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正交试验设计(5)-水平数不等的正交试验设计说明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39
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超级实用又有趣的试验方法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3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
一、啥是正交试验设计呀。
二、3因素5水平是咋回事。
3因素嘛,就是咱们刚刚说的有三个影响结果的东西。
就像刚刚做蛋糕的例子里,如果是3因素的话,可能就是面粉种类、糖用量、烤箱温度这三个。
那5水平呢,就是每个因素都有5种不同的情况。
比如说面粉有5种不同的品牌或者类型可以选,糖有5种不同的用量可以尝试,烤箱有5种不同的温度设定可以去烤蛋糕。
这组合起来可就有好多可能性啦。
三、为啥要用正交试验设计。
你想啊,如果咱们要把这3因素5水平的所有组合都试一遍,那得试多少回呀。
5×5×5 = 125次呢!这多浪费时间和材料呀。
但是用正交试验设计呢,咱们就不需要做这么多次。
它能巧妙地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组合来做试验。
就像从125个小伙伴里挑出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小伙伴来了解整个群体的情况一样。
这样既能得到比较靠谱的结果,又能节省好多精力。
四、怎么设计这个正交试验呢。
这里面学问可就大了。
咱们得找专门的正交表。
这个正交表就像是一个模板,告诉咱们哪些组合是需要做试验的。
比如说,咱们根据3因素5水平的情况,找到对应的正交表,这个表就会告诉咱们,哪几种面粉类型、糖用量和烤箱温度的组合是咱们要去做蛋糕试验的。
然后咱们就按照这个表去做试验,记录下每次做出来蛋糕的好坏情况,像是蛋糕的松软度呀、甜度呀、颜色呀这些。
五、结果分析。
做完试验了,可不能就这么完了呀。
咱们得分析结果。
看看在这些做过试验的组合里,哪个组合做出来的蛋糕最好。
然后还可以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一些原理,推测一下其他没做过试验的组合大概会是什么情况。
如果咱们发现用A品牌的面粉、B克数的糖、C度的烤箱温度做出来的蛋糕最好,那咱们就可以说这个组合很可能就是最佳组合啦。
而且还能知道每个因素对蛋糕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说,是面粉的种类对蛋糕的影响更大呢,还是糖的用量影响更大,或者是烤箱温度影响更大。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详细步骤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一种经典的实验设计方法,可以高效地确定对多个因素影响的最佳组合。
它通过将因素分为若干水平,并使用正交设计表确定各个因素水平之间的配对,从而减少试验次数,提高试验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步骤。
1.确定试验目的和因素: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的目的,即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确定影响结果的各个因素。
通常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多因素多水平的情况。
2.确定因素水平和个数: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并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数。
水平数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试验的复杂性和实际可行性。
一般来说,水平数应该是2的幂次方。
3.构建正交表:根据因素的水平数,选择对应的正交表。
正交表是一种数学表格,用于确定不同因素水平之间的配对。
目前,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正交表可供选择,如拉丁方正交表、天堂树正交表等。
4.设计试验方案:根据正交表的设计原则,将每个因素的各个水平按照正交表进行配对,形成完整的试验方案。
每个配对称为一个处理组合,每组处理组合对应一个试验。
5.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实验。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尽量避免实验误差的干扰,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6.收集数据:进行实验后,需要及时收集数据。
数据采集要准确、全面,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7.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因素水平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组合。
8.结果解释和应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组合。
根据结果进行决策,并将最佳组合应用于实际生产或研究中。
需要注意的是,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虽然可以高效地确定最佳组合,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取决于试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严格性。
因此,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因素和水平,并严格控制试验过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交试验设计法简介一、概述正交试验设计法,又称为正交实验设计、正交表设计或正交测试设计,是一种高效、系统的试验设计方法。
该方法源于数学中的正交性概念,通过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试验,使得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都能在其他因素的所有水平中均衡出现,从而能够有效地分析多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正交试验设计法最初由日本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博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主要优点包括试验次数少、数据分析简便、试验效果高等。
通过正交表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次数,提高试验效率同时,正交表的规范化和系统性使得试验数据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便于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和最优组合。
正交试验设计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正交试验设计法可用于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等在农业研究中,可用于优化作物种植方案、提高作物产量等在医学研究中,可用于药物筛选、临床治疗方案优化等。
正交试验设计法还可用于系统可靠性分析、多目标决策等领域。
正交试验设计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对于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正交表的设计和分析,可以系统地研究多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找出最优方案,提高试验效率和效果。
1.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定义正交试验设计法是一种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科学实验设计方法。
它基于Galois理论,从大量的实验点中挑选出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点具有“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
这种方法的主要工具是正交表,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可以在最少的试验次数下达到与大量全面试验等效的结果。
正交试验设计法具有高效率、快速和经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生物学、软件测试等。
2.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起源与发展正交试验设计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当时,为了满足国王检阅臣民时的要求,即每个方队中每行有一个民族代表,每列也要有一个民族的代表,数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方阵,被称为拉丁方。
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
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
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
若按L9(3)^3正交表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
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
例如L9(34),(表11),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
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4×24) (表12),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
根据正交表的数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 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 Sj 组成,这些数码均各出现N/S 次,例如表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3,S=3 ,即由1、2、3组成,各数码均出现次。
正交表具有以下两项性质:(1)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
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数码“1”与“2”,且任何一列中它们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在三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1”、“2”、“3”,且在任一列的出现数均相等。
(2)任意两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齐全而且均衡。
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子共有4种:(1,1)、(1,2)、(2,1)、(2,2)。
每种对数出现次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