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矩二次分配法EXCEL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32.32 KB
- 文档页数:2
⼆次弯矩分配系数计算表EXCEL
1轴线框架在恒载作⽤下的弯矩2次分配法计算表
(表A)1轴线框架梁柱线刚度、固端弯矩总表
使⽤⽅法:只需在该EXCEL A表格中输⼊相应的梁柱线刚度系数和固端弯矩即可计算结果EXCEL⾃动给出
尤其对⾼层演算效率突出!有计算过程和准确的结果对于更⾼的楼层只需在本电⼦表格基础上简单的复制粘贴再将复制的上下柱传递函数改⼀下即可!也可在此基础上再加⼏道函数程序对每个结点进⾏反复循环的分配和传递。
注:本表采⽤弯矩⼆次分配法计算,对框架弯矩进⾏整体分配和传递,底层与各层的柱的线刚度均不乘以0.9,传递系数均取1/2。
本表对⼒矩分配、传递的过程作了如下改进:(1)将由结点不平衡⼒矩较⼤的结点开始计算,改为按结点顺序进⾏;(2)将由各结点逐⼀分配、传递,改为所有结点同时放松,进⾏分配⼒矩(只与结点各杆近端有关),再将所有结点同时固定,进⾏⼒矩传递(只与各杆远端有关),并计算各结点新的不平衡⼒矩。
每个结点都进⾏2次分配和1次传递。
框架在恒载作⽤下的弯矩2次分配法计算表A)1轴线框架梁柱线刚度、固端弯矩总表
C
C
C
C
(表B )弯矩2次分配与传递表4层。
弯矩二次分配法excel弯矩二次分配法是一种结构力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计算超静定梁或桁架的内力和位移。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Excel中使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梁或桁架的几何参数和荷载条件。
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个简支梁的内力和位移,其长度为L,截面形状为矩形,弹性模量为E,惯性矩为I,荷载为集中力P施加在距离左支点a处。
在Excel中,我们可以设置以下的参数:L,a,P,E,I。
可以将这些参数放在Excel的不同单元格中,并赋予相应的数值。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步骤。
1. 计算反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右支点的反力为RA = P * (L - a)/L,左支点的反力为RB = P * a/L。
2. 计算弯矩系数:对于简支梁,弯矩系数为1。
可以将这个系数设定为Excel中的一个单元格。
3. 计算初始剪力分布:根据几何约束和力的平衡条件,当x =0到a时,剪力为V1 = RB,当x = a到L时,剪力为V2 = -RA。
4. 计算初始弯矩分布:根据剪力的分布和弯矩的定义,可以求得初始弯矩分布为M0 = 0,M1 = V1 * x,M2 = RB * x - V2 *(x - a)。
5. 计算修正剪力分布:根据弯矩的修正条件,可以得到修正剪力分布为V'1 = V1 + (M0 - M1) / L,V'2 = V2 + (M0 - M2) / L。
6. 计算修正弯矩分布:根据修正剪力分布和弯矩的定义,可以求得修正弯矩分布为M'1 = M1 + V'1 * (x - a),M'2 = M2 + V'2 * (x - a)。
7. 计算位移:根据弯曲方程和边界条件,可以得到位移方程为y = (P * a * x * (L - x) * (L - 2a)) / (6 * E * I * L)。
通过将以上的计算公式应用到Excel中,我们可以得到弯矩分布、剪力分布和位移的数值结果。
Excel在框架弯矩二次分配法中的应用PKPM只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但毕业设计需要有计算过程本人对弯矩二次分配法比较熟练毕业设计中反复用到1个下午就只能算一榀框架的恒荷载的弯矩2次分配如此繁琐的体力活应该可以交给电脑,我们不应该沦为计算的奴隶此文献给做毕业设计的土木人!土木人网在工程界弯矩二次分配法物理概念明确且易于掌握,是设计人员进行手算复核时的常用方法。
对于土木人来讲,由于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须手算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且要求有计算过程,这就意味着要反复利用弯矩二次分配法。
经过分析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同时充分利用Excel软件[3,4]中的公式编辑功能,编制了用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弯矩分配的Excel模板。
该模板不仅能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而且能够弥补结构计算软件只有结果而无过程的不足之处,可当作计算工具使用,避免了繁琐的反复手算过程。
用于不同节点的弯矩分配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改动部分单元格中的数据,就可以准确快速地得到其弯矩分配的具体过程及计算结果,非常实用。
为方便大家使用,下面介绍在Excel界面所建立的通用模板,将表格中的表达式编辑到Excel中,即可进行杆端不平衡弯矩的分配。
