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制剂和片剂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87
一、剂型:㈠液体制剂:I •低分子溶液剂:1•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形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溶质一般为不挥发的化学药物,溶剂多为水,也可用不同浓度乙醇或油为溶剂。
★制备:取处方总量1/2—3/4量的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过滤并通过滤器加溶剂至全量。
2•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称为露剂。
易分解,变质甚至霉变,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3•糖浆剂: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用。
纯蔗糖的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 ( g/g),称为单糖浆或糖浆。
4•醑剂: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药物浓度5%--10%。
5•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
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毒剧药品10g)。
6•甘油剂: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n .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
以水为溶剂的称胶浆剂。
以非水溶剂制备的称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
★制备:先经过有限溶胀,最后无限溶胀成溶液,常需搅拌或加热才能完成。
明胶放于水中浸泡3—4 h,然后加入搅拌制得溶液。
甲基纤维素在冷水中完成。
淀粉遇水膨胀,但必须加热至60C—70C才能形成淀粉浆。
胃蛋白酶等高分子药物撒于水面,待自然溶胀后再搅拌即可形成溶液。
川.溶胶剂: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微细粒子在1~100 nm之间。
IV .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药物微粒一般在0.5~10 m之间。
★制备:①将药物粉碎成符合要求的颗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制得。
②将药物制成热饱和溶液,在搅拌下加至另一种不溶性液体中,使药物快速结晶,制成10阿以下微粒,再将微粒分散于适宜介质中制得。
V .乳剂: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药物剂型的概念
药物剂型指的是药物制剂的不同形态,包括了固体制剂、液体制剂、
半固体制剂和气雾制剂等。
药物剂型不仅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
着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便利性和治疗遵从性。
固体制剂是指含固态药物的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等。
这些制剂
通常具有较长的稳定期,便于运输和储存,并且易于控制剂量。
液体
制剂包括了溶液、悬浮液、乳剂、糖浆等,常用于口服、注射、雾化
等途径。
液体制剂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服药困难的患者特别有益,
同时也能提供更加方便和快速的给药。
半固体制剂也称为软膏剂,指的是含有少量液体药物的半固态制剂,
如软膏、凝胶等。
这些制剂在皮肤表面能够形成薄膜或胶态状态,使
药物更容易渗透到皮下组织。
气雾制剂则是借助于压缩气体将药物喷出,如雾化吸入制剂、喷雾剂等。
这类制剂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能更加准确地控制剂量。
不同的药物剂型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各有优缺点。
例如,固体制剂可
以提供稳定性和剂量精确性,但对于不愿意吞服药物的患者和有吞咽
困难的患者不太适合。
类似地,液体制剂适用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和需
要快速作用的情况,但会受到光线、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药物效
力下降。
不同的药物剂型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药物剂型是药物制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临床医生应评估患者的情况并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剂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治疗遵从性。
药物的剂型及特点一、固体剂型:1.片剂:片剂是将药物与辅料进行混合压制而成的固体制剂,其特点是易储藏、携带方便、服用简单,广泛用于临床。
但片剂只适合服用量较小的药物,不能应用于溶解速度慢、易吸湿、需缓释的药物。
2.胶囊剂:胶囊剂是把药物封装在胶囊中,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胶囊剂对于具有刺激性气味或味道的药物具有遮光、掩味的作用,同时能够保护药物的稳定性,便于患者服用。
3.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通过混合、粉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固体剂型,其特点是颗粒较大,易于溶解和咀嚼,适合儿童和老年患者服用,常用于儿童、老年患者和服药困难患者。
4.干混剂:干混剂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水溶剂的固体物质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可以提供多种药物同时治疗不同症状的需求,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5.注射剂:注射剂是在生物体内引入药物的剂型,常用于对病情危重、需要快速作用或口服不可行的患者。
注射剂可以快速进入血液循环,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在临床上用途广泛。
但注射剂的制备复杂,使用限制较多,需经医护人员专业操作。
6.口腔剂:口腔剂包括口服溶液、口服悬浮液、咀嚼片、含片等,适用于治疗较表浅的口腔疾病。
口腔剂不需要经过胃肠道吸收,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具有较快的作用速度。
二、液体剂型:1.滴剂:滴剂是将药物溶解或悬浮在溶剂中,通过滴定器滴入眼、耳、鼻等部位的液体制剂。
滴剂可以精确控制药物的剂量,常用于眼耳鼻等局部病变的治疗。
2.口服液:口服液是将药物溶解在水、酒精或甘油等溶媒中,便于口服和吞咽的液体制剂。
口服液易于儿童、老年患者和服药困难患者服用,药物作用迅速。
3.口服悬浮液:口服悬浮液是将药物悬浮在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制剂,需要在使用前摇匀,并且易于儿童、老年患者和服药困难患者服用。
口服悬浮液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适用于不能咀嚼或溶解的药物。
