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课件_看杂技_表内乘法(一)1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4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计划教材分析: 1——5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算式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通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熟记1——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5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1、加强直观教学,抽象出乘法口诀。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口诀。
3、充分发挥儿歌在编制口诀中的作用,降低口诀编制的难度。
4、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考查学生口诀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渐提高熟练程度。
5、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完成熟记2~6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例1】猜猜每种水果各代表数字几。
+++=20×=15=( ) =( )思路分析:本题的考查点是乘法口诀。
可以运用推理法来解决这个算式谜问题。
两种水果和各代表一个数字。
+++=20 4个相加的和是20×4=20=5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3×=15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解答:=5=3【例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计算出下图中梨的个数吗?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原题图是一个不规范的排列形式,无法直接列出乘法算式,可以变化一下变成规范的排列形式。
只有使每行的梨的个数相同,才能列出乘法算式。
把最下面的一个移到从上面数第二行的右边,下面倒数第二行的两个移到正数第三行的右边,使每行的个数相同,调整一下摆放角度,即变成下面的排列形式。
要点提示:移多补少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
。
要点提示:推理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
现在每行有5个梨,共3行,可以列出乘法算式3×5或者5×3。
解答:3×5=15(个)或 5×3=15(个)答:一共有15个梨。
【例3】根据图列出乘法算式。
(1)(2)()×()=()()×()=()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解答时,先读懂图意,找出每组图形的个数和组数,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1)每组有2个,一共有4组,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2×4=8。
(2)通过平移和割补原来的图形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是4个方格宽是3个方格的长方形,这样可以得出乘法算式4×3=12。
(如图)解答:(1)2×4=8 (2)4×3=12【例4】()里最大能填几?()×5<22 13>5×() 26>5×()()×5<17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灵活运用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