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2.98 KB
- 文档页数:13
《江雪》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
2.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体会诗人柳宗元借《江雪》这首诗,寄托自己万分孤独,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柳宗元借《江雪》这首诗,寄托自己万分孤独,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情怀。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
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图画,可以看到春夏秋冬;也是一种心情,可以读出喜怒哀乐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2.引导学生读课题。
3.通过读诗题,你知道这首诗中会有哪些内容呢?4.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去欣赏那一份雪景,去感受诗人的那份情怀。
二、初读感知,感受画面1.(出示古诗)全诗只有20个字。
请大家自由读两遍,要读正确、通顺,节奏要舒缓,要读出诗的韵味。
2.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3.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4.指生朗读。
5.小组交流讨论,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三、读出画面,交流点拨1.读完了这首诗,咱们来交流一下,看看这首诗里都写了什么,这副画里都画了些什么?老师给大家画一画。
2.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边画边读。
3.预设:生说渔翁,师一艘小小的船,一根短短的鱼杆。
你为什么只画一个?孤,独。
4.通过两个字看到了一个画面,哪一位同学来完整地说说蓑笠翁的意思。
师,就这样把下面两幅画面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了。
《江雪》(垂钓组诗)教学设计垛田中心小学张晓骊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江雪》;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四年级上学期古诗《渔歌子》《题秋江独钓图》。
课标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二学段阅读部分第6条)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结合图画领悟诗文大意;2.感知古诗的韵律特点,在诵读中体验三首诗的情感,深入感悟《江雪》表达的情怀;3.初步理解古诗中“渔翁”意象的文化意义。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1.游戏:声调传情(不张嘴,用声调表达喜怒哀乐)2.课前诵读: 《渔歌子》《题秋江独钓图》一、巧借画面,复习导入1.根据课前诵读呈现的图画说明古诗的一大特点:诗中有画;2.呈现《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插图复习背诵;3.呈现“寒江独钓”国画导入新诗教学。
二、对照画面,领悟大意1.图文对照,逐行理解诗意,相机明确“绝、灭、径、孤、独”等古单音节词的意思;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再呈现出自己相对规范化的理解。
2.闭上想象,让图画走进脑海深处。
3.去除投影上的画面,要求学生说说脑海中的图画。
4.将脑海中的图画写下来并交流。
5.指导读出画面感。
三、趣味诵读,体验情感1.自由读,咬文嚼字,讨论:作者喜欢这漫天大雪吗?从文字中找出理由。
2.用兴化方言读,联系“声调传情”游戏,体会“入声”所传达出的“不服气”之意。
3.用兴化方言读《渔歌子》《题秋江独钓图》,与《江雪》韵律作比较,初步体会三首诗的韵律与诗歌所传达的感情之间是有关系的。
4.补充柳宗元写《江雪》时的窘境,再读古诗,展现其“不屈”之精神。
四、比较画面,了解意象1.再次同时呈现出三首诗的诗意图,寻找共同点:都有一位渔翁。
2.为什么这么多诗人都爱写垂钓、都爱把自己比作渔翁呢?补充阅读《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引导讨论。
4.诵读结课。
《江雪》(垂钓组诗)教学反思垛田中心小学张晓骊12月1日下午学校语文组活动,为全校语文老师开课,执教《江雪》(垂钓组诗)。
《江雪》教学设计四fontsize="6">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8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岳彩花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
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
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边贴边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人踪什么意思?灭什么意思?查字典选义项。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指导朗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过渡到第二句。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江雪)此文转载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
《江雪》教学设计一、以画引入。
1.引入。
师: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好。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大家能根据图画的意思说出是哪首古诗吗(出示图画)。
师:太容易了,难不倒孩子们,来点有难度。
这幅画是哪首古诗的情景呢2.揭题,读题。
师:不知道没关系,这是一幅《寒江垂钓图》,他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诗歌《江雪》的意境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意境画,学习被称为“五言之冠”的《江雪》。
