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用丁丙诺啡戒毒
- 格式:pdf
- 大小:211.90 KB
- 文档页数:28
中药戒毒(阿片类)研究进展2009-11-6 段佳葳李德华李永光张文娟李德宇段佳玉中医药信息毒品滥用成瘾与流行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社会问题。
阿片类毒品毒瘾发作是最突出的病症。
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纳洛酮诱导戒毒仍有成瘾性。
近年中医药戒毒如东莨菪碱、延胡索、人参等的研究在药理与实验方面取得了进展,且其低毒安全、疗效好、无成瘾性。
中西药结合戒毒将对全球作出新的贡献。
1 概述全球吸毒情况毒品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流行成灾,又成为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90年代全球吸毒人数已达亿人,每年死于吸毒人数约10多万。
80年代以海洛因为主的阿片类毒品重在我国“偷渡登陆”,使我国再次面临“毒害”威胁。
1995年我国登记在册的海洛因成瘾者已达52万例。
为此研究阿片类药物戒毒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药理、毒理学吗啡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约10%,镇痛作用强。
直接毒性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便秘等。
突出表现为耐受、相对特异的反映身体依赖的戒断症候群和十分严重的精神依赖症状。
按常规剂量和间隔使用,往往在2—3周之后才会产生明显的临床耐受现象;阿片类药物间存在交叉耐受性。
重复给予μ受体激动剂在导致耐受性的同时,一定会产生身体依赖。
此时停药就会产生一系列戒断症状,包括兴奋失眠、流泪渡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给药后上述症状立即消失。
阿片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影响脑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兼有兴奋与抑制两种作用;对脑干呼吸中枢的麻痹可致呼吸衰竭、血压下降、休克;对延髓动眼神经核的刺激可引起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殊表现。
吗啡中毒量成人为0.06g,致死量为0.25g;干阿片致死量为吗啡的10倍,其口服致死量为2—5g;可待因毒性为吗啡的1/4,中毒剂量为0.2g,致死量为0.8g。
鞘内注射NMDA (N—甲基门冬氨酸)受体桔抗剂和NO(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与M受体拮抗剂一样均可抑制神经递质与NO生成系统在吗啡戒断反应中的作用。
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适用症】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适用于各种术后疼痛、癌性疼痛、烧伤、肢体痛、心纹痛等。
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
也可作为戒瘾的维持治疗。
【注意事项】1. 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为国家特殊管理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有一定依赖性,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条例,按规定开写精神药品处方和供应、管理本类药品,防止滥用。
2. 颅脑损伤及呼吸抑制病人慎用。
【用法与用量】舌下含服。
每次0.2~0.8mg。
每隔6~8小时一次。
【禁忌症】轻微疼痛或疼痛原因不明者不宜应用。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7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可通过胎盘和血-脑脊液屏障,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老弱病人慎用。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类似吗啡。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
在使用其它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使用可能有戒断症状。
【药物相互作用】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协同作用。
【药理】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为部分μ受体激动药,属激动--拮抗药。
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吗啡。
与μ受体亲合力强,故可置换出结合于μ受体的其他麻醉性镇痛药,从而产生拮抗作用。
其起效慢,持续时间长。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
也能减慢心率、使血压轻度下降,对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药物依赖性近似吗啡。
可通过胎盘和血-脑脊液屏障。
对大鼠的慢性毒性研究表明,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对重要器官未发现明显的毒性作用,无致突变作用和生殖毒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舌下含片)主要经颊部黏膜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6%,消除T1/2为1.2~7.2小时不等。
血药浓度与镇痛效果无明显相关性。
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在肝脏部分代谢为N-脱烷基丁丙诺啡(N-dealkylbuprenorphine)及共轭化合物。
大部分(2/3)经粪便以原形排泄,有迹象表明其中部分进入肠肝循环。
经尿液排出的原形物较少,主要为代谢产物。
阿片类物质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发布时间:2017-12-06为规范阿片类物质使用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工作,原卫生部于1993 年发布了《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并于2009年9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名称为《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的实施,以及戒毒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的戒毒理念的问世,《指导原则》已经不能满足戒毒医疗工作的需要,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更名为《阿片类物质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
