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模块教案集(20210127080029)
- 格式:pdf
- 大小:5.19 MB
- 文档页数:89
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模块教学内容:篮球1 水平五主备教师:上课日期: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健身的价值、规则要领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篮球的常用规则,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按照规则进行篮球活动。
情感目标:通过对篮球规则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利用规则社会适应:学生通过了解规则能够积极主动地宣传、使用规则二:本课重点:篮球的犯规、违例规则及其罚则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提问四:教学过程:一、篮球起源: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19世纪下半叶,美国各地的基督教青年年发展很快,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很多,但到了1890年的冬天,参加青年活动的人明显减少了。
为此,青年会的领导们非常忧虑。
经过分析,他们认为是所缺少新颖的、适合冬季在室内进行的运动项目。
同时认为,更使新的竞技项目达到预期效果,为人们所接受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行为,以消除当时人们因体育运动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二)能弥补其它项目因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局限,不受这些因素影响,能在晚上和室内进行。
(三)能使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参加,而且特别吸引年轻人。
根据以上观点,波士顿青年会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莫尔德市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受小孩向装桃子的竹筐里扔桃子游戏的启发,并借鉴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难点,于1891年12月25日设计并发明了篮球。
刚开始它被称做“篮球游戏”。
做游戏时,奈史密斯博士两个竹筐分别悬挂在健身旁两侧的栏杆上筐距地面10英尺,用足球做为比赛用球。
将球扔进对方筐里得过1分,以投中球数的多少来决定比赛的胜负。
这便是篮球运动的起源过程。
二、时间通则(一)比赛时间1、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
2、在第1节和第2节之间,第3节和第4节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
教 学 进 度 表(高一第二学期篮球)教学形式练课 周 课 新 复 实 习其内次基本教材内容授 习 验 或 学次它课 课 课 测 时试室内课: 1.讲解教学大纲 ★1★一2.篮球运动发展概述1.基本姿势 ★2★2.起动、传接球1.运球、急停 ★3★二2.单手肩上投篮1.转身★4★2.急停1.起动、转身★5★三2.运球1.急停、滑步★6★2.行进间单手上篮室内课:篮球规则及裁判法★7四1.转身★8★2.滑步1.单手肩上投篮★9★五2.急停、转身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0★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单手肩上传球 ★11★六2.行进间低手上篮1.防持球队员 ★12★2.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1.滑步、单手肩上投篮★13★七2.双手胸前传接球1.急停★14★2.滑步、运球 教学比赛★15八1.原地持球交叉上突破★16★2.行进间单手上篮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18192021222324252627282.双手胸前传接球★1.综合练习★1.双手头上传球★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防无球队员★2.教学比赛★1.单双手反弹球★2.跳投★1.跳投★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1.教学比赛★1.跳投★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1.跳投★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1.原地同侧步突破★2.教学比赛★1.考核:一分钟跳投★2.综合练习★1.考核:三大步上篮计时★2.综合练习★十29五 30 1.考核:双手胸前传接球★1.教学比赛★体育课教案课次教材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2内容教1.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组织纪律性。
2.初步学习篮球持球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概念。
学3.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促进身体协调发展。
目标课的教学内容及手段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开 2.检查服装。
始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部4.安排见习生。
分准一、起跑练习。
二、简易球操。
1.指尖拨球。
备 2.绕肩大 8 字。
3.体转运动。
教学进度表(高一第二学期篮球)教学形式练课周次课次基本教材内容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习或测其它内学时试一12 室内课: 1.讲解教学大纲★2.篮球运动发展概述★1.基本姿势★2.起动、传接球★二34 1.运球、急停★2.单手肩上投篮★1.转身★2.急停★三56 1.起动、转身★2.运球★1.急停、滑步★2.行进间单手上篮★室内课:篮球规则及裁判法★7四8 1.转身★2.滑步★五910 1.单手肩上投篮★2.急停、转身★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六1112 1.单手肩上传球★2.行进间低手上篮★1.防持球队员★2.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七1314 1.滑步、单手肩上投篮★2.双手胸前传接球★1.急停★2.滑步、运球★教学比赛★15八16 1.原地持球交叉上突破★2.行进间单手上篮★九17 1.原地交叉步突破★2.双手胸前传接球★1.综合练习★18十1920 1.双手头上传球★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防无球队员★2.教学比赛★十211.单双手反弹球★2.跳投★一22 1.跳投★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1.教学比赛★23 十二24 1.跳投★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十251.跳投★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三26 1.原地同侧步突破★2.教学比赛★十271.考核:一分钟跳投★2.综合练习★四28 1.考核:三大步上篮计时★2.综合练习★十29 1.考核:双手胸前传接球★五30 1.教学比赛★体育课教案课次 2 教材内容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目1.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组织纪律性。
2.初步学习篮球持球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概念。
3.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促进身体协调发展。
