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历史沿革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第三章外国人入境出境第一节签证第二节入境出境第四章外国人停留居留第一节停留居留第二节永久居留第五章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第六章调查和遣返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出境入境管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外国人入境出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保护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权益。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第四条公安部、外交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出境入境事务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下称驻外签证机关)负责在境外签发外国人入境签证。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实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出入境管理机构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
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委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受理外国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请。
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务管理中,应当加强沟通配合,并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五条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第六条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中国公民、外国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从对外开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况下,可以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的地点出境入境。
出境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应当接受出境入境边防检查。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对口岸限定区域实施管理。
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境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实施边防检查。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关于下发《出入境边防检查港口业务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00.01.17•【文号】公境检[2000]96号•【施行日期】2000.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关于下发《出入境边防检查港口业务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公境检[2000]96号2000年1月17日)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云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省、自治区公安厅边防局:为加强港口边防检查工作规范化执勤,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等法律法规,我局在征求各地意见基础上,制定了《出入境边防检查港口业务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现将《规范》印发给你们试行。
过去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规范》为准,有关表格由各单位按附件中的式样和标准自行印制。
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规范》,积极组织开展规范化执勤工作,我局将适时进行检查。
请各单位于2000年9月30日前将贯彻《规范》情况报我局,执行中有何问题亦请及时报告。
本《规范》自2000年3月1日起试行。
出入境边防检查港口业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出入境边防检查港口业务工作,提高边防检查工作水平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出入境边防检查港口业务工作应坚持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方便人员和船舶出入境的原则,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第三条港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要以边防检查执勤工作为中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勤务组织制度,在人员、经费、器材、装备等方面为边防检查执勤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边防检查历史:金文(辵,行进)(自,鼻,代脸部)(穴,山洞)(方,披枷犯人),造字本义:在罪犯脸上刺字,给犯人披上枷锁,并将放逐到深山远疆关中国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王制》的记载。
一、最早关于边防检查记载的文献为《礼记·王制》“关执禁以讥,禁异服,查异言。
”说明在我国周代已经出现了边关检查的机构和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查缉与本国人不同的外国奸细”(做旧,照片配文字合成)二、在《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着《司门》、《司关》、《掌节》等职位职责。
(做旧,照片配文字就是官职)例如《周礼》谓地官司徒所属有司门,掌国门的启闭,检查经过物品,征税并没收违禁品。
在《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
”隋初有司门侍郎,唐宋于刑部设司门司,着重检查行人,防备“寇盗奸诈”。
元以后废。
司关,负责检查出入关的货物、税收及查验过关人员的证件等三、在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了“关都尉”一职,主要职责为戍边防守,抵御外族入侵,接待中外使者,稽查行旅货物,边关对出入境人员及货物行李实行凭符传验核放行。
汉朝时期,鼓励对外贸易,同时为了防止外族入侵,禁止违禁品输出,凡货物人员出境,必须事先经过官府允许,发给“符”或“传”,由“关”执行查验,凭其所持的“符”、“传”放行。
秦汉时期的符最初使用的皆是木制符信,西汉以前通称之为“传”。
马缟《中华古今注》中注明:“传者,以木为之,长一尺五寸,书符信于其上。
又一版,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期信,即如今之过所也。
”后来汉朝开始用另一种以缯帛制成的符传,《后汉书.文帝纪》:“两行书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
”秦汉时期在洛阳周围共有八关即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到了东汉发展成为著名的“八关都尉”。
四、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在唐朝边防管理制度最大的改变是由内陆的“关塞”发展到沿海的“津”,当时对外开放口岸主要有广州、泉州、扬州、福州、杭州等地。
绪论第一节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产生与发展1.什么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是指检验检疫部门和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惯例等的要求,对出入境的货物,交通运输工具,人员等进行检验检疫,认证及签发官方检验检疫证明等监督管理工作.2.世界检验检疫工作的创立?1348年,意大利政府在威尼斯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卫生检疫站,以防止鼠疫等传染病传入国内.法国政府于1660年制定法规以防止小麦秆锈病的传入,并于1664年制定150余种商品的品质规格,首创了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管制制度。