修订后的《阿片类物质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规范和统一了诊断标准和方法,明确了治疗目的、治疗方法和有效治疗的基本要素,增加了药物维持治疗和防复发治疗干预的内容。
阿片类物质包括天然类如鸦片、从阿片中提取的吗啡生物碱及其人工半合成或合成的衍生物。
常见的阿片类物质有鸦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丁丙诺啡、哌替啶和芬太尼等,均具有镇痛、镇静、改变心境(如欣快)、镇咳及呼吸抑制等药理、毒理作用。
反复使用阿片类物质可出现耐受性、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等物质使用相关障碍。
一、临床表现(一)急性中毒症状因单次过量使用阿片类物质所致,主要表现有反应迟钝、意识丧失、呼吸抑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典型的临床“三联征”表现为:昏迷、针尖样瞳孔和呼吸抑制(呼吸节律变慢、深度变浅,严重时可降至2-4次/分钟)。
其它表现有皮肤湿冷、体温降低、紫绀、肺水肿、心律减慢、休克、下颌松弛及舌后坠等。
(二)戒断症状1.戒断综合征症状:指停止或减少使用阿片类物质,或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后出现的一组特殊症状群。
2.急性戒断症状和体征:⑴症状:渴求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骨关节痛、腹痛、不安、食欲差、疲乏、发冷、发热等;⑵体征:流泪流涕、哈欠、喷嚏、瞳孔扩大、出汗、鸡皮征、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震颤、腹泻、失眠、男性自发泄精、女性出现性兴奋等;⑶精神障碍(例如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
当前页码:1
公安部关于因吸毒被强制戒毒后又非法吸食、注射盐酸丁丙诺啡舐下含片的人员可否劳动教养的批复
【文 件 号】公复字[2006]4号
【颁布部门】公安部
【颁布时间】2006-08-29
【实施时间】2006-08-29
【时 效 性】有效
重庆市公安局:
你局《关于因吸食阿片类毒品被强制戒毒或劳动教养后滥用盐酸丁丙诺啡舐下含片的人员是否可以劳动教养的请示》(渝公法[2006]15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5]481号)已将丁丙诺啡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品种,对因吸毒(包括吸食或注射阿片类毒品)被强制戒毒后,又非法吸食、注射盐酸丁丙诺啡舐下含片的人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八条的规定,可以实行劳动教养。
公安部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戒毒学》习题库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上对吸毒行为的通用术语称为()A、毒品滥用B、药物使用C、药物依赖D、药物滥用或麻醉品滥用2、行为人必须认识到所要吸食、注射的是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等毒品,并在吸食、注射毒品的主观故意状态下而自觉自愿地予以吸食、注射。
这一特征在认定吸毒行为中属于()特征。
A、宏观方面B、具体方面C、客观方面D、主观方面3、不断地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后,其效果的减弱,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同样的或相似的效果,这种特性叫()A、身体依赖性B、心理依赖性C、药物耐受性D、抗药性4、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服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需要继续服用这种药物来维持身体上的要求,这叫()A、身体依赖性B、心理依赖性C、药物耐受性D、抗药性5、吸食鸦片类毒品的成瘾者,其瞳孔具有显著特征,是()A、散大B、缩小C、颜色变浅D、颜色变深6、对吸毒嫌疑人提取尿液的时间,最迟不能超过控制后()个小时,以保持其真实性。
A、24B、10C、6D、37、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的社区康复。
A、3年B、1年C、2年D、1-2年8、社区戒毒和社康人员原则上在()接受戒毒或康复A、强制隔离戒毒所B、家里C、户籍所在地D、单位9、吸毒的方式多种多样。
“追龙”属于哪一种方式()A、粘膜摩擦吸收B、通过呼吸道C、血管注射吸收毒品D、吞服10、哪一种吸毒方式可将毒品吸收较完全()A、粘膜摩擦吸收B、通过呼吸道C、血管注射吸收毒品D、吞服11、吸毒成瘾的躯体依赖性形成以()的出现为标准A、欣快感B、兴奋性C、戒断症状D、耐受性症状12、在对吸毒成瘾者进行诊断时,如怀疑是阿片类毒品依赖时,可用()诱发试验协助诊断。
A、美沙酮B、吗啡C、海洛因D、纳洛酮13、纳洛酮是吗啡的(),可诱发阿片类依赖者的戒断症状。
A、激动剂B、催化剂C、拮抗剂D、抑制剂14、不用任何药物和其他治疗,强制病人不吸毒,让戒断症状自行消除,这种急性脱瘾治疗的方法叫()A、替代疗法B、维持疗法C、硬脱D、拮抗疗法15、哪种急性脱瘾方法,患者较易接受()A、休克疗法B、硬脱C、药物脱瘾D、针灸疗法17、下列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的是()A、阿片B、美沙酮C、可乐宁D、纳曲酮18、全球公认的戒毒模式包含三个阶段:脱毒、康复和()A、家庭照顾B、回归社会C、劳动D、单位接受19、苯丙胺类毒品成瘾的治疗多为()A、对症处理B、脱毒C、控制生理戒断症状D、戒除生理成瘾20、苯丙胺类毒品成瘾的戒断综合症体现在()方面A、流鼻涕B、打哈欠C、情绪、精神D、腹痛21、康复治疗,除了依靠戒毒机构,()的介入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红艳临床47班2142001129Question 2 戒毒的药物治疗方法/过程。
戒毒是指吸毒人员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
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一般应包括三个阶段:脱毒——康复——重新步入社会的辅导。
现在一般采用自然戒断法、药物及吸毒成瘾者戒断症状的高峰出现并且持续时间一般是在36-72小时,因此戒毒者只要熬过3天后,症状便会开始好转并减轻,7-10天后绝大部分戒断症状都能消退缓解。
1、自然戒断法:又称冷火鸡法或干戒法。
是指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仅提供饮食与一般性照顾,使其戒断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目的一种戒毒方法。
其特点是不给药,缺点是较痛苦。
这是一种古老的戒断的方法,戒毒者要有坚强的毅力忍受戒断症状的折磨。
但对那些毒瘾深重、年老体弱、有严重并发症以及严重多药滥用的吸毒者来讲,该法并不适用,他们可能难以熬过戒断反应期,并且会不堪承受犯瘾的折磨而发生自残、自伤行为,有时甚至还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2、药物戒断法:又称药物脱毒治疗。
是指给吸毒者服用戒断药物,以替代、递减的方法,减缓、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的痛苦,逐渐达到脱毒的戒毒的方法。
