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光学课件)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极化强度和极化率的经典
- 格式:pptx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96
第一章 非线性光学极化率 §1.1 导论“非线性光学”研究什么?⇒“光”对介质“光学性质”的“非线性影响”。
“光”: 强光(Laser)光强比较:)/(/2m W S W I =或用电场强度)/(m V E 表示 1)正午阳光: )/(2502m W I =(查书:P433) )/(1037.1)/(10324m V E m W I ⨯=−−→−=对应. 2E I ∝ ,23224)/(1037.1)/(250)/(10⎥⎦⎤⎢⎣⎡⨯=x m V m W m W , )/(16.2)/(216cm V m V x ==.2)Laser :历史:1960年: 梅曼 红宝石 ︒A 6943,1961年: Franken 二次谐波脉冲Laser: ⎪⎩⎪⎨⎧=∆--sst 15121010皮秒飞秒)(10/1019W t E ns t JE =∆⇒⎭⎬⎫=∆=21021001.0m mm S -==∆聚焦后)/(1033.4/1010219m V E m W I ⨯=⇒=3) 原子内场(以H 原子为例): 国际单位制[MKS+A(安培)] 2041re E at πε=C e 191060.1-⨯=;m F /1085.8)(120-⨯=真空中的介电系数ε;V C F /=m A n a r 1011053.053.0)1,(-︒⨯====波尔半径)/(106)(106112111m V m C F m E at ⨯=⋅⋅⋅⨯=---------与Laser 比较→同一量级。
高斯单位制[CGS+esu(静电单位)] 2re E at =)1031();(108.4910esu C esu e ⨯=⨯=-cm r 9103.5-⨯=)3001(;/106)/(102117V statvolt m V cm statvolt E at =⨯=⨯=(查书:P433)两种单位制:“长枪、短炮各有优势”。
§10 非线性光学10.1非线性光学的物理基础10.2非线性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方程10.3位相匹配10.4倍频和混频10.5光参量放大与振荡10.6受激散射10.1非线性光学的物理基础强相干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与传统光学的弱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物理本质上没有原理性不同,都是光波电场引起的介质极化过程,但它们在极化程度上又有区别,弱光只能使介质产生线性极化,而强光将导致介质产生非线性极化,非线性极化在光学上会引起一系列的新效应和新现象。
人们把这些效应称为“非线性光学效应”,而把这些效应的学科称为“非线性光学”。
在激光器出现后不满一年的1961年,Franken利用一束波长为694.3nm 的红宝石激光射入石英晶体,结果从出射光中除了观察到原来入射的红光外,还同时观察到了347.2nm的紫外光,其频率恰好为红宝石激光频率的两倍,这就是著名的倍频实验,它标志着非线性光学学科的诞生。
10.1.1非线性极化和非线性光学当E较小时E P χε0=的关系与实验符合得较好,但是E 比较大时,P 、E 间就偏离了线性关系,而呈现一种非线性关系)(E f P =...)(3)3(2)2()1(0E E E P χχχε++=该式是介质与强相干光作用条件下的物质方程,依照线性光学的作法,可推导出强光在介质中的波动方程为...)(3)3(2)2(220222++∂∂=∂∂-∇E E tt E E χχκεμε基于这个非线性波动方程就可以得出许多不同于的线性光学的新效应、新现象。
10.1.2非线性光学中光波的表示方法)(0),(kz t i e E t z E --=ω)(0)(02121),(kz t i kz t i e E e E t z E ---+=ωωzv i ikz e E e E E )/(002121)(ωω==第二章中我们介绍了用复数形式来表示单色平面波采用这种形式虽有其优点,但必须有两条约定:(a )只能取实部;(b )只能进行线性运算。
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光学是现代光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强光的光学规律的一门学科,与新材料、新技术有密切的联系。
强光下的极化大家知道,电场能引起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后的电介质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电偶极矩P i ,它们沿电场E 有倾向性的排列,介质中单位体积的总分子电矩不为零。
定义P P Vv i =→∑lim∆∆0称P 为极化强度。
实验表明,在弱场情况下P xE =ε0 (4.1) 在强场情况下,P 不仅与E 的1次项有关,而且与E 的2次,3次…等高次项有关。
一般地++''+=E E E x E E x E x P )3()2()1((4.2)或者写成分量形式 ∑∑∑+++=jkj lk j l k j ijkl k j ijk j ijki E E E x E E x E xP ,,, (4.3)(4.3)式在特殊情况下有较简单的形式 +++=3)3(2)2()1(E x E x E x P(4.4)设E E t =0sin ω,代入(4.4)式,则有P x E t x E t x E t x E t x E t x E t t x E x E x E t x E t x E t =+++=+-+-+=++--+()()()()()()()()()()()sin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sin cos sin 10202230331020230320210303202303121214331234122143ωωωωωωωωωω =++++P P P P 0123 (4.5)其中 P x E 020212=() 称为直流项;P x E x E t 11030334=+⎛⎝ ⎫⎭⎪()()sin ω 称为基波项;P x E t 2202122=-()cos ω 称为二次谐波项;P x E t 3303143=-()sin ω 称为三次谐波项;…(4.5)式中,除P 1中的x E t ()sin 10ω外,其余都是由P 与E 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非线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