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11课 横折钩》 西泠印社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3课横折》西泠印社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横折”,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造,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横折”在书法中的应用。
3.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体会“横折”的美感,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横折”的基本构造和书写要领。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现场示范“横折”的书写过程,学生跟随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 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含有“横折”笔画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和美感。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在练习纸上书写含有“横折”笔画的字,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横折”书写方法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1. 书写练习: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横折”笔画,提高书写水平。
2. 观察与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含有“横折”笔画的字体,并尝试分析其美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及时纠正错误。
2.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解“横折”笔画的书写要领,让学生充分理解。
3. 通过作品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4.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欣赏和分析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及时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西泠印社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撇折和撇点【教学目标】:1、识记撇折与撇点的形态,掌握撇折和撇点的写法。
2、按要求临写例字。
【重点难点】:掌握撇折与撇点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练习毛笔字的兴趣。
2.检查书写姿势。
二、试一试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两组不同方式的折线。
2.学生尝试画两组不同方向的折线。
三、看一看1、教师示范撇折和撇点的写法,通过投影仪投影,强调书写规则。
2、学生练习撇折和撇点的写法,教师巡视指导。
四、练一练1.引导观察帖中的例字“至、去、如、姿”。
2.学生临写例字“至、去、如、姿”,教师巡视指导。
3.评议五、找一找1.引导学生从“雅、姓、始”三个字中找出撇折和撇点。
2.指名汇报。
六、知识链接引导学生阅读《蔡伦造纸》。
七、课堂小结八、布置作业完成第1课的练习。
第2课横撇【教学目标】:1.识记横撇的形态,掌握横撇的书写方法。
2.按要求临写例字。
【重点难点】:掌握横撇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撇折和撇点的写法。
二、试一试1.观察教材中的两组线条。
2.学生尝试画两组线条。
三、看一看1.教师投影示范横撇(一)和横撇(二)的写法,强调书写规则。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练一练1.引导观察例字:“久、反、水、永”。
2.学生临写例字:“久、反、水、永”,教师巡视指导。
3.评议五、找一找。
1.从“多、名、度”三个字中找出横撇。
2.指名汇报六、知识链接阅读欣赏《宣示表》。
七、课堂小结八、布置作业完成第2课的练习。
第3课横折【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2.能按要求临写例字。
【重点难点】:掌握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横撇的写法二、试一试1.观察两组曲线。
书法教案横折钩第一篇:书法教案横折钩第十六课时横折钩的书写教学要求: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折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二、新授:(一)讲解“横折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折钩”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详细讲解: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5、指名说一说横折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钩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横折钩教案《横折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钩笔画的基本形态特征,并能根据笔画形态说出它的名称,写字教案:横折钩。
2、写好横折钩,知道横折钩的转折处要顿笔,横折钩的“竖钩”有斜、直两种写法,写的时候能注意左右同斜或同直。
3、写好“力、万、门、用”4个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培养写字兴趣。
教学重点:横折钩一般是一个字的主笔,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横折钩中的“竖钩”当左边的竖画直时,也要写直。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过好多笔画,下面来复习一下,老师说笔画,你们接着说书写要求好吗?(师)我说横——(生)橫要平,(师)我说竖——(生)竖要直;(师)我说撇——(生)撇有锋;(师)我说捺——(生)捺有脚,(师)我说折——(生)折要方,(师)我说弯——(生)弯要圆。
《横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写出规范的横折笔画。
2. 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注意折角的处理和笔画的连贯性。
2. 教学难点:学生的运笔和协调性,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书法教材及黑板。
2. 准备墨汁、毛笔、纸张等书写工具。
3. 提前布置学生练习纸,以便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自我介绍,宣布课程主题。
2. 展示名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书法之美。
3.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基本笔画,进行复习。
(二)新课教学1. 讲解横折的书写要领:首先写横,然后折笔向下,最后停笔结束。
2. 播放视频,演示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3. 展示典型错误,分析问题所在。
4. 练习环节:为学生提供练习纸和墨汁,引导学生尝试书写横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笔画。
5. 评价环节: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同学为其评价。
教师最后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强调正确书写方法。
(三)拓展1. 介绍横折的不同变化形式,如横钩、折钩、横折钩等,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笔画运用到其他字中,如“月”、“东”等。
