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罐加气浮提高除油效率试验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1.2 水质差原因分析与维修优化方案在现场排除外部因素影响后,打开气浮选A/B罐顶部一级收油槽观察孔,发现气泡呈翻滚状。
随后拆下喷射器,发现喷射器顶部挡板脱落(如图2所示),导致喷射器内气泡直接由喷射头喷出,气泡变大,由于气泡搅动,一级收油液面不稳定,收油效果变得更差,造成出水水质不稳定。
图2 喷射器顶部挡板脱落图为了让加气浮选器出水达到设备出水水质标准,减轻核桃壳过滤器及下游设备进水的污染物负荷,根据现场情况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对加气浮选器单元做了以下4点优化:(1)更换加气浮选器喷射器,针对喷射器连接法兰腐蚀严重,可能导致密封失效而漏水,喷射器整体材质更换为不锈钢304,密封垫改为钢垫(原喷射器连接法兰为碳钢材质,密封垫为石棉垫),喷射器挡板用3个螺栓(M8)固定(原喷射器挡板为3个M6紧固螺栓),为了防止档板再次脱落,现场施工人员把紧固螺栓焊死,防止因为抖动导致挡板再次脱落;(2)由于FPSO长期艏倾1.5m左右,在一级收油槽外侧安装可调堰板,保证收油槽与液面平行,提高一级收油效果;(3)由于FPSO船体受海浪风流的影响船体长期处于晃动状态,为了提高一级收油液面的稳定性,在气浮区上部增加了稳流板,便于设备更平稳的进行收油工作;(4)在设备出水区增加三级收油槽收集出水区的残油,设备进行三级收油,提高出水水质(如图3所示)。
1.3 加气浮选器维修前后处理效果对比由表2和图4对比曲线可以看出加气浮选器B优化改造后,效果十分明显,除油效率较整改前提高20%~33%,目前使用效果良好,下一步计划对气浮A罐实施优化。
0 引言注水开发是油田稳产的基础。
当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通过注水开发能继续获取较高的采收率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注水实践证明,作为注水开发源头的注水水质是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
因此,注水工作的关键是注水水质的控制,而水处理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是保证水质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公司开展注水专项治理工作,以水质稳定工作为重点,把油田水处理设备作为注水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
实验名称:气泡法回收废水中的有机溶剂实验目的:1.了解气泡分离法的原理和分离方法2.找出一种可高效提取水中的有机物的试剂3.应用气泡分离法及相关试剂分离出废水中的有机物实验原理: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于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时期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从而使污染物上浮至水面,形成泡沫,然后用刮渣设备自水面刮除泡沫,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称为气浮。
向水中通入大量微小气泡,使待分离物质吸附于上升的气泡表面而浮升到液面,从而使某组分得以分离的方法,称气浮分离法或气泡分离法。
也称浮选分离或泡沫浮选分离。
原理是设法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以形成水、气、及被去除物质的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差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微小油滴上后,因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油粒被分离去除。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易被吸附到气泡的气——液界面上。
表面活性剂极性的一端向着水相,非极性的一端向着气相( 如图8 — 9) ,含有待分离的离子、分子的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与水相中的离子或其极性分子通过物理( 如静电引力) 或化学(如配位反应)作用连接在一起。
当通入气泡时,表面活性剂就将这些物质连在一起定向排列在气——液界面,被气泡带到液面,形成泡沫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影响气浮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1. 溶液的酸度2. 表面活性剂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宜超过临界胶束浓度,过量的表面活性剂会形成胶束使沉淀溶解。
3. 离子强度:离子强度大,对气浮分离不利。
4. 形成络合物或沉淀的性质:螯合物以及离子缔合物的稳定性与分离效率都有直接关系。
5. 其它因素:一般要求气泡直径在0.1—0.5之间,气泡流速为1—2ml.cm-2.min-1 为宜。
气体常用氮气或空气。
通气时间因方法而不同。
气浮法处理工艺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才能完成气浮处理过程,达到污染物质从水中去除的目的:1.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微小气泡。
提高污水沉降罐除油效率的方法分析摘要:在开采油田的过程当中会采出水,如果水分当中含有聚合物,就会为油水分离增加较大的难度。
放水站或脱水站输出的污水含油量不断升高,使得下游污水站的处理强度增大,进而使得被处理的水质逐渐变差。
