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横折钩
- 格式:ppt
- 大小:6.69 MB
- 文档页数:4
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写字学习,但是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够正确,基本笔画的书写基本掌握。
学生的书写工整率还算可以,但入体率不高。
还有个别学生的书写比较潦草,书法基础较差,有待加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唐四家入手,考虑到历史基础、碑帖的风格特征、保存程度、学生认知水平等,确定以颜真卿《多宝塔碑》为教学范本,并在教材的封二、封三及插页部分编录了高清不失真的颜真卿《多宝塔碑》原拓。
(1)课程结构科学,教学目的突出。
在每一课的环节设置中均考虑到学生身心情绪特点,分导入(如“试一试”栏目)、学习(如“看一看”、“请注意”、“我来动笔”、“要领图解”、“临习指导”、“例字提要”等栏目)、互动(如“找一找”、“单钩比对”、“勾摹试写”、“比一比”等栏目)三步走。
精心设计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栏目,挑选最具代表性的范字。
每一单元适当安排集字临摹练习,便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示书写技能,增强学生创作自信。
(2)通过对一个偏旁不同笔画的颜色处理,便于学生观察笔画之间的位置和比例关系;通过“临习指导”栏目,讲解偏旁与其他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我来动笔”栏目,巩固偏旁的练习,加强课堂互动,这样层层递进展开教学,并通过“文字源流”栏目,让学生了解一个字的来历和书体演变,感受不同字体的美,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三、教学目标:讲述合体字的结构,分别对左右、上下、包围、品字形等结构类型进行详解,对8个结字原则进行分析,结合8课时集字临摹练习,使学生体会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及书写能力。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西泠印社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第11课横折钩【教材解读】: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了基本笔画,有一定的起笔行笔收笔概念,并在本册第3课横折和第7课竖钩之后,在难度上有所提升的组和笔画练习。
笔画难度系数☆☆☆☆(最高难度7☆),难在转折和出钩两个地方动作的一连窜配合上,另外书写带有横折钩的字“用、力、身、内”也不容易,独体字的书写难点一是笔形的准确清晰,二是字形的比例特征不好把握。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临写认识并掌握横折钩“”“”的两种基本形态的书写要领,体验横折钩在汉字书写运用中的一般规律。
2、能初步感受“用、身、内、力”这四个字的字形特征,通过描写练习大致了解掌握这四个字的形态特征,写好其中的“”。
3、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渗透人文情怀,了解书法常识《灵飞经》。
【学情分析】学生对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的起行收有基本了解。
对笔墨纸砚书写工具有初步了解。
【学习重点】:掌握“”的两种基本形态特征,能在书写中表现出这种特征。
【学习难点】:能在书写“用、身、内、力”这样带有横折钩的字时注意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学习准备】:笔、墨、纸、砚、毛毡、课件、展示台等【预设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看图片猜名称,出示《笔阵图》中关于横折钩的论述,引入学习。
2.揭示课题。
二、学习横折钩的两种写法1、出示“用、身、内、力”观察字中的横折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一种横折钩“”,学习其形态特征。
(1)观察并说说它的起笔、转折、横与竖、钩的特征。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书写要领:横:细、平竖:直、粗起笔:露锋,转折:方切,钩根:厚重,向左上出钩(3)教师反写第一种横折钩,边写边说要领,学生书空,写完后出示要领强化印象。
(4)学生根据要领试着临写第一种横折钩(5)依据书写要领点评学生的书写3、学习第二种横折钩的特征和书写要领。
(1)与第一种横折钩对比,观察两种横折钩的不同。
《横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写出规范的横折笔画。
2. 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注意折角的处理和笔画的连贯性。
2. 教学难点:学生的运笔和协调性,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书法教材及黑板。
2. 准备墨汁、毛笔、纸张等书写工具。
3. 提前布置学生练习纸,以便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自我介绍,宣布课程主题。
2. 展示名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书法之美。
3.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基本笔画,进行复习。
(二)新课教学1. 讲解横折的书写要领:首先写横,然后折笔向下,最后停笔结束。
2. 播放视频,演示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3. 展示典型错误,分析问题所在。
4. 练习环节:为学生提供练习纸和墨汁,引导学生尝试书写横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笔画。
5. 评价环节: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同学为其评价。
教师最后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强调正确书写方法。
(三)拓展1. 介绍横折的不同变化形式,如横钩、折钩、横折钩等,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笔画运用到其他字中,如“月”、“东”等。
3.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书法教学视频,拓展学习资源。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书法,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3.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家继续练习书写横折,教师将在下节课进行点评。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正确书写横折。
