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高考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6
离子反应的本质基础知识精讲一、离子反应的本质(1)离子反应在水溶液里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属于离子反应.酸、碱、盐溶于水后,能电离产生离子,所以酸、碱、盐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离子反应通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注意,下列反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①↑+∆+HCl 2SO Na )(SO H )s (NaCl 24242浓 ②O H 2SO CuSO Cu )(SO H 222442+↑+∆+浓 ③O H 2NH 2CaCl )()OH (Ca )s (Cl NH 223224+↑+∆+s 像这些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通常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再注意,上述①②反应在水溶液不能进行,①是由于-+-+24SO H Cl Na 、、、能共存而不反应,②是由于Cu 和稀硫酸不反应,③在水溶液中也能进行,此时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即O H NH OHNH 234⋅====+-+ 或O H NH OH NH 234+↑∆+-+(2)离子反应的本质①强酸能制取弱酸,弱酸能制取更弱酸.例如,用盐酸和COONa CH 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COOH CH 3,用COOH CH 3溶液和32CO Na 溶液反应可以得到32CO H .COOH CH NaCl COONa CH HCl 33+====+323323CO H COONa CH 2CO Na COOH CH 2+====+)O H CO CO H (2232+↑====而盐酸溶液中)H (c +大于COOH CH 3溶液中)H (c +,COOH CH 3溶液中)H (c +又大于32CO H 溶液中)H (c +.由此可知,由323CO H COOH CH HCl →→,)H (c +一次一次减小. ②强碱能制取弱碱,弱碱能制取更弱碱.例如,NaOH 溶液与Cl NH 4溶液反应能制取O H NH 23⋅,O H NH 23⋅和3AlCl 溶液反应能制取3)OH (Al .O H NH NaCl Cl NH NaOH 234⋅+====+↓+====+⋅34323)OH (Al Cl NH 3AlCl O H NH 3而NaOH 溶液中)OH (c -大于O H NH 23⋅中)OH (c -,O H NH 23⋅中)OH (c -又大于3)OH (Al 产生的)OH (c -.由此可知,由323)OH (Al O H NH NaOH →⋅→,)OH (c -一次一次减小.上述①②还可以概括为:由易电离的物质可以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由难电离的物质可以生成更难电离物质.③易溶于水的物质可以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微溶于水的物质可以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例如,把较浓的2CaCl 溶液和较浓的NaOH 溶液混合会生成微溶于水的2)OH (Ca 沉淀,再加入32CO Na 溶液,2)OH (Ca 会转化为3CaCO 沉淀.从2CaCl 溶液到2)OH (Ca ,再到3CaCO ,溶解在水中的)Ca (c 2+一次一次减小.上述①②③列举的都是离子反应,透过这些反应的现象,细细地分析,我们可以找到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反应物的某种离子浓度减小.注意:有人根据4242SO H CuS CuSO S H +↓====+,得出结论:由弱酸同样可以制取强酸.这是一种表面现象,若加以推广是不妥的.此反应的本质是)S (c 2-减小,即CuS 产生的-2S 比S H 2电离出的-2S 还要少.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凡是能使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条件就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在中学化学学习中,主要理解四个方面的条件.(1)生成难溶的物质(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3)生成挥发性的物质中学化学常见挥发性物质有:322NH SO CO 、、.它们都可以由难电离物质O H NH SO H CO H 233232⋅、、分解得到.因此,生成322NH SO CO 、、与生成相应的难电离的物质本质上是一致的.(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①↑+====+++22H Zn H 2Zn [减小)H (c +]②Cu Fe Cu Fe 22+====+++ [减小)Cu (c 2+]③22I Br 2I 2Br +====+-- [减小)I (c -]④++++====+223Cu Fe 2Cu Fe 2 [减小)Fe (c 3+]⑤O H 4NO 2Cu 3NO 2H 8Cu 3223+↑+====+++-+ [减小)H (c +和)NO (c 3-]三、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阴、阳离子比例合理例如2)OH (Ba 溶液和42SO H 溶液混合,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 H 2BaSO SO H 2OH 2Ba 24242+↓====+++-+-+不能写成O H BaSO SO H OH Ba 24242+↓====+++-+-+因为阴、阳离子比例不合理,从化学方程式中容易看出,生成4BaSO 和O H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而不是1∶1.O H 2BaSO SO H )OH (Ba 24422+↓====+(2)注意客观地表示微溶的物质常见的微溶物有34242MgCO SO Ag CaSO )OH (Ca 、、、.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例如42SO Na 溶液中加入3AgNO 溶液:↓====+-+4224SO Ag SO Ag 2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时,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2CO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O H CaCO OH 2Ca CO 2322+↓====++-+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用化学式表示.如把石灰乳加入32CO Na 溶液中:--+↓====+OH 2CaCO CO )OH (Ca 3232(3)注意反应物的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许多相同反应物以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生成物不同,故离子方程式也不同.例如,3NaHCO 溶液与2)OH (Ba 溶液混合就有三种情况:①若3NaHCO 和2)OH (Ba 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1,则按下列化学(离子)方程式进行:O H NaOH BaCO )OH (Ba NaHCO 2323++↓====+O H BaCO OH Ba HCO 2323+↓====++-+-②若12])OH (Ba [n )NaHCO (n 23::≥时,则按下列化学(离子)方程式进行:O H 2CO Na BaCO )OH (Ba NaHCO 2232323++↓====+O H 2CO BaCO OH 2Ba HCO 2223323++↓====++--+-③若12])OH (Ba [n )NaHCO (n 1123:::<<,两种反应都存在,生成物包括3BaCO 沉淀,NaOH 和32CO Na 的混合溶液.反应物的相对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生成物不同,这类例子很多,在学习和考试中,要小心这些空子.(4)注意相同反应物不同的操作使之反应,离子方程式不同.例如,把含0.15molHCl 的盐酸缓慢入含0.1mol 32CO Na 的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3-23HCO CO H ===++ (先)0.1mol 0.21molO H CO HCO H 22-3+↓===++ (后)0.05 mol 0.05 mol倒过来,把含0.1mol 的32CO Na 溶液慢滴入含0.15mol HCl 的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22-23CO O H CO H 20.15 mol 剩余0.075 mol 0.075 mol比较可知,有些相同反应物,用不同的操作它们反应,离子方程式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类题 按下列要求写出离子方程式并简述反应现象.(1)NaOH 溶液滴入3AlCl 溶液中.(2)3AlCl 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答案(1)↓====+-33)(3OH Al OH Al(2)O H AlO OH OH Al 2232)(+====+--反应现象:先沉淀后溶解.(2)O H AlO OH Al 22324+====+--+3232)(463OH Al O H Al AlO ====+++-反应现象:开始无沉淀后来生成沉淀.(5)注意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例如,把NaOH 溶液加入到42SO H 、342)(SO Al 、424SO )(NH 的混合溶液,反应顺序如下:O H H OH 2===++- ①↓===++-33Al(HO)Al 3OH ②O H NH NH OH 234⋅===++- ③O2H AlO Al(OH)OH 223+===+-- ④ 综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求为:坚持实事求是,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就用离子符号表示.否则,用化学式表示.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问题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中学化学中归纳成五种情况:(1)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2)阴、阳离子结合后产生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3)阴、阳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或难电离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4)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23S Fe 和,-+I Fe 3和,-++32NO H Fe 和、.