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11课 横折钩》 西泠印社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3课横折》西泠印社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横折”,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造,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横折”在书法中的应用。
3.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体会“横折”的美感,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横折”的基本构造和书写要领。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现场示范“横折”的书写过程,学生跟随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 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含有“横折”笔画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和美感。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在练习纸上书写含有“横折”笔画的字,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横折”书写方法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1. 书写练习: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横折”笔画,提高书写水平。
2. 观察与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含有“横折”笔画的字体,并尝试分析其美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及时纠正错误。
2.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解“横折”笔画的书写要领,让学生充分理解。
3. 通过作品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4.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欣赏和分析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横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及时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西泠印社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撇折和撇点【教学目标】:1、识记撇折与撇点的形态,掌握撇折和撇点的写法。
2、按要求临写例字。
【重点难点】:掌握撇折与撇点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练习毛笔字的兴趣。
2.检查书写姿势。
二、试一试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两组不同方式的折线。
2.学生尝试画两组不同方向的折线。
三、看一看1、教师示范撇折和撇点的写法,通过投影仪投影,强调书写规则。
2、学生练习撇折和撇点的写法,教师巡视指导。
四、练一练1.引导观察帖中的例字“至、去、如、姿”。
2.学生临写例字“至、去、如、姿”,教师巡视指导。
3.评议五、找一找1.引导学生从“雅、姓、始”三个字中找出撇折和撇点。
2.指名汇报。
六、知识链接引导学生阅读《蔡伦造纸》。
七、课堂小结八、布置作业完成第1课的练习。
第2课横撇【教学目标】:1.识记横撇的形态,掌握横撇的书写方法。
2.按要求临写例字。
【重点难点】:掌握横撇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撇折和撇点的写法。
二、试一试1.观察教材中的两组线条。
2.学生尝试画两组线条。
三、看一看1.教师投影示范横撇(一)和横撇(二)的写法,强调书写规则。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练一练1.引导观察例字:“久、反、水、永”。
2.学生临写例字:“久、反、水、永”,教师巡视指导。
3.评议五、找一找。
1.从“多、名、度”三个字中找出横撇。
2.指名汇报六、知识链接阅读欣赏《宣示表》。
七、课堂小结八、布置作业完成第2课的练习。
第3课横折【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2.能按要求临写例字。
【重点难点】:掌握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横撇的写法二、试一试1.观察两组曲线。
书法教案横折钩第一篇:书法教案横折钩第十六课时横折钩的书写教学要求: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折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二、新授:(一)讲解“横折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折钩”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详细讲解: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5、指名说一说横折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钩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横折钩教案《横折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钩笔画的基本形态特征,并能根据笔画形态说出它的名称,写字教案:横折钩。
2、写好横折钩,知道横折钩的转折处要顿笔,横折钩的“竖钩”有斜、直两种写法,写的时候能注意左右同斜或同直。
3、写好“力、万、门、用”4个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培养写字兴趣。
教学重点:横折钩一般是一个字的主笔,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横折钩中的“竖钩”当左边的竖画直时,也要写直。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过好多笔画,下面来复习一下,老师说笔画,你们接着说书写要求好吗?(师)我说横——(生)橫要平,(师)我说竖——(生)竖要直;(师)我说撇——(生)撇有锋;(师)我说捺——(生)捺有脚,(师)我说折——(生)折要方,(师)我说弯——(生)弯要圆。
《横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写出规范的横折笔画。
2. 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注意折角的处理和笔画的连贯性。
2. 教学难点:学生的运笔和协调性,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书法教材及黑板。
2. 准备墨汁、毛笔、纸张等书写工具。
3. 提前布置学生练习纸,以便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自我介绍,宣布课程主题。
2. 展示名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书法之美。
3.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基本笔画,进行复习。
(二)新课教学1. 讲解横折的书写要领:首先写横,然后折笔向下,最后停笔结束。
2. 播放视频,演示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3. 展示典型错误,分析问题所在。
4. 练习环节:为学生提供练习纸和墨汁,引导学生尝试书写横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笔画。
5. 评价环节: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同学为其评价。
教师最后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强调正确书写方法。
(三)拓展1. 介绍横折的不同变化形式,如横钩、折钩、横折钩等,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笔画运用到其他字中,如“月”、“东”等。