2. 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正确书写横折。
2. 难点:在实践中不断练习,逐步提高书写质量。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生字通过反复的研读,读懂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晏子的三次反驳,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人物的个性品质是教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的重点。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生字1 【侮】读音:wǔ巧记:“每”天有人(亻)相伴。
字义:欺负,轻慢组词:侮辱欺侮侮慢侮蔑外侮御侮抵御外侮造字:形声法造句:制造流言蜚语去侮辱别人是不道德的。
笔顺:左部撇不宜长,竖为垂露竖;右部撇斜,横短。
字歌:因侮辱他人悔恨心中生听妈妈教诲心海如潮涌2 【辱】读音:rǔ巧记:距离“辰”时差一日(寸)。
字义:①使受到羞耻②羞耻,跟“荣”相对组词:①侮辱②羞辱屈辱造字:会意法造句: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好好羞辱蔺相如一番。
笔顺:“辰”首横长,捺画伸展有力;“寸”横长。
字歌:日出是早晨口边是嘴唇有寸就耻辱暴雨雷声震3 【谎】读音:huǎng巧记:“荒”地上说话(讠)不能全信。
字义:①谎话,不真实的话②说谎话组词:①说谎撒谎漫天大谎②谎称谎骗谎报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每次都相信他,可是他每次都说谎。
笔顺:“荒”的横、撇要注意与“讠”穿插避让。
字歌:荒地不产粮言真不撒谎如有竖心旁稳重不慌张4 【敝】读音:bì巧记:作弊之前。
字义:①谦辞,称跟自己相关的事物②破旧组词:①敝国敝人②敝衣舌敝唇焦造字:形声法造句:连续说了三个小时,他舌敝唇焦。
笔顺:左右等宽。
左部点、撇呼应;右部协调。
字歌:敝人很谦虚见手是左撇以草作隐蔽心窄把气憋5 【矩】读音:jǔ巧记:前后放矮柜。
字义:①法则,规则②画方形的工具组词:①循规蹈矩②矩尺造字:会意法造句:他做事循规蹈矩,没有创新,难成大器。
笔顺:“矢”首笔撇短,捺变点;“巨”上横不宜长。
字歌:矢到是矩形有火点火炬木头做橱柜足量知距离6 【囚】读音:qiú巧记:“人”关在牢房里(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画杨桃生字三年级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文《画杨桃》,可以认识到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画杨桃》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画杨桃》生字1 【叮】读音:叮[dīng]巧记:“丁”丁被蚊子咬了一“口”。
字义:①再三嘱咐②蚊子等用针形口器吸食组词:①叮嘱叮咛②叮咬造字:形声法造句:老师叮嘱他,在新的环境里仍要继续努力学习。
笔顺:“口”小且靠上;“丁”竖钩不宜太长,在横的中部起笔。
字歌:眼睛盯着看开口便叮咛一页顶一页金属制铁钉2 【嘱】读音:嘱[zhǔ]巧记:“口”口声声称家“属”。
字义:托付,告诫组词:叮嘱嘱咐嘱托医嘱遗嘱造字:形声法造句:每次上学前,妈妈都要叮嘱我,过马路要小心。
笔顺:“口”靠上;“禹”笔画紧凑,底部略宽些。
字歌:开口叮嘱寻找归属尽心尽力高瞻远瞩3 【排】读音:排[pái]巧记:“非”要招手(扌)。
字义:①排成的行列②排演,练习演戏③摆成行列组词:①前排后排②彩排③排队排榜排名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班坐在前排的都是个子较矮的同学。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短横间距要均匀。
字歌:脸色绯红站成一排雨雪霏霏莫要徘徊4 【靠】读音:靠[kào]巧记:“非”常好的广“告”。
字义:①倚着,挨近②依靠,依赖③信赖组词:①靠近②依靠③可靠靠得住造字:形声法造句:船慢慢地靠近码头。
笔顺:上横短下横长,“口”形扁;下部竖要直。
字歌:非要把事办告知是一家想要去挨近可以信赖它5 【幅】读音:幅[fú]巧记:长“巾”相伴一口田( 畐)一张画儿在眼前。
字义:①量词,用于布帛、书画等②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组词:①一幅②幅度振幅幅员造字:形声法造句: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笔顺:左部窄,竖为垂露竖;右部上横较短,“田”略宽。
字歌:丝巾做条幅立刀裁两副家中物丰富祭祀求多福6 【审】读音:审[shěn]巧记:宝玉丢(宀),请“申”查。
11.赵州桥【课时目标】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0 赵州桥世界闻名精巧精巧美观历史遗产【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解决字词障碍,朗读障碍。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2.鼓励学生质疑。
在导入课题时,教师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
“学贵有疑”,质疑锻炼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不足之处:控制课堂秩序,张弛有度。
【课时目标】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1400多年)“全部用石头砌成”、“没的……”【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比如第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1.这个自然段描写了桥的什么?2.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用“——”标出表示样子的词语。
通过读书,让学生抓住三种龙的独特之处,“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双龙戏珠”通过重点词语想象他们的样子,从而体会雕刻的图案是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多姿多彩。
从而引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再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真的图案,感受他的栩栩如生。
接着,朗读课文,带着想象去体会赵州桥的栏杆上那些精美的图案。
期间穿插让学生同桌相互“缠绕”、“回首”、“戏珠”的动作体会,学生参与热情高。
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
阅读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
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
第十一课:月字旁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掌握“月”及其作为偏旁入字之后的书写及结构规律,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模仿能力。