基于这种情况,要把气浮和沉降的协同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对沉降罐除油效果的技术与思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水的质量。
关键词:污水;沉降罐;除油效率;方法在油田当中,不管是污水站还是脱水站,大多数应用的污水除油工艺就是沉降罐,利用油水的密度差来使得水油进行分离。
在对水驱动进行研发的阶段,这种工艺能够与污水的处理需求相适应。
近些年来,在油田中采出的水大部分含有聚合物,使得水的特性发生了变化,污水粘稠度提高,使得下游污水站的处理负荷大大增加,对油水系统的稳定运作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1沉降罐的油水分离过程分析沉降罐的乳状液有两个分离过程:第一,在上游,对含有油的污水进行分离后,使其从进水管道流入到沉降罐的最底部水层,由于水的表面有较大的张力,会使得原油当中破乳后粒径较大的水滴直接进入到水层,这个过程就是水洗过程。
第二,经过水洗之后的乳状液会直接到达油和水的临界处,表面的薄膜破裂,破乳后被分离的较小水珠发生碰撞,并且合并,重力增加,沉降到底部水层,使得油和水最终被分离开来,油向上游走进入油层,这个过程就是重力的沉降过程。
若想要水滴可以自然地从乳状液当中脱落,一定要使乳状液垂直上升的速度小于水滴的下沉速度。
水滴的下沉速度和水滴直径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滴的直径会随着原油粘稠度的增高而降低,温度越高,它的粘稠度越小,若是它的溶解盐类含量增加,那它的粘稠度也会增加。
水滴的直径和破乳剂的效果也有着直接的联系[1]。
所以,经过以上分析,油层的厚度、沉降的时间、破乳剂的进液量和破乳效果以及原油的温度都会对过滤罐除油的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2沉降罐的设计标准对于沉降罐的设计,相关设计者建议:如果是只用于除油,那么可以把一次沉降罐作为主要工具,二次沉降罐则主要用于除去悬浮的固体。
溶气浮选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油田的开发,采出液性质随之发生改变,使油水乳化液的稳定性增加,造成污水中各种成分均匀分散在污水中不易脱稳,在沉降罐中除油除杂同时处理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需要,因此,采用气浮处理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可最大限度的将污水中的乳化油去除,减轻了沉降段和过滤段的生产负荷。
该处理工艺在某联合站的成功应用,为高乳化含油污水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主题词:溶气浮选污水处理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 [r1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多年来,国内各油田对采出水的处理主要采用除油段+过滤段的工艺模式,其中除油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除油:①物理法—主要去除分散油;②化学法—主要去除浮油;③气浮法—主要去除浮油、分散油;④旋流分离法—主要去除浮油。
另外,从除油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药剂投加一直是决定除油段效果的核心因素。
一、气浮选装置的机理及技术特点1、气浮选装置的机理气浮法处理污水技术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污水中通入气体,产生微细气泡,利用气泡吸附携带污水中的油珠和悬浮状的物质上浮使其与污水分离,以达到净化污水目的一种水处理技术。
2、技术特点:(1)溶气效率高。
气泡尺寸小至10~60微米,浓度大、持续时间长,所以对污染物的捕捉和携带能力强,处理精度深,对去除污水中的游离油和乳化油效果十分显著。
(2)无需使用空压机,运行费用少,电耗比带空压机的释放器气浮和诱导器式气浮低40%~60%以上,无噪声等二次污染。
(3)去除率高。
对污水中油的去除率可达到80~99%;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到40~95%(加药),cod和bod的去除率为30~60%。
(4)适应性强,调节方便,操作简单,无气浮死区和堵塞现象,运行稳定可靠。
二、影响浮选除油效果的因素分析1、采油污水中油的存在状态如果油滴以很稳定的乳化状态存在于污水中,油滴的表面是亲水疏油的,它在碰到气泡时不易被气泡吸附。
结果除油速度慢,除油率低。
气浮技术运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进展气浮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中,气浮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进展。
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机理。
气浮技术运用气体微小气泡的浮力来实现悬浮物的分离。
通过注入压缩空气或氮气,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并将其均匀分布到整个污水中。
这些微小气泡在与悬浮物接触时,可以附着在悬浮物表面上形成气泡团,增加悬浮物的比重。
随后,气泡团上浮至液面,形成浮渣,从而实现了悬浮物的分离和去除。
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矿、印染、造纸等工业领域。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其中含有油、苯、甲苯等有机物质。
传统的沉降分离方法无法有效去除这些有机物质,而气浮技术可以高效地将其分离去除。
