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围手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知识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04.00 KB
- 文档页数:14
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指南2022最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小儿围术期的液体管理中,正确的液体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7版)左云霞、朱波、庄蕾、连庆泉(负责人/共同执笔人)、肖玮、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倪诚、康荣田、曾睿峰(共同执笔人)、潘志英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本指南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版)》的基础上,吸纳近年该领域最新临床证据与研究成果,予以修订和补充。
本指南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各年龄组小儿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小儿围术期液体缺乏的评价和纠正、各年龄组小儿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和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
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小儿液体的正确管理,须首先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体液占人体体重的一半以上,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1)。
表1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体液分布新生儿1岁2~14岁成人体液总量80706555~65细胞内液35404040~45细胞外液45302515~20间质液40252010~15血浆5555(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2 小儿体液成分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渗透浓度(mmol/L)290~310 290~310阳离子(mmol/L) 155 155Na+138~142 10K+ 4.0~4.5 110Ca2+ 2.3~2.5Mg2+ 1.5 20阴离子(mmol/L)155 155Cl-103HCO3-27 10SO42- 55PO42- 1.5有机酸 6蛋白质(mEq/L) 16 40(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 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5%~15%。
小儿围手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王英伟左云霞李师阳连庆泉(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姜丽华张建敏曾睿峰(共同执笔人)目录概述小儿液体管理特点围手术期输液围手术期输血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且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参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9年《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并根据患儿特点,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将涉及以下内容:1、各年龄组儿童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2、小儿围术期体液缺乏的评价和纠正3、各年龄组儿童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4、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婴幼儿液体的正确管理,就必须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人体大部分由体液组成,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35-1)。
(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唯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35-2。
(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 5%~15%。
出生第1天的液体需要量相对较低,数天后液体丢失及需求相对增加,每日水转换率(100ml/kg)亦明显高于成人(35ml/kg),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和血容量与体重之比均大于成人(表35-3)。
新生儿心血管代偿能力差,两侧心室厚度相近,液体过荷易出现全心衰。
体液丢失过多,易致低血容量、低血压,严重者可使肺血流量减少,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致使动脉导管开放并可能恢复胎儿循环。
新生儿肾脏发育尚未完善,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 15%~30%,肾小管未充分发育,肾脏维持水和电解质正常的能力比成人差。
2、婴儿期对容量过多的耐受性仍然较差,虽然发生全心衰的几率比新生儿小,但仍易发生心衰。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完整版)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本指南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版)》的基础上,吸纳近年该领域最新临床证据与研究成果,予以修订和补充。
本指南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各年龄组小儿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小儿围术期液体缺乏的评价和纠正、各年龄组小儿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和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
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小儿液体的正确管理,须首先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体液占人体体重的一半以上,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1)。
(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2。
(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5%~15%。
出生第1天的液体需要量相对较低,数天后液体丢失及需求相对增加,每日水转换率(100ml/kg)亦明显高于成人(35ml/kg),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和血容量与体重之比均大于成人。
新生儿心血管代偿能力差,两侧心室厚度相近,液体过负荷易出现全心衰。
如体液丢失过多,易致低血容量、低血压,严重者可使肺血流量减少,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致使动脉导管开放并可能恢复胎儿循环。
新生儿肾脏发育尚未完善,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15%~30%,肾小管未充分发育,肾脏维持水和电解质正常的能力比成人差。
2.婴儿期对容量过多的耐受性仍然较差,虽然发生全心衰的几率比新生儿低,但仍易发生心衰。
肾脏对水、电解质的调节能力较差。
婴儿体内液体不足时,易致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渗性脱水。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7版)左云霞、朱波、庄蕾、连庆泉(负责人/共同执笔人)、肖玮、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倪诚、康荣田、曾睿峰(共同执笔人)、潘志英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本指南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版)》的基础上,吸纳近年该领域最新临床证据与研究成果,予以修订和补充。
本指南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各年龄组小儿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小儿围术期液体缺乏的评价和纠正、各年龄组小儿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和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
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小儿液体的正确管理,须首先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体液占人体体重的一半以上,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1)。