3.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书法教学视频,拓展学习资源。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书法,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3.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家继续练习书写横折,教师将在下节课进行点评。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正确书写横折。
2. 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正确书写横折。
2. 难点:在实践中不断练习,逐步提高书写质量。
5.横折钩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思考,明了“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2.通过描红和仿影练习,初步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3.感知“横折钩”在书写时的形态美。
养成认真观察、积极读帖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横折钩”的写法,难点在于感知“横折钩”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课题同学们,书法在咱们中国文化艺术中堪称国宝,它一直被视为我们民族的骄傲,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毛笔书法,练习笔画“横折钩”。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一)认识“横折钩”(多媒体出示“横折钩”)1.同学们,“横折钩”还有一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你们知道是谁吗?(出示“横折”)2.“横折钩”是“横折”与“钩”的组合,请大家观察“而”字的“横折钩”,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3.师小结:横细折粗,横长折短,左低右高,折画内收。
(二)学写“横折钩”1.你觉得写好“横折钩”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师:书本第20页写法提要部分是怎样总结“横折钩”写法的呢?(出示“横折钩”动态行笔路线)学生描述。
3.板书出示: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左上出钩。
4.看一看书法家是怎样写“横折钩”的。
(出示教参光盘示范视频)5.请同学们把“横折钩”描红两个。
(提醒学生书写姿势和描红仿影要求)6.展示作业,点评。
画圈鼓励,做到了什么?哪里需要改进?7.通过刚才的描红,你觉得写好“横折钩”,最难的是什么位置?(折笔处,与出钩方向)8.看老师再来写一写好吗?师边示范边讲解要点。
板书:上、提、斜、按。
9.同学们再来仿影两个,相信这次练习,你一定会写得更好。
(三)比较发现,总结规律1.同学们,包含类似“横折钩”写法的汉字还有很多,这个字你认识吗?(出示“尚”)这个字的写法和“而”字有哪些相似之处?2.总结:“横折钩”对应的左竖如向内倾斜,“横折”的写法多为横长折短,呈内收状。
出示(左斜右也斜、横长折短)3.“横折钩”的写法并非一成不变的。
我们再看“同、月”两个字,有没有笔画“横折钩”呢?它的写法和刚才的“而”字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4.总结:如果左竖笔直,且“横折钩”作为主笔支撑,“折画”就应竖直修长,刚劲有力。
三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第14课横折弯钩》西泠版一、教材解析本课学习的是西泠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横折弯钩》,讲解的是这一篇书法作品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要点。
本课书法作品是篆刻体,篆刻体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是印章专用的文字体。
特点是笔画厚重、筋道,点画狭长、粗大,具有印刷效果,是用刻刀、笔等器具进行书写。
学习本课作品要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这是篆刻体中常用的笔画组合,也是篆刻体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横折弯钩的特点和要领。
2.学生能够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包括横折、弯钩、结尾的写法和顺序。
3.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书写篆刻体字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如何在篆刻体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如何进行篆刻体的书写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篆刻体作品的图片或视频来导入学生。
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篆刻体的字呢?2. 学习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在学习本课篆刻体作品《横折弯钩》之前,先要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2.1 横折横折是横平竖直中的一种,用画横线的方法来表示。
在书写时,先画出一条横线,再在横线的末端向下画一个钩子。
例如:一、二、三、世等字都有横折的部分。
2.2 弯钩弯钩是指在横折的基础上,在其上方再画一个弯曲的线条。
弯钩的形状大小要有适当的比例,不能过大或过小。
例如:如、半、老等字都有弯钩的部分。
2.3 结尾在书写横折弯钩的过程中,结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点。
结尾的高度、形状和间距都会影响字的整体效果,必须要掌握好。
在上下结构的部分上,不可过于倾斜,否则会影响整个字的稳定性。
2.4 顺序书写横折弯钩的顺序是:先画横直线先画弯钩,最后是书写结尾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横折和弯钩之间的连接处处理好,不能出现断裂或不自然的地方。
3. 实践演练在掌握了篆刻体的基本概念和横折弯钩的写法之后,可以进行学生的实践演练。
《横折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横折钩的基本笔画形态,学会在汉字中正确书写横折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横折钩的书写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点:横折钩的笔画形态及书写技巧。
三、教学难点:横折钩在汉字中的正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书法纸、毛笔、墨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横折钩的笔画形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笔画,叫做“横折钩”。
请大家看黑板,我已经把横折钩的笔画形态写出来了。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个笔画有什么特点?学生A:老师,我发现横折钩是由一个横线和一个折线组成的,而且折线部分向内弯曲。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横折钩在哪些汉字中出现吗?”引导学生回忆并举例。
教师:很好,观察得很仔细。
那么,有谁知道横折钩在哪些汉字中出现呢?学生B:我知道,“月”字就有横折钩。
学生C:还有“用”字和“同”字也有横折钩。
(3)教师总结横折钩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很好,大家举的例子都很准确。
横折钩确实是很多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它的写法对于写好汉字非常重要。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横折钩这个笔画。
请大家认真听讲,仔细练习。
