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第4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
- 格式:pptx
- 大小:532.85 KB
- 文档页数:40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早期的国际贸易学说第一节前资本主义的贸易学说一、奴隶社会的贸易观念1. 奴隶社会的经济背景- 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土地是主要生产资料,奴隶主拥有土地和奴隶。
- 手工业和商业相对落后,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发达。
2. 奴隶社会的贸易特点- 贸易形式简单,主要以直接交换(物物交换)为主。
- 贸易商品多为奢侈品,如贵金属、香料、丝绸等,这些商品主要用于满足奴隶主阶级的奢侈需求。
- 贸易活动受到地理限制,通常只在相邻地区或通过丝绸之路等少数渠道进行。
3. 奴隶社会的贸易观念- 贸易被视为一种政治和军事行为,而非经济活动。
- 奴隶主阶级通过贸易获取稀有商品,以显示权力和地位。
- 贸易的目的不是创造利润,而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欲望。
二、封建社会的贸易观念1. 封建社会的经济背景- 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土地由封建领主控制,农民依附于土地。
- 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开始出现。
2. 封建社会的贸易特点- 贸易范围有所扩大,但仍受封建割据和交通不便的限制。
- 贸易商品多样化,包括农产品、手工艺品和地方特产。
- 贸易活动受到封建领主的严格控制,商人地位较低。
3. 封建社会的贸易观念- 重农主义: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商业和工业是次要的,主张自给自足。
- 封建领主通过贸易税和关税来控制贸易,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 贸易被视为对封建秩序的潜在威胁,因此受到限制和压制。
第二节重商主义的贸易学说一、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1. 财富观-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的财富和权力取决于其持有的贵金属(如黄金和白银)。
- 贸易被视为一种零和游戏,国家的财富增加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财富减少。
2. 贸易差额论- 强调贸易顺差的重要性,即出口必须大于进口,以保持国家财富的净流入。
- 认为贸易顺差是国家富强和军事力量的基础。
二、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1. 托马斯·孟(Thomas Mun)- 英国经济学家,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