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汉语-第十九课-朱咏红张颖丽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7
快乐汉语第二课《你叫什么》
9班李柏慧
一、课型
新授课
二、教材
《快乐汉语》第一册(编者:李晓琪,罗青松刘晓雨,王淑红,宣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
三、教学对象
学习快乐汉语第一册的小学生,没有学过任何词汇和汉语语法
四、教学内容
1.生词9个,其中包括:
叫,什么,是,哪,国,人,中国,英国,美国
2.句型:
你叫什么?我叫……
你是哪国人?我是……
五、教学目标
1. 认知领域。
通过对词语进行讲练,使学生掌握生词的认、读、用,并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恰当地使用句型。
2. 技能领域。
通过对课文的讲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本课的生词和句型,能够较为流利地复述课文并能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语和句型
七、教学环节。
《快乐汉语》第一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你叫什么?本课是《快乐汉语》第一册的第二课,课文是学习用中文简单介绍自己,包括如何说名字和国籍。
课文遵循在正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交谈的规律,继第一课学会用中文问候打招呼后,设想在初次见面时互相打招呼以后继续交谈什么。
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叫什么”“从哪儿来”?第二课分两部分:1、学习询问对方的名字和如何告诉自己的名字;2、学习询问国籍和回答国籍。
全课有九个生字,四个中文句子。
教本课时要注意如何与第一课的衔接,让学生想象与朋友,同学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如何介绍自己。
在本课,利用10 -15分钟的课堂时间复习第一课内容,包括如何打招呼、拼音、声调和中文的组成,以巩固前课学的知识。
在《快乐汉语》中前几课的内容不是很多,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中国文化。
在课文中的九个中文生字中,一半的字单独学起来没有很明显的联系,例如“叫”“什么”“是”“哪”“国”“人”,所以要反复多练习读句子,才能达到理解和学习的效果。
本课教学中有两个方面要强调:1、中国人名和美国人名的区别,姓名的顺序和称呼习惯;2、“是”和“叫”的用法。
由于课文是问答形式,有必要略提中文问答和英文问答的不同,强调性的解释可以在以后的教学里继续加深。
本课安排两次课堂活动,课时可以安排1-1.5 小时。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询问和回答名字/姓名Nǐ jiào shénme?A: 你叫什么?What's your name?Wǒ jiào Li Xiǎo long.B: 我叫李小龙。
My name is Li Xiaolong.第二部分: 询问和回答国籍Nǐ shì nǎguó rén?A: 你是哪国人?Which country are you from?Wǒ shìZhōngguórén.B: 我是中国人。
I am a Chinese.-复习第一课学习的内容,解答第一部分作业的问题;-解释“是”和“叫”的用法。
《快乐汉语》教案设计(共5篇)第一篇:《快乐汉语》教案设计《快乐汉语》第二册第四课我的房间课题:《我的房间》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45分钟教具:字卡,句卡,白纸,彩笔。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一、教授学生房间里表达家具的汉语;二、引导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的房间;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一、教授学生生词的正确发音,书写笔顺。
二、教授学生本课重要的语言点,让学生体会句子断句。
教学难点预测及处理:使学生能用正确的汉语句子介绍自己的房间。
(先带领学生跟读和介绍房间有关的句子,然后教师做示范,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介绍。
)教学方法:讲读法、提问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表演法、借用道具法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查询生字词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启发式导入新课;2、图片展示法教授生词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启发式导入新课: T:同学们上午好!欢迎你们再一次来到我们的汉语课堂。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我的房间》。
在老师讲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请几位同学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她)的房间里都有什么?S:(同学发言)(把学生使用过的与课本相关的词语记录下来)T: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空房子”(拿出白纸),同学们就是“设计师”,让我们用我们手中的彩笔一起来共同设计我们的房间吧!(老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设计的房间,同学们用彩笔在白纸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间)T: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们的房间里都有什么啊?S:(学生回答)T: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房间里都有什么?(见黑板上的简笔画)2、发音练习:(老师拿出图片字卡,采用图片字卡教学法)T: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是什么?(桌子的图片)S:学生回答T:同学们跟老师读“桌子”。