4.复方制剂:复方制剂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制成的液体剂型,可以同时发挥多种药物的疗效,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是指将药物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的过程,制备成适合使用的药物制剂的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涉及药
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以及药物与载体(如
胶囊、片剂、注射剂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常见的药物制剂技术有以下几种:
1. 固体制剂技术:包括片剂、颗粒、胶囊等固体制剂的制
备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物理特性和稳定性。
2. 液体制剂技术:包括注射剂、溶液剂等液体制剂的制备
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注射给药的要求。
3. 凝胶制剂技术:包括凝胶、凝胶片等半固体制剂的制备
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黏度和质地的可控性。
4. 粉雾制剂技术:包括吸入剂等粉雾制剂的制备技术,主
要考虑药物在雾化器中的雾化性能和给药量的控制。
5. 控释制剂技术:包括缓释片、胶囊等控释剂型的制备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释放速度和稳定性。
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毒
副作用、改善患者的便利性和遵从性,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医疗机构制剂名词解释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制备的药物,通常是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的药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机构制剂名词解释:
1. 溶液(Solution):指将一种或多种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制剂。
2. 悬浮液(Suspension):指将一种或多种药物悬浮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制剂。
3. 糊剂(Ointment):指将药物与油脂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用于外用。
4. 膏剂(Cream):指将药物与油脂和水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用于外用。
5. 胶囊(Capsule):指将药物填充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用于口服。
6. 片剂(Tablet):指将药物压缩成片状制成的固体制剂,用于口服。
7. 注射剂(Injection):指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制剂,用于注射。
学习这些名词时,需要注意相关的英语单词和词组,例如:
1. Solution:溶液
2. Suspension:悬浮液
3. Ointment:糊剂
4. Cream:膏剂
5. Capsule:胶囊
6. Tablet:片剂
7. Injection:注射剂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语法知识,例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
学习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多进行口语和写作练习,加深对这些名词的理解和掌握。
药剂是指由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制剂,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缓解疾病的物质。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功能,药剂可以被分类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药剂的几种常见分类。
一、按照剂型分类:1.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这些药剂以固体形式存在,易于携带和储存,并且剂量相对稳定。
2. 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滴剂、注射剂等。
这些药剂以液体形式存在,便于给药和吸收,作用迅速。
3. 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栓剂等。
这些药剂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质地柔软,适合于局部应用。
二、按照用途分类:1. 治疗药剂: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癌药等。
这些药剂用于治疗疾病,通过抑制病原体生长、减轻症状或消除病变来促进康复。
2. 预防药剂:包括疫苗、免疫血清等。
这些药剂用于预防特定疾病,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或提供被动免疫力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3. 诊断药剂:包括造影剂、试剂盒等。
这些药剂用于辅助医学检查和诊断,通过标记物质或特定反应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或病理变化。
4. 支持药剂:包括补液、营养制剂等。
这些药剂用于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水分或电解质,支持身体功能正常运作。
三、按照药效分类:1. 治疗性药剂:主要针对已经发生的疾病或症状进行治疗,如抗生素、镇痛药等。
2. 支持性药剂: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提供支持和帮助,如抗凝血药、降压药等。
3. 预防性药剂:主要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疫苗、口服避孕药等。
四、按照制备方法分类:1. 化学合成药剂: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药物,如抗生素、化学药品等。
2. 植物药剂: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制备的药物,如中药、植物提取物等。
3. 生物制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质药物等。
五、按照药物作用机制分类:1. 营养药剂:主要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2. 替代药剂:替代人体缺乏或缺陷的物质,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
3. 抑制药剂:通过抑制疾病相关的生物过程或酶活性来治疗疾病,如抗生素、酶抑制剂等。
制剂的名词解释制剂是指药物在药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将药物原料与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组合在一起而制成的一定剂型的药品。