(5)阴、阳离子双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气体或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HS S AlO HCO CO Al 223233、、、、和等.理解上述问题时,可以参看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例1 在pH =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Cl SO Mg NH 2424B .--++32NO OH K BaC .--++Cl SO Cu Al 2423 D .--++22AlO Cl Ca Na分析与解答pH =1,即溶液还含有+H ,故在每个选项中增加+H 才能根据离子共存的条件进行判断.A 符合题意.B 在-OH 和+H 不共存.C 中能共存但+2Cu 有颜色故不符合题意.D 中-2AlO 与+H 不共存.答案 A例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332223SO HCO 2O H SO CO 2B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O H 2CO CaCO OH 2HCO 2Ca 223332++↓====++---+C .2.24L(标准状况下)2Cl 通入100mL1 mol/L 2FeI 溶液中:22I Cl 2I 2Cl +====+--D .在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O H CO OH 2CO 2232+====+--分析与解答根据要求,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再考虑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是否对应.A .3222SO H O H SO ====+,由于32SO H 少而32CO Na 多,则3233232SO Na NaHCO 2CO Na 2SO H +====+.B .由于NaOH 过量,则O H 2CO Na CaCO NaOH 2)HCO (Ca 232323++↓====+.C .21)I (n )Cl (n 2::=-,正好反应.D .32NaHCO )(CO NaOH ====+过量.答案 D例3 向含0.14mol 32CO Na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HCl 0.20mol 的稀盐酸,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正确的是( )分析与解答0.14mol 0.14mol 0.14mol mol 14.0NaHCO NaCl HCl CO Na 332+====+0.06mol0.06mol mol 06.0OH CO NaCl HCl NaHCO 223+↑+====+答案 A【重点难点提示】1.离子反应的本质.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典型例题分析】例1 (1997年高考试题)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硫化亚铁跟盐酸反应:↑++++S H Fe H FeS 222 B .氯气跟水反应:--++++ClO Cl H OH Cl 222 C .钠跟水反应:↑+++-+2222H OH Na O H NaD .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4242BaSO SO Ba 分析与解答 A解析 判断时应从三个方面来审题:一看是否符合书写规则,二看是否配平了(主要是电荷平衡),三看是否符合反应实际.A 正确.硫化亚铁不溶于水,要保留化学式,S H 2是气体,要保留化学式,而HCl 和2FeCl 都是强电解质且易溶水,故以离子形式表示.B 错误.生成物HClO 是弱酸,难电离,应保留化学式.正确的写法为HClO Cl H O H Cl +++-+22.C 错误.没有配平,反应式前后电荷不等.正确写法为↑+++-+222222H OH Na OH Na . D 错误.不符合实际,+2Cu 与-OH 亦能结合生成2)(OH Cu 沉淀,正确写法为↓+↓+++-+-+242422)(2OH Cu BaSO SO Cu OH Ba .一点启示:哪些物质保留化学式,哪些物质写成离子,是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关键性的问题.因此,要牢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和电离的难易程度.1.溶解性规律(1)+K 、+Na 、+4NH 、-3NO 的盐全都溶于水.(2)-24SO 的盐中,42SO Ag 、4CaSO 微溶,4BaSO 、4PbSO 不溶,其余全溶.(3)-Cl 的盐中,AgCl 不溶,其余全溶.(4)-23CO 的盐中,除+K 、+Na 、+4NH 以外都不溶.(5)-2S 的盐中,除+K 、+Na 、+4NH 以外都不溶.(6)-34PO 的盐中,除+K 、+Na 、+4NH 以外都不溶.(7)碱中除KOH 、NaOH 、2)(OH Ba 以外都不易溶于水.2.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32CO H 、44SiO H 、32SO H 、S H 2、HClO 、HF 、2HNO 、43PO H 、3)(OH Al 、RCOOH 、OH H C 56.弱碱:O H NH 23⋅、2)(OH Cu 、3)(OH Fe 、3)(OH Al .其他:O H 2.例2 (1996年高考试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氨气通入稀硫酸中:+++43NH H NHB .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322322HCO O H CO COC .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3223)(463OH Al O H AlO AlD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 H ClO Cl OH Cl 22322+++---分析与解答 D解析 本题涉及的反应原理较多,但都是典型的重要反应,其中C 项+3Al 与-2AlO 在水溶液中的双水解反应在教材中没有,这一点应引起注意.D 项错误类型仍是电荷没有配平.例3 (1992年高考试题)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盐酸:O H CO H HCO 223+↑++-B .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233262H Fe H FeC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Cl Fe Cl Fe 2322 D .硫化钠水解:--+↑+OH S H OH S 22222分析与解答 A 解析 A 正确.-3HCO 难电离,故应保留其形式,不可写成+H 和-23CO .B 错误,不符合实验事实,只能生成+2Fe .C 错误,电荷没有配平.D 错误,不符合实验事实.盐水解大多程度很小,是可逆反应,没沉淀和气体产生.另外-2S 应分二步水解且不可合并.正确的写法为例4 在室温时,某溶液的pH 为1,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2Zn ,-Cl ,+2Ba ,-3NOB .+Na ,-3NO ,+K ,-23COC .+K ,-24SO ,+Na ,-2AlOD .+2Cu ,-3NO ,+3Al ,-24SO分析与解答 AD解析 题干中“pH 为1”这一限制必须在审题时审出,即相当于在每组中又增加一种+H .B 组不能共存的原因:-+-+323HCO H CO 或O H CO H CO 22232+↑++-C 组不能共存的原因:↓+++-322)(OH Al O H H AlO 或O H Al H AlO 23224++++-例5 (1996年高考试题)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K ,+Na ,-3HSO ,-ClB .+Na ,+2Ba ,-2AlO ,-3NOC .+4NH ,+K ,-Cl ,-3NOD .+K ,+Na ,-ClO ,-2S分析与解答 B解析 题中给出“强碱性”条件,应在每组中增加-OH 项.之后按能否发生简单的结合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能否发生双水解反应,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逐一判断.A 组不能共存的原因:---++2323SO O H OH HSO (发生中和反应).C 组不能共存的原因:O H NH OH NH 234⋅+-+.D 组不能共存的原因:-ClO 有强氧化性,-2S 有强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6 (2000年高考试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O H CaCO OH HCO Ca 2332+↓++--+B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22H AlO OH AlC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O H CO CO OH 22322++--D .342)(SO Fe 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H S Fe S H Fe 2223分析与解答 AC解析 本题除了要注意一般问题外,还应注意反应条件(诸如温度、物质的量浓度、酸碱度、过量与否)对反应的影响.A 项中“饱和”的条件是针对23)(HCO Ca 和2)(OH Ca 的溶解度都很小而言的,若未饱和,溶液会很稀,可能不会有3CaCO 沉淀生成.这里还应注意:饱和和过量不是一回事,也不能以为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B 项的错误既可从配平(电荷未平)角度观察,也可以从反应事实来分析.正确为:↑+++--22232222H AlO O H OH AlC 项中“少量2CO ”是关键性词语.若2CO 过量,则应为:--+32HCO OH COD 项中“酸性溶液”是酸碱度的限制,在此条件下反应的生成物是正确的,错处是电荷没有配平.正确写法为:++++↓++H S Fe S H Fe 222223【同步达纲练习】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钙溶液与稀3HNO 反应:O H CO H HCO 223+↑++-B .饱和石灰水与稀3HNO 反应:O H Ca H OH Ca 22222)(++++C .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O H NH H O H NH 2423++⋅++D .碳酸钙溶于醋酸中:↑+++++22232CO O H Ca H CaCO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 .+Na 、+2Ba 、-Cl 、-24SOB .+K 、-2AlO 、-3NO 、-OHC .+H 、+4NH 、+3Al 、-24SOD .+H 、-Cl 、-COO CH 3、-3NO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2)(OH Ba 溶液中滴加足量硫酸溶液:O H BaSO SO H OH Ba 24242222+↓+++-+++B .