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观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美丽的心灵电影观后感(万能7篇)美丽的心灵电影观后感篇1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美丽的心灵》的影片,影片主要讲的是诺讲得主数学家纳什在普林斯的故事。
故事大概情节是:年轻的天才纳什精神上患了幻想症,被幻想的虚无人物所左右,不但研究工作受到影响,生活也受到了影响,被送入精神病院。
经过他自己的艰难抗争和妻子的帮助,他终于重新回到了大学讲堂,并在多年耕耘之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震撼我内心的是什么呢?我想有这么几点也算一点体会:第一精神方面纳什的才华以及他做事情的专注精神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不管他是风流倜傥还是木纳少语,都是令人尊敬的。
纳什对科学的执着是另看过的人尊敬的,虽然有时是病态。
也印证了我几年前听过的一个讲座,说的是一个执着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如果他不是病人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这也能解释许多问题为什么大师、艺术家、伟人大都是理想主义者。
第二是纳什的妻子没有妻子的爱和协助治疗,纳什不会康复,这是伟大的爱情,也是伟大的人性之美我记得但丁好像说过一句话叫永恒的女性引领人类的飞升。
从这一点讲纳什是幸运的他找到一位漂亮、怜悯,仁慈,而又爱他的妻子。
能取到这样的妻子此生足矣第三是人性之美无论是主人公还是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以及普林斯顿大学都给与了他关照、关爱。
可能是出于对天才的尊重、对才华的敬仰,更多的体现的人性之美。
这也是影片的一主题更是好莱坞的风格。
这部影片的优秀之处在于把握住了人性的脆弱,把一个病态的人生及其艰辛的抗争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其中不乏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性之美的光芒,很有感染力。
我习惯于同情落魄的知识分子,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可能是我喜欢读书,可能是我也落魄,更可能是对文人风骨的一种敬仰。
美丽的心灵电影观后感篇2天才与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遥,有出色优势时要防止负面问题的出现,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类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人们,要学会理解包容别人,要培养阳光思维。
特别是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人员,要有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藏身。
《美丽心灵》观后感《美丽心灵》观后感(精选30篇)《美丽心灵》观后感篇1在《美丽心灵》这部影片中,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并且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
这是一个由真实的故事拍成的电影。
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叫做纳什。
纳什的行为在其他人的眼里是极其古怪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言语。
纳什是一位非常天才的数学家,在天才如云的普林斯顿大学里面,特别在数学系里面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他喜欢解决一些折磨人的数学问题。
正因为他在数学方面有着独特和过人的理解,为他在数学方面的陈旧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天才式人物理应在世界论坛中一直闪闪发光,他所走的路应该是阳光大道而不是独木桥啊!可是,正因为他的独来独往,古怪,喜欢沉醉在自己的隐秘的世界里,有种与世隔绝,不理世事的性格,才造就了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得到了精神分裂症,要不然凭他的博弈论早就站在了诺贝尔讲台上了。
在这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她的妻子知道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时依旧对他不离不弃,生活由原来的美满幸福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但是她从来都没有说过要放弃,更加没有离开他,面对纳什那种目光呆滞,蓬头垢面,长发披肩的模样,是失望更是一种痛心。
或许我们没有权利去埋怨上帝为什么造就一个天才出来,却无情地让他受到精神病的折磨,把这个人的一生都毁在心灵上,可知,一个人的性格,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仅仅是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更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事业和家庭,让你身边的人为你担忧,为你难过。
面对残酷无情的现实我们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勇敢地面对呢?纳什在深爱着他的妻子的帮助下,毫无畏惧,顽强抗争。
很多人都知道,在现实中你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自己把你自己给锁了,只有你自己才给你钥匙。
正好像中国古代的清朝时期,在面对帝国主义者的坚船利炮和清政府的腐统治,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是敌人的强大的外部设备可怕,还是自己国内人心涣乱可怕呢?无疑,一个不团结的国家最容易受人欺负。
