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 格式:ppt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4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一、学习目标: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这幅图呈现的是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
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转着2块红方巾。
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
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交流后宜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
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学生独立观察。
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3、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1×5=()口诀:( )3×5=()口诀:( )2×5=()口诀:( )5×4=()口诀:( )5×5=()口诀:( )第二关:看图列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第三关:你会算吗?第四关:你行我也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乘法口诀编一道应用题,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蚂蚁报恩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有只鸽子看到这情景。
“好可怜噢!去帮他吧!”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叶子,叶子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
“多亏鸽子的救助啊!”蚂蚁始终记得鸽子的救命之恩。
过了很久,有位猎人来了,用枪瞄准树上的鸽子,但是鸽子一点儿也不知道。
这时蚂蚁爬上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
“哎呀!好痛!啊!”猎人一痛,就把子弹打歪了。
使得鸽子逃过一劫,并且蚂蚁也报答了鸽子的救命之恩。
第一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例1】猜猜每种水果各代表数字几。
+++=20×=15=( ) =( )思路分析:本题的考查点是乘法口诀。
可以运用推理法来解决这个算式谜问题。
两种水果和各代表一个数字。
+++=20 4个相加的和是20×4=20=5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3×=15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解答:=5=3【例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计算出下图中梨的个数吗?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原题图是一个不规范的排列形式,无法直接列出乘法算式,可以变化一下变成规范的排列形式。
只有使每行的梨的个数相同,才能列出乘法算式。
把最下面的一个移到从上面数第二行的右边,下面倒数第二行的两个移到正数第三行的右边,使每行的个数相同,调整一下摆放角度,即变成下面的排列形式。
要点提示:移多补少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
。
要点提示:推理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
现在每行有5个梨,共3行,可以列出乘法算式3×5或者5×3。
解答:3×5=15(个)或 5×3=15(个)答:一共有15个梨。
【例3】根据图列出乘法算式。
(1)(2)()×()=()()×()=()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解答时,先读懂图意,找出每组图形的个数和组数,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1)每组有2个,一共有4组,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2×4=8。
(2)通过平移和割补原来的图形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是4个方格宽是3个方格的长方形,这样可以得出乘法算式4×3=12。
(如图)解答:(1)2×4=8 (2)4×3=12【例4】()里最大能填几?()×5<22 13>5×() 26>5×()()×5<17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灵活运用乘法口诀。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学目的:通过理论熟悉、掌握5的乘法口诀。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过程。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论熟悉、掌握5的乘法口诀。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过程教学过程:导入:5的乘法口诀猜谜语: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谜底:手【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新课,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本节课学习5的乘法口诀亲密相关。
【讲授】5的乘法口诀1、初学口诀:提问:一只手有几根手指头?是几个几?你能用算式表示吗?会编一句口诀吗?引导学生理解:1只手有无根手指头?是1个5,算式:1×5=5,为了便于记忆,可以编成这样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刚刚我们编制了儿歌,我们借助儿歌来编了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求:一共有多少根手指?的问题,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学习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体会利用口诀计算的便捷性。
2、练习:补充口诀三五〔〕一五〔〕二五〔〕五五〔〕四五〔〕3、出示信息窗提问:看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一个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4辆小车有几个人?列式:4×5=20〔人〕口诀:四五二十或5×4=20〔人〕需要用哪句口诀?还能提出其他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并列式计算,说出是用到哪一句口诀。
【设计意图:】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大局部的口诀可以用来帮助计算两个乘法算式,特殊的口诀如:五五二十五“只能用来帮助计算一个算式。
体会算式和口诀之间的联络。
并引导学生在记忆和运用口诀时注意口诀的顺序。
【练习】5的乘法口诀三、练习闯关1、第一关:根据口诀说算式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2、第二关:3、第三关:列式计算说口诀4、第四关:这是谁的家?5、第五关:【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纯熟口诀的记忆,掌握口诀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利用口诀计算的便捷。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王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是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
教材通过创设“看杂技表演”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编儿歌——列算式编口诀——寻找规律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由“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另外,本节教学5的乘法口诀,采用了“小九九”的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大九九”句数多不好记的弊端,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基于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理解,但是乘法口诀还是第一次学习,可能有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积累,但是他们很少经历乘法口诀的科学编制过程。
所以设计本课,充分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和喜欢在活动游戏中学习的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借助学具解决问题,进而理解知识、科学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目标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教学重难点: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小棒、圆片)、多媒体课件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引导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杂技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好吗?(二)观察情境图1.请小朋友观察情境图,这是一场什么杂技表演?2.再请小朋友用数学家的眼睛仔细观察自行车杂技表演,你能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吗?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发现:每辆自行车上有5个人,有5辆自行车;每辆车上有1人手里转动着2块红方巾,有5个人手里转动着红方巾,等等。
八戒卖醋的故事
八戒开了一家副食小店。
一天,猴侄小猕猴来为家里打一斤醋。
小猕猴来到师叔的小店,喊道:“师叔,打醋!”
八戒问小猕猴打多少醋。
小猕猴说:“不多,就打一两。
”八戒吃惊地问道:“打一两醋干啥?”小猕猴说:“当然是吃呗!”八戒又问:“一两够吗?”小猕猴说:“不够,再打一两吧!”
八戒又问:“二两也不多呀?”小猕猴说:“那再打一两吧。
”
八戒又打了一两。
小猕猴说:“还打一两,再打一两……”这样,小猕猴共计打了十两醋,也就是一斤醋。
八戒打完醋,说:“共计一斤醋,8角4分钱。
”小猕猴不慌不忙地掏出8角钱给了师叔八戒。
八戒接过钱,说:“不要耍赖,还差4分钱呢!”小猕猴问:“师叔,打一两醋多少钱?”
八戒说:“一两醋当然是8分4厘,4厘钱就舍去。
收8分钱。
”小猕猴说:“这么说来,一两醋就是8分钱了。
”八戒说:“那当然。
”小猕猴又说:“十两醋就是8角钱了!”
八戒说:“算得正确。
”小猕猴说:“我给了你8角钱,你怎么说还差4分钱呢?”八戒无言以对,只好又亏了4分钱,望着小猕猴提着醋走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