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溶液:O H BaSO SO H OH Ba 24242+↓+++-+-+C .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足量4NaHSO 溶液:O H BaSO SO H OH Ba 24242222+↓+++-+-+D .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少量4NaHSO 溶液:O H BaSO SO H OH Ba 24242+↓+++-+-+4.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 ) A .323CO Na COOH CH +与33NaHCO COOH CH +B .HCl AgNO +3与242PbCl SO Ag +C .422SO Na BaCl +与4242)()(SO NH OH Ba +D .43COONH CH KOH +与Cl NH OH Ba 42)(+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3FeCl 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23)]([SCN Fe SCN FeB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2)(OH Ba 溶液:O H AlO OH Al 22324++--+C .向342)(SO Fe 溶液中通入S H 2:+++++↓+H Fe S S H Fe 2223D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盐酸:O H H OH 2+-+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2NaAlO 溶液中通入适量2CO :--+↓++233222)(232CO OH Al O H CO AlOB .铜与氯化铁反应:+++++223Fe Cu Fe CuC .苯酚钠与盐酸反应:D .氯化铵在水溶液中水解: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向亚硫酸中滴加溴水:-+-++++Br H SO O H SO H Br 24242322B .硫氢化钠溶液与苛性钠溶液混合:O H S OH HS 22++---C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 H ClO Cl OH Cl 22322+++---D .硫化钠的水解:--+↑+OH S H O H S 222228.关于离子方程式:↑+++S H S H 222所能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稀硫酸与硫化亚铁反应B .稀硝酸与FeS 反应C .稀盐酸与硫化钠溶液反应D .稀醋酸与硫化钠溶液反应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醋酸与小苏打溶液反应:O H CO HCO H 223+↑+-+B .等物质的量的3NaHCO 溶液和2)(OH Ba 溶液混合:↓+++-+-3223BaCO O H OH Ba HCOC .实验室用NaCl 制取HCl :↑++-HCl H ClD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2232222H AlO O H OH Al10.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向100mL 11.0-⋅L mol 的NaOH 溶液中通入0.224L(标准状况)2CO :O H CO CO OH 22322++--B .向饱和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2CO 气体:--+↓++233222)(232CO OH Al O H CO AlOC .将过氧化钠投入重水中:-++↑++OD O Na O D O Na 44222222D .氯化亚铁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质:+++↓++332228)(46312Fe OH Fe O H O Fe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将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43NH H NHB .将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322322HCO O H CO COC .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3223)(463OH Al O H AlO AlD .磷酸二氢钙溶液跟氢氧化钙溶液反应:O H PO OH PO H 2344222++---12.对某位同学写的下列四个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将2CuCl 溶液通入足量的S H 2:↓+-+CuS S Cu 22②将3)(OH Fe 溶于氢碘酸溶液中:O H Fe H OH Fe 23333)(++++③将Na 粒投入4CuSO 溶液中:↑++↓++++2222)(2H Na OH Cu O H Cu Na④向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3AlCl 溶液直至过量:O H AlO OH Al 22324++--+A .只有①正确B .①②均正确C .①②③均正确D .无正确13.(1)向4NaHSO 溶液中,逐滴加入2)(OH Ba 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2)(OH Ba 溶液,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向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 溶液和稀42SO H 溶液立即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向蓝色溶液中注入足量32SO Na 溶液,蓝色又褪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知-ClO ,-24SO ,2I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离子反应均属于反应物相同但由于相对量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注意到这一点,每小题写出两个离子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物相对量的关系.(1)3AlCl 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NaAlO 溶液和盐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水和硝酸银溶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AC 2.B 3.B 4.D 5.BC 6.B7.CD 8.C 9.BD 10.AB 11.D 12.D13.(1)O H BaSO OH Ba SO H 24224222+↓+++-+-+(2)↓+-+4242BaSO SO Ba14.NaClO 将-I 氧化成2I ,2I 遇淀粉变蓝,O H Cl I H ClO I 2222++↓++-+--;2I 被32SO Na 还原成-I ,+---++++H SO I O H SO I 22242232;-->>242SO I ClO15.(1)①↓+-+33)(3OH Al OH Al ,NaOH 不足 ②O H AlO OH Al 22324++--+,NaOH 过量 (2)①↓+++-322)(OH Al O H H AlO ,HCl 不足 ②O H Al H AlO 23224++++-,HCl 过量(3)①+++↓⋅+423NH AgOH OH NH Ag ,O H NH 23⋅不足 ②O H NH Ag OH NH Ag 223232])([2+⋅+++,O H NH 23⋅过量 (4)①↓+++--+3232CaCO O H OH HCO Ca ,NaOH 不足 ②---++↓+++233232222CO CaCO O H OH HCO Ca ,NaOH 过量 (5)①O H CaCO OH Ca CO 23222+↓++-+,2CO 不足 ②--+32HCO OH CO ,2CO 过量。
1996年高考化学考试题 (上海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中,不含结晶水的是( ).(A)芒硝 (B)大理石 (C)明矾 (D)生石膏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 气体溶于水3.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5.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A)空气 (B)石蜡 (C)氨水 (D)二氧化氮气体6.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 ).(A)Cl - (B)Cu 2+ (C)Fe 2+ (D)F -7.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 (B)黄砂 (C)干粉(含NaHCO 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8.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 2 H 2S (B)C 2H 4 CH 4 (C)Cl 2 C 2H 4 (D)NH 3 HCl9.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时性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度(C)增大正反应速度,减小逆反应速度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10.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ml 量筒 (B)10ml 量筒 (C)50ml 酸式滴定管 (D)50ml 碱式滴定管11.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 .Na + 、NO 3-、AlO 2-、SO 42-B .Na + 、NO 3-、 SiO 32-、K +C .K +、Cl -、AlO 2-、CO 32-D .Na +、Cl -、HCO 3-、Ca 2+1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A)CaCl 2 (B)CH 3COONa (C)NH 3 (D)K 2S13.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KOH 和Al 2 (SO 4)3 (B)稀HSO 4和NaHCO 3 (C)CaCl 2和Na 2CO 3 (D)Ba(OH)2和NaHSO 414.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15.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mol/LHCl (B)4mol/LHNO 3 (C)8mol/LNaOH (D)18mol/LH 2SO 4二、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A)KCl 晶体 (B)H 2S 气体 (C)CCl 4 (D)Mg17.