欣赏钟繇的《宣示表》,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水平。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能把字写端正、匀称、美观,各部分搭配合理。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汉字书写的魅力,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月”字及其作为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书写规律及尺度,把字写匀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展台、书写纸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钟繇学书法》。
二、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了。
你们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吗?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甲骨文月、金文月、篆书月、隶书月、楷书月)这是什么字?对,这是月字。
这几张图片向我们展示了月字的演变过程。
大家看,我们中国的汉字是多么形象、生动且富有趣味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字和带有月字旁的字,感受会变的月,板书“月字旁”。
三、学写独体字“月”(一)观察字形及笔画特征1、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思考,怎样才能写好独体字“月”。
2、学生讨论。
3、老师总结:(1)竖撇要写得长一些,撇要出锋。
(2)横折钩底部要和撇脚基本齐平。
(3)两横总体要稍偏上一些,第二横在横中线的下缘,平分竖撇。
第一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要平分第二横上面的部分。
(4)“月”中一共有三个横画,要注意横画之间的距离。
一个字中如果有三个以上的横向或竖向的笔画,笔画分割出的空白要大体相等,以达到一种匀称美。
因此,写“月”时,要注意横画之间距离要大致相等。
(5)“月”里面的横画要靠左边写,右面不碰。
这样写,“月”这个字各部分之间是相通的。
(6)最后形成书写要领:月字窄长横偏上,撇脚钩底平稳当,两横靠左不靠右,布局均匀才漂亮。
(二)练写1、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把“月”字练写二个。
中班横折钩教案篇一:《横折斜钩》教学设计书法教案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二实小罗贤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笔画,掌握它的写法,初步学会它在汉字中的运用。
2.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热爱祖国悠久的汉字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横折钩和横折弯钩在汉字字中的合理运用。
教具:小黑板,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调整学生情绪,调整坐姿。
二、揭示课题同学们,每一个字都是由一个个基笔画组成的,要把字写得端正、写漂亮,首先就要写好基本笔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
(出示课题)三、学习横折钩和横折弯钩1.出示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笔画,学生说名称。
2.读儿歌,学生先通过画图的方式描写小鸟身上所示的笔画。
3.教师范写横折钩和横折弯钩,学生描红。
4.学生临写横折弯钩和横折弯钩,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提醒:先描两个笔画,说说横折弯钩和横折钩怎么写到位。
注意书写姿势。
5.小组评议书写情况。
6.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对比区别。
7.小结书写方法。
四、观察感悟、指导练写,完成“我来描一描”。
1.横折弯钩和横折钩写好了,写带有这两个笔画的字就不难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带有这两个笔画的字。
2.出示例字“刀、九”,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教师范写。
4.学生完成“我来描一描”。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学生在作业本上临写。
6.小组评议,之后全班评议。
五、小结本课。
六、布置作业。
1.临写笔画“横折钩”“横折弯钩和汉字“九、刀”。
2.你还知道哪些字里有“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笔画,看看这两个笔画在不同的汉字中有什么变化?篇二: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教学设计第1课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教学目标:1.认识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
11葡萄沟文本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
第2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讲秋天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
第3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作,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
第4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
在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提炼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领略到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并为祖国的富饶美丽而骄傲。
教学目标:1.认识“沟、产”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教学重点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沟、产”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1.掌握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激起学生的兴趣。
导语: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音乐,现在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首歌曲,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听的时候可以拍手打节奏,也可以跟着一起唱。
