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18
张晴晴34 091 资源0 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随着全球化的大潮渐起,文化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之一。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趋向化相互斗争的复杂态势,各种文化在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
在当前的时代, 概括文化发展的特征,首先就是多样性。
从西方文化哲学对文化形态的区分开始,多样性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首要表现。
2001年11 月2 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 届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样性宣传》明确提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随着全球化的时代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的所谓“普世文明”中,“仍将保留各别文明丰富否认个性,普世文明的统一性中仍将蕴涵各别文明深刻的多样性” ,这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存在方式。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态,是与人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文化的多样形态是人类本身发展历程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化的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形态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
我们在看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形态的同时,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形态,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和文化霸权的出现。
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趋势是相反的,也往往被作为所谓的文化“一元文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来看。
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和中心的地位,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不平等和不均衡的信息流动,从而使得以发展相对较差国家的地域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弱势文化形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差距的加大,这种文化霸权在青年一代身上的表现明显。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知识点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美国构建单极世界:(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表现:①“9·11”事件后迅速开展反恐行动。
②2001年10月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③2003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欧洲: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欧盟),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
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2)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3)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4)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5)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知识点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经济全球化1.概念: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发展历程:(1)开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
(2)扩大: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3)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4)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原因: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②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一体。
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趋势
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和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
这种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2. 文化创新和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音乐、电影、时尚等领域经常发生跨文化的融合,为世界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3. 文化普及和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极快,各种文化产品和知识可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这使得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逐渐消除了文化之间的隔阂,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4.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世界各地也越来越重视保护和传承本土的传统文化。
这种趋势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
5. 文化关注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利用文化和艺术来触动人们的心灵,传达社会正义和人权的价值观。
这种文化与社会问题的结合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也使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影响力。
总体来说,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融合性、传播性和社会关怀的特点,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是促使这些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保护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方面也愈发重视。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新趋势在文化日益为世界各国重视、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竞争力一部分的情况下,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国际都市文化,必须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作出判断和分析,这是我国一些大城市融入世界、建设国际文化都市的世界文化新背景。
全球化与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实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拓展,以跨时空的交往、跨时空的实践,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方式的全球化。
全球化不是单个人、单个地区、单个民族、单个国家的行动,而是全球无数个人、无数个单位、无数个民族、无数种制度在全球经济与社会交流和交往实践中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多元性、多维性、多层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从本质上折射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全球化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人类文化的新繁荣,也使我国都市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抉择。
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高技术化经济全球化已经对中国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国际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人家里,可能有美国的电脑、日本电视机、德国电话、意大利冰箱、韩国的空调;喝可乐、吃肯德基、品咖啡,成为城市新的饮食习惯;看外国片、听外国流行歌曲、欣赏交响音乐会和芭蕾舞或职业篮球赛……这一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
但你是否想过,中国市民生活和习惯国际化的背后是什么?实际上是以高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高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表现为利润高、竞争力强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形成。
“高技术”含量的背后是“高文化”,“高文化”的实质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智商、高品味、高消费的需求在文化上的反映,进而刺激“高技术”的开发以满足“高文化”的需求。
第40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课程标准]1.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
2.了解当代世界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知识点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①背景: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行动:“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001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经济全球化①发展历程②存在问题: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2)区域经济集团化①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③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3.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1)社会信息化①涵义: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②影响: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但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文化多样性①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③应对: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9·11”事件之后的反恐行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俄罗斯:取代苏联地位,军事力量强大,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日本:保持经济大国,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起源: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二战后:IMF、WB和GATT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新的科学技术成为主要推动力量-信息技术20世纪90年代21世纪: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区域经济集团化欧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北美自贸区:南北合作东盟: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亚太经合:亚太地区层次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总体和平二战结束至今,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解决联合国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有效作用繁荣与发展世界范围内成就突出,世界面貌被极大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和区域合作、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病等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全球治理趋势:原有国际组织仍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但改革旧机制,加强国际协调,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方案主要内容跨国公司:把世界各国纳入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世贸组织(1995年):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世界文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以下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几个趋势。
首先,跨文化交流的推动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快速传播,人们更加容易了解和接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旅游业的兴起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跨文化交流不仅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
其次,数字化文化的崛起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获得和分享文化产品和信息。
各国的数字图书馆、电子音乐平台和在线艺术展览等数字化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数字化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体验,还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的压力,各国开始更加重视本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正在制定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各国加大了对本国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的培养和推广力度。
第四,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文化发展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各国开始采取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旨在实现文化发展和自然保护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渗透到文化创意产业中,促进了绿色、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发展。
最后,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的崛起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文化创新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国纷纷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意人才,鼓励创新创业。
同时,文化创新也推动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例如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总之,世界文化正朝着跨文化交流、数字化、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创意产业的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也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新时代下的文化格局与发展趋势一、文化格局的演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化的普及,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中,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改变。
以往由国家文化所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逐渐被多种文化交汇、多元互动的“文化交流”所替代。
这种文化的交流并不给我们带来平等,而是使得文化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
为了更好地分析新时代下文化的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将文化格局划分为全球性、地域性和本土性三个层面,分别进行探讨。
1. 全球性文化格局的崛起在全球化大势下,文化格局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全球性文化的崛起。
全球化带来的一大特点是信息化,由此全球流行文化已逐渐突破国界,嬉笑怒骂之间渐渐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符码,并慢慢演化出了具有全球化特色的“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指在大规模传播下,受到大众群体欣赏和需求的文化艺术形式。
是一种受到全球范围瞩目的文化形态,顺应全球化潮流而出现的。
其中,美国的流行文化被视为最成功的示范和代表,因为它在全球文化中的传播对其他国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电影、音乐、动漫等。
2. 地域性文化格局的多元发展由全球化的舞台呈现出多元文化,地域性的文化格局便出现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地域性文化库萃如山塞海,形形色色,既有受历史和地域影响得到保护和传承的现代文化、民俗文化,也有各地个别甚至是个人创作的创新文化。
甚至还有些文化是经过不断的本土化,已经到了互相交融的程度。
东亚、南亚、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为地域性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本土性文化格局的自我发展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大环境下,本土文化在经历了全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后,逐渐焕发出耀眼的生机。
本土文化是传统形态吸纳现代元素、对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社会历程的反思、解构和重建后的产物,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文化体系。
其文化内容、文化题材、文化风格、文化形式,都是直接关联到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命运和民族精神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