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A)萃取 (B)重结晶 (C)沉降 (D)渗析18.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g,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2Fe 3++S 2-=2Fe 2++S ↓(B)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BaCO 3+2H +=Ba 2++CO 2↑+H 2O(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 2-+4H +=Al 3++2H 2O(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 3-+OH -=CO 32-+H 2O20.0.1molMg 分别在足量的O 2、CO 2、N 2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W 1、W 2、W 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 2>W 1>W 3. (B)W 1=W 2>W 3 (C)W 1=W 2=W 3 (D)W 3>W 2>W 12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 4+浓度最大的是( ).(A)NH 4Cl (B)NH 4HSO 4 (C)CH 3COONH=44 (D)NHHCO 3·×O ︰O [ ]2- ·×········Na + Na + ·O ︰C ︰O · ········︰N N ︰ [ ]— ·×····H O22.pH 值为4的FeCl 3溶液和pH 为10的K 2CO 3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分别为α1和α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α1>α2 (B)α1<α2 (C)α1=α2 (D)无法判断23.mmolC 2H 2跟nmolH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molC 2H 4.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A.(3m+n)molB.mol )p 32n m 25(-+C.(3m+n+2p)molD. mol )2nm 25(+三、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24.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 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测得c(CH 3COOH) >c(Na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H +)>c(OH -) (B) c(H +)<c(OH -)(C)c(CH 3COOH)>c(CH 3COO -) (D)c(CH 3COOH)+c(CH 3COO -)=0.02mol/L25.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 +和产生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1︰3 (D)1︰426.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g,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g ,该有机物可能是( ).(A)乙烯 (B)乙二醇 (C)乙醇 (D)甲酸甲酯27.某K 2CO 3样品中含有Na 2CO 3、KNO 3和Ba(NO 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g 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得到9g 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KNO 3 (B)肯定有KNO 3,可能还含有Na 2CO 3(C)肯定没有Ba(NO 3)2,可能有KNO 3 (D)肯定没有Na 2CO 3和Ba(NO 3)2四、(本题共24分)28.(1)1986年,化学上第一次用非电解法制得氟气,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元素被还原.6+ SbF 5 — KSbF 6+ MnF 3+ F 2(2) 氰(CN)22(X 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如:(SCN)2+H 2,它们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Cl -<Br -<CN -<SCN -<I -.试写出: ①(CN)2与K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NaBr 和KSCN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9.A 、B 、C 、D 是短周期元素,A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mol 该化合物含有42mol 电子,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2n .C 、D 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C 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试写出:(1)A 、B 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 ;(2)D 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 、C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 < (用分子式表示).30.(A)将等物质的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 减少了nmol ,B 减少了mol 2n,c 增加了mol 2n,D 增加了nmol,此时的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a= 、b= 、c= 、d=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 、B 、D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0.(B)下列反应在210PCl 5 (g) PCl 3 (g)+Cl 3 (g)-Q 1 K=1 ①CO(g)+Cl22 (g)+Q 2 K=5×104 ②COCl2CO(g)+Cl 2 (g)-Q 2 ③(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a)[PCl 5]=[PCl 3]=[Cl 2]=1 (b)[PCl 5]=[PCl 3][Cl 2]=1 (c)[PCl 5]=[PCl 3][Cl 2]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表达式 (填"相同"或"不同");(2)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在210℃31.(A)化合物E(含两种元素)与NH3反应,生成化合物G和H2,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G分子中硼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和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40%和7.4%由此推断:(1)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2)反应消耗1molNH3,可生成2molH2,组成化合物E的元素是和;(3)1molE和2molNH3恰好完全反应,化合物E的分子式为.31.(B)(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2O+NH2Cl(一氯氨).NH2Cl较HClO稳定.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 .五、(本题共22分)32.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回答:(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下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以下选择填空不限1个正确答案,均用字母编号填写)(a)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CuO受潮(c)CuO中混有Cu(2)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a)m(Cu)和m(CuO) (b)m(N2)和m(H2O) (c) m(Cu) 和m(H2O) (d)m(NH3)和m(H2O) 33.某试剂厂用银(含杂质铜)和硝酸(含杂质Fe3+反应制取硝酸银.步骤如下:依据上述步骤,完成下列填空:(1)溶解银的硝酸应该用硝酸(填浓或稀).原因是.(a)减少过程中产生NO X的量(b)减少原料银的消耗量(c)节省硝酸物质的量(2)步骤B加热保温的作用是.(a)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b)有利于未反应的硝酸挥发(c)有利于硝酸充分反应,降低溶液中c(H+)(3)步骤C是为了除去Fe3+、Cu2+等杂质.冲稀静置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置换反应(b)水解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沉淀物化学式: .六、(本题共18分) 34.⑴1mol 和1molBr 2完全加成,试写出产物可能有的结构简式:(2)现有下列A 、B 两组物质:A 组:CH 3—CHCl —CH 3、HCOOH 、CH 3COOC 2H 5B 组:CH 3CH 2OH 、银氨溶液、NaOH 水溶液、NaOH 醇溶液试回答:A 组中 能跟B 组中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属于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组中某物质跟A 组中某物质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知识篇1.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
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例题2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A.空气B.石蜡C.氨水D.二氧化氮气体例题4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各组分子中, 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 CH4 C.Cl2 C2H4 D.NH3HCl例题5 :(2001年上海高考)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