表1计算节点2计算原理在进行弯矩分配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某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只对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有影响,而对其余杆件的影响忽略不计。
计算时,先将各节点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一次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均取1/2),再将因传递弯矩而产生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二次分配。
进行图1所示的框架[5]弯矩分配时,在Excel界面的A1%Q17区域中依次相应输入表1%表5中的相关数据符号信息。
其中!为分配系数;!"为固端弯矩;!!"为分配弯矩,公式编辑过程中已取各杆件的传递系数为1/2,固端弯矩以对节点而言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在使用该工具时,表格中已输入公式的部分不需作任何改动,运算一次能得到一个节点的弯矩二次分配过程及结果,对于不同节点只需调整空白所代表的部分数据即可自动得到相应的正确结果。
教学楼、办公楼弯矩⼆次分配法excel表实⽤版
⼟⽊⼯程⼯民建---弯矩⼆次分配法计算
器
在计算竖向恒载和活载作⽤下框架结构弯矩时要多次使⽤弯矩⼆次分配法,此表为恒载作⽤下12轴输⼊每⼀层的各节点梁柱分配系数和各节点固端弯矩,即可⾃动计算⽣成所有其他数据,注意千万据,否则公式被取消了就⽆法得出正确结果(计算的各节点最终弯矩代数和均为0,有的
图5-29 恒载作⽤下的框架弯
配法计算器
此表为恒载作⽤下12轴线框架的计算过程,如果⼤家也是三跨的梁可以参⽤这个计算器,成所有其他数据,注意千万不要改动了表上除各节点梁柱分配系数和各节点固端弯矩以外的数终弯矩代数和均为0,有的为0.01的是因为四舍五⼊造成的)
框架弯矩内⼒⼆次分配图。
弯矩二次分配法excel弯矩二次分配法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结构不同部位的弯矩,将其进行二次分配,并对不同部位进行设计,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弯矩二次分配法被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塔架等各种建筑和工程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在使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进行结构分析时,通常需要进行如下步骤:1. 分析结构荷载: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荷载的分析,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 计算结构弯矩:根据结构荷载,通过静力学或弹性力学的方法计算出不同位置处的结构弯矩。
3. 进行一次分配:由于结构不同部位承受的荷载和弯矩不同,需要将总弯矩进行一次分配,确定各部位的弯矩大小。
4. 进行二次分配:在确定了各部位的弯矩大小后,需要进行二次分配,将每个部位的弯矩进一步分配到局部构件或构件组上,以便进行设计和计算。
5. 进行设计:在得出各构件或构件组的弯矩大小后,需要进行设计选型,并进行受力分析,以满足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在Excel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1. 输入荷载:选择合适的单元格,输入结构的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荷载数据。
2. 计算弯矩:通过Excel中的公式,根据荷载及结构条件,计算出不同位置处的结构弯矩,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内。
3. 一次分配:通过Excel中的公式,将总弯矩进行一次分配,确定各部位的弯矩大小,并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内。
4. 二次分配: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将每个部位的弯矩进一步分配到局部构件或构件组上,并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内。
5. 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结构构件,并进行受力分析,以满足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Excel分析时,需要准确输入数据并使用正确的公式,同时也需要严格按照结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计算和设计,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弯矩二次分配法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