(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同学们昨晚的预习很仔细认真,这幅《寒江垂钓图》,就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诗歌《江雪》的意境画。
这首诗中还有很多知识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意境画,学习被称为“五言之冠”的《江雪》。
来,把课题读一读。
)3.解题:江上雪景。
师:从题目的字面上看,能知道这首诗大概写些什么呢——江上的雪景。
二、读通、准诗句,进行字音教学。
1.一次读诗——读准、读流畅。
师:诗人是怎么描写江上的雪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得通顺。
明白了吗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师:谁来读一读,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哦,看他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顺。
)(2)指名抽读(2——3个)纠正字音(师:有些字音读得不够准,老师把容易读错的字归类在一起,请孩子们自己借助拼音,读读吧。
)(3)齐读(师:把难度的字读准了,相信把他放到诗句也没问题。
来,全班一起。
)2.二次读——有节奏读。
师:一会功夫,孩子们就能读得又准又流畅,如果还有节奏,就更棒了。
五言诗一般怎么读——采取二三读法,老师画好节奏,谁来试一试。
(指名有节奏读)师:读得真有节奏,请同学们跟着他这样读。
(或,谁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的,挑战。
)下面我们来赛读:(男女分别采取二三读法读全诗)。
师:有节奏地读,大家能做到声断气连,读出了诗歌的韵味。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了解诗景色。
(1)合作了解诗景师:请你再自由地有节奏地读这首诗,思考:诗中展现的画面有什么景物(小组合作)生: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寒江、雪……(2)学习“径”字并了解古诗中的“虚指”(2分钟)师:“径”的部首是“双人旁”,与什么有关“径”字的意思是——万径是万条路吗表示许多条路,像这样用数字表示数量很多的方法叫虚指,那“千山”是一千座山吗是……虚指在古诗词中经常用到,比如: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疑是银河落九天,万条垂下绿丝绦等,……现在词语中也有如:千山万水、五颜六色……都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江雪》互动电子白板教学设计一、谈雪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看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可唐代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白板出示雪景图,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接受知识。
课伊始,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雪”引出课题,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点击白板中的音乐图标)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指名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思维的特殊形式。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详情请访问三、进入情境,自主学习1、请结合注释或请教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并圈出不懂的字词。
2、现在我们来汇报一下学习成果,并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补充。
▲讨论交流重点品读的词语(指名上台利用白板圈画出相关词语,如:“万径、千山、灭、绝、蓑笠翁、孤舟”等,然后交流补充)▲利用白板让学生上台将“蓑、笠”分别与实物相连。
【古诗语言,是极富魅力的语言。
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词、句”的理解上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理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语言进行比较、琢磨、推敲、品析,甚至吟咏,体味古人用词断句的精妙所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增强鉴赏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3、理解了这些字词,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
学生很投入地齐读。
4、谁来结合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学生自由发言。
(如: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江雪》教学设计一、开门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板书:江雪柳宗元)一起读题。
江雪就是江上的雪景,再来读。
二、二度读诗1、(出示诗歌)有人说,诗是语言的贵族。
这首诗短短20个字,十分简练。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个字读准了,字字落实了。
先练练。
2、谁来读?注意每一个字都落实了。
3、除了字字落实了,读诗呢,还要有节奏,像唱歌一样。
自己再练一练。
(出示:有节奏标记的诗歌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这次老师想听到的是有节奏的字字落实的朗读。
谁来试一试。
齐读。
三、答疑连说1、同学们会读了,有没有字词意思不理解的?蓑(suō):蓑衣。
用草或棕榈叶子制成的雨衣。
笠(lì):笠帽。
用竹子或棕榈皮编成的帽子。
绝:绝迹,没有了踪迹。
踪:踪迹,脚印。
(如:失踪)径:小路。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灭:消失,没有了。
(如:灭亡)翁:老人。
(如:“渔翁”解释为捕鱼的老人)独:独自。
(出示:蓑衣笠帽图。
)教师进行解释。
(出示生字:孤)这里有个生字,读孤gū:单独。