制剂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三大类。
固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固体形式制成的药品,常见的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等。
片剂是药物制剂的一种,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按一定的工艺制成片状,适用于口服给药。
胶囊剂则是将药物封装在胶囊内,因胶囊可以随着肠蠕动而有规律地释放药物,使药物可以发挥出较佳疗效。
颗粒剂和散剂则是将药物原料和辅料制成颗粒或粉末状,适用于口服或外用给药。
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液体形式制成的药品,常见的有口服液、眼用液、注射液、外用液等。
口服液是指可以直接口服的液体药品,常见的有混悬液、糖浆、酊剂等。
眼用液则是指用于眼部的液体制剂,包括滴眼液、洗眼液等,适用于眼部的疾病治疗或护理。
注射液是指可以通过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的液体药品,常见的有普通注射液、溶解性冻干粉针剂等。
外用液则是指用于外部接触的液体制剂,适用于皮肤的疾病治疗或护理。
半固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半固体形式制成的药品,常见的有软膏、栓剂等。
软膏是指含有一定比例药物原料的半固体药品,质地柔软,适用于外部涂抹给药。
栓剂则是指以脂质质地为基础,将药物制成块状或圆柱形状,适用于直肠或阴道给药。
制剂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的选用、配方的设计、工艺的优化和包装的选择。
制剂的配方设计需考虑到药物理化性质、疗效要求、药物相容性和制剂的可用性等因素。
工艺的优化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制剂的制备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制剂的质量和产量。
包装的选择则是指根据制剂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保障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剂是药物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应用需要而经过工艺处理的产品,其药学技术特点是确保药物的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控释效应,改进用药的方便性和依从性,并使药物与体液相容。
制剂在药物的可溶性、稳定性、吸收和布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剂是指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药物的制剂。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药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对药剂分类的详细介绍。
一、按制剂形式分类1. 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是以固体为主要成分的药剂,常见的有片剂、胶囊、颗粒、粉末、丸剂等。
2.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以液体为主要成分的药剂,常见的有注射剂、口服液、滴眼液、滴鼻液、外用液等。
3. 半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是以半固体为主要成分的药剂,常见的有凝胶、乳膏、软膏等。
4. 气雾剂:气雾剂是一种新型的药剂制剂,采用气雾剂技术,将药物喷雾成微粒,易于吸收,常见的有喷雾剂、吸入剂等。
二、按功能分类1. 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指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原始药物,常见的有抗菌药物、抗癌药物、降压药物等。
2.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以生物技术手段制备的药物,包括蛋白质药、基因工程药物、疫苗等。
3.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药物,常见的有汤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
三、按用途分类1. 治疗药剂:治疗药剂是指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常见的有抗生素、降糖药、解热镇痛药、抗癌药等。
2. 预防药剂:预防药剂是指用于预防疾病的药物,常见的有疫苗、免疫球蛋白等。
3. 诊断药剂:诊断药剂是指用于确定疾病诊断的药物,常见的有造影剂、放射性同位素等。
四、按药效分类1. 治本药剂:治本药剂是指能够根治疾病的药物,常见的有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2. 治标药剂:治标药剂是指能够缓解疾病症状,但不能根治的药物,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3. 营养保健品:营养保健品是指具有增强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功效,常见的有维生素、矿物质等。
五、按制备方法分类1. 化学合成药剂:化学合成药剂是指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原始药物。
2. 生物制备药剂:生物制剂是指以生物技术手段制备的药物,包括蛋白质药、基因工程药物、疫苗等。
3.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药物,常见的有汤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
药物制剂分类药物制剂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药品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到达身体并发挥治疗作用。
药物制剂的分类主要基于其给药途径和形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分类。
1. 口服制剂口服制剂是经胃肠道给药的制剂,其分类如下:1.1 片剂片剂是口服制剂中最常见的一种,由药物和辅料经过混合、压制而成,通常用于口服。
1.2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装入胶囊壳中制成的制剂,主要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1.3 丸剂丸剂是中药制剂中常用的一种,由草药细粉或提取物制成。
1.4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1.5 口服液口服液是液体状态的口服制剂,通常含有水、乙醇或其他溶剂。
1.6 混悬液混悬液是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液体介质中制成的制剂。
1.7 糖浆剂糖浆剂通常含有高浓度的糖类物质,用于掩盖药物的苦味或增加药物的粘稠度。
1.8 散剂散剂是一种粉末状的口服制剂,通常用于治疗口腔或消化道的局部症状。
2. 注射制剂注射制剂是直接注入身体内的制剂,其分类如下:2.1 注射剂注射剂是用于肌肉、皮下或静脉注射的液体药剂。
2.2 注射液注射液是一种包含药物溶液、水以及一种或多种赋形剂的无菌产品,可通过静脉注射使用。