例如:(l)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需用氧化剂的是(填编号)。
(2)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物质是(填化学式)(3)完成并配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2Cr2O7+□KI+□HCl→□CrCl3+□NaCl+□KCl+□I2+□例题6 :(2002年全国高考)将40mL 1.5mo1·L-1的CuSO4溶液与30mL 3 mo1·L-1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Cu2+)或c (OH—)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A.Cu(OH)2B.CuSO4·Cu(OH)2C.CuSO4·2Cu(OH)2D.CuSO4·3Cu(OH)2例题7 :(2002年全国高考)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I2O3B.I2O4C.I4O7D.I4O9例题8 :(1996年全国高考)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3)x Cly(x,y均为正整数)。
《烃的衍生物》1.(96上海,26)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克,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克.该有机物可能是(A)乙烯 (B)乙二醇 (C)乙醇 (D)甲酸甲酯2.(97上海,19)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 ,它在一定条件下右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氧化 ⑤中和 ⑥消去A ②③④B ①③⑤⑥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⑥3.(98上海化学,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 2CO 3> >HCO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4.(01上海化学,17)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一氯丙醇(ClCH 2CH 2CH 2OH )含量不得超过1ppm 。
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主结构)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5.(04上海化学,22)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8H 6O 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A.两个羟基B.一个醛基C.两个醛基D.一个羧基6.(03上海化学,9)天然维生素P (结构如图)存在 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
关于维生素P 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以和溴水反应B 可用有机溶剂萃取C 分子中有三个苯环D 1mol 维生素P 可以和4molNaOH 反应7.(03上海化学,14)NaH 是—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 +H 2O →NaOH +H 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下列有关NaH 的叙述错误的是A 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B NaH 中H -半径比Li +半径小C 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 2生成D 跟乙醇反应时,NaH 被氧化OHOHOH OH OH A ONa +H 2O +CO 2+Na 2CO 3B ONa +H 2O +CO 2 +NaHCO 3C +Na 2CO 3ONa+NaHCO 3D +NaHCO 3ONa+H 2CO 3CH 2CHO CH 2COOHCH 2OH8.(02上海化学,14)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醋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芳香烃B 属于卤代烃C 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9.(06上海化学)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1996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化学)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化学)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 根据以下叙述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小题. .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氟利昂((如CCl 2F 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 原子原子,Cl ,Cl 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 3).).有关反应为有关反应为有关反应为: :总反应总反应1.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 ,Cl 是( ).(A)(A)反应物反应物反应物 (B)(B)生成物生成物生成物 (C) (C)中间产物中间产物中间产物 (D)(D)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2.O 3和O 2是( ).(A)(A)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 (B) (B)同系物同系物同系物 (C) (C) (C)氧的同素异形体氧的同素异形体氧的同素异形体 (D) (D)氧的同位素氧的同位素氧的同位素3.3.原子核外的原子核外的M 电子层和L 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 ( ).(A)(A)大于大于大于 (B) (B) (B)小于小于小于 (C)(C)等于等于等于 (D) (D) (D)不能肯定不能肯定不能肯定4.4.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 ). ( ).(A)(A)大于大于大于 (B)(B)小于小于小于 (C)(C)等于等于等于 (D) (D) (D)不能肯定不能肯定不能肯定5.5.相同温度下的相同温度下的0.1摩/升和0.01摩/升CH 3COOH 溶液中溶液中,CH ,CH 3COOH 的电离度的电离度( ). ( ).(A)(A)大于大于大于 (B) (B) (B)小于小于小于 (C)(C)等于等于等于 (D)(D)不能肯定不能肯定不能肯定二、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
以史为镜之高考热点专题电解溶液真题汇编(共69题,1996年-2009年)1、(97)0.1摩/升NaOH和0.1摩/升NH4Cl溶液等体积混和后,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Na+]>[Cl-]>[OH-]>[H+]B [Na+]=[Cl-]>[OH-]>[H+]C [Na+]=[Cl-]>[H+]>[OH-]D [Cl-]>[Na+]>[OH-]>[H+]2、(98)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 BC [H+]和[OH-]的乘积D OH-的物质的量3、(98)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 [M+]>[OH-]>[A-]>[H+]B [M+]>[A-]>[H+]>[OH-]C [M+]>[A-]>[OH-]>[H+]D [M+]>[H+] =[OH-]+[A-]4、(03单科)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B 甲烧杯中的酸过量C 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D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5、(03单科)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c(HCN)<c(CN-)B c(Na+)>c(CN-)C c(HCN)-c(CN-)=c(OH-)D c(HCN)+c(CN-)=0.1mol·L-16、(03理综)将20mL 0.4mol/L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A [NO3-]>[OH-]>[NH4+]>[Ba2+]B [NO3-]>[Ba2+]>[OH-]>[NH4+]C [Ba2+]>[NO3-]>[OH-]>[NH4+]D [NO3-]>[Ba2+]>[NH4+]>[OH-]7、(02理综)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A [HCOO-]>[Na+]B [HCOO-]<[Na+]C [HCOO-]=[Na+]D 无法确定[HCOO-]与[Na+]的关系8、(03上海)在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C(Na+)>C(Ac-)>C(H+)>C(OH-)B C(Na+)>C(Ac-)>C(OH-)>C(H+)C C(Na+)=C(Ac-)>C(HAc)D C(Na+)+C(H+)=C(Ac-)+C(OH-)9、(2004北京综)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Na+]+[H+]= [HA-]+[OH-] +2[A2-]D 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Na+]>[A2-]> [H+]> [OH-]10、(2004年广东卷)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考点阐释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掌握钠的几种最重要的化合物(NaOH、Na2CO3、NaHCO3等)的性质和用途。
