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分析内幕——比亚迪汽车
- 格式:ppt
- 大小:251.56 KB
- 文档页数:22
比亚迪汽车案例分析市场营销(网络商务与物流外包) 2 班乔磊一.比亚迪汽车发展介绍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导致对石油消费的增加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上升,为了减轻环境压力,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购买。
国际大企业也加大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投资,使得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这给国内的汽车自主品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比亚迪看准市场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车、纯电动车,近几年表现还是不错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创造、模具研发、车型开辟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率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
代表车型包括 F0、F3、F3-R 两厢、 F6、F8 运动型家用轿车、 DM 双模电动汽车等。
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率先者, 2003 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创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
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辟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率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
代表车型包括 F0、F3、F3-R 两厢、 F6、F8 运动型家用轿车、 DM 双模电动汽车等。
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率先者,比亚迪将利用独步全球的技术优势,不断创造清洁能源的汽车产品。
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通讯电子研究院以及汽车工程研究院,专门负责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研发,拥有可以从硬件、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拥有多种产品的彻底自主开发经验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为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辟平台。
比亚迪汽车史——比亚迪的前生今世说起比亚迪,就不能不说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
很多人都知道他以前是造电池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他以前还是中国科学院的,我也是中科院的,所以,算起来,他算是师兄了,但我这个做师弟的远没他的牛逼。
能决心离开中科院的,都不是凡人,据说船夫哥当时在中科院也是混的风生水起,要风有风,要雨有雨。
然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搞电池的船夫哥在北京某一过街天桥上准备买块手机备用电池的时候,发现电池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鬼子或者棒子的电池,竟然没有一个自己国家的品牌!船夫哥心里十分的不爽,他抬头望天,发现天边一抹红云如祥龙出海,似凤舞九天,船夫哥瞬间心中豪迈万千,霞光满堂,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此形成——造电池!谁也没能想到,当时天桥上站着的那位儒雅的年轻人,竟然短短几年造就了一个神话,创建了一个电池帝国,成为了电池大王,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2003年,船夫哥决定进军汽车市场,当时,中国的车市还远远不是这样,汽车,当时还是奢侈品,谁也想不到短短几年能这么迅速的进入千家万户,当时决心干汽车的,都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牛人。
为了进军汽车业,船夫哥花了2个亿购买了一个即将倒闭的车企——秦川汽车厂,这个当时在很多人看起来要多傻B就多傻B的决定,其实暗藏了无数的英明,船夫哥买的其实不是秦川,买的是一张汽车的准生证,没有这个准生证,你啥也干不了,造出了汽车也没地卖。
了解奇瑞历史的人都知道奇瑞造车史上那段奇怪的遭遇,车都造出来,都买了很久了,被国家叫停,为啥,没准生证,谁让你卖的?停——售!最后被逼跟上汽签订不平等条约,利用上汽的准生证,上汽无偿得到奇瑞价值几个亿的股份,这等神奇的事件也只有在天*朝才能发生,就跟红旗的垮掉是因为某领导要做进口轿车一样傻B。
跑题了,还是说船夫哥,当船夫哥买了秦川之后,据说无数股东打电话质问谩骂船夫哥,威胁要把船夫哥的股票抛到死,然而船夫哥只有一句话:干汽车这事,我是坚定不移的!牛人就是牛人!那些当时抛售比亚迪股票的人估计今天得后悔死,而且还死了不是一次。
比亚迪:颠覆性创新的力量要想突破品牌力“马太效应”,最好的选择便是通过颠覆性创新,将竞争的焦点转移到新的市场当中并建立绝对优势。
比亚迪正是通过电动汽车这一全新技术优势,提高了自己在传统汽车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
2009年对于比亚迪而言,应当是丰收的一年,不仅由于其创始人王传福意外当选胡润榜内地首富,更由于比亚迪汽车在这一年实现44万辆的销售纪录,较2008年有超过100%的增幅。
这使得比亚迪在自主品牌中异军突起,一举超越奇瑞、吉利等老牌自主车企,成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人。
若要探究比亚迪如此飞跃式成长的原因,笔者认为起到关键作用的绝不仅仅是他成功的产品战略,更是其成功的品牌运作结果。
这种品牌运作又不同于传统的品牌传播,而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所带来的品牌溢价的提升。
比亚迪刚入汽车界时,提出了“333”战略:第一个3年扎扎实实打基础;第二个3年扩展产品线,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街上的能见度;第三个3年要成为主导市场的企业。
如今比亚迪正在如期兑现他的第二个“3”:2009年比亚迪在国内共销售汽车44万辆,增长率超100%,比亚迪的产品在各大城市随处可见,街上的能见度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按照王传福的豪言,比亚迪将在“2015年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
2009年比亚迪已经成功杀入国内汽车市场的前十名(排名第六),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15年进入国内三甲并非没有可能。
果真如此的话,比亚迪奇迹将会震惊整个汽车行业。