2.3 静脉注射剂静脉注射剂是一种无菌产品,通过静脉注射使用,通常含有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3.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是直接应用于身体外部的制剂,其分类如下:3.1 软膏剂软膏剂是一种包含药物和脂质、乳剂或其他基质的半固体状制剂。
可用于皮肤、黏膜等外用。
3.2 乳膏剂乳膏剂与软膏剂类似,是一种包含药物和乳膏基质的半固体状制剂。
它更易于涂抹,通常用于皮肤外用。
3.3 贴剂贴剂是一种包含药物和粘附材料的片状制剂,通常用于皮肤表面给药。
3.4 喷雾剂喷雾剂是一种气溶胶状的制剂,通过压缩气体、液氮或其他方法产生雾状物。
通常用于口腔、鼻腔、皮肤等外用。
3.5 滴眼液/滴耳液滴眼液/滴耳液是专门用于眼部或耳部给药的液体制剂。
制药业的药物剂型与制剂工艺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给药形式,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等。
药物制剂工艺是指药物剂型的加工过程和生产工艺。
本文将围绕制药业的药物剂型和制剂工艺展开讨论。
一、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指以固体形式包装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片剂、胶囊和颗粒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片状,便于服用和保存。
胶囊则是将药物装入胶囊中,有助于药物的溶解和释放。
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方便服用和调剂。
固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筛选、粉碎、混合、制片或制胶囊、包装等步骤。
在原料筛选中,制药企业需要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料,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粉碎和混合是将原料进行机械粉碎和混合均匀,以保证每片或每颗剂量的一致性。
制片或制胶囊是将混合好的药物压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中。
最后,将制成的固体剂型进行包装,以保护药物的质量和方便患者使用。
二、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以液体形式包装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口服液、注射液和外用液等。
口服液是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可分为糖浆、混悬液和滴丸等。
注射液是通过注射器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液态剂型。
外用液是用于外用给药的液体剂型,如口腔溶液和洗剂等。
液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溶解、过滤、灭菌、包装等步骤。
在原料溶解中,制药企业将固体原料或溶解性较差的原料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可服用或注射的液体。
过滤和灭菌是为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确保液体剂型的纯净和无菌。
最后,将制成的液体剂型进行包装,以方便患者使用和保存。
三、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是指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软膏、栓剂和凝胶等。
软膏是一种半固态的外用剂型,主要由基础膏和药物组成,可用于皮肤破损、炎症和瘙痒等问题的治疗。
栓剂是将药物制成栓剂状,用于直肠或阴道给药。
凝胶是以凝胶基质为载体的剂型,常用于局部治疗和口腔护理等。
半固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基础膏制备、药物加入、混合、灭菌、包装等步骤。
基础膏的制备是将药用基础膏与特定药物组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均匀,形成半固态的剂型。
名词解释: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得分散介质中制成得可供内服或外用得液体形态得制剂。
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得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得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乳剂:指混不相容得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乳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得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混悬剂: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得不均匀分散体系。
溶液剂: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得澄明液体制剂。
芳香水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得饱与或近饱与得水溶液。
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得浓蔗糖水溶液。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得浓乙醇溶液。
酊剂: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得澄明液体制剂。
甘油剂: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得专供外用得溶液剂。
涂剂:指含药物得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并涂于皮肤或口腔黏膜得液体制剂。
灭菌制剂: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得微生物繁殖体与芽孢得一类药物制剂。
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得不含任何活得微生物繁殖体与芽孢得一类药物制剂。
注射剂:(俗称针剂)指专供注入机体内得一种制剂。
输液: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得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
眼用制剂:凡就是供洗眼、滴眼用以治疗或诊断眼部疾病得液体制剂。
滴眼剂:指供滴眼用得澄明溶液或混悬液。
散剂:指药物与适宜得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得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与局部用散剂。
颗粒剂:药物粉末与适宜得辅料混合而制成得具有一定粒度得干燥颗粒状制剂。
片剂:指药物与药用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得片状制剂。
胶囊剂:指药物(药物与辅料得混合物)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密封于弹性软质囊壳中得固体制剂。