(如:孤身一人)左右结构,左边是子,右边是瓜,写的时候你觉得在笔画和结构上要注意什么?(子中间的横变为提;左边占三分之一,右边三分之二。
)2、(出示:诗句)你能连起来大体地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同桌之间先互相说说看。
3、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准确,并进行纠正、丰富。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座座山上,鸟飞得没有了踪迹;条条小路上,人的脚印都消失了。
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正在大雪纷飞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四、全班说画1、古人说,诗中有画。
意思是说啊,一首好诗,就仿佛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柳宗元的这首《江雪》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好不好?2、你觉得这幅江雪图上应该画些什么?(预设讨论:1、画山。
《江雪》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魏娟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图景理解词句,了解古诗意思。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
看图片猜诗词题目同学们刚刚背了那么多的古诗,每首古诗都可谓是一幅图画,描绘着它的意境。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画,同学们能看图猜猜,图中表现的是哪首诗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由唐朝诗人柳宗元所写的古诗《江雪》。
板书课题——江雪。
(二)解题:1、师:请同学们看着这个题目,发挥你们的想象,能告诉老师“江雪”是什么意思吗?(结合图片,理解“江雪”就是江上的雪景。
)2、同学们真棒,题目的意思说得很准确,能把题目读好吗?(齐读课题)(三)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8页,自己先来读读这首古诗,把不认识的,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可以问问同学,也可以问问老师。
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A.请个别学生读,互相评价,正音。
B、师范读。
(出示课件,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同学们愿意听吗?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读的有感情、有节奏、有停顿(在哪里停顿呢?出示课件。
)2.借助课件上面的诗,认读几个加拼音的生字,并组词。
(还要注意带拼音的几个字的读音,谁来说说哪些字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呢?)试着解释径、蓑笠翁的意思。
出示图片---蓑衣,斗笠(从图片上可以看出穿蓑衣,戴斗笠是用来干什么的?)生:防雨、防雪的。
3.解决难写字。
(你觉得古诗中有哪些字是比较难写的,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师先范写,生自己练写!<展示写的好的字>4、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有节奏,有感情的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古诗韵味来。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活动: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
你联想到什么?二、学习新课1.初读课文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爆屠曈换符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课时《江雪》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句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出示雪景图)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岳彩花教学目标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
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
(板书)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
(辨析字形:蓑笠钓鱼孤独)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
(衰钩狐)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
(领读——自由读)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人踪什么意思? 灭什么意思?查字典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
(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
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什么意思?有人钓雪么?从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江雪》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萧萧寒风,伴着无尽的落叶,冬天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写冬天的佳作,让我们回忆学过的古诗中,哪些是和冬天有关的?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配乐)找生背。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1.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也写了一首描写冬天的诗(课件:题目《江雪》)(板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赏读这首诗 ,和诗人柳宗元一起感受诗的意境。 