3.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历史沿革?1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1864年,由英商劳合氏的保险代理人上海仁记洋行代办水险和船舶检验,鉴定业务,这是中国第一个办理商检的机构。
1928年,国民政府工商部颁布了《商品出口检验暂行规则》。
1929年,工商部又颁布了《商品出口检验局暂行章程》。
同年,工商部上海商品检验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国家设立的官司方商品检验局。
1932年,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商品检验法》,这是中国商品检验最早的法律。
1989年2月2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通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2002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化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商检局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新《商检法》实施后,《实施条例》的修改工作正在进行,不久将会出台。
2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中国最早的动植物检疫是1903年在中东铁路管理建立的铁路兽医检疫处,对来自沙俄的各种肉类食品进行检疫工作。
1927年在天津成立了“农工部毛革肉类检查所”,这是中国官方最早的动植物检疫机构。
1964年2月,国务院决定将动植物检疫从外贸部划归农业部领导,并于1965年在全国27个口岸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所。
2013年报检业务辅导:岀入境检验检疫产生与发展出入境检验检疫概述出入境检验检疫,是指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惴例等的要求.对出入境的货物、交通运输工具、入员等进行检验检疫、认证及签发官方检验检疫证明等监督管理工作。
岀入境检验检疫的目的,是保护国冢经济的顺利发屐,保护人民的生命和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本章主要概述了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产生与发展、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地位与作用、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体系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体制与机构。
第一节出入境检验检歿的产生与发展1348年,意大利政府在威尼斯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卫生检疫站,以防止鼠疫等传染病传人国內。
法国政府于166D年制定法规以防止小麦秆锈病的传人,并于1664年制定150余种商品的品质规格,首创了国冢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管制制度。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岀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出入境商品检验制度,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也有众多相关的协定和协'议。
从ig世纪后期开始,我国陆续制定了育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并设立机拘管理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商品检验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 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1978年以后,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基本国策,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出人境检验检疫部门不断强化行政瓠法、提高技术水平.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r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坏境r防止歎诈行为r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做出了重要的贡猷。
一、中国出人境检验检疫的产生(一〉萌芽从人类社会进入原始社会末期开始,自发的原始检验检疫行为就己经开始萌芽。
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原始的商品交换行为,为了确保这种商品交换結果的公平.交换的双方必然要对交易物一一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品,这就是一种原始和自发的检验行为。
我国出入境管理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出入境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原有的体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本文以2022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为切入点,结合国情和出入境管理的现状,提出几点对于我国出入境管理发展趋势的看法。
关键词出入境管理趋势一、提出背景和现实意义我国出入境管理工作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在《史记》中就有殷末周初箕子率族人去朝鲜的记录,但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出入境管理没有规范化的体系。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入境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应变革,1985年颁布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以下简称两法);1995年,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这三部法律法规成为当时出入境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解决当前出入境管理中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202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新法)正式实施,新法是在总结两法施行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当前国情制定的,对于进一步规范出入境管理,建立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出入境管理体制,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出入境管理法》的特点(一)整合相关法律,细化具体条款内容新法是对两法及其细则等出入境相关法律所规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同时将原来的《边防检查条例》中有关交通运输工具边防检查的内容加入中,使得该部分内容的法律位阶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对于交通运输工具检查的力度。
新法在内容上还丰富了对于外国人停留居留的情况,系统地规范境内外外国人的身份及其活动内容,并从证件管理的角度对难民和申请难民地位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作了规定。
新法具体化了行政处罚的细节,提高了部分行政处罚的上限,增加了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并处罚款等情形。
此外,还增加了中国公民不准出境规定的对象范围,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8条的基础上,增加了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年限规定的内容。