一个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从根本上而言,是由品牌力、产品力与营销力这三力所决定的。
上述“三力”中,品牌力就像一家汽车企业的空中掩护,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能卖到什么价位,能够进入哪些细分市场,而将被哪些细分市场排除在外。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品牌力难以通过收购、模仿以及广告轰炸等方式获得提升。
相反,从过去的经验看,品牌力甚至存在“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产品力则是企业内在的硬功,从根本上说,汽车企业长期的竞争力由产品力决定:只有产品耐用、好用,汽车企业的口碑、品牌力才会不断上升,市场份额才会不断扩大。
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09会计三班小组长:王欢(1)成员:王慧(26)陈红艳(17)李竞竞(21)卢冬雪(20)杨红安(62)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战略在指导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开始重新定位,在对内外部环境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的塑造等方面。
本小组将结合《管理学》所学知识对对奇瑞汽车公司的战略运用SWOT战略分析和五力模型进行分析。
一公司概况奇瑞汽车公司的前身是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政府和芜湖市政府下属的5家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为17.52亿元人民币。
1996年,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国福特公司的发动机产品技术和一条生产线;1997年3月,公司在芜湖经济开发区8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同年10月,发动机厂房建成投入使用;1999年5月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同年9月CAC478/480发动机一次性通过产品鉴定;12月,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首辆轿车下线,截至2000年年底,公司已生产了2000多辆汽车。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将35040万元的资产划到了上汽集团的账下,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
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备年产整车65万辆、发动机65万台和变速箱40万套的生产能力。
公司旗下现有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四个子品牌,覆盖家轿、微车、商用车和高端品牌领域。
公司共有员工2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00余人。
奇瑞汽车SWOT分析公司优势分析(S)1.国家政策的鼓励。
2006 年奇瑞汽车公司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2007 年先后与美国量子等企业建立合作合资关系,开启中国汽车工业中国交通运输市场行业跨国合作的新时代。
2008 年出口整车13. 5 万辆,连续6 年稳居中国第一。
对比亚迪的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在这一领域中,深圳的一家企业——比亚迪,成为了领军者。
本文将对比亚迪进行详细介绍,从公司背景、产品研发、市场表现等方面,全面了解这家公司。
一、公司背景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
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曾在1987年从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家电池厂开始创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拥有超过20万名员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30个分支机构,业务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电子元器件、照明、电池等领域。
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比亚迪的核心业务之一,它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商用纯电动汽车的公司。
二、产品研发比亚迪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它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团队和高水平的研发设施。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申请了超过2万项专利,其中包括了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等领域的技术专利。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线非常丰富,包括了电动公交车、电动出租车、电动轿车、电动SUV等多种类型。
其中,比亚迪的“唐”系列车型,是一款混合动力SUV,它采用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DM-i混动系统,可以实现100公里加速仅需4.9秒,最高时速可达180公里。
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一款名为“汉”的全新电动车型,它是比亚迪首款搭载“Blade Battery”刀片电池的车型,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三、市场表现比亚迪在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出色,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很高的份额,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很多的关注。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超过6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了电动公交车、电动出租车、电动轿车等多种类型。
在国内市场上,比亚迪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达到了22.7万辆,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24.6%。
奇瑞汽车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1)政治法律环境国家现在汽车工业振兴计划把奇瑞列入了扶持对象。
2010年之后短期内(特指2-5年)国家整体调控将以扩大内需、促进人民消费为主,对汽车行业的支持与拉动仍将持续,奇瑞股份奇瑞销售公司主营的中低端车在未来5年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