2. 打开课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3.大家读得真好,指生读。 4.在这首诗中,你感觉哪个词不好读?(课件:蓑笠翁) a正音:翁 (wēng) “翁”是什么意思?(老者,年老的男子) b:解释:蓑笠翁。 谁来说一说“蓑笠”是什么意思? (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蓑衣,头上戴着的是——斗笠。 蓑笠翁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蓑衣是草做的防雨的衣服,所以是草字头,斗笠是竹子做的帽子,所以是竹字头。 记忆生字时,要根据字的意思记住它的偏旁。 c:“孤”这个字大家都认识,但写的时候我们容易写错偏旁,和“狐”混淆。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好办法。有成语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课件)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茕茕孑立”的“孑”字,就是孤单的意思,所以“孤”是“孑”字旁。 我们理解了字义,就不会再写错偏旁了。 5.字音记住了,让我们一起齐读古诗。(学生读) 6.同学们,读古诗和读现代文不一样,它是讲究韵律的。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朗读方法“平仄朗读法”古人把字分成平声和仄声两大类。(板书:平 仄)一声二声的字属 于平声,用一条短横表示,读时就把声音拖长一些;三声四声的字属于仄声,用一条竖线表示,读时就把声音放短一些。(板书:长 短)听懂了吗? 听老师来示范一下(老师范读) (课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7.这么读你觉得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美了一些,有诗的味道) 小结:其实读诗的方法有很多,闲暇时像这样打着节奏读读古诗,时间久了古诗的韵味就会浸润你,你也会读出古诗的这种韵律美。(板书:韵律美) 三、诗画结合,释诗意。 1.古诗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讲究韵律美,每一首诗的诗意也很美。你有什么好方法读懂诗的意思?让我们一起交流。 (1)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古诗每个字都是珠宝,所以有一个词叫“字字珠玑”。把古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古诗的诗意,这就叫“串词连句”。) (2)多读几遍,朗读品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3)诗画结合。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首诗,它就是一幅画。想象画面就能大体了解诗的意思。) (4)查字典,借助工具书,问老师。 (借助工具书,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5)上网?? 看来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多,老师把这些方法整理在课件上(课件:1. 串词连句2.诵读3. 诗画结合4借助工具书.5.??) 2.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用学过的方法,解释每一句诗的意思。(课件:小组合作,了解每句诗的意思。) 3.小组汇报交流。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的见解? 4.再来看这两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这里的“千山” “万径”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小路吗? (不是。它是概述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小路。)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在古诗的创作中经常运用。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都是夸张的手法。 (2)看来大家很有收获。请一位同学再把整一首诗的意思说一说?(课件:飞雪图,配乐)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这首诗的勾画的优美画面。 (评价:在你声情并茂的描写下,我们真的感受到这幅江上雪景图。) 四、锤炼字词,悟诗情 我们借助字典,通过串词连句,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了诗的意思,感受到诗中有画,诗中还有情, 这首诗还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冷清、孤独??) 1、(1)仔细再读一读,从哪里感受到环境的冷清? (2)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下得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怕冷不出家门。 (评价:你真聪明,能从字里行间寻找体会到更深刻的含义,这真是一个好的阅读方法) (3) 是啊,没有人愿意出门,连鸟儿也要藏起来,所以诗里写道——(生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雪下得真是大啊!因此——(生看着屏幕中画面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这句诗里哪些字词写人、鸟不见了,没有了? ( 绝、灭) (5)试一试如果不用“绝”字,还可以用哪个词代替?(语言文字比较训练) 如:千山鸟飞尽 (6)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一种写法好?(押韵,这就是古诗的韵律美) 再来读一读,谁来谈一谈哪一个程度更深,没有的更彻底?(绝) 看来作者用字用词非常讲究,经过了一番推敲斟酌,整个江上冷清、凄凉环境氛围,仅用“绝”“灭”二字,就精妙的描绘出来,体现了古诗的凝练美! (7) (课件)你看,“绝”对“灭”,找一找诗句中还有什么对什么(千对万,鸟对人,<鸟怎样,鸟飞绝,对人踪灭>孤对独),数字对数字,事物对事物,一个词对着一个词,非常的工整、漂亮。这就是古诗的对仗美。(板书:对仗美) (8)让我们再来读读诗,感受这万籁俱寂的清冷画面。 2、再仔细读诗,从哪里感受到孤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孤”“独” 同学们再仔细的读读诗,从字里行间找找,从哪里能感受到蓑笠翁内心的孤独? (2)“寒” 【分两步:一是冬天寒冷,二是自己的遭遇】“寒”字用的太妙了,即写了天气的寒冷,更多的体现人物内心的冷。 (3)“千山鸟飞绝,??”这首诗前两句重点写景,后两句重点写人物,用情景的寒冷,突出人物的孤独,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衬托。 (4)“雪”:篇末的一个”雪”字,紧扣题目《江雪》,这叫“篇末扣题”。 (此部分视学生情况设计准备。) (5)天这么冷,人都不出门了,鸟也不见了,到处都是茫茫大雪,蓑笠翁还出来,他能钓到鱼吗?(不)他为什么还要来钓鱼呢?(??) (6)虽然天气寒冷,但蓑笠翁笑傲于江雪之中。让我们带着蓑笠翁的傲气,豪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引出背景: 通常一首诗总是饱含作者的感情,折射他的生活,而柳宗元创作《江雪》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呢?(课件:背景),请同学们小声快速阅读: (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4) 面对逆境,柳宗元没有悲观失落,依然逍遥自得,独赏江雪之美,独享垂钓之乐。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看到了一个坚强不屈的柳宗元;倔强的柳宗元;忧国忧民的柳宗元„„) (5)现在你就是柳宗元,你能把你的这份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生配乐吟诵。 能背出来吗?齐背。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想象画面,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 (课件)题秋江独钓图 (学生自学,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请教一下,也可以可老师交流。教师巡视,课件) 1. 指生说诗意。 2. 你觉得诗人写这首诗时,心情怎样?怎么知道?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壶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很高兴) (从诗人的简介中可以了解到,王士祯当时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王士祯正身处顺境,钓鱼赏景,乐在其中,但这二人都享受到了垂钓之乐。) 4.谁能用高兴,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首《题秋江独钓图》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看来,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写出的诗感受也不一样。 5. 请同学们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这节课,通过赏读两首古诗,让我们领悟到,优秀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课件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更多描写景物的古诗,体会一下诗的意境,那将是一件快乐的事。篇二:江雪教案 23、江雪 教学设计: 同学们,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在此共聚一堂,你们开心吗?那你们知道老师姓什么?所以,你们应该叫我——伍老师。你们叫的真好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懂礼的孩子,因此,等下上课的时候,大家不仅要向伍老师问好,还要向在座的各位老师问好。比如, 我说上课,你们应该说,各位老师好。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学过古诗吗?谁能背诵一首你学过的古诗?(学生背诵) 2、相信聪明的同学已经猜出来了,我们这节课将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江雪》 3、板书试题,学生齐读。 二、感受新知,质疑问题 1、释题:江雪,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边)上的雪景 2、自由朗读诗歌,读通诗句 3、个人尝试背诵,集体读诗 4、相机引导:既然大多数同学能够背诵这首古诗,是不是我们就不需要学习这首古诗了呢?(不是) 那么,你认为学习古诗《江雪》,还要知道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了解作者,诗句意思,思想感情,写作背景,心 境??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以6人左右为以小组,根据诗题、诗的内容提出质疑,小组代表作好记录,板书到小黑板上。 2、小组代表板书,教师把涉及的简单问题请学生回答。 3、我们知道要想理解古诗大意,应该先把古诗当中生字词的意思掌握透彻。接下来,请问,如果让你给古诗中的字词作注释,你认为哪些字词需要作注释? 4、学生个人发言,师讲解:绝,无;没有。 灭:消灭,没有了。 万径:虚指,指所有路,千万条路。 孤:孤零零。 舟:小船。 翁:老人。 蓑笠:蓑衣和斗笠 独:独自。 5、同桌之间再次讨论:这首古诗的意思 四、交流展示,突破难点 根据已知注释,学生汇报、展示古诗大意: 1、指名学生读前两句,说意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个人的踪迹也没有。 2、师相应地作图:山峰、大雪 3、齐读后两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上的小船里坐着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此时,他正独自坐在船上孤零零地垂钓。 4、你们认为:这幅画上应该还有哪些景物? 5、学生个人说:江、孤舟、老翁、垂钓、大雪 6、师完成作图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出示cai,观赏雪景图,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说说柳宗元写此诗时是一种什么心境?齐读最后两句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这种孤独的心境从诗中那些字可以看出来?(找出诗中的关键字) 3、再读《江雪》,感受诗人当时寂寞、凄冷的心境。 4、圈出“千万孤独”,师配乐范读,学生随后配乐朗读,读出这首古诗的“千万孤独”。 5、最后,我们来欣赏一首动画歌曲《江雪》,仔细聆听,听完后,说一说,你们听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