(读三遍)(把词语拼音写到黑板上图画的身边,让学生也写到自己“房间”家具的空白处)生词皆采用以上教学法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1、课文生词讲解2、讲解课文内容3、同学上台表演4、布置作业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课文生词讲解:带领学生复习生词(跟读法复习),在黑板上具体教授“里、间、沙、发、的”这几个汉字的书写笔画,让学生抄写到汉语本上并当堂批改纠错。
第五课我有一只小猫
一、课程名称
初级汉语语音课
二、使用教材
《快乐汉语》(韩语版)第五课
三、教学对象
母语背景为韩语的零基础小学生,平均年龄在7岁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6数字的读音、g、k、h以及拼音的拼读,“一”的变调,有字句。
技能目标:能够在正确的语境下,运用有字句描述自己有什么。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使用汉语的情感态度,接受别人的询问,并使用有字句了解他人情况的愿望。
五、教学方法
1、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设计多种课堂活动,充分展示学生主体性
3、布置交际任务,用完成任务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际。
六、教学内容
生词:5个:有、猫、狗、只、小
语法:1个:有字句
话题:询问对方有某物以及回答别人的询问
功能:询问、借东西
文化点:特别是在想借别人某物时的言外之意。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拼读。
2、数字1-6的读音。
教学难点:
1、有字句的使用
2、重点拼音的正确发音。
3、“一”的变调
八、教学环节和步骤。
《快乐汉语》第二册第二十二课我去过故宫第一课时课型:初级汉语听说课教材:《快乐汉语》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编者:李晓琪、罗青松、刘晓雨、王淑红、宣雅教学对象:11-16岁的泰国学生,已经学习过《快乐汉语》第一册,初级汉语水平,已经掌握约250个汉语词汇教案题目:第二十二课我去过故宫教学内容:呈现新单词:中国、长城、故宫、北京、德国、伦敦呈现新句型:人+去过+宾语、人+去过+宾语+吗?、人+没(有)+去过+宾语听力训练:完成练习1听力口语训练:能用句式进行对话:去过+地点汉字书写训练:练习过、宫、城、台、美五个汉字的书写教学目标:认知领域:学生能够掌握新单词的读音,并在给定的语境中使用,熟练掌握课文对话,能进行简单的对话。
技能领域:(听)学生能够听懂课文中的句子并能够判断出所朗读的句子,能够与同伴之间进行相应的对话。
(说)学生能够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并能够用“人+去过+宾语、人+去过+宾语+吗?、人+没(有)+去过+宾语”句型组织简单的对话,语感自然流畅,语音语调准确。
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句式和词汇。
(读)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新的单词,语音语调准确。
(写)学生能够掌握过、宫、城、台、美五个生字的书写,笔画正确,结构清晰。
学习策略:引导和培养学生采用背诵、交流等方法学习汉语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词汇:中国、长城、故宫、北京等新单词语法:“人+去过+宾语、人+去过+宾语+吗?、人+没(有)+去过+宾语”,三个句型的熟练运用。
教具:PPT、图片教学步骤:1.组织教学:(2分钟)老师点名,宣布上课。
2.导入新课:(8分钟)通过问答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周末都干什么呢?学生:出去玩。
教师:那你们都去哪儿玩呢?学生:去动物园玩,去电影院。
教师:好,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几个好玩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知道?3.讲解新课(25分钟)1)通过学生熟悉的地点展示新单词(中国、长城、故宫、北京、德国、伦敦),通过老师读,学生读,最后以点读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于生词的掌握情况。
家教教案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程永丽(小编整理)第一篇:家教教案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程永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教学目的】因为七年级下学期孩子在学习上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些孩子逐渐感到学习因难,对写作业产生一定的抵制心理,对学习的兴趣也有所下降,所以,设计本讲课题。
本讲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的原因基础上,通过典型的教育故事,引导孩子认识写作业与学习懂得重要性,然后给出了写作业和学习的有效对策,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切入点】由孩子、家长苦恼的问题切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记得一位教育家曾十分形象地形容刚入学的孩子们,就像到果园里采摘果实一样,孩子们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在学习是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初中以后,这种差距明显的拉大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于是,为数不少的孩子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一开始是不愿意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能拖就拖,再后来,你会发现孩子隔三差五地不完成作业,在学习上表现得越来越没有兴趣,有的孩子甚至还出现了厌学的苗头。