表1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体液分布新生儿1岁2~14岁成人体液总量80706555~65细胞内液35404040~45细胞外液45302515~20间质液40252010~15血浆5555(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2 小儿体液成分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渗透浓度(mmol/L) 290~310 290~310阳离子(mmol/L)155155Na+ 138~142 10K+ 4.0~4.5 110Ca2+ 2.3~2.5Mg2+ 1.520阴离子(mmol/L) 155155Cl- 103HCO3- 2710SO42-55PO42- 1.5有机酸6蛋白质(mEq/L) 1640(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 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5%~15%。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快捷指南(全文)一、概述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在婴幼儿较成人更易威肋生命安全液体输入过多或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均可引起诸多问题。
本指南将涉及各年龄组儿童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小儿围术期体液缺乏的评价和纠正;并提供各年龄组儿童术中静脉液体缺乏的评价和纠正;并提供各年龄组儿童术中静脉液体治疗和围术血溶量估计及输血的治疗建议。
二、小儿各年龄组体液体代谢的特点1、新生儿1)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 5%~15%。
2)因细胞外液较多,易发生液体丧失和低血容量,导致低血和外周循环不良,严重者可使肺血流灌注减少,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致使动脉导管开放并可能恢复胎儿循环。
3)新生儿维持正常体液的能力比成人差,当摄入减少或丢失液体增多时,可很快发生脱水。
4)由于肾功能发育尚末完善,对过多液体的排泄能力很差,一旦液休稍多,容易发生水中毒。
5)新生儿对体液量的要求比较高,一旦发现有容量毂多或不足都应及时给予利尿剂或补液。
2、婴儿期1)对容量过多的耐受性仍然较差,在容量过多时,仍易发生心衰。
2)在体内液体不足时,容易发生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的蓄积,引起代和、谢性酸中和高渗性脱水。
3)对容量和电解质的协定多或不足的调节能力仍显不足,体内电解质(尤其是Ca2+)本身储备少,动员骨Ca2+人血的能力非常有限,补充不及时容易导致钙血症。
3、幼儿期机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步接近成人水平,对液体的管理可与成人相似。
三、围术期输液1、术前评估1)术前失水量在各种情况下变化很大,择期手术患儿因在、术前禁食多存在轻度液体不足。
2)严重创伤、肠梗阻、伴有胸、腹水的患儿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血容量的丢失和第三间隙的液体转移。
3)术前有发热、呕吐和腹泻等临床情况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4)婴幼儿可通过观察粘膜、眼球张力和前囟饱满度对失水程度进行粗略评估(见下表)。
5)在紧急情况下,儿童体重减少是判断脱水的良好指征。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7版)左云霞、朱波、庄蕾、连庆泉(负责人/共同执笔人)、肖玮、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倪诚、康荣田、曾睿峰(共同执笔人)、潘志英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本指南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版)》的基础上,吸纳近年该领域最新临床证据与研究成果,予以修订和补充。
本指南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各年龄组小儿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小儿围术期液体缺乏的评价和纠正、各年龄组小儿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和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
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小儿液体的正确管理,须首先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体液占人体体重的一半以上,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1)。
(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2。
(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 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5%~15%。
出生第1天的液体需要量相对较低,数天后液体丢失及需求相对增加,每日水转换率(100ml/kg)亦明显高于成人(35ml/kg),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和血容量与体重之比均大于成人。
新生儿心血管代偿能力差,两侧心室厚度相近,液体过负荷易出现全心衰。
如体液丢失过多,易致低血容量、低血压,严重者可使肺血流量减少,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致使动脉导管开放并可能恢复胎儿循环。
新生儿肾脏发育尚未完善,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15%~30%,肾小管未充分发育,肾脏维持水和电解质正常的能力比成人差。
2. 婴儿期对容量过多的耐受性仍然较差,虽然发生全心衰的几率比新生儿低,但仍易发生心衰。
小儿围手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英伟左云霞李师阳连庆泉(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姜丽华张建敏曾睿峰(共同执笔人)
目录
概述
小儿液体管理特点
围手术期输液
围手术期输血
一、概述
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且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参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9年《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并根据患儿特点,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将涉及以下内容:
1、各年龄组儿童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
2、小儿围术期体液缺乏的评价和纠正
3、各年龄组儿童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
4、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
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
要实现婴幼儿液体的正确管理,就必须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
人体大部分由体液组成,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35-1)。
(二)体液成分
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唯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35-2。
(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
1、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 5%~15%。
出生第1天的液体需要量相对较低,数天后液体丢失及需求相对增加,每日水转换率(100ml/kg)亦明显高于成人(35ml/kg),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和血容量与体重之比均大于成人(表35-3)。
新生儿心血管代偿能力差,两侧心室厚度相近,液体过荷易出现全心衰。
体液丢失过多,易致低血容量、低血压,严重者可使肺血流量减少,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致使动脉导管开放并可能恢复胎儿循环。
新生儿肾脏发育尚未完善,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 15%~30%,肾小管未充分发育,肾脏维持水和电解质正常的能力比成人差。
2、婴儿期对容量过多的耐受性仍然较差,虽然发生全心衰的几率比新生儿小,但仍易发生心衰。
肾脏对水、电解质的调节能力较差。
婴儿体内液体不足时,易致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渗性脱水。
3、幼儿期机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步接近成人水平,在不同前、后负荷情况下,维持正常心输出量的能力以及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已与成人接近,对液体的管理与成人相似。
三、围术期输液
小儿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目的在于提供基础代谢的需要(生理需要量),补充术前禁食和手术野的损失量,维持电解质、血容量、器官灌注和组织氧合正常。
(一)术前评估
择期手术的患儿,因术前禁食多有轻度液体不足。
减少禁食时间,术前2h饮用清饮料,可以让患儿更舒适并使机体不缺水,这对于婴幼儿更为重要(详见禁食指南)。
严重创伤、肠梗阻、伴有胸、腹水的患儿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血容量的丢失和第三间隙的液体转移。
术前有发热、呕吐和腹泻等临床情况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婴幼儿可通过观察粘膜、眼球张力和前囟饱满度对失水程度进行粗略评估(表35-4)。
儿童体重减轻是判断脱水的良好指征。
进一步的生化检查将有助于确定脱水的性质:低渗性(血浆渗透浓度<280 mOsm/L,血钠<130 mmol/L)、等渗性(血浆渗透浓度280~300mOsm/L,血钠130~150 mmol/L)或高渗性(血浆渗透浓度>310mOsm/L,血钠>150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