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10篇)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10篇)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心灵观后感1在看每一部影片前,我都会按照片名在想这部电影讲的会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看《美丽心灵》。
起初我还不太明白影片中讲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一个不太合群、性格内向的数学天才,在难得的唯一的好友的鼓励下,成功的写下了博弈论,然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自己向往的工作。
接着又找到了一位理想的另一半,而且还在这期间替国防局进行着秘密的工作。
看到这里我就纳闷了,我丝毫看不出这跟美丽心灵四字有什么关系,难道这只是为了赞扬男主角吗?按捺住心中的种种疑问,我接着看了下去,慢慢的影片的线索终于也开始明朗了起来。
原来难得的好友和国防局的工作都只不过是他的幻想,他居然得了精神分裂症。
当我把整部影片都看完的时候,我才知道“美丽心灵”这四个字是多么的精妙,多么的恰当。
可以说,几乎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拥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
当中纳什的妻子艾丽西亚无疑是最符合的一个。
她一直陪伴着纳什,默默承担起整个家庭,一边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丈夫,一边又要照顾着年幼的儿子。
而整个家庭的开销都仅仅依靠她一个人打工的微薄的收入。
尽管如此,但她却还是忍住了生活带给她的种种艰难困苦,用十年如一日的决心、坚强的信念、持久的耐心,把苦难转化为甘甜的果实。
我记得影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纳什的朋友问她:“还撑得住吗?”的时候,她说:“每当看着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间不多,但却足够了。
”是对丈夫的爱,对家庭的责任,令她一直坚持了下来。
此外,还有另一个感人的情节,当医生说纳什需要重回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时候,纳什却表示想留在家进行自我治疗的时候,她不仅答应让他继续留在家里,而且她还会一直陪着他。
《美丽心灵》观后感5篇在《美丽心灵》这部影片中,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并且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
这是一个由真实的故事拍成的电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丽心灵》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美丽心灵》观后感1人生中,有一种东西总会打动着我们,在饥寒交迫的岁月里带给我们火炉般的温暖,那就是爱。
它如源源不断的活水,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从此,心灵不再枯竭,浑浊了。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美丽心灵》,我的心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影片以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着名数学家约翰纳什为原型,记叙了纳什从研究生到获诺贝尔奖这一感人过程:纳什是个孤儿,不合群,没朋友,所以他很孤独。
但他是个数学天才,他21岁便得出了博弈论,推翻了150年来老不刻薄的经济理论。
人算不如天算,正当他事业与爱情双收之时,他竟被查出早在他读研究生时便患有精神病分裂症分裂症会使无论再聪明的人一辈子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往往幻想出根本不存在的人和事,分别出真假。
治疗服药会让人无法正常思维,这无不相当于给数学家判了死刑。
纳什每次都偷偷背着妻子把药扔掉,他的病更重了,他幻想出的人逼他杀了妻子艾丽西亚,说艾丽西亚知道了最高机密,他也险些伤了她。
艾丽西亚没有弃他于不顾,他的同学也纷纷帮助他,他们告诉纳什:你有朋友,你有栖息之地。
爱逐渐唤醒了纳什,他也在此期间得出了许多理论,对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1994年,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鲜花虽美,但离不开园丁的悉心照料;瓜果虽香,但离不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幕后的工作者。
人,更是如此,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功。
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中的一位伟大的女性,艾丽西亚。
当我看到患病的纳什行举反常,自言自语,呆若木鸡是,艾丽西亚还没急我就先急得知跺脚。
想想整天面对这样一个人,谁能不着急?谁能受得了?她做到了她一个人把所有的苦都自己扛着,她把孩子交给父母,为了每天能多工作3小时。
美丽心灵观后感范文(通用34篇)美丽心灵观后感范文(通用34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心灵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心灵观后感篇1《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果真片如其名,实在是值得一看的优秀电影,个中情节看后颇为感动,这该怎么定义这部电影呢?励志吗?又好像不单是这样,女主人公对他丈夫的不离不弃同样令人敬佩。
但说是爱情也不全是,感觉都有吧。
但是,通过看这部电影确实是体会到了挺多的,人的意志,一爱一的力量,做事要坚持不懈等等。