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得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得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膜剂: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得薄膜制剂。
软膏剂:指药物与油溶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得均匀得半固体外用制剂。
中药制剂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制剂的基本概念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材经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加工成固、液、半固体或气态的药剂形式,以便于携带、储存、服用和使用的中药成品。
中药制剂是中药材的加工和利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制剂的分类1. 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固体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丸剂、散剂、片剂等。
固体制剂在服用时方便携带和储存,使用时也比较方便,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中。
2.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液态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煎剂、口服液、外用液剂等。
液体制剂在服用时可以直接饮用或外用,方便患者服用和使用。
3. 半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半固态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软膏、栓剂、乳膏等。
半固体制剂在外用时更容易涂抹和吸收,适用于一些皮肤疾病和黏膜疾病的治疗。
4. 气态制剂气态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气态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蒸馏水、蒸馏油、蒸馏液等。
气态制剂在制备中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具有一定的药效和用途。
三、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对于药品的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中药材的选择中药材的选择是制备中药制剂的第一步,需要根据药品的用途和质量要求,选择符合规范的中药材作为原料。
2. 中药材的加工中药材的加工包括清洗、破碎、炮制等环节,通过加工可以改善中药材的性能和质量,提高药品的药效。
3. 配方的确定配方的确定是制备中药制剂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材和用量,确定具体的配方。
4. 制剂工艺制剂工艺是指按照配方和工艺要求,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和设备,将中药材制备成固、液、半固体或气态的药剂形式。
5.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制备中药制剂的重要环节,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查、生产工艺的控制、成品的检验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中药制剂的应用中药制剂在中医药临床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中药制剂在中医药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包括中药丸剂、口服液、煎剂、外用膏剂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常用药物剂型之间的优缺点汇总一、液体制剂的特点优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②给药途径多;③易于分剂量,特别适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④能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缺点①药物分散度大,易引起化学降解,降低药效;②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便;③水性液体易霉变,需加防腐剂;④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离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列物理稳定性问题。
二、散剂的特点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起效快;②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发挥保护和收敛的作用;③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④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颗粒剂与散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②多种成分混合后用黏合剂制成颗粒,可防止成分的离析;③贮存、运输方便。
三、片剂的特点优点①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②化学稳定性较好,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③携带、运输方便;④生产成本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5)可以满足不同临床医疗需要。
缺点①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②制备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周密的处方设计,技术要求高;③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不宜长期保持。
四、胶囊剂的特点①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使其整洁、美观、容易吞服;②可使药物在体内迅速起效;③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对光敏感的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可装入不透光胶囊中,防护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④可延缓或定位释放药物。
五、滴丸剂的特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如灰黄霉素滴丸有效剂量是100目细粉的1/4、微粉(粒径5微米以下)的1/2;⑤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作成滴丸可起到延效作用。
dosage form的名词解释药物剂型(dosage form)是指配制的药物形式,具有特定的形态和途径,以便于药物的使用、储存和传递给病人。