口岸边检法律法规培训学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边防检查工作概述------------------------- 1一、边防检查工作的性质二、边防检查的任务三、边防检查工作的原则四、边防检查工作的特点五、边防检查工作的职权第二部分法律法规---------------------------------- 7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七、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第三部分涉外工作纪律------------------------------ 38一、涉外人员守则二、登外轮工作人员守则三、个人保密守则第四部分证件签发及管理相关规定-------------------- 40第五部分各国风土人情简介-------------------------- 42第一部分边防检查工作概述边防检查是国家通过设在对外开放口岸边防检查机关,依法对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及其携带、载运的行李物品,货物等实施检查、监督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是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口岸秩序,方便往来的必要手段,是国家出入境管理和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边防检查制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开始,1949年在辽宁大连设立了我国第一个边防检查站,而后在全国的重要海、陆、空口岸都设立了边防检查站,并陆续颁布了边防检查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出入境的旅客和交通运输工具急剧增加。
边防检查工作在国家的出入境秩序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7年12月30日之前,我国边防检查人员全部是现役制的武装警察,由各省、市、自治区边防总队具体领导边防检查站的工作。
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海口、汕头九个城市进行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将上述九个城市所属边防检查人员由现役制改为职业制。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历史概略我国的出入境检验检疫主要由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以及与之相关联和配套的其他业务和行政职能有机组成。
其发展历程主要由萌芽、创始和发展三个阶段组成。
一、缓慢地萌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政府行政职能范畴的检验检疫工作就已经零星散见于我国的各类史籍,据《周礼•考工记》载,政府“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刑法伪除诈,谓之保商,而又禁其伪饰通其有无”,从而确保国内市场稳定,使商品交易得以公平、公正地进行。
据《睡虎地秦简》载,战国时期秦国法律规定对于过境马车,必须用火焚燎其车身,以防止疫病传入;当时秦国还设有“疠迁所”,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在其中收容和隔离麻风病人,并对其进行治疗;《史记》载,秦相吕不韦颁布法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在一些重要商品上铭刻工匠和各级管理者的姓名,以便追究粗制滥造者的责任。
从秦到唐的历史进程中,受对外贸易和国际间人员往来规模的限制,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以下简称检验检疫)一直处于原始萌芽状态。
自唐代开始,在广州等重要通商口岸出现了寓外贸管理、关税征收、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官员——市舶使。
宋代,专门的机构——市舶司设立,并明确具有对海外贸易船只“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的职责。
市舶使和市舶司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检验检疫工作的萌芽正式破土。
元代的市舶司里开始设立市舶牙人,专职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人员开始进入对外贸易管理机构。
与此同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法国等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对外贸易检验鉴定的公证人,西方统称其为经济人或公证人,和市舶牙人一样,承担着为贸易双方评品货物的质量和数量的职责。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欧洲爆发了第二次鼠疫大流行,为了防止疫情随着商船和贸易传播,近代国境卫生检疫制度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建立。
明代市舶司主要是为了管理朝贡贸易,为了达到“平交易、抑奸非”的目的,政府专门设立了市舶牙行来负责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二章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古代边关的边防检查职能
一、“关”的综合职能
西周时期陆地边境就已广泛存在作为进出国境关口的“关”,是国家设驻边域的一种军事机构。
春秋战国开始,“关”有了出入境点的性质。
秦汉时期,“关”已经演变成一种军政合一的机构。
二、航海业的发展促使出入境制度化和口岸检查专职化
(一)从内陆“关塞”到沿海“关津”
(二)市舶司——口岸专门管理机构的产生
1、负责船舶出入港的管理
2、履行检查手续
3、征收关税
4、负责对外贸易事宜
5、负责接待各国使节与商人的外事活动
(三)外寇入侵迫使口岸管理采取严格措施
第二节清代的出境入境边检查
一、清朝的“卡伦”制度
“卡伦”,即哨所(满语),兼有当今出入境边防检查、边境治安管理、边防部队、海关的职责,用以担负警戒、防卫、缉私、捕盗、防止入侵、防止外逃等。
卡伦的职责
1、出入境检查
2、捕逃、捕盗、维持边界治安
3、监督贸易、缉私
二、清朝末期的出入境边防检查
(一)外国控制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二)外舰频频入侵
(三)中国陆地边境受侵略
第三节近、现代的出境入境边防检查
一、辛亥革命未能收回丧失的国家主权
二、国民党政权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
(一)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的建立
1930年《查验外国人入境护照规则》
(二)出入境边防检查专职机构的设立
1936年底,外事警察统一改为由所属警察机关的行政科管理。
1946年,内政部成立警察总署,外事警察与国境警察合并,称作“外事国境警察”,由警察总署专设的外事处(第五处)统一掌管。
第四节新中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新中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制度的建立
(一)建立的背景
(二)建立的标志
1、设立边防检查机构
2、颁布边防检查法规
3、召开第一次全国边防检查站工作会议
(二)建立的标志
1、设立边防检查机构
1946年,在大连建立了新中国的第一个边防检查站。
1949年10月,在天津、青岛、烟台、厦门、深圳和安东(现丹东)等口岸组建了基层检查机构,称边防检查站。
1949年11月,中央公安部设立边防局。
1950年6月,云南省边防局成立,此后广东、广西边防局,苏南、苏北海防局,浙江、山东省公安厅海防处先后成立。
10月,东北公安部边防科成立。
(二)建立的标志
2、颁布边防检查法规
(1)《进出口船舶、船员、旅客、行李检查暂行通则》
(2)《进出口列车、车员、旅客行李检查暂行通则》
(3)《进出口飞机、机员、旅客行李检查暂行通则》
(4)《华侨出入国境暂行办法》
(5)《出入国境治安检查暂行条例》
(二)建立的标志
3、召开第一次全国边防检查站工作会议
1953年1月,公安部队司令部召开全国边防检查站工作会议,宣布我国边防检查制度已基本建成,并作了《关于全国边防检查站工作会议向中央军委的报告》。
二、边防检查制度逐步完善
(一)制订边防检查的具体实施办法
(1)《关于颁发联合检查工作五个实施办法的通知》
(2)《关于对出、入、过境民航飞机检查手续的指示》
(3)《对出入国境民航检查与监护的程序与方法的指示》
(4)《关于加强边防检查站对敌斗争的指示》
(二)颁布《边防检查条例》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边防检查工作
这一时期边防检查站划归解放军序列。
1973年4月5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全国陆地边防工作会议,决定在公安部成立边防总局,将边防检查工作由军队移交公安机关。
四、改革开放带动出入境边防检查事业不断发展
1979年《关于边防检查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986年“两法”《实施细则》、《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1991年《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
1994年“两法”《实施细则》的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思考题
1、我国古代边关具有哪些边防检查职能?
2、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3、清朝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是怎样的?
4、国民党政权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
5、新中国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