其特点是使用药物脱毒。
常见的药物脱毒方法有:(1)递减法:采用逐日减少用药量,直到最后撤药。
一般分为原成瘾毒品剂量递减和替代药物剂量递减两种。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替代药物剂量递减法。
(2)替代法:选用药理作用与原依赖药物作用相同或近似, 且作用时间长、依赖性相对较低的药物, 替代原吸食的毒品, 即用合法的“小毒”替代非法的“大毒”, 并逐步递减依赖性药物, 至停药为止。
替代戒毒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戒毒治疗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各国官方推荐使用的方法。
替代的主要药物有美沙酮、丁丙喏啡、洛非西丁、纳曲酮等。
近年来,我国在替代脱毒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梯度戒毒方案”, 即在脱毒治疗的前两三天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如美沙酮;后两三天用部分激动剂, 如丁丙诺啡;接着一周用非阿片类药物, 如可乐宁、洛非西丁以及其他各种对症药物过渡; 然后再用阿片受体拮抗剂, 如纳曲酮预防复吸。
丁丙诺啡与氯氮平或硝西泮联用对戒毒患者睡眠的影响梁伟德;陶林【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3(007)016【摘要】目的了解丁丙诺啡与氯氮平或硝西泮联用对戒毒患者睡眠影响的差异.方法 60例二醋吗啡 (海洛因 )成瘾患者分别用丁丙诺啡与氯氮平联用(氯氮平组)及丁丙诺啡与硝西泮联用(硝西泮组),每组各 30例,氯氮平用量为 50 mg,硝西泮为 10 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头 5 d的丁丙诺啡用量和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丁丙诺啡的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氯氮平组(2.2± 0.9) mg,硝西泮组(2.5± 0.9) mg,P >0.05];氯氮平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硝西泮组 [氯氮平组(54± 9) h,硝西泮组(47± 8) h, t=3.08, P< 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氯氮平对戒毒患者睡眠的改善优于硝西泮.【总页数】1页(P2373)【作者】梁伟德;陶林【作者单位】深圳市康宁医院戒毒中心,广东省深圳市,518003;深圳市康宁医院戒毒中心,广东省深圳市,51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维持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吴胜;汪富军2.联用氯硝西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N-去甲氯氮平血药浓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J], 蒋平;林治光;金一;任娟娟;刘红梅;崔慧茹;王继军;李春波3.艾司西酞普兰和唑吡坦联用对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睡眠进程、神经递质的影响 [J], 朱吉鹏4.二联用药联合睡眠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J], 吴朝俊5.阿立哌唑联用小剂量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安全性的影响 [J], 周云;徐金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戒毒治疗中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6]2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厅(局),卫生厅(局):依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现将戒毒治疗中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一、戒毒治疗中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申请与购买(一)申请人(医疗机构或戒毒机构)开展戒毒治疗业务如果需要使用美沙酮口服溶液(10ml/支,麻醉药品)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以下简称“印鉴卡”)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21号)申请办理“印鉴卡”。
公安部门设置的戒毒机构申办“印鉴卡”(戒毒治疗使用)的规定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二)申请人开展戒毒治疗业务,应当凭“印鉴卡”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区域性批发企业)购买美沙酮口服溶液;经申请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凭“印鉴卡”可以到全国性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全国性批发企业)或其他单位购买美沙酮口服溶液。
申请人购买美沙酮口服溶液时,应当出示以下证明文件:1.印鉴卡。
2.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3.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其戒毒诊疗业务的证明文件。
4.单位介绍信和经办人身份证明文件。
销售单位应当仔细核实内容以及有关印鉴,审查无误后方可售予美沙酮口服溶液。
(三)申请人开展戒毒治疗业务或对阿片类成瘾者进行对症治疗如需要使用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的丁丙诺啡制剂或镇静安眠药时,应当向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或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企业购买,购买时出示以下证明文件:1.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2.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其戒毒诊疗业务的证明文件。
3.法人委托书(注明经办人身份证号码)。
丁丙诺非含片强制戒毒临床分析
吕丽红;倪桂莲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05(023)013
【摘要】目的了解丁丙诺非含片递减法进行戒毒脱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台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收治的851例海洛因依赖患者戒毒病例资料分析,统计患者海洛因依赖情况及丁丙诺非用药方案与脱毒疗效.结果丁丙诺非含片递减法强制戒毒脱毒率100%.结论丁丙诺非含片戒毒疗效好,副作用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的戒毒治疗药物.