●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2年春上海,1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2.(2001年全国理综,13)将a 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 的纯度是(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A.[(b-c)/125a]×100%B.[(b-2c)/125a]×100%C.[(b-c)/250a]×100%D.[(8b-8c)/a]×100%3.(2001年上海,1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4.(2001年上海,5)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邓稼先B.李四光C.华罗庚D.侯德榜5.(2000年春,25)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23的浓度之比约是和HCO-3A.1∶3B.1∶2C.2∶3D.3∶26.(1999年上海,6)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A.苏打、小苏打B.胆矾、绿矾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D.纯碱、烧碱7.(1998年上海,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8.(1997年全国,8)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 11化学高级教师:桑建强策略11 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金点子:碱金属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其中有关过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解题时,要在理清题中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反应合并、守恒法。
对于信息类试题,如NaH、超氧化物等,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化合价的分析。
经典题: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B ).A.干冰灭火剂B.黄砂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方法:根据性质分析获解。
捷径:分析性质,因钠可与干冰灭火剂及干粉灭火剂产生的CO2发生反应,与泡沫灭火剂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行。
而钠与黄砂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黄砂扑灭金属钠着火。
综合后得答案为B。
总结:将课本中镁与CO2的反应迁移到钠,是解答出此题的重要之点。
例题2 :(1994年全国高考)在一定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方法:通过假想类比分析(不必计算)。
捷径: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碳酸钠,析出晶体(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1062861.062.86由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使原溶液中水量减小,减少溶剂又有晶体析出,导致析出晶体大于2.86 g,所以选D。
总结:根据考试说明,对析出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并不排斥对结晶出来晶体的质量的范围作估计,或者对溶液质量变化或者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或判断。
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复习范围。
例题3 :(1996年全国高考)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 A.NH4+ B.Mg2+ C.Fe2+ D.Al3+方法:从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1996年全国高考化学考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6分)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克(E)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28.(12分)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29.(4分)右图是石英晶体平面示意图,它实际上是立体的网状结构,其中硅、氧原子数之比为.原硅酸根离子SiO44-的结构可表示为左图,二聚硅O76-中,只有硅氧键,它的结构可表示为:酸根离子Si2.30.(6分)A、B、C和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何种溶液.A: B: C: D: X:31.(6分)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为4.0摩、D为6.5摩、F为2.0摩,设E为x摩.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提醒注意:此题已改动!请重新思考!)(1)若x=3,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小取值应大于.(2)若x分别为3和3.3,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32.(3分)Nomex纤维是一种新型阻燃性纤维.它可由间苯二甲酸和间苯二胺在一定条件下以等物质的量缩聚合成.请把Nomex纤维结构简式写在下33.(8分)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要写明反应条件.(1)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34.(8分)已知: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已注明在下面的方框内.(1)在化合物A~F中有酯的结构的化合物是(填字母代号) .(2)把化合物A和F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35.(6分)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3)x Cl y(x,y均为正整数).为确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3溶液滴定(生成AgCl沉淀),共消耗24.0毫升0.100摩/升的AgNO3溶液.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3.吸收NH3共消耗24.0毫升0.200摩/升HCl溶液.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0 N 14.0 Cl 35.5 Co 58.9)36.(10分)将a摩H2S和1摩O2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101千帕),在120℃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为d1和d2.若a的取值不同,则H2S的氧化产物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1)全部是SO2,此时a的取值范围是.(2)全部是S,此是a的取值范围是,并且d1d2(填">"、"="或"<").(3)部分是SO2,部分是S,此时a的取值范围是.反应所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为摩,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摩.(以含a的代数式表示)1996年全国高考化学考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参考答案四、27.C、D(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2个且都正确给3分.)28.(1)普通铁粉(或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或用来产生水蒸气);防止水倒吸(或用作安全瓶);氢气(每空1分,共4分)(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摩/升HCl(每空1分,共2分)注:G中如填写酸性干燥剂或液体干燥剂,则此空不给分.(3)A、B、E(必须全对给1分,错、漏1个即不给分)(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1分)(6)检验氢气的纯度(1分) 点燃氢气(2分)五、29.1:2(1分)(3分)30.A:NaOH B:NaNO3C:Ba(NO3)2D:HNO3(各1分,共4分)X:MgSO4(2分)31.(1)逆反应(1分) 2.5(2分)提示:设达平衡时E的消耗量为2a摩.起始时:6.5x 2.0改变: a 2a 2a平衡时:6.5-a x+2a 2.0-2a因左侧反应混和物总的物质的量为12摩,所以达平衡时,右侧反应需满足:(6.5-a)+(x+2a)+(2.0-2a) =122-2a>0x=3.5-aa<1 解之:X>2.5(2)不相等(1分)因为这两种情况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的,平衡状态不同,所以物质的量也不同.(2分)注:①凡是答成"相等"的,无论理由是否正确,此小题均为0分.②对于理由,需答出"不同温度下"或"温度不同"等含义,否则此空为0分.六、32.(3分)(每式2分,共8分)34.(1)B、C、E、F(4分)注:每答对1个给1分,每答错1个倒扣1分,但本题不出现负分.(2)(各2分,共4分)提示:从题文所给信息,可以看出:乙醇和乙酸起酯化反应后,其分子量增加了42,由C与D分子量之差,可以确定A中有两个羟基,并且不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七、35.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质量.n(NH3)=0.200×24.0×10-3=4.80×10-3(摩)m(NH3)=4.80×10-3×17.0=8.16×10-2(克)(1分)n(Cl-)=0.100×24.0×10-3=2.40×10-3(摩)m(Cl-)=2.40×10-3×35.5=8.52×10-2(克)(1分)m(钴离子)=0.2140-8.16×10-2-8.52×10-2=4.72×10-2(克)(1分)n(钴离子):n(NH3):n(Cl-)=1:6: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NH3)6Cl3(2分)(2)a≥2(1分)提示:此时反应为:2H2S+O2=2H2O+2S大于(2分)提示:在此范围内,a摩H2S和1摩O2起反应生成了b摩反应后气体混和物中含b摩SO2和a摩H2O,即气体物质的量之和为:。