大家知道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吗?(生答:新疆。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雅克西”是什么意思?(生答:好。
四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6.横折钩 | 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横折钩”字形特点,学会正确描写横折钩;2.通过模仿、练习,掌握横折钩的书写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细心和耐性,提高书法技能;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爱好书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横折钩”的字形特点;2.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掌握横折钩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写横折钩的规律;2.引导学生在练习时注意细节,准确书写。
四、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环节教师出示“横折钩”字样,让学生观察字形,并自己尝试描出横折钩的笔画。
2.讲解横折钩的字形特点教师让学生观察横折钩的字形,指出其上下两个横折钩的位置关系,以及下横折钩向右弯曲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用毛笔书写横折钩。
3.练习横折钩的写法1.学生每次练习书写时,要注意控制笔画的长度和力度,保证上下横折钩连贯、对称。
2.初学者可以先在竖线、横线上练习,熟练后再按规则写完整的横折钩。
3.针对写横折钩出现的问题,教师适当进行纠正,并提醒学生细心、认真书写。
4.书写范例给学生展示横折钩的书写范例,让学生对比自己的练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5.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动手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五、板书设计•横折钩•形态特点:上下两个横折钩,下横折钩向右弯曲•书写规律:笔画长度和力度控制好,上下横折连贯且对称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示教学、实例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横折钩的书写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让学生在纸上先模仿,然后边写边改,最后合上看整块效果,这种方式效果较好。
假如学生不够认真,则可以让他们在作业本上用铅笔写,多练习几次再用毛笔书写。
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证字形优美、工整。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项链》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写一写2.《项链》中,大海的项链是什么?()A.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B.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
3.按要求填一填。
①“的”的部首是笔顺是,共画。
②“和”的部首是笔顺是,共画。
第五笔是,组词为:、。
4.选择正确的音节蓝(làn lán)笑(xiáo xiào)着(zhézhe)向(xiáng xiàng)贝(bièbèi)娃(wàwá)挂(guáguà)活(hóu huó)金(jín jīn)5.连词成句。
(1)笑着哗哗地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捡起小娃娃小小的海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连一连。
大海沙滩浪花贝壳小小的雪白的黄黄的蓝蓝的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7.小娃娃捡起和。
①海螺②贝壳③彩色的项链8.小娃娃的项链是的,是用穿起来的。
大海的项链是的,是用穿起来的。
①金色②彩色③快活的脚印④小小的海螺和贝壳9.阅读小白兔过生日五月十日是小白兔的生日,小动物(wù)们都来向它祝(zhù)贺(hè)。
它们送(sònɡ)来了小白兔喜(xǐ)欢(huān)的礼(lǐ)物(wù)。
小灰兔送萝(luó)卜(bo),小山羊送青草,小牛送牛奶,小鸡送白菜(cài)。
大家一起唱(chànɡ)歌(ɡē),祝小白兔生日快乐。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11课横折钩》西泠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教学重点1. 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横折钩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横折钩的书写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2. 横折钩在字中的布局和美观度。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横折钩的书写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横折钩的书写练习。
4. 评价法: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横折钩的基本概念和书写顺序。
2. 引导学生观察横折钩的形态和特点。
二、讲解和示范1. 讲解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横折钩的书写过程。
三、练习1. 让学生进行横折钩的书写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四、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2.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回顾横折钩的书写顺序和注意事项。
二、拓展1. 向学生介绍横折钩在字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横折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变化和美感。
三、练习1. 让学生进行横折钩在字中的书写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横折钩的布局和美观度。