下面就重点阐述一下个人对做事的理解。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数学天才曲折传奇又悲剧的一生,当他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他就一直致力于更高学位的奋斗中,为此他整日埋头扎在他的研究中,研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但是他一直没放弃,由于他的方法错误而迟迟没有成功,后来在他的舍友的提醒下,他成功的发现了一个定理,获得了他们学校的最高研究所(惠研)的席位,并在那里结识了他的老婆,他的一个学生。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太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又或是其他原因,他一度出现了幻想,而且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医生和他自己都要放弃他,送他去一精一神病院了,这也就意味着一位天才就这样彻底毁灭了,但是他的妻子冒着会被他杀死的风险留在他身边挽救他,他也终被妻子感动,努力的改变自己的现状,最后虽没有完全恢复,但却可以正常的生活了,这被誉为奇迹。
但我想说的是,这不是奇迹,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的去做,就一定可以改变不可能的事。
当大家都认为主人公不能研究出那个定理的时候,他没有灰心过,一直的进行不同的尝试,接二连三的受到挫折打击之后,依旧进行自己的课题,直到最后一刻他完美的发现了定理,成为学校的神话,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坚持不懈的结果,没有任何事任何结果是必然的,只要记住:事在人为,努力去做想做的事,就一定能有所改变!就像是女主人公一样,她相信自己能帮助自己的丈夫走出一精一神病症的影响,并为之坚持努力,最后也是帮助自己的丈夫战胜了病魔,捍卫了自己的家庭,保卫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另一个神话!所以,我认为在生活中,应该学会坚强,变得坚韧,遇到极其难办的事时,就算感觉几乎没有一丝希望了,我们也不该轻易放弃,要相信再坚持一下,就会有所改变,挺过去就能有新的出路。
《美丽心灵》观后感(集锦14篇)《美丽心灵》观后感篇1《美丽心灵》这部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仍潜心研究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
主人公纳什是一个奇怪而又不合群的人,在美丽的普林斯顿大学,他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但是幸好有查尔斯,他的浪子室友的帮助使得纳什能够忍辱负重,继续他自己的研究。
即使是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即使没有人喜欢,但这都不妨碍他对于自己理论的信心和坚守。
一如既往的继续演算,一如既往的不停思考,终于有一天在酒吧里,当他的那些同学有些取笑的让他去追求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孩,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终于有了成果,他推翻亚当·斯密的观点并给出了自己卓越的理论。
他在麻省理工进行教学和数学研究,和一位物理系学生艾莉丝相爱并结婚,当时是二战时期,他被将军请去做军事解密,最后还被国防部威廉帕彻委以更为重要更秘密的破解敌人密码任务,连他的妻子都不告诉,但最后人们发现从浪子室友到国防部这都是他的幻觉,其实不存在,他患有妄想性精神分裂症。
这对他怀孕的妻子是沉重打击,但不曾离开他,陪在他身边接受治疗,但他也意识到自己有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也努力的克服通过意志的力量,与幻影作斗争,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与此同时,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激烈,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他的研究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奋斗,在最艰难的时期,是他想象的浪子室友给他帮助鼓励安慰,可见他内心的孤单,但同时也表现出他为了研究付出的心酸挣扎,他执着的心就是美丽的心灵。
美丽心灵观后感(优秀7篇)美丽心灵观后感篇一《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果真片如其名,实在是值得一看的优秀电影,个中情节看后颇为感动,这该怎么定义这部电影呢?励志吗?又好像不单是这样,女主人公对他丈夫的不离不弃同样令人敬佩。
但说是爱情也不全是,感觉都有吧。
但是,通过看这部电影确实是体会到了挺多的,人的意志,爱的力量,做事要坚持不懈等等。
下面就重点阐述一下个人对做事的理解。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数学天才曲折传奇又悲剧的一生,当他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他就一直致力于更高学位的奋斗中,为此他整日埋头扎在他的研究中,研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但是他一直没放弃,由于他的方法错误而迟迟没有成功,后来在他的舍友的提醒下,他成功的发现了一个定理,获得了他们学校的最高研究所(惠研)的席位,并在那里结识了他的老婆,他的一个学生。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太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又或是其他原因,他一度出现了幻想,而且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医生和他自己都要放弃他,送他去精神病院了,这也就意味着一位天才就这样彻底毁灭了,但是他的妻子冒着会被他杀死的风险留在他身边挽救他,他也终被妻子感动,努力的改变自己的现状,最后虽没有完全恢复,但却可以正常的生活了,这被誉为奇迹。
但我想说的是,这不是奇迹,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的去做,就一定可以改变不可能的事。