1996年高考化学上海考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四、(本题共24分)28.(1)1986年,化学上第一次用非电解法制得氟气,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元素被还原.(2)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强弱为:Cl-<Br-<CN-<SCN-<I-.试写出:①(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9.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摩该化合物含有42摩电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2n.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试写出:(1)A、B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2)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 (用分子式表示).考生注意:30、31题为分叉题,各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如A、B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30.(A)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 cC(固)+dD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摩,B减少了n/2摩,C增加了3n/2摩,D增加了n摩.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a= 、b= 、c= 、d=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 、B 、D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0.(B)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PCl5(气) 3(气)+Cl2(气)-Q1K=1 ①(气) COCl2(气)+Q2K=5x104②CO(气)+Cl2(气气)+Cl2(气)-Q2③(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a)[PCl5]=[PCl3]=[Cl2]=1 (b)[PCl5]=[PCl3][Cl2]=1 (c)[PCl5]=[PCl3][Cl2]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填"相同"或"不同");(2)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在210℃31.(A)化合物E(含两种元素)与NH3反应,生成化合物G和H2.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G分子中硼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和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40%和7.4%由此推断:(1)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2)反应消耗1摩NH3,可生成2摩H2,组成化合物E的元素是和;(3)1摩E和2摩NH3恰好完全反应,化合物E的分子式为.31.(B)(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2O+NH2Cl(一氯氨).NH2Cl较HClO稳定.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五、(本题共22分)32.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回答:(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 、m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以下选择填空不限1个正确答案,均用字母编号填写)(a)CuO未全部还原为Cu(b)CuO受潮(c)CuO中混有Cu(2)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33.某试剂厂用银(含杂质铜)和硝酸(含杂质Fe3+反应制取硝酸银.步骤如下:依据上述步骤,完成下列填空:(1)溶解银的硝酸应该用硝酸(填浓或稀).原因是.(a)减少过程中产生NO x的量(b)减少原料银的消耗量(c)节省硝酸物质的量(2)步骤B加热保温的作用是.(a)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b)有利于未反应的硝酸挥发(c)有利于硝酸充分反应,降低溶液中[H+](3)步骤C是为了除去Fe3+、Cu2+等杂质.冲稀静置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置换反应(b)水解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沉淀物化学式: .六、(本题共18分)的结构简式:(2)现有下列A、B两组物质:A组:CH3-CHCl-CH3、、HCOOH、CH3COOC2H5B组:CH3CH2OH、银氨溶液、NaOH水溶液、NaOH醇溶液试回答:A组中能跟B组中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属于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组中某物质跟A组中某物质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5.有机物A、B、C中碳、氢、氧三元素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1,它们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但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1、B2是B的同分异构体.又知:B2为无色液体,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1摩C完全燃烧需要3摩氧气.试回答:(1)B2的名称,A、B的结构简式:A 、B ;(2)写出X→Y的化学方程式:(3)C的结构简式,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乙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七、(本题共16分)36.六价铬对人体有毒,含铬废水要经化学处理后才能排放,方法是用绿矾(FeSO4·7H2O)把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氢氧化铬Cr(OH)3沉淀.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2Cr2O7+6FeSO4+6H2SO4=3Fe2(SO4)3+Cr2(SO4)3+7H2O现用上法处理1×104升含铬(+6价)78毫克/升的废水(Cr相对原子质量52),试回答:(1)处理后,沉淀物中除Cr(OH)3外,还有、(用化学式表示).(2)需用绿矾多少千克?37.现有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其中Al3+和Fe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摩,在此溶液中加入90毫升4摩/升的NaOH溶液,使其充分反应.设Al3+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x.(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x=0.4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什么?物质的量有多少?(2)计算沉淀中只有Fe(OH)3的x取值范围.请在下图中画出沉淀总量(摩)随x(0→1)变化的曲线.(3)若Al3+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A摩(A为合理数值),其他条件不变时,求沉淀中同时有Fe(OH)3、Al(OH)3的x取值范围和各沉淀的物质的量(用含有A、x的式子表示).1996上海第Ⅱ卷参考答案四、24分28.(7’) (1) 24421(说明:错一个即不给分) Mn(或锰)(2) (CN)2+2KON=KCN+KCNO+H2O 2SCN-+(CN)2=2CN-+(SCN)229.(6’) (1)N2O3或N2O5 (2)2Li+2H2O=2LiOH+H2↑(3)PH3<NH330.(6’) (A) (1)2 1 3 2(说明:错一个就不给分)(2)气固或液气(3)放热(B) (1)c 不同(2)不变(3)a31.(5’) (A)(1)B3N3H6(2)硼(或B) 氢(或H)(3)B2H6(B)CaO+SO2=CaSO3(2分),2CaSO3+O2=2CaSO4(1分)加液氨后,使HClO部分转化为较稳定的NH2Cl.当HClO开始消耗后,上述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又产生HClO起杀菌作用.五、22分32.(12’) (1)①b c a c d; 吸收未反应的氨;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固体由黑色转变(2)a、c33.(10’) (1)稀; a、c(2)a、c(3) b Fe(OH)3, Cu(OH)2六、18分(8’)35. (10’)七、16分36.(6’) (1)Fe(OH)3 CaSO4=12510(克)=12.51(千克)37.(10’) (1)按反应Fe3++3OH-=Fe(OH)3↓0.1-0.4×0.1 3×0.06= 0.06摩= 0.18摩0.06摩Al3++4OH-=AlO2- + 2H2O0.4×0.14×0.04∴有0.06摩Fe(OH)3沉淀x的最大取值为0.1(1-x)×3+0.4x=0.09×4,x=0.6∴在0≤x≤0.6时,沉淀只有Fe(OH)3x=0时,Fe(OH)3沉淀量为0.1摩,x=0.4时,Fe(OH)3沉淀量为0.06摩,x=0.6时,Fe(OH)3沉淀量为0.04摩,在0.6≤x≤1内,总沉淀量:n总=0.1(1-x)+0.1x=0.04摩。
1996年高考化学试题 (上海卷)第I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96上海)下列物质中,不含结晶水的是( )BA、芒硝B、大理石C、明矾D、生石膏2. (96上海)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D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3. (96上海)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A4. (96上海)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B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5. (96上海)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DA、空气B、石蜡C、氨水D、二氧化氮气体6. (96上海)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 )CA、Cl-B、Cu2+C、Fe2+D、F-7. (96上海)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BA、干冰灭火剂B、黄砂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8. (96上海)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BA、CO2 H2SB、C2H4CHC、Cl2 C2H4D、NH3 