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力量投资竞技体育——从丁俊晖的例子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188.05 KB
- 文档页数:3
丁俊晖的生财之道衬托中国体育失败的成功案例丁俊晖刚刚在海宁赛上遭遇苦主宾汉姆横扫出局,然而在丁俊晖辉煌的一个赛季过后,人们对他的期待一如往常。
与此同时,游泳中心禁止宁泽涛接广告的新闻曝出,体制内的宁泽涛难免要与距离体制最远的丁俊晖相比较。
一个靠体制养活的优秀选手,一个自力更生自我生财的顶级巨星,差距永远离不开两个字:体制。
2005年,年仅18岁的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和亨德利等名将,首次夺得冠军。
一个初出茅庐、稚嫩青涩的毛头小子,在面对台球皇帝亨得利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表现强势,以9-5的比分将皇帝拉下马。
其精准的远台和超高天赋的围球功夫,让皇帝也无可奈何,一颗超级巨星冉冉升起。
如今,近十年过去了,丁俊晖也渐渐成熟,不再清瘦的他甚至被球迷调侃没有脖子。
尽管丁俊晖有着像丁小胖发展的趋势,不过还不至于担心斯蒂芬-丁的出现。
丁俊晖作为一个斯诺克顶级选手,很少有官方媒体对他有着清晰的历史定位。
至少,丁俊晖在台球领域对中国的贡献绝对不亚于姚明对中国篮球发展的贡献。
何况,姚明的商业化有着这样一层意味,就是NBA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姚明也成为一个商业化的成功案例,为NBA和篮球贡献了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价值。
丁俊晖则成就了中国的台球盛世!丁俊晖的横空出世,不仅挽救了烟草公司弃斯诺克而去带来的急速衰落,也让中国企业在斯诺克和台球领域拥有了绝对话语权。
中国自己的台球品牌星牌公司,成为世界斯诺克联合会合作伙伴,亨得利更是加盟夜时尚台球俱乐部成为中式八球的推广大使。
在中国,台球厅遍地都是,星罗棋布,台球厅的质量和价格也衡量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80后小时候被禁止去的“三室一厅”,变成如今男女皆宜老少同爱的娱乐健身项目,丁俊晖功不可没。
2010年,中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球台、球杆制造商,年采购金额居全球之冠;每年有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等三至五项国际级赛事在国内举行;中国的“台球人口”已达到6000万,专业选手已有300人左右。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荣誉,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使他们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的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是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机构主要是中小学和社会体育俱乐部。
在中小学中,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竞技体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体育俱乐部在这个阶段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俱乐部可以为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训练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俱乐部还可以提供专业的赛事和比赛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二阶段是专业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体育学校和体育学院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体育学校可以专门锻炼和培养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训练和指导。
体育学院则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体育人才。
在专业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的课程,还要参加各种赛事和比赛。
这些赛事和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还能够让他们积累比赛经验,了解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水平和风格,为以后参加国际比赛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是国际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机构主要是国家队和职业俱乐部。
国家队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最高级别机构,他们可以提供最专业的训练和指导,为选手参加国际比赛做好准备。
选手在国家队中参加国际和地区性比赛,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职业俱乐部则主要是提供职业联赛和俱乐部比赛的机会,让选手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职业俱乐部可以提供良好的训练和比赛环境,让选手积累更多的比赛经验,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是退役与继续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退役选手可以选择从事教练、裁判、体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竞技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并为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可以分为基础阶段、专业阶段、国际阶段和退役与继续发展阶段。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近年来,我国在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体育强国视域出发,探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体育教育。
基础体育教育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基石,只有通过广泛普及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才能为更多的人才输送体育运动的后备力量。
要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教师。
要加强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建设,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需要加强专业培养。
专业培养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要加强高水平体育学校和体育专业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培训和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
要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引导和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保障和支撑,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僵化的体制机制,才能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要优化选拔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选拔标准,为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要加强俱乐部体制和市场机制建设,打造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体育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竞技体育的培养和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要加强国际赛事的组织和参与,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项目,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来华培训和工作。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需要加强基础体育教育、专业培训、体制机制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
在体育强国的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至关重要。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应该早期发现,积极培养,综合培养,全方位发展。
早期发现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关键。
学校、社区、家庭等都应该加强对儿童体育运动的推广和普及,通过广泛的体育课程、兴趣小组和竞赛选拔等方式,及时发现具有体育潜力的孩子,并引导他们进入专业化的训练体系。
积极培养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旦发现具有潜质的运动员,需要给予足够的培训和训练机会。
学校体育课程应该注重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俱乐部和专业化训练机构应该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战术和体能培训。
还要通过国内外的交流和比赛,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和国际化视野。
综合培养是确保竞技体育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竞技体育不仅需要拥有过硬的技术和强大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除了专业化的体育训练外,还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比赛应变能力。
运动员还应接受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术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以便将来能够在退役后有更多的发展选择。
全方位发展是确保竞技体育人才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竞技体育是一项长期的训练过程,需要运动员在多个方面保持平衡发展。
除了专业训练之外,体育人才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健康、规律作息、心理调适等。
运动员还要注重学习和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成为体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做好准备。
从案例分析看家庭培养竞技人才方式——以斯诺克运动员丁
俊晖为个案
程宝玉;贺峰
【期刊名称】《湖北体育科技》
【年(卷),期】2007(026)006
【摘要】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过程,国家在对奥运会的重点项目的竞技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到一些非奥运会的冷门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以2006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获奖的运动员丁俊晖为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竞技水平很低的个人项目(如台球),可以交给家庭或社会举办,同时政府给予扶持."丁俊晖模式"成为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通过丁俊晖获得的成功作为典型案例,从社会学角度对丁俊晖的成材之路进行探讨.