于是,家长开始纳闷了,开始着急上火了:小学学习挺好的孩子怎么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呢?家长该怎样教育孩子,才成使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呢?这就是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随机采访1您的孩子抱怨过作业多吗?2您的孩子一般写作业的时间是多少?3孩子写作业时间长,是作业多还是效率低的缘故?4您的孩子遇到过学习和玩的矛盾吗?请问您是怎么处理的?三、结合案例,教师分析、归纳、总结:1孩子不愿意做作业和学习困难的原因客观原因:1)对学习缺乏兴趣;2)学习方法不正确;3)有不良的情绪体验;4)厌学心理;5)学习动机不良2针对原因,给出具体可损伤的教育对策:孩子抱怨作业多,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作业的确多,班里绝大部分孩子都感觉多。
二是作业并不很多,只是有的孩子感受多。
第一种情况,家长首先在感情上要顺应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必要的安慰和同情。
《快乐汉语》教案课文题目:第四课爸爸、妈妈教学对象:非洲某国附中一年级学生,初级水平教学课时:2课时使用教材:《快乐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教具:某国地图、中国地图、生字卡片、家庭照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表达家庭成员称呼等日常交际语言点2、使学生掌握介绍和否定功能项目3、使学生对中国的家庭有个初步了解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新词,并能够正确运用“这、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不”等词语。
2、使学生掌握以下语言点:(1)否定词“不是”(2)“这不是某人”和“那不是某人”(3)“吗?”作为疑问句的用法3、语音训练:d t n l第一课时一、复习(10分钟)(一)、师:我们上节课(第三课)学习了《你家在哪儿》。
现在请你们说说,你家在哪?(挂一幅塞拉利昂地图,标明弗里敦、博城、马肯尼)师:XXX,请问你家在哪?生:……(注意说完整的句子“我家在……”)生1:我家在弗里敦。
生2:我家在博城。
生3:我家在马肯尼。
展示弗里敦的地图,熟悉每个街区。
每四人一个小组,用“你家在哪?”问,用句子“我家在……”回答,反复训练。
(二)、温习第三课生词并根据拼音汉字连线它们的意思:①家jiā①in, at, on②在zài ②Hong Kong③哪儿nǎr ③Beijing④北京Běijīng ④home⑤上海Shànghǎi ⑤he, him⑥香港Xiānggǎng ⑥Shanghai⑦他tā⑦where(三)、朗读复习拼音:b p m f。
二、导入(3分钟)师:你们都知道,我是中国人,我家在赣州(GAN ZHOU)。
我这里有一张照片,这是我的家(展示我的家庭照片,里面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
(指着照片中的爸爸)这是我爸爸。
(指着照片中的妈妈)这是我妈妈。
(指着照片中的哥哥)这是我哥哥。
(指着照片中的我)这是我。
师:爸爸、妈妈、哥哥、我,(指着照片)这是我的家。
师:(指着照片中的爸爸、妈妈、哥哥、我)XXX,这是我……?生:爸爸/妈妈/哥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生词“爸爸”,“妈妈”,“哥哥”,“这”,“那”等)三、生词相关(30分钟)(一)读生词:老师教读,每个两遍(可设计成游戏:老师读一遍,学生读两遍;老师读两遍,学生读三遍;老师读三遍,学生不读。
《快乐汉语》第四课教案
一、课程名称
《快乐汉语》第一册第四课爸爸、妈妈综合课
二、教材
《快乐汉语》第一册
三、教学对象
澳大利亚11-16岁中小学生
四、主讲人
吴霜
五、教学内容
1. 生词学习:本课共七个生词——这、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不
学习这七个生词的拼音和音调
学习认读这七个生词
2. 句型学习:1.学习用“这”“那”介绍家庭成员组成
2.学习“不”的否定句型
3.学习“吗”的疑问句型
3.语法学习:(1)轻音的学习
(2)学习d t n l四个声母的发音,并会认读
(3)学习“不”的否定句型和“吗”的疑问句型
(4)学会“这”“那”的表达
4. 汉字学习:学习如何正确书写本课四个生词——这、那、爸、妈
六、教学目标。
课题 19 生命的感动课型新授第( 2)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老师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情读文。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班会的“趣”味,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奇妙的设想,激发热爱科学,自主创新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19 生命的感动睹物忆事(1-8)羞煞“我”--太难为情感受亲情留物件---暗藏深意忆出生---欣喜若狂暖尿布---父爱深沉看影集---爸妈辛苦出意外---父母心疼想培养---爱暖心田睹物思情(9-10)泪朦胧---心存感动心领感悟知尊重---热爱生命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媒体运用学习活动修改意见入文一、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生命的感动》这篇课文,今天,你们再次看到这幅画面时,你知道了什么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生自由发言,当学生谈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师小结课文主要内容再板书)(生命的感动)爱亲人尊重因爱而孕育的“我”所有生命因爱而感动可以适当进行听写训练。