奇瑞股份麒麟销售公司主营的中高端车型受其国产化与技术日趋成熟化在未来5年将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奇瑞股份开瑞主要以微车为主,打拼2、3、4线市场,在五菱的强大攻势下抢占市场份额,压力相对较大,但仍会持续增长。
奇瑞股份国际公司主要针对海外市场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复苏,2010年之后也会有所佳绩。
所以在未来的3-5年仍是汽车行业的火爆年份。
政府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的,政府采购车辆中,自主品牌比例不得低于50%,或许就是奇瑞高端品牌推广的一次契机。
2)经济环境由于经济影响使外国企业推出新车的速度减慢让奇瑞有乘机进入主流汽车市场。
各国受金融海啸冲击严重,各企业通过减产分割自保,对于新车型的推出采取压后减少的策略,对于受冲击较少的中国汽车市场,就会感到对于新车型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奇瑞推出接近主流水平的新车能填补这个空白,而且国家通政策扶持国内汽车企业,奇瑞有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后方支持,能放手去干,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中国和各国频频发生外交冲突,使国人对国外品牌有抵触情绪,自主品牌如果在这个时候能推出性能质量上接近或超过国外品牌车型的汽车,会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有心理优势。
3)社会文化环境随着人们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使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也成为了一种“潮流”。
该公司在安徽省,中央领导有三位政治局常委都是安徽人,去年神州7号飞船航天员落地后是用奇瑞的礼宾车。
4)人口环境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群体,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量较大。
而且,大多数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也会选择中低档汽车。
比亚迪研究报告比亚迪研究报告一、公司背景比亚迪是一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制造企业,成立于1995年。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深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
比亚迪的主要业务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油车、光伏发电系统等。
二、公司发展历程1995年,比亚迪成立时主要从事电池制造业务,在1998年开始涉足汽车行业,推出了自主品牌的第一辆燃油车。
2003年,比亚迪推出了全球首款纯电动客车e6。
2008年,比亚迪成为了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2015年,比亚迪正式进入全球市场,在英国伦敦推出了全球首款纯电动黑色出租车。
2019年,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销量超过25万辆。
三、公司优势1. 技术实力:比亚迪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技术研发,拥有丰富的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经验,持有多项核心专利。
公司还与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项目,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2. 市场份额: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着较大份额,在全球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3. 品牌影响力: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大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广告宣传和推广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4. 全产业链布局:比亚迪拥有从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具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生产能力,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四、市场前景分析1. 政策支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消费需求: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3. 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其性能和续航里程的提升,降低充电时间和成本,有助于新能源汽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4. 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将面临来自国内外大量竞争对手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保持市场竞争力。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分析报告之比亚迪汽车一、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1、目前主要的自主品牌有:红旗,解放,奔腾,夏利,东风风神,上汽荣威,上汽名爵,吉利(包括帝豪,全球鹰,英伦,上海华普,),奇瑞(包括瑞麒,开端,威麟),比亚迪,长城,长安,华晨中华,金杯,东南,江淮,海马,力帆,长丰猎豹,江铃陆风,华泰,哈飞,众泰,双环,昌河,曙光,永源飞碟,中兴,大迪,福迪,吉奥,美亚、云雀,福田。
2、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营销环境分析:2010年中国国内汽车产销超过了1800万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自主品牌汽车多年以来依靠技术改进和成本控制等优势,在合资品牌不屑一顾的中低端汽车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万—8万元的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达到了80%。