【总页数】2页(P123-124)
【作者】吕丽红;倪桂莲
【作者单位】台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浙江,台州,317000;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台州,3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
【相关文献】
1.丁丙诺啡颊含片在经历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中重度慢性腰背痛病人中的疗效和耐受性:一项Ⅲ期、丰富招募、随机撤药研究 [J], 徐江涛
2.丁丙诺啡含片治疗癌痛疗效观察 [J], 冯锐;张杰;李芙;李红梅
3.丁丙诺啡含片治疗晚期癌痛初始剂量的观察 [J], 魏青;壬昆
4.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者初步观察 [J], 段砺瑕;薛丽燕;张立君;
邓艳萍;徐国柱
5.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中、重度癌症镇痛的扩大临床验证 [J], 孙莉;邓艳萍;徐国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戒毒方法简介1、自然戒断法:即不给吸毒者提供专门戒毒的药品,硬性停止吸毒,让戒断症状自然发展,自然消退,又称冷火鸡法。
戒断症状的极期大约在第三天,即断毒后72小时,熬过以后,便开始好转。
7至10天,大部分明显的症状都消失了,身体的依赖性就基本克服了。
自然戒断法的应用由来已久。
至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诸国,强制戒毒机构中,仍普遍推行硬性撤药(断)。
这种方法简单。
需时最短。
有人还认为,让吸毒者体验到难受和痛苦,有助于吸取教训,不再重犯复吸。
但世界各地应用自然戒断法已数十年,未见到出现吸取教训,不再复吸的效果。
反而使吸毒者对戒毒机构产生恐惧,尽量躲开,失去求治的积极性。
自然戒断对年老体弱者不适用,有时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对吸毒时间不长,吸毒量不大,身体依赖性不严重者,可以使用自然戒断法。
断毒脱瘾完毕不是万事大吉,迁延性戒断症状要半年,甚至一年后才淡化下来,戒毒者随时觉得饱受折磨。
对毒品的渴求感或迟或早地导致复吸。
2、药物戒断法:就是采用各种抗戒断症状药物来减轻吸毒者在戒断过程中的痛苦,或用其他同类药物来进行替代递减性治疗。
(l)美沙酮替代递减法。
美沙酮是合成的麻醉药,具有吗啡样的药理作用。
它的作用时间长,而且口服效果良好。
这两大特点使其成为替代递减法的主要用药。
由于它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不产生毒性影响,故又用作美沙酮维持疗法。
美沙酮的副反应与吗啡类似。
常见为便秘、出汗、镇静、性欲抑制,女性有时出现下肢浮肿。
除便秘持续存在外,别的副反应可逐渐适应而变得轻微。
美沙酮也有欣快作用,但不及海洛因强烈。
美沙酮是苦味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
各种给药途径均可,皮下注射有刺激性。
美沙酮注射液为安装,10毫克/毫升。
用于阿片类成瘾的戒毒治疗专用片剂,每片含3.5毫克、5毫克、10毫克、40毫克。
戒毒用美沙酮加入了不溶性赋形剂,防止将此药注射应用。
国内多配制成美沙酮糖浆供口服.也有用美沙酮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液。
口服递减的剂量,按照卫生部颁部的《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治疗的指导原则体化进行处理.大多数在15~2O天内完办第21天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