2. 讲解示范(1)教师详细讲解横折钩的书写要点,包括起笔、行笔、收笔等。
教师:“横折钩”,这个笔画在汉字中非常常见,掌握好它的书写方法对于写好汉字非常重要。
(2)教师示范书写横折钩,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首先,我要详细讲解一下横折钩的书写要点。
横折钩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横画,然后是折钩。
在写横画时,要注意起笔要轻,行笔要稳,收笔要重。
而在写折钩时,要注意折角要圆润,钩的部分要短小有力。
现在,我要示范一下横折钩的书写方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的动作和笔画的变化。
第11课横折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横折钩,能分辨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身、内、而、力”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折钩,将“身、内、而、力”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
2、重点难点分析掌握横折钩的书写难点: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写法有所侧重。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展示台板书设计横折钩第一种第二种横短竖长横长竖短横细竖粗竖粗向左斜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根据“试一试”图示,画一画两组线条。
感受先横后竖的纵横变化,导入本课课题:《横折钩》。
二、学习新知1、观察感受,尝试书写(1)教师示范课本上第一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短,转折时先提后按写竖,竖粗而长,顿笔调锋后向左上勾出。
(2)教师示范第二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长,转折时用力按,调锋写竖,竖粗而短,向左下斜,顿笔调锋出钩向左上。
(3)请学生尝试书写横折钩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败笔欠缺在哪里。
2、重点临写例字(1)教师示范本课两个带有横折钩的例字“身”“内”。
(2)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两个例字进行讲解,书写注意事项。
(3)学生尝试书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4)选择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
3、拓展延伸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横折钩的认识,比较其中的异同。
教师小结。
三、整理反思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教师小结。
3、清洁、整理学具。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14课横折弯钩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横折弯钩的笔画特点。
2. 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
3. 横折弯钩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横折弯钩的笔画特点。
2. 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1. 横折弯钩的书写顺序。
2. 横折弯钩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材。
2. 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横折弯钩。
二、新课内容1. 老师讲解横折弯钩的笔画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横折弯钩的形状和结构。
2. 老师示范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边示范边讲解书写顺序和要领。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横折弯钩,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练习环节1.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横折弯钩,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 老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四、拓展环节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横折弯钩在字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横折弯钩的实用价值。
2. 学生尝试在字中使用横折弯钩,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横折弯钩的运用。
五、总结环节1.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横折弯钩的笔画特点和书写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同时,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横折弯钩的书写顺序和书写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横折弯钩是书法中的一种基本笔画,它的书写顺序和书写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11课横折钩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种横折钩的书写要领,了解由横折钩组成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能写好“用、身、内、力”四个字,要求写得正确、端庄、结构比例适当。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感。
教学重点:1.掌握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1.观察领悟有横折钩的字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观察法、临摹法、展示法、交流合作法。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毛毡、多媒体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特征。
八、九岁的孩子单纯可爱,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尊心强,模仿性强,表现欲强,反复性强,喜欢表扬,比较听话,比较顺从。
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
对待事情很积极,但缺乏耐心。
有抽象思维,但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
2、学生的原有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从对书法的一无所知,知道了“文房四宝”,绝大多数掌握了正确的“两姿”,对起笔、行笔、收笔和几种笔画的写法有所掌握,但还相当浮浅。
3、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①观察东西不全面,经常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会分析的比较细,但另外的方面就会忽略掉。
②文字记忆能力还没养成,需要给他们体验,加深印象。
③有想象能力但不够丰富,还处于模仿性想象。
④注意力易集中但自控能力不够强,显得极不稳定。
⑤喜欢动手操作,但上课习惯,包括坐姿、执笔、书写、听讲等习惯养成比较慢,自主性还不够,经常刚批评过,刚改过,但马上又犯同样的错误。
⑥理解与运用技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需要教师不断反复的示范与学生的体验。
4、学风情况。