(1)优势:国外许多汽车品牌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大多因其高昂的成本费用将目标市场定位为中高端的市场,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在技术方面的缺乏使其顺其自然的将市场定位在中低端市场。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内地的二三线甚至是四线的城市市场宽阔,因此,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从一些自主品牌已经透露出来的新车型来看,自主品牌的新车型依旧还是邯郸学步,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自主品牌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比较领先,以此为代表的是比亚迪汽车。
(2)劣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车型和性能方面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因此,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仅仅停留在中低端市场的境地。
同时,中国汽车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为50%,成为国外巨头的补充。
(3)机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优势就是新能源技术突出,而政府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这就给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与降低小排量车购置税,对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开发的补贴政策相比,对于农民购车的补贴是最实惠、最直接的,政府提出了“汽车下乡”政策也很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
(4)威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目前北京等大城市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纷纷实行一些限制性购车政策,由此可见一二线城市的汽车市场依然饱和,县乡市场必定会受到合资品牌的关注,这将是对自主品牌的严峻考验。
安徽芜湖奇瑞的秘密在哪儿?刘志迎丰志培〔整理〕一、“奇瑞现象〞在政策夹缝和艰苦创业中诞生在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围起了8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1997年3月“951秘密〞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省头号工程)在这里开工了,这就是由安徽省内的安徽国投、荣事达、江淮汽车等五家投资商以国有资产划拨的形式投资建设的汽车制造厂。
一直到1997年10月厂房根本建设完毕、1998年3月四大工艺——冲压、焊装、喷涂、总装车间设备全面安装到位,这项安徽头号工程也没拉下神秘的面纱。
这种在夹缝里求生存、甘冒风险的抉择让奇瑞人受了多少委曲。
在随后的岁月里被业内人士称为的“奇瑞现象〞就在这里诞生。
让我们看看以下的记录:1997年3月18日安徽奇瑞汽车破土开工;1998年3月28日,轿车厂四大工艺厂房开工;1999年5月18日,首台SQR480发动机下线;1999年12月18日,首台奇瑞轿车下线;2001年1月3日,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成立;2001年3月,奇瑞轿车上国家目录;2001年6月18日,第1万辆奇瑞车下线;2001年12月18日,奇瑞年产销量突破3万辆。
至2003年3月,已全部完成一期至二期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30多万平方米,现已经形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和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
前两期工程都拥有各自的轿车生产四大工艺,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此外还包括两个发动机厂、一个变速箱厂。
2003年4月1日,奇瑞公司三期工程也正式破土开工,四期、五期工程也在紧张地规划之中。
奇瑞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风云、旗云、QQ、东方之子四种车型。
2001年3月,奇瑞〔风云〕轿车成功推向市场,短短两年时间,一款风云轿车使奇瑞迅速成长为国内主流轿车企业,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于2003年6月份推出的奇瑞QQ系列轿车和奇瑞东方之子系列轿车再一次表达了奇瑞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QQ以时尚的外形、宽大的空间、强劲的动力、精致的内饰引领中国微型轿车的新潮流;“东方之子〞那么成为进军公商务用车市场的利器,与当年风云轿车一样,它的上市,成为2003年汽车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奇瑞汽车麒麟网络分析【09年6月刊(第12期)】比亚迪汽车战略研究室内部资料,严禁外传年麒麟网拟上市车型C级瑞麒M1威麟X5威麟V8瑞麒X1瑞麒G6威麟H5瑞麒G5年拟上市车型奇瑞内部竞品QQ3、A1A3M1、M5、QQ3A5旗云、风云、东方之子H5H3 (5) (9) (12) (22) (24) (26) (31) (34) (36)一、麒麟网络之历史篇2009年2月10-12日,奇瑞汽车在合肥召开商务年会。
本次商务年会上,尹同跃提出奇瑞股份在2009年将进一步繁衍、剥离出微车品牌开瑞、经济轿车品牌奇瑞、高端品牌瑞麒和威麟。
其中,瑞麒和威麟品牌LOGO严格仿照了宾利和福特的LOGO 为了变相分网,奇瑞仓促抄袭别人的品牌LOGO,从旗帜上开始堕落;说明奇瑞失去长远成长的正气——旗帜都抄袭别人了,管理团队斗志彻底沦丧!2009年3月19日,奇瑞汽车在芜湖正式发布其中高端品牌瑞麒和威麟,具体包括两个品牌的logo、内涵和理念等,其中,瑞麒定位为中高级轿车,威麟定位为中高级全能商务车。
同时,奇瑞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营销公司负责运作两个品牌;瑞麒品牌旗下高端产品E6(后期的G6)也在本次发布会上首次亮相。
继3月19日奇瑞汽车全新中高端品牌“Riich瑞麒”定位之作、首款高级轿车G6(原东方之子6)线仅一周之后,“Riich瑞麒”品牌又推出了第二款产品——瑞麒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在A3和A5相互挤压市场之际,奇瑞又推出了G5、G6。
G5较G6定价低,而定位也为商务车型,将严重蚕食G6市场。
2009年4月20日,在上海车展,麒麟网络推出旗下车型瑞麒M1,排量为1.3升。
在吉利推出1.3升熊猫并获得惨淡销量后,奇瑞也有样学样推出了1.3升M1,这也看出奇瑞短期内还是不肯放弃QQ!一旦M1推出1.0排量,QQ的市场就会立即被M1分2009年4月21日,由奇瑞公司和徽商银行共同投资组建的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在沪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开业。
奇瑞汽车分析比亚迪汽车战略研究室内部资料,严禁外传奇瑞发展史分析1高层更迭史分析3资金与股权分析4网络规划分析5奇瑞产品分析2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的汽车项目,并得到安徽省芜湖市地方政府的支持。