标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时间3`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组织:开始部分2.检查服装。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静、齐。
高中体育新课程篮球模块实践课教案(水平五)教师:课次:教学内容: 原地起跳,单手肩上投篮。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比较熟练地,动作较为规范地进行投篮,且对原地起跳,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技术要领能够进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以便于在以后的比赛或者练习中帮助自己提高竞技水平。
教材分析:本次课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对技术动作的学习,不但使同学们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学到不少理论知识。
教学策略: 先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进行一些诱导型的小游戏,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上来,然后进行本次课教学内容的学习。
课的部分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练法组织、要求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强度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2.准备活动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任务。
1.体育委员带队进行热身活动。
2.老师进行本次课任务的安排和理论讲述。
体育委员进行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向老师问好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然后老师安排见习生,安排学生领器材布置场地,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1.体育委员带队绕操场慢跑两圈2.跑步结束后成体操队行散开进行热身活动(徒手操)。
学生和老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且穿戴整洁,不能带钥匙链等尖锐或者坚硬的物品。
学生必须听从老师和体育委员的口令,不能交头接耳,大声喧哗。
2分钟5分钟小小准备部分3.游戏4.导入部分网鱼做一些有球基本练习,比如老师讲解做示范,同学们模仿学习。
以篮球场边线和端线作为鱼塘,选一人做鱼夫,只要被鱼夫抓住的就和鱼夫一起抓人,直到最后一人为止,老师选出鱼夫,然后鸣哨开始。
通过游戏以及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再经过一些基本的有球练习,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比如同学们看老师做完示范后,可以自己进行模仿练习。
游戏的过程中,必须按游戏规则进行,,不能故意拖延时间。
高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模块教学》教学设计水平五(高二)·篮球(选项)模块教学计划篮球是一项集集体性、对抗性、转换性、时空性、增智性、综合性、智艺性、职业性等特性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水平五教学计划,依据我们学校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探讨思想—“高效、互动”要求,现将我校高中体育选项课中的篮球选项的有关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五大模块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五个模块的学习,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理论、技术。
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我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并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篮球教学。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在高中三年期间的篮球学习,学生将提高篮球动技能水平全面增强体能,加深对篮球基础知识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养成自觉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和团体意识。
三、教学思路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从篮球运动的学习和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模块设计的思路篮球模块包括篮球理论、篮球技术、篮球战术、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五个单元,如何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篮球的各项内容,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结合我校场地师资等实际情况,第一单元是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掌握,第二单元的教学侧重于简单的多人组合技术,三、四单元是侧重于学生技战术、固定配合学习。
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是裁判法与篮球教学比赛的有机结合。
在重视每个单元相互衔接,注意到水平五的篮球模块计划内容与水平四的篮球模块计划内容的衔接和延伸。
水平五(高二)——篮球模块I教学计划篮球模块·战术单元教学计划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施鹏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传切等战术教学,传切、策应战术是篮球竞赛中运用较多的配合。
高中篮球模块教学设计1句容市第三中学张方新篮球训练营单元教学计划模块教学内容:篮球选项教学(水平五,模块学习层次一)教学对象:高一年级篮球选修学生执教学校:句容市第三中学创作主题:我参与,我健康,我成功,我快乐参与者:张方新左右手交替运球。
1.2.3.确手型,(掌心空出)4.. 原地运球练习背后运球胯下运球单元测试方法及内容(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总分20分(10分命中率,10分动作技评)1.评价方法:罚球线后每人罚球10次,计命中率。
2.评价标准:(二)半场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总分20分(10分命中率,10分动作技评)1.评价方法:从一侧中线与边线交接处开始,向球篮快速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如投篮不中须补投中篮),然后,运球到另一侧中线和边线交接处后,迅速运球折回到篮下投篮,投中后再返回出发点,以所需时间确定成绩。
2.评价标准:(三)米字型跑 10分1. 评价方法从米字中间开始,每一笔画跑一个来回,最后回到中间,每一笔画长3米,计时。
2.评价标准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10秒121416182022242630(四)教学比赛1. 评价内容:结合平时学练情况,观察评价1. 学生的奔跑,移动,站位,传,运,投技术的水平;2 .学生对所学战术的运用;3.. 学生自信,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提高;4 .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5. 学生的参与态度,以及对竞赛规则的理解;2. 评价方法:1)学生按水平层次以五人一组参加教学比赛,以10分钟为比赛时间,评价组每组五人,每组一表,(见表)对参赛同学以集体评议形式,在表格相应一栏中评定等级;2)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进步幅度进行评价;篮球专项目标达成小组评价表组别:评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