3.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书法教学视频,拓展学习资源。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书法,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3.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家继续练习书写横折,教师将在下节课进行点评。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正确书写横折。
2. 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正确书写横折。
2. 难点:在实践中不断练习,逐步提高书写质量。
5.横折钩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思考,明了“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2.通过描红和仿影练习,初步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3.感知“横折钩”在书写时的形态美。
养成认真观察、积极读帖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横折钩”的写法,难点在于感知“横折钩”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课题同学们,书法在咱们中国文化艺术中堪称国宝,它一直被视为我们民族的骄傲,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毛笔书法,练习笔画“横折钩”。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一)认识“横折钩”(多媒体出示“横折钩”)1.同学们,“横折钩”还有一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你们知道是谁吗?(出示“横折”)2.“横折钩”是“横折”与“钩”的组合,请大家观察“而”字的“横折钩”,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3.师小结:横细折粗,横长折短,左低右高,折画内收。
(二)学写“横折钩”1.你觉得写好“横折钩”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师:书本第20页写法提要部分是怎样总结“横折钩”写法的呢?(出示“横折钩”动态行笔路线)学生描述。
3.板书出示: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左上出钩。
4.看一看书法家是怎样写“横折钩”的。
(出示教参光盘示范视频)5.请同学们把“横折钩”描红两个。
(提醒学生书写姿势和描红仿影要求)6.展示作业,点评。
画圈鼓励,做到了什么?哪里需要改进?7.通过刚才的描红,你觉得写好“横折钩”,最难的是什么位置?(折笔处,与出钩方向)8.看老师再来写一写好吗?师边示范边讲解要点。
板书:上、提、斜、按。
9.同学们再来仿影两个,相信这次练习,你一定会写得更好。
(三)比较发现,总结规律1.同学们,包含类似“横折钩”写法的汉字还有很多,这个字你认识吗?(出示“尚”)这个字的写法和“而”字有哪些相似之处?2.总结:“横折钩”对应的左竖如向内倾斜,“横折”的写法多为横长折短,呈内收状。
出示(左斜右也斜、横长折短)3.“横折钩”的写法并非一成不变的。
我们再看“同、月”两个字,有没有笔画“横折钩”呢?它的写法和刚才的“而”字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4.总结:如果左竖笔直,且“横折钩”作为主笔支撑,“折画”就应竖直修长,刚劲有力。
三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第14课横折弯钩》西泠版一、教材解析本课学习的是西泠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横折弯钩》,讲解的是这一篇书法作品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要点。
本课书法作品是篆刻体,篆刻体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是印章专用的文字体。
特点是笔画厚重、筋道,点画狭长、粗大,具有印刷效果,是用刻刀、笔等器具进行书写。
学习本课作品要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这是篆刻体中常用的笔画组合,也是篆刻体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横折弯钩的特点和要领。
2.学生能够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包括横折、弯钩、结尾的写法和顺序。
3.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书写篆刻体字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如何在篆刻体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如何进行篆刻体的书写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篆刻体作品的图片或视频来导入学生。
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篆刻体的字呢?2. 学习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在学习本课篆刻体作品《横折弯钩》之前,先要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2.1 横折横折是横平竖直中的一种,用画横线的方法来表示。
在书写时,先画出一条横线,再在横线的末端向下画一个钩子。
例如:一、二、三、世等字都有横折的部分。
2.2 弯钩弯钩是指在横折的基础上,在其上方再画一个弯曲的线条。
弯钩的形状大小要有适当的比例,不能过大或过小。
例如:如、半、老等字都有弯钩的部分。
2.3 结尾在书写横折弯钩的过程中,结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点。
结尾的高度、形状和间距都会影响字的整体效果,必须要掌握好。
在上下结构的部分上,不可过于倾斜,否则会影响整个字的稳定性。
2.4 顺序书写横折弯钩的顺序是:先画横直线先画弯钩,最后是书写结尾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横折和弯钩之间的连接处处理好,不能出现断裂或不自然的地方。
3. 实践演练在掌握了篆刻体的基本概念和横折弯钩的写法之后,可以进行学生的实践演练。
第11课横折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折钩,能分辨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身、内、而、力”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折钩,将“身、内、而、力”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
2、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横折钩的书写
难点: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写法有所侧重。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展示台
板书设计
横折钩
第一种第二种
横短竖长横长竖短
横细竖粗竖粗向左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根据“试一试”图示,画一画两组线条。
感受先横后竖的纵横变化,导入本课课题:《横折钩》。
二、学习新知
1、观察感受,尝试书写
(1)教师示范课本上第一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短,转折时先提后按写竖,竖粗而长,顿笔调锋后向左上勾出。
(2)教师示范第二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长,转折时用力按,调锋写竖,竖粗而短,向左下斜,顿笔调锋出钩向左上。
(3)请学生尝试书写横折钩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败笔欠缺在哪里。
2、重点临写例字
(1)教师示范本课两个带有横折钩的例字“身”“内”。
(2)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两个例字进行讲解,书写注意事项。
(3)学生尝试书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4)选择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
3、拓展延伸
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横折钩的认识,比较其中的异同。
教师小结。
三、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
3、清洁、整理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