由于当时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项目只能秘密进行,所以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工(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直接导致项目开始实施到第一辆车下线,奇瑞自始至终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车辆无法登上国家目录。
1999年12月,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首辆轿车下线。
2000年,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了2000多辆汽车。
为了让这个没有生产汽车许可证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芜湖市两级的帮助下,指可见芜湖汽车项目演变成为自主开发企业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无知奇瑞发展史分析1历史回顾—寄人篱下,难寻片瓦无论奇瑞造出来的车是否能够达到安全标准,都会因为没有登上国经过多方努力,在国家经贸委的协调下,奇瑞进行了加入上汽集团的谈判。
这是不平等的谈判,因为上汽掌握的底牌是奇瑞的生死牌:不最后,奇瑞同意将35040万元的资产(注册资本的20%)无偿划到了上原则,即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和不分红;但其实还有很多反过来的“不”,如上汽的销售网络奇瑞不能使用、上汽管理经验奇瑞不能学习……很显然,2001年1月,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
借道上汽,奇瑞轿车得以上了国家机械局被撤销前最后一次公布的车辆生产从此,奇瑞汽车所有的车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标志,导致很多购车的人曾以为这是上海生产的汽车。
“上汽奇瑞”四个字给了这个新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这也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团获得的历史回顾—自主发展,一路高歌2004年9月27日,奇瑞和上汽双方领导向外界证实了上汽要撤出奇瑞两个字,从而宣告两家正2004年奇瑞公司全年销售8.6万辆,与03年8.5万辆基本持平;奇瑞在完全自主以后,短短3年时间取得长足发展,07年销售达到38.1万辆,但是大部分是QQ。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奇瑞汽车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奇瑞汽车营销市场策划方案奇瑞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摘要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过奇瑞汽车中的典型QQ汽车的研究,折射出奇瑞汽车营销策略的特点、奇瑞的优劣势并且寻求解决劣势的办法。
奇瑞QQ重塑了微车的品牌形象,让微车走入了千家万户通过收集奇瑞汽车营销相关材料,掌握汽车营销方面的技巧和策略,通过奇瑞汽车的生产销售模式结合市场分析,总结出奇瑞汽车市场营销的策略。
研究的结果与主要结论。
通过此次营销策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汽车市场虽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未知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各汽车品牌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对于中国奇瑞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奇瑞能够拥有广阔的市场,成为世界闻名的国产车。
关键词:奇瑞汽车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目录摘要公司概括 1第一章奇瑞汽车营销环境分析 11.1宏观环境分析 11. 2微观环境分析 31. 3 SWOT分析5第二章奇瑞汽车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72.1市场细分82.2目标市场选择82.3市场定位10奇瑞汽车产品营销策略103.1产品组合与策略103.2产品寿命周期与策略16奇瑞汽车定价策略174.1定价策略解析174.2定价策略思考21奇瑞汽车促销策略分析225.1、背景225.2、促销策略 235.3、案例24总结26公司概况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32亿元,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
以2007年8月22日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为标志,奇瑞实现了从“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第一阶段向“通过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第二阶段的转变,进入全面国际化的新时期。
奇瑞管理的幕后故事中国第一家自主品牌轿车年销量突破30万辆公司的幕后故事当尹同耀还在长江边上的一所中学上学时——那是1970年代末的中国,德国大众正在和这个国家的政府谈判是否能引入一条轿车生产线——中国汽车工业的圣地是北方的长春,和长江上游的武汉。
很快地,尹从安徽巢湖出发,成为省会合肥一所工科院校的汽车制造专业学生,并随后进入一汽集团成为一名工艺员。
1996年,当他离开一汽与大众的合资公司时,在中国市场上,自主品牌汽车还难得一见。
45岁的尹同耀,现在是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与10年前相比,这位汽车工程师的命运发生了惊人的转变。
几乎在一片荒原上,他和他的同伴建起了一座年产销量超过30万辆的庞大汽车城堡,并成为中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和最重要的出口商。
2004年以来,奇瑞不仅度过了行业萧条,摆脱了跨国企业知识产权官司的羁绊,并且成为政府鼎立支持的自主创新榜样企业,还将产品打入5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
而有点书生狷狂气质的尹,还保持着一个汽车迷的习性:喜欢闻汽油那种清刚明亮的味道,喜欢穿工作服胜过西装,且对那种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呆在办公室吃盒饭的生活乐此不疲。
但是,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就一家希望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奇瑞目前拥有的技术和经验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在世界各地销售、推广和维修汽车的全球性业务。
“每个厂商都努力以它们所能的最快速度发展,以成为竞争的幸存者之一。
”曾经高调宣称将把奇瑞汽车带入美国市场的马尔科姆·布鲁克林(MalcolmBricklin)在去年11月公开说,这使得中国公司很少有时间来考虑在美国及欧洲市场上销售所需要达到的苛刻的环保及安全要求等问题。
这可能点中了令尹同耀寝食难安的“死穴”。
2006年开始,尹同耀与往年一样,以他特有的说“狠”话的方式,强调了质量。
今年初,在奇瑞年度质量大会上,尹又再次强调,质量工作处理不好会是奇瑞最大的瓶颈,做好了可以让奇瑞“冲”上去;做不好也许就是一瓶“毒药”,会害死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