HCl9. (96上海)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B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度C、增大正反应速度,减小逆反应速度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10. (96上海)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CA、50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11. (96上海)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C 12. (96上海)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DA、A)CaCl2B、CH3COONaC、NH3D、K2S13. (96上海)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和Al2(SO4)3B、稀H2SO4和NaHCO3C、CaCl2和Na2CO3D、Ba(OH)2和NaHSO4A14. (96上海)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D(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15. (96上海)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A)3摩/升HCl (B)4摩/升(C)8摩/升NaOH (D)18摩升H2SO4二、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 (96上海)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A(A)KCl晶体(B)H2S体(C)CCl4(D)Mg17. (96上海)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D(A)萃取(B)重结晶(C)沉降(D)渗析18.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A)溶液质量不变(B)溶剂质量发生变化(C)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D)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19. (96上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A)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2Fe3++S2-=2Fe2++S↓(B)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BaCO3+2H+=Ba2++CO2↑+H2O(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2-+4H+=Al3++2H2O(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20. (96上海)0.1摩镁粉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W1、W2、W3。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W2>W1>W3(B)W1=W2>W3(C)W1=W2= W3(D)W3>W2>W121. (96上海)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B(A)NH4Cl (B)NH4HSO4(C)CH3COONH4(D)NH4HCO322. (96上海)pH值为4的FeCl3溶液和pH值为10的K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分别为α1和α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C(A)α1>α(B)α1<α2(C)α1=α2(D)无法判断23. (96上海)m摩C2H2跟n摩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摩C2H4。
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D三、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
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24. (96上海)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摩/升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测得[CH3COO-]>[Na+],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D (A)[H+]>[OH-] (B)[H+]<[OH-](C)[CH3COOH]>[CH3COO-] (D)[CH3COOH]+[CH3COO-]=0.02摩/升25. (96上海)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1∶3 (D)1∶4 B26. (96上海)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克,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克。
该有机物可能是( )BC(A)乙烯(B)乙二醇(C)乙醇(D)甲酸甲酯27. (96上海)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
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
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克沉淀。
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B (A)肯定有KNO3(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第Ⅱ卷(共80分) 四、(本题共24分)28.(1) (96上海)1986年,化学上第一次用非电解法制得氟气,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元素被还原(2) (96上海)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它们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
试写出①(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8.(1)2、4、4、2、1;(说明:错一个即不给分)Mn(或锰)(2)(CN)2+2KON=KCN+KCNO+H2O;2SCN-+(CN)2=2CN-+(SCN)229.(96上海)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摩该化合物含有42摩电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2n。
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试写出: (1)A、B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2)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 ;(用分子式表示). 29.(1)N2O3或N2O5(2)2Li+2H2O=2LiOH+H2↑(3)PH3<NH3考生注意:30、31题为分叉题,各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如A、B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
30.(A)(96上海)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 cC(固)+dD(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a 、b= 、c= 、d=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 、B 、C 、D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0.(A)(1)2 1 3 2(说明:错一个就不给分) (2)气、固或液、气(3)放热30. (96上海) (B)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PCl5(气)PCl3(气)+Cl2(气)-Q1 K=1① CO(气)+Cl2(气)COCl2(气)+Q2K=5×104② COCl2(气)CO(气)+Cl2(气)-Q2③(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a)[PCl5]=[PCl3]=[Cl2]=1 (b)[PCl5]=[PCl3][Cl2]=1 (c)[PCl5]=[PCl3][Cl2]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填"相同"或"不同");(2)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在210℃;(B)(1)c 不同(2)不变(3)a31. (96上海) (A)化合物E(含两种元素)与NH3反应,生成化合物G和H2。
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G分子中硼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和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40%和7.4%由此推断:(1)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2)反应消耗1摩NH3,可生成2摩H2,组成化合物E的元素是和;(3)1摩E和2摩NH3恰好完全反应,化合物E的分子式为。
31.(A)(1)B3N3H6(2)硼(或B)、氢(或H) (3)B2H631. (96上海) (B)(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
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96上海)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O H2O+NH2Cl(一氯氨)。
NH2Cl较HClO稳定。
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
(B)CaO+SO2=CaSO3(2分), 2CaSO3+O2=2CaSO4加液氨后,使HClO部分转化为较稳定的NH2Cl。
当HClO开始消耗后,上述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又产生HClO起杀菌作用。
五、(本题共22分)32. (96上海)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 试回答:(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 Cuo、m 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