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硕士研究生。
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招生计划预计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在2022年2-3月份正式下达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
2022年招生专业计划汇总表中公布的招生人数按照统考招生和推免招生计划分别公布,是根据2021年录取人数及学校学科发展适当调整后初步拟定的,仅供参考。
复试前将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规模,以及各专业已接收的推免生人数、招生导师人数、考生生源等因素对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进行调整。
2022年招生专业计划汇总表中公布的推免生招生计划数将在推免录取时根据实际生源情况做相应调整,拟招收推免生数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将在推免录取阶段及时更新各专业推免生已录取人数,请考生及时**研究生招生网,以便在统考报名阶段做适当选择。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5-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特殊情况,部分专业可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做适当延长。
各专业具体学制请参见招生目录。
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附件2:2012年全国联考报名工作程序及要求(一)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1.6月25日至7月10日考生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为:/,以下简称“学位网”)“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具体如下:(1)资格自审。
须自查是否满足所报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如因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而未能被招生单位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按要求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
(3)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具体要求附件)。
(4)现场确认前,可以随时浏览、修改相关信息。
(5)确认无误后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
(5)网报成功后,生成《报名登记表(样表)》(附件2),核准相关信息并打印。
2.7月13日至16日,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以及《报名登记表(样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
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报名工作流程图见附件3。
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予办理。
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二)报名证件要求与预报名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含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报名,其他人员须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报名。
由于证件遗失或尚未办理等原因,无法在现场确认时出具上述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证件类型应选择“暂无”。
在现场确认时须签署《预报名承诺书》(见附件4),并于10月10日至11日持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修改信息。
届时未兑现承诺的,将无法下载准考证,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各现场确认点在现场确认环节中,须使用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核准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对考生所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鉴别,联机阅读与核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内的个人信息,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严防替考发生。
上海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时间: 2011-8-30 16:49:00访问次数:41840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12年拟招收学术型、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共3000人(含推免、单考名额)。
待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规模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二、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
我校接收各校推荐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取得毕业学校发放、经省(市)招办盖章的推荐免试表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
考生可浏览我校研究生部招生网页查询有关申请手续。
三、其它说明
1.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我校2012年部分专业以一级学科招生(专业代码后两位为“00”)。
原二级学科(专业)具体名称请查阅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汇总表”或招生简章中一级学科的专业介绍。
2. 所有考生须满足报考条件。
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条件,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如不满足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通过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3.同等学历考生在现场确认后,须将相关证书的复印件寄到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发放准考证。
4.复试时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凡在网报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资格。
具体审查办法将在2012年4月初另行公布。
5. 新生入学报到时,我校审查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本科毕业证书原件。
6.我校专业学位各专业(领域)、艺术类各专业按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收费,具体收费标准请参见我校财务处网站。
7.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邮购,请考生自行购买。
8.为帮助考生考前复习,我校研究生部主页将同时公布部分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请考生浏览下载。
9.调剂录取时,外语语种应与招生简章中对应专业的外语语种一致。
10.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邮编:200444 电话:(021)66133763
11.各学院所在地址
(1) 文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图情档系、环境及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美术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地址:上海宝山区上大路99号邮编:200444
(2)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微电子中心、MBA中心;
地址:上海延长路149号邮编:200072
(3)材料学院高分子系、数码艺术学院、悉尼工商学院;
地址:上海嘉定城中路20号邮编: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