【总页数】2页(P626-627)
【作者】程宝玉;贺峰
【作者单位】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扬州,225127;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南京,2118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05
【相关文献】
1.对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探讨——由三个案例分析谈起 [J], 胡水清
2.从案例分析看我国竞技人才培养体制——以胡凯为案例分析体教结合培养模式[J], 孙志伟
3.从案例分析看家庭培养竞技人才方式——以斯诺克运动员丁俊晖为个案 [J], 周国海;袁桂才
4.从案例分析看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模式 [J], 周国海;贺峰
5.家庭体育与特需儿童的健康成长——《非中心城区特殊家庭问题儿童教育个案的研究》案例分析 [J], 唐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育强国背景下“丁俊晖模式”的分析与新思路
张继丰;付学伟
【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
【年(卷),期】2022(12)10
【摘要】东京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的全红婵,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除了金牌,她的年龄是人们广泛关注的另一个热点。
这位年轻的中国小将,在夺冠时年龄仅有14岁,与当年年少成名的丁俊晖一样,都属于从小接触专业体育指导的运动员。
而该文探讨的“丁俊晖模式”不局限于有关竞技体育社会化培养的内容,而是重点探讨与反思运动员在少儿时期放弃学业而过早踏入职业化体育的利弊,这一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总页数】4页(P195-198)
【作者】张继丰;付学伟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
【相关文献】
1.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文化宣传模式建构
2.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讨探
3.体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活动模式创新研究
4.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思路研究》
5.“体育强国梦”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才管理论文:浅谈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对竞技体育人才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应找出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才状况因素分析对策探讨在竞技体育政治化和商业化色彩日益浓烈的的当下,社会和人们对竞技体育的需求日趋增长。
高水平、高质量、长时期内的竞技体育人才的供给成了主要问题。
北京奥运会后,要实现我国竞技体育蓬勃发展,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很重要。
所以,必须再次从竞技体育人才自身定义、特点出发,找出我国特定环境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可行的对策,解决这些难题。
1竞技体育人才的定义及其特点1.1竞技体育人才的定义竞技体育人才就是指在竞技体育内,为了更好地创造优异成绩,那些直接做出不同贡献的人都称为竞技体育人才。
我认为竞技体育人才指在竞技体育领域少数具有一定运动能力的体育天才。
他们的数量很少,如我国“飞人”刘翔,美国的菲尔普斯,这些高水平专业优秀运动员太少,他们可称为划时代的体育奇才。
当然我所研究的竞技体育人才就是指这些少数优秀运动员。
1.2竞技体育人才的特点(1)运动寿命时限性。
竞技体育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从选才、训练到不断提高运动水平,到参加比赛成为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往往至少需要8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而保持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时间却很短。
由于竞技体育竞争激烈,一旦运动员成绩不能保持高峰状态,那么作为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也将宣布结束。
如我们常说“朱建华时代”已过去,犹如昙花一现,这就所谓运动员吃“青春饭”。
这些运动员从训练到成长为优秀人才,所承受同龄人和正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艰苦,忍受大负荷训练的痛苦,以及运动的伤痛,这种煎熬一直到运动生涯的结束。
但他们的运动寿命却很短暂,很仓促。
这是竞技体育人才的一大特征。
(2)成功欲望强烈性。
竞技体育追求的就是超越自我和取得竞争的成功。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作为体育强国,我国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主要包括基础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高水平竞技阶段。
首先是基础培养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广泛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提供全面的素质训练。
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体育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基本技能。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和干预,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
在社会体育中,要加强体育俱乐部和社团的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各种体育项目的培训和选拔机会。
还需要建立起青少年体校制度,组建各类优秀青少年体育团队,对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接下来是专业培养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进一步筛选、训练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体育人才,提供专业化的训练和培养环境。
这一阶段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体制机制,将优秀的体育人才引导到专业的学校或训练机构进行专业化培养。
在学校教育中,要建设一批具备专业教练员队伍和设施设备的职业体育学校,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培养环境。
要加强对体育教练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还要建立起体育人才的评估和选拔机制,及时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人才。
最后是高水平竞技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出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各类国际比赛的顶级体育人才。
这一阶段需要建立起全面、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提供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环境。
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提高其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
学校还应该与专业体育俱乐部和国家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和机会。
在社会体育中,要加大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投入和支持,提供专业化的训练设施和教练员,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培养条件。
还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竞技状态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