药物剂型的选择和设计对于药物疗效和患者便利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物剂型的多样性使得药物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和使用。
不同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的药物特性、给药方式以及患者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及其特点。
1. 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药物剂型之一。
其中的药物以固体形式存在,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和粉末等。
它们通常具有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剂量准确等特点。
另外,固体制剂还常常被用于缓释给药系统,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和减少剂量频率。
2.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指以液体形式存在的药物剂型。
它可以分为口服液、注射液、滴剂、喷雾剂等多个类型。
与固体制剂相比,液体制剂的特点主要在于容易吞咽、更容易被吸收和消化。
口服液的制剂种类和药物剂量较多,常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有吞咽困难的患者。
3. 软膏和乳剂:软膏和乳剂是一种局部使用的制剂形式。
软膏具有半固体的特点,一般用于外用药物的涂抹,如皮肤病的治疗。
乳剂是指以液体为基础的悬浮液,通常用于局部涂抹和喷洒,如外用药物和口腔喷雾剂。
4. 胶囊和颗粒剂:胶囊和颗粒剂是一种固体制剂,适用于固体药物以及颗粒状物质。
胶囊是由药物粉末或颗粒填入胶囊壳中制成,内含药物与外壳分开,主要用于口服给药。
颗粒剂则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分散在浆糊或其他载体中,以便于使用。
药物剂型的选择基于多种因素,如药物性质、生物利用度、给药途径、患者特点和需求等。
例如,有些药物需要通过口服给药实现系统作用,因此适宜使用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而其他药物需要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可以选择注射液等给药方式。
此外,药物剂型的制备过程也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
需要考虑到药物稳定性、溶解度、生物可利用度等因素,并通过科学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效果。
名词解释: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溶胶剂: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乳剂:指混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乳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混悬剂: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溶液剂: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芳香水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酊剂: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甘油剂: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涂剂:指含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并涂于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液体制剂。
灭菌制剂: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得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注射剂:(俗称针剂)指专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
输液: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
眼用制剂:凡是供洗眼、滴眼用以治疗或诊断眼部疾病的液体制剂。
滴眼剂:指供滴眼用的澄明溶液或混悬液。
散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
颗粒剂: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片剂:指药物与药用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胶囊剂:指药物(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密封于弹性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膜剂: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
软膏剂:指药物与油溶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制剂的种类制剂是指由药物和配剂共同组成的药物,可以更好地满足治疗和保健目的,可以更有效地向患者提供慢性治疗、针对性治疗和恢复治疗的药物。
制剂的种类很多,包括胶囊制剂、片剂制剂、液体制剂、膏剂制剂、剂型制剂、口服溶液制剂和注射制剂等。
1、胶囊制剂胶囊制剂是目前制剂中最常用的制剂之一,它们具有长效性,比起片剂制剂而言效果更好。
胶囊制剂的组成主要有胶囊片,内弹片,胶囊液基、芯片,胶囊液基是把药物原料和配剂混合制成胶囊液,在其外面包裹一层胶囊膜,使之形成一个胶囊片,内弹片的结构更加复杂,它的组成主要有药物原料、芯片、配剂、封装材料和填料,形成一片胶囊液基,内容有芯片,填料等。
2、片剂制剂片剂制剂是将药物原料和配剂等以片状或滴剂状制成的药物。
它主要分为薄膜衣片剂和薄膜衣片剂滴剂等,薄膜衣片剂是指将药物原料和配剂混合成的糊状物,经过压制、分割成薄膜衣片,薄膜衣片剂滴剂是指将糊状物加入滴剂设备中,通过压力滴射成滴剂,经过压延、分割成一片片。
3、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将药物和配剂混合溶于某种溶剂中制成的药物,可以直接服用,比起胶囊、片剂等给药方式,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药物作用药效实现。
液体制剂的组成主要有消毒剂、溶剂、稀释液,一般液体制剂是用酒精、乙醇或者乙醚等溶剂混合消毒剂稀释而成的,而消毒剂和稀释液是用来降低制剂的腐蚀性,提高溶解度,增加制剂的易操作性,使它更安全。
4、膏剂制剂膏剂制剂是以油状药物为主,加入胶浆类辅料或者乳化剂,以获得固状膏剂的一种药物,它的结构主要有药物原料,溶剂,乳化剂,和其他辅料等组成。
膏剂制剂具有缓释性、防结块性和落棉性,可以直接使用,具有较强的活性,并且可以有效地锁住活性物质,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控制药物的渗出量。
5、剂型制剂剂型制剂是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混合制成固态剂型制剂,具有渗出性、结晶性、多功能性和适温性。
一般剂型制剂是在药物原料中加入磷酸盐,淀粉、碳酸钠和硫酸钠等辅料,混合一起,然后在加热条件下,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混合制成固态剂型制剂,如胶丸、丸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