四、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2.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横折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了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同时,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掌握较好,但在书写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力度和速度控制不稳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书写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1课晏子使楚|晏子使楚五年级课文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楚王仗着自已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竖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竖提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要领;2. 通过练习,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素养;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作业内容1. 练习竖提的笔画,要求笔画有力、直而不僵,起笔、收笔自然;2. 在田字格中临摹带有竖提笔画的汉字,如“毛”、“衣”、“雨”等;3. 自行设计至少三个含有竖提的汉字组合,进行创作尝试。
三、作业要求1. 书写时注意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2. 按照笔画顺序和书写要领进行练习,逐步提高书写速度;3. 临摹时要注重字形结构,把握笔画粗细、长短,力求与原字相似;4. 组合时要合理搭配笔画,注意整体美感;5. 保持作业整洁,尽量做到美观、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学生作业,重点关注笔画形态、书写规范和整体美感;2. 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3. 评价结果: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及时收集学生作业,并进行批改;2. 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3. 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4.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积极参加书法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掌握竖提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要领,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素养。
同时,通过临摹、创作和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书法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复习竖提的基本写法,掌握竖提的运笔技巧。
2. 练习不同形态的竖提,提高书写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提升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竖提的基本写法:(1)用毛笔蘸适量墨汁,在纸上按要求(下端标有“竖提”字样)摆好姿势。
横折斜钩写法教案教案标题:横折斜钩写法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横折斜钩写法的定义和用途。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横折斜钩字形。
3. 学生能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横折斜钩写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2. 准备横折斜钩的示范字形和练习题。
3. 准备学生练习册或纸张。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横折钩和竖折钩的写法,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横折斜钩的写法。
讲解:2. 展示横折斜钩的示范字形,并解释其定义和用途。
强调横折斜钩的书写方向和形状。
3. 通过示范,逐步教授横折斜钩的写法步骤,包括起笔、横折、斜钩等。
练习:4. 在黑板、白板或投影仪上展示横折斜钩的练习题,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5.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纸张,让学生自主练习横折斜钩的写法。
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巩固:6. 随机选择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书写的横折斜钩字形,并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
7.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实际写作中如何运用横折斜钩写法,例如在书写汉字、英文字母、数学符号等方面。
拓展: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横折斜钩的应用场景,并分享给同学们。
总结:9.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横折斜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继续运用横折斜钩写法。
评估:11. 分发评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横折斜钩写法的评估任务。
12. 收集学生的评估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
教学延伸:13.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横折斜钩的正确书写,提高书写规范性和美观性。
教学资源:1.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2. 横折斜钩的示范字形和练习题。
3. 学生练习册或纸张。
4. 评估题目。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能力,以便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此外,教案中的引入、讲解、练习、巩固、拓展、总结、评估等环节应该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横折斜钩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