由于三年级才开设书法,以前对书法知识一无所知,属于零基础;家庭不重视、不支持或者是有强调但不能专业、也不能坚持,有的学生到现在都没有毛笔、墨汁;不带书法课本、毛笔、墨汁的现象常见不鲜:在校学习时间少、师资力量薄弱等,学书法的风气很难形成。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第11课横折钩教学目标:1、学写横折钩,掌握横折钩的运笔,初步了解《多宝塔》横折钩的形态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尝试练习等方法,逐步写好“身、内、而、用力”5个例字,注意写好字里的横折钩。
3、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工整、端正、整洁,感受颜真卿《多宝塔碑》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
教学重点: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掌握横折钩的运笔。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曾经学习了一个笔画——横折,出示PPT,生读,拿手书空。
(师边书空边说运笔方法: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顿笔,接着向下行笔,最后回峰收笔。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笔画——横折钩,它是横折的好朋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横折钩1、学书法要从读帖开始,同学们,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共要写几种横折钩?(1)出示PPT(出示PPT横折钩图片),谁来说说第一种横折钩有什么特点?指名说,出示PPT(第一种:横短竖长,横细竖粗而直。
)(2)PPT出示第二种横折钩,第二种横折钩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说,出示PPT(第二种:横长竖短竖粗向左斜)2、看视频,学习书写要点。
同学们,这两个横折钩怎么写呢,咱们来看看书写视频,请大家仔细看老师是如何起笔、行笔及收笔的。
(1)、PPT课件出示第一个横折钩书写视频,师讲解运笔过程: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顿笔,接着向下行笔,最后左上出锋。
你们看,这个横折钩写得横短竖长,横细竖粗。
(2)、我们现在来看第二种横折钩的书写视频,师讲解运笔过程: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处向右下顿笔,接着向左下行笔,最后左上出锋。
看!这个横折钩写得横长竖短,竖粗朝左斜。
3、师范写两个横折钩。
(出示横折钩路线图)老师来写一写这两种横折钩,请同学们看横折钩运笔路线图,拿起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师范写第一个横折钩,边解说运笔过程:(一)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向右下顿笔,接着向下行笔,最后左上出锋。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11课横折钩》西泠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教学重点1. 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横折钩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横折钩的书写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2. 横折钩在字中的布局和美观度。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横折钩的书写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横折钩的书写练习。
4. 评价法: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横折钩的基本概念和书写顺序。
2. 引导学生观察横折钩的形态和特点。
二、讲解和示范1. 讲解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横折钩的书写过程。
三、练习1. 让学生进行横折钩的书写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四、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2.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回顾横折钩的书写顺序和注意事项。
二、拓展1. 向学生介绍横折钩在字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横折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变化和美感。
三、练习1. 让学生进行横折钩在字中的书写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横折钩的布局和美观度。
四、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2.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横折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了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同时,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掌握较好,但在书写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力度和速度控制不稳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书写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第11课横折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折钩,能分辨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身、内、而、力”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折钩,将“身、内、而、力”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
2、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横折钩的书写
难点: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写法有所侧重。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展示台
板书设计
横折钩
第一种第二种
横短竖长横长竖短
横细竖粗竖粗向左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根据“试一试”图示,画一画两组线条。
感受先横后竖的纵横变化,导入本课课题:《横折钩》。
二、学习新知
1、观察感受,尝试书写
(1)教师示范课本上第一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短,转折时先提后按写竖,竖粗而长,顿笔调锋后向左上勾出。
(2)教师示范第二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长,转折时用力按,调锋写竖,竖粗而短,向左下斜,顿笔调锋出钩向左上。
(3)请学生尝试书写横折钩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败笔欠缺在哪里。
2、重点临写例字
(1)教师示范本课两个带有横折钩的例字“身”“内”。
(2)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两个例字进行讲解,书写注意事项。
(3)学生尝试书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4)选择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
3、拓展延伸
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横折钩的认识,比较其中的异同。
教师小结。
三、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
3、清洁、整理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