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工程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33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问题的处理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水质量的高低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
煤化工建设不断加快,其中煤化工废水处理是煤化工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
煤化工废水处理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占据着关键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我国提高了对于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力度。
人们应加强对其的关注与重视,对煤化工废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程的有序发展。
1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设计以某煤化工企业为例,企业建立了当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
水处理单位考察了该煤化工企业,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膜分盐浓缩技术以及分质结晶技术完成对废水的处理。
在试验阶段,水处理单位将企业的部分生产车间用于改造中,将废水采用膜浓缩处理技术后,对剩余的浓水利用分盐结晶单元加以处理,使产出水可以达到生产回收的要求,并且分离出来的硫酸钠晶体以及氯化钠晶体等,均可以达到煤化工副产工业盐的基本要求,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回收与利用。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可将纯净水收集起来用于其他项目的使用。
若将该处理技术用于该煤化工企业的全套废水处理中,可以有效解决当地的废水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水资源,为保护当地生态提供一份力量,并且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会成为企业的特色,最终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作用。
2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考2.1 煤化行业废水零排放应用思路1)通过节水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
通过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以及将废水和废水加工处理后进行重复利用未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采用废水处理技术。
将浓度超标的废水采用不同的工艺处理后加工为浓缩液并存放在固定的区域,避免排放到周边居民生活区或者生态环境中。
例如高盐废水,经过浓缩处理后成为固体或者浓缩液,不再以废水的形式进行排放。
2.2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强化措施2.2.1 水质受影响企业经营者都想用较低的成本换取更大的效益,为了实现高效低能生产,需要根据废水处理要求进行多方面的调整,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上所述,在煤化工领域实现零排放,就要从污水的处理方式入手,探究能够满足污水零排放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保护我国化工工业企业的生产环境。
2 零排放技术的概述零排放技术指的是工业企业在生产中不断向周围环境排出废水时,将废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即先进行浓缩或者经过过滤机进行过滤后,将这些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将剩余部分水排入环境中,对于这部分有机物和盐类经过浓缩蒸发结晶后形成结晶物质,再进行排放或填埋,一部分污染物还能成为化工原料回收再利用,实现对煤化工企业周围的环境保护,降低污染。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污染物的结晶转移,进而进入环境内部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
这种工艺的一层含义是指将污染物进行降排、减排,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将其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回收再使用。
在煤化工的生产领域,零污染排放工艺主要是针对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水的治理,将污染物和能源浪费排放降低到零排放水平,因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来减小污染,一方面是加强技术水平的提高以求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减小在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第二个方面就是可以从污水的处理和排放技术上入手,从切断污染源的角度实现污水中间排放过程的净化,对于其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进行资源的再回收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自我消化利用。
3 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煤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可以分为有机物的处理和无机盐的脱除,对于不同的废水要使用相应的废水处理技术来实现对污染物更好地处理。
3.1 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对于有机物含量高的煤化工有机废水要先进行有机物的脱除,这些富营养化的废水排入自然环境中往往会消耗水中的0 引言在化工生产领域,常常伴随着资源的消耗以及大量污染源的排放,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煤化工生产领域,其产生的污水成分较为复杂,如何实现该产业污水的零排放,提高企业的环保程度和技术水平,越来越成为煤化工企业提升自身效益和社会认可度的关键一环,针对企业的不同生产情况,采用并创新相应的零排放技术,推进煤化工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是当前企业生产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问题的处理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工业的迅猛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工业企业。
:当前我国的化工领域在生产工艺的改进下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此同时行业也高度关注节能降耗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减少化工生产中的废水排放,积极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必然。
实践表明,煤制油煤化工生产废水零排放具有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关键在于处理技术的选择,实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本文就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问题的处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类型;废水治理;零排放引言传统煤化工生产领域中,高消耗高污染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日益收紧,2020年,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
煤化工企业的发展需要从高能耗高污染的阶段向清洁型节能型的方向转变。
由于煤化工生产中产生的污水成分复杂,包括煤焦化废水、气化废水、液化废水等,给煤化工废水治理增加了难度。
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理念的新形势下,煤化工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采用合理有效的工艺方法实现节能环保治理目标。
为此,对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1废水处理工艺简述首先,在氯化钠结晶单元增加了除硅系统,通过投加镁剂的方式去除浓盐水中的二氧化硅,以保护后续高压反渗透、MVR和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免受二氧化硅结垢的风险,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硅系统主要包括加药、絮凝沉淀、砂滤、超滤和污泥脱水模块。
其次,在硫酸钠结晶单元增加了纳滤Ⅱ系统,将冷冻母液经纳滤Ⅱ继续处理,一方面利用纳滤膜的道南效应使得氯离子尽可能地进入纳滤产水侧,并回流至前端纳滤继续分盐处理,并最终以氯化钠结晶盐的形式产出,增加氯化钠产量;另一方面通过纳滤膜的浓缩作用减少冷冻母液量,从而降低杂盐蒸发结晶器的处理规模,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再一方面通过纳滤浓水的回流作用增加硫酸钠的产量,进一步降低最终的杂盐量。