当大家都认为主人公不能研究出那个定理的时候,他没有灰心过,一直的进行不同的尝试,接二连三的受到挫折打击之后,依旧进行自己的课题,直到最后一刻他完美的发现了定理,成为学校的神话,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坚持不懈的结果,没有任何事任何结果是必然的,只要记住:事在人为,努力去做想做的事,就一定能有所改变!就像是女主人公一样,她相信自己能帮助自己的丈夫走出精神病症的影响,并为之坚持努力,最后也是帮助自己的丈夫战胜了病魔,捍卫了自己的家庭,保卫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另一个神话!所以,我认为在生活中,应该学会坚强,变得坚韧,遇到极其难办的事时,就算感觉几乎没有一丝希望了,我们也不该轻易放弃,要相信再坚持一下,就会有所改变,挺过去就能有新的出路。
《美丽心灵》观后感《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30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3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丽心灵》观后感篇1《美丽心灵》这部影片以著名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为观众叙述了纳什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到获得诺贝尔奖的这段人生经历。
其中十分打动我的一个情节是当白发苍苍的纳什和马丁汉森在几十年后再次漫步在校园中,执起棋子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针锋相对,更多的是轻松悠然。
因为同样的场景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将其进行对比,学生时代的纳什面对马丁发出的挑战,会自负地应战,会为自己的失败慌张无措与耿耿于怀。
光阴流转,30年后的纳什面对对手时已经能够坦然与从容。
可以看见时间在纳什的身上留下了伤痛,但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年轻的纳什曾说自己有两颗脑袋却只有半颗心。
脑袋主导理智,心灵主导情感,年轻的纳什在是一个数学天才的同时在情商方面却像一个孩子,腼腆而自尊心极强,执拗而脆弱。
后来为了克服精神上的疾病,在妻子的鼓励下纳什开始试着改善自己的交际,孤独是纳什产生幻觉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他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内心,更多的接纳他人时,虽然从前幻想出的人物一直没有消失,但纳什已经能够不理会他们,基本不受他们的影响,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他的唯一,他有了关爱他的家人,朋友,学生……此时他仍然是那个天才的数学家纳什,他对科学的执着始终如一,但他已然不是那个孤独自我、急躁好胜的纳什。
片名《美丽心灵》一方面是指纳什的单纯坦率之心,对真理的执着不懈之心,对朋友的友好真诚之心,与病魔抗争的勇敢坚决之心,艾丽西亚的不离不弃之心,普林斯顿大学校友的包容之心,另一方面是指纳什那颗孤独自傲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事变迁而不断丰满柔软,宽容感恩。
时光让人垂垂老去,却又让人心不断绽放出夺目的美丽。
所以,我们不必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必为一时失利而颓丧不已,每一种经历都会丰富我们稚嫩而求知若渴的心。
《美丽心灵》观后感11篇《美丽心灵》观后感1丘吉尔说“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依然不减热情”,我想这句话已经很好地表达了这部电影的主旨。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这是我唯一可以肯定的事情”。
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学术研究也好,治愈病症也好,对一件事情投以热情和专注并坚持不懈地努力,结果未必是我们所期望的,当然,也可能达成目标。
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在结束时最终定格在某个状态;过程却呈现出各种动一态来和留下生命的轨迹,我们参与其中。
有些东西(比如病症)是不能消除的,它甚至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会因此而灰心气馁自暴自弃吗?还是损耗巨大精力终其一生与之搏斗?或者,像Nash一样承认事实,接纳自己,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已经发生的和还没发生的,害怕有什么用呢?背着痛苦来逃避痛苦,又能往哪逃呢?不如在痛苦袭来时,经历它,感受它。
从某种意义上说,Nash确实曾得到过查尔斯的帮助,虽然他只存在于Nash的精神世界中。
看到Nash满怀感激地流着泪向查尔斯和他的小侄女拥抱道别,我真愿意相信,他们的友谊存在过!信仰支撑起一个人的信念,有了勇往直前的动力和勇气;信仰也可能成为精神的枷锁,在现实与理想间苦苦挣扎。
可以体会,当约翰知道查尔斯——他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并不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视为最高荣誉为之奋斗的事业竟也是镜花水月,他真挚的情感的幻灭,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可我们也知道,不管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切都是在活着的情况下才有意义的,而活在幻境中不是真正地活着。
是什么成就了Nash,是Nash对数学坚持不懈的热爱,还是妻子不离不弃的伟大真爱,总之,爱是宇宙间存在的最高精神,它是人类的最高信仰。
爱是不愿放逐的自由,爱是心甘情愿的责任,爱是全无条件的给与,爱是爱是一种天赋的能力。
爱可以超脱苦难,爱使生命变得有意义。
这就是影片《美丽心灵》,根据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亲身经历改编,荣获8项奥斯卡提名,最终夺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女配角4项大奖。