学文课件一、听1.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用心听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品今天,我们继续来课文《生命的感动》。
同学们,你认为,在这个课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个?(感动)(出示课件,闪烁“感动”),是的,因此,作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详写了自己小时候因得到父母的关爱而深受感动的事。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父母的关爱吧!(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可从学生汇报的批注入手,对课文感动的语句着手。
从而体味“我将尊重因爱而孕育的所有生命。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为什么?(课件出示问题)2.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感受关爱,教师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感受关爱”一词和能随机出示的句子)学习“爸爸在一边笑……有女儿真好!”提问:在“我”出生时,爸爸的心情如何呢?你能通过朗读爸爸的话来体会爸爸“无比欣喜”的心情吗?(指名读句子。
《快乐汉语—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案
1. 教学对象:
(1)年龄——15-18岁的中学生
(2)汉语水平——零基础
2. 教学目标
(1)学习者知识背景
——学生已经知道现在在世界上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学生对中文很感兴趣。
(2)本课总体目标
——学生掌握“家、在、哪儿、北京、上海、香港、他“等生词。
会使用“你家在哪儿”
“我家在……”句型交际。
认识汉字“我、在、北、京”,会认读声母“b、p、m、f”。
子目标1:交际话题,有关交际的技能
学习如何询问别人的家在哪,并会回答别人的提问
子目标2:语言点
——汉语拼音声母“b、p、m、f”。
——汉字“我、在、北、京”。
子目标3:生词
——“家、在、哪儿、北京、上海、香港、他”等生词。
子目标4:有关文化活动
——简单介绍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
3. 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
你家在哪儿?
——我家在北京。
(2)话题:询问家在哪儿
(3)语言要素:
A. 语音:汉语拼音声母“b、p、m、f”。
B. 词汇:“家、在、哪儿、北京、上海、香港、他”等生词。
(4)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对话。
(5)相关文化:了解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
4. 教学活动
操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老师带读、纠错,学生带读、纠错,学生识字、拼音。
游戏:“找城市”。
《快乐汉语》
第十九课-你的爱好是什么
设计者:朱咏红,张颖丽
1. 教学对象:
(1)年龄——12岁(6th)
(2)汉语水平——零起点
2. 教学目标
(1)学习者知识背景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说一些汉语,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
(2)本课总体目标
——学会询问他人的爱好,并表达自己的爱好。
子目标1:有关中国的知识
——了解中国民族乐器。
子目标2:有关汉语的知识
——“你的爱好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我的爱好是……”和”“我喜欢……”子目标3:有关交际的技能
——在对话时,表达自己的喜好并了解他人的喜好。
子目标4:有关文化活动
——视频:外国学生参加北京民乐夏令营。
3. 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
A. 课文内容
a. “你的爱好是什么?”“我的爱好是音乐。
”——第七单元第十九课
b. “你喜欢电脑游戏吗?”“我喜欢电脑游戏。
”——第七单元第十九课
B. 与喜好相关的词汇
(2)话题:谈论个人和他人的喜好。
A. 表达自己的爱好
B. 询问别人的爱好
(3)语言要素:
A. 语音:熟悉生词的发音。
B. 语法:句型“你的爱好是什么?”“我的爱好是音乐。
”“你喜欢电脑游戏吗?”“我喜欢电脑游戏。
”
C. 词汇:爱好、音乐、电脑、看书、画画、喝茶、游戏、上网、运动、他的、我们的
D. 汉字:什、么、音、乐
(4)教学重点:
句型:-“你的爱好是什么?”“我的爱好是音乐。
”“你喜欢电脑游戏吗?”“我喜欢电脑游戏。
”。
(重点基本句型)
必学词:爱好、音乐、游戏
(5)相关文化:
视频:外国学生参加北京民乐夏令营。
4. 教学活动
(1)活动方式:
——欣赏中国歌曲
——配合卡片,让学生熟记词汇
——拍苍蝇、交换语伴(采访汇报)(详见教案)
(2)活动目的:
——学会询问他人的爱好,并表达自己的爱好。
——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运用句型,牢记词汇
(3)活动内容:(见教案)
5.教学步骤
(1)课时:这一课分为3个课时完成
(2)教学环节:每个课时分为5~6个环节,具体环节见下面的教案(3)教学步骤:步骤及步骤组成见下面的教案
6.教学测评(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掌握程度如何)
(1)测评内容:
A. 学生是否会表达“你的爱好是……”
B. 是否掌握和爱好相关的词语
(2)测评方式
——采访汇报
——你喜欢不喜欢中国歌曲和乐器?
教案
《快乐汉语》第一册第十九课
(设计者:朱咏红,张颖丽)第一课时(50分钟)
第三课时(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