最后,在硫酸钠结晶单元增加了高级氧化系统,将冷冻母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
现代煤化工企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4-01T06:11:48.15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32期作者:惠贵鹏[导读] 废水零排放通常被定义为零液体排放,指的是不向地表水域排放各类废水。
工业用水节水中关于零排放的定义,具体为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的标准。
惠贵鹏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犁 835000摘要:废水零排放通常被定义为零液体排放,指的是不向地表水域排放各类废水。
工业用水节水中关于零排放的定义,具体为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的标准。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煤化工污水处理的要求,力求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促使很多企业加大零排放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获得不错的成效。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废水;零排放技术1煤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煤化工指利用化学方法将煤加工成气体、固体燃料等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其废水主要源于氨蒸发、油脂加工、煤气冷却与苯精制废水,根据含盐量不同,煤化工废水可分为有机废水(生活废水、化工厂废水、造气废水等)与含盐废水(煤气洗涤废水、高盐度有机废水、脱盐水系统排水等)两大类。
其废水组成与来源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煤化工废水中污染物含量较高,其生产过程也较为复杂,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最后各种污染物都会集中在废水中,以废水形式排放,故煤化工废水的组成极为复杂,使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对处理技术要求也更高;(2)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例如联苯、异喹啉等,也加大了废水的处理难度;(3)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集中在废水中,相互作用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导致污水色度与浊度提高,若经过反应产生较大的显色物,也会给污水处理造成很多麻烦。
2煤化工企业废水零排放技术2.1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对有机废水的处理需要利用三个环节来共同实现,其中包含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煤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对煤化工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不仅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要求,也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大对零排放技术的研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零排放技术,从而改善技术应用现状、提高技术应用效果。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引言煤化工是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是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
“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
废水零排放是指将含有大量无机盐和有机污染物的工业水处理达到99%以上回收再利用,污染物则被浓缩至固态或结晶的形式作进一步处理的技术。
近几年,在我国现行的政策背景下,强制规定必须实行废水零排放技术,尤其在我国煤化工生产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环境为基础的宗旨,采用有效的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以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然而,零排放的难度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对现有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情况下的技术选择应用,为大规模的推广零排放保驾护航,就显得尤为重要。
1配套污水处理场简介该项目地处淮河流域,环境影响敏感,环评及批复要求本项目污水全部回用不得外排。
主要工艺单元有煤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硫磺回收、甲醇制烯烃(MTO)、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装置,配套公用工程单元有净水场、循环水场、动力站、化水站、凝结水回收单元、配套罐区、火炬等设施。
处理的废水主要为煤气化废水、煤制烯烃排水及下游化工装置,公用工程单元排水。
总体设计阶段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方案采用蒸发结晶产混盐方案,2014年基础设计审查时,业主首次提出废水分盐近零排放思路,减少混盐作为固体废物外排量,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至循环水场或化水站,蒸发结晶产出硫酸钠、氯化钠资源化利用,少量杂盐外运。
当时国内废水近零排放分盐技术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国外此类技术需求较少,市场上缺少成熟技术,煤化工废水直接分盐近零排放缺少成熟的工业化应用案例,部分新建和在运煤化工企业刚刚开始关注废水近零排放分盐技术路线。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处理技术与工程案例绪论在矿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矿井水会被产生出来。
矿井水是指由于地下矿井开采等活动导致的地下水的涌出和渗漏,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溶解矿物质和悬浮固体。
传统上,矿井水被视为工业废水,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
然而,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将矿井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也可以大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处理技术与工程案例,首先介绍矿井水的特点和产生原因,然后详细阐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工程案例,最后讨论矿井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及相应案例。
二级标题1:矿井水的特点和产生原因三级标题1:矿井水的特点矿井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含有高浓度的溶解矿物质和悬浮固体,例如重金属、硫酸盐等。
2.pH值通常偏低,酸性较强。
3.含有较高的温度,由于地下深处温度较高。
三级标题2:矿井水的产生原因矿井水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的:1.矿井开采活动会破坏地下水层的平衡,导致地下水涌出。
2.矿石中的水分会在开采过程中被释放出来。
3.矿石中的矿物质在接触到空气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从而使矿井水酸性增强。
二级标题2: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工程案例三级标题1: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膜分离技术去除矿井水中的溶解物和悬浮固体,提高水质。
2.应用化学处理技术,使矿井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沉淀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利用矿井水中的热能,进行能源回收和利用。
4.将矿井水转化为灌溉水或农业用水,用于农田灌溉和植物生长。
三级标题2: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工程案例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工程案例:1.某矿山引入膜分离技术对矿井水进行处理,成功将水质提高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实现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
2.某矿山利用矿井水中的热能,建设了一个地源热泵项目,成功回收了大量热能,并用于供暖和生活热水。
3.某矿山将矿井水转化为农业用水,建设了一片大型农田,并利用矿井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实现了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