美丽的心灵观后感(通用8篇)美丽的心灵观后感(通用8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心灵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心灵观后感篇1《美丽心灵》是天才约翰—纳什教授的传奇故事,主要讲述生性怪癖的纳什拒绝与同学、周边的人交往,而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数学研究上,尽管同学们的嘲笑和欺凌以及导师的失望使他无比痛苦和自卑,但他并未放弃心中的理想,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
他经常说:“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但由于对研究过于深入,而情感世界又过于贫乏,种种原因导致最后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顽强抗争,经过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学奖。
看完这部电影,它令我最为叹服的地方不是片中惊心动魄的或感人至深的情节,而是编剧的创作思路。
该编剧不落窠臼,打破普通影片那种戏外人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蒙在鼓里的只是戏中人物,体现观众的聪明才智,角色的无知的传统创作思路,片中情节发展与所有人的人生一样,以未知的方式来演绎,不管是身在其中的角色还是旁观的我们,没有到最后都不知道事情的发生,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地发展,丝毫没有欺骗观众,直到真相大白那一刻,我们才恍然大悟。
作为观众当我知道被编剧彻底欺骗后,一点都没有失落哀怨,反而被他高超的戏弄观众的技术深深折服。
两个小时的电影,我简直就是跟着主人公纳什一起精神病,觉得一切都那么正常和理所当然,以致于一直都没有发现问题的存在。
当罗深医生说纳什得了妄想症并强压他上车时,我十分不相信这事情,并深切同情纳什,因为我认为一定是医生判断错误,纳什被认为是精神病只是因为他做地下工作,他沉迷于破解掉密码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而且那个室友就是出卖他的人。
直到他的妻子找到纳什投放在废楼里的邮箱里的所有未开封的所谓加密邮件和纳什挖着手臂试图寻找植入其中的铅管而未得后,我才肯定他的病。
美丽心灵观后感
第一次看《美丽心灵》,人晕晕乎乎,一直认为纳什所说所做是真实发生在他身边的,直到他妻子去医院看他时才知道他之前是在幻想,告诉他数据从来就没拆开过,没有谋叛,这些全是他的想象时我才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多次细细观看之后,发现其实纳什的精神分裂症在影片中早就给了我们提示。
好东西需要细细品味!
纳什,他最让我欣赏之处是他具有超强的意志力,当他明白他患有精神分裂症后,他想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幻想,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当汤玛斯金来探测虚实时,纳什毫不避讳的说自己是个疯子,“我…我是个疯子,虽然我在服新药,但仍旧有幻觉,我仅仅选择去忽略他们,就像节食的人不放纵自己的食欲一样。
而我则是约束自己对图案、对梦想和想象的空间。
”细细听完这些,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并感到生活的一种无奈与悲痛。
同类型的影片看过很多,比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等,但是留给我震撼最深的还属《美丽心灵》和另外一部《叫我第一名》,“Brad:I mean,what could I possibly learn from a disability?””Gaylon:You learned to keep going.””Eli:You learned to not let it stop you.””Thomas:You learned to not let it win.”这是几句极具耐人深思的句子。
我想纳什、布拉德都是精神的强者,没有被生活所打倒!
影片中最吸引我的还是纳什的妻子艾丽西亚,她智慧、坚强、美丽,拥有坚定的信念。
不管发生什么都一直默默守护在纳什的身边,当纳什不能再工作,她既要赚钱,又要照顾小孩和患有精神分裂的丈夫,还有可能被丈夫发病伤害。
暂且不说身体吃不消,精神上的痛苦更是强无数倍。
当初他们走到一起是爱情,而后面这几十年,我想更多的应该是责任。
试问,有多少女人能做到像她这样。
所以,老话说的对,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当纳什偷偷不吃药精神病复发后,纳什拒绝去医院,他要用意志力来克制自己的幻想。
艾丽西亚不顾丈夫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危险,坚持留在他身边。
“你想知道什么事真的吗?”她把手贴在纳什脸上,把纳什手贴在她脸上,“你、我”、“还有这里”,她把纳什的手移到她的心脏,“这才是真的”,说不定能让你从梦中清醒的东西并不是脑而是心!最重要的是心灵!她相信纳什可以感受到她真挚的爱,相信纳什在爱的力量下能战胜幻觉,她坚信非凡的事情会发生,坚信她的丈夫会有好转。
在诺贝尔颁奖晚会,纳什道出肺腑之言,“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
在事业上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
只有在这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
今晚我能站在这里,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如果说纳什是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应该是艾丽西亚!没有艾丽西亚的支持,纳什很难走到拿诺贝尔奖的那天。
“A beautiful mind”,我觉得这个片名是颇有含义的。
Mind可译为大脑或者心灵,纳什拥有完美的大脑,他很聪明。
但往往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纳什的精神
分裂症也可以理解为是他完美的大脑所造成。
而最终,纳什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对爱的坚持,在相濡以沫的爱情支持下,心灵最终战胜了大脑。
我想A beautiful mind也许想传达是这个含义吧!
美丽心灵,简单的四个字,涵盖了纳什和艾丽西亚千千万万的一切!美好的心灵可以战胜一切,这就是我看完这部影片中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