气浮技术还可以用于处理含沉积物较少的含油污水,例如轻度石油漏油的处理。
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优势。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气浮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气浮技术的操作简便,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减少了处理成本和药剂负荷。
气浮技术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和油脂,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气浮技术还可以处理大量污水,提高处理效率。
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水质要求的提高,对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气浮技术在处理效率、运行稳定性等方面仍然有待改进和提高。
未来,气浮技术可能会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处理效果和节约能源。
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改进气浮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气泡生成装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水平。
气浮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气浮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含油污水处理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混凝沉降罐加气浮工艺提高聚驱污水分离效果试验房永;江能;房明【摘要】针对混凝沉降罐处理聚驱污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在混凝沉降罐内增加布气穿孔管,罐外设置气液多相泵,实现加压回流溶气气浮处理含油污水.开展了上层、下层穿孔管单独气浮和上层、下层穿孔管组合气浮不同回流比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药条件下,单独运行下层穿孔管气浮,与不加气浮混凝沉降罐相比,含油量去除率提高了22.6%,悬浮固体去除率提高了21.2%,并确定了合理的工艺运行参数.通过对已建含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改造和完善,可有效提高沉降段的处理效率,改善最终回注水水质.【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8(037)003【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聚合物驱油;含油污水;混凝沉降罐;气浮;穿孔管【作者】房永;江能;房明【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正文语种】中文大庆油田普遍采用注聚合物驱油的开发方式,致使相应区块的采出含油污水中普遍见聚,含油污水含有聚合物后性质发生改变,黏度增加、油水乳化程度高[1]、油珠颗粒细小难以聚并,含油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含量多且细小,在水中呈悬浮状态,导致油、水、悬浮固体分离更加困难[2],造成已建重力式沉降罐的分离效果变差、处理效率降低、水质达标困难。
针对该生产实际问题,研究在沉降罐中增加气浮设施[3],通过对已建含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改造和完善,有效提高沉降段的处理效率[4],以便改善最终回注水水质。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仪器与用水悬浮固体膜滤器;AR1500ex流变仪;AE50型电子天平;7200分光光度计。
试验用水取自于大庆油田采油二厂A含油污水处理站,该站设计规模为40 000m3/d,处理工艺为:来水→自然沉降罐→混凝沉降罐→一次核桃壳滤罐,原水聚合物体积浓度为187 mg/L。
1.2 试验装置该站有Ф21 m×11.5 m混凝沉降罐2座,改造其中1座,在混凝沉降罐内增加布气穿孔管,罐外设置气液多相泵,实现加压回流溶气气浮处理含油污水。
能源环境129油田污水处理中气浮法的应用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国内外气浮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气浮理论的发展,影响气浮效果的因素以及气浮工艺和装置。
探讨该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油田;气浮法 气浮技术具有处理装置简单、处理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及使用可靠等优点,因此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
气浮法是将待处理的水中通人或设法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为载体,当污水中的油滴及杂质絮粒与气泡相互粘附时,便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粒团,粒团的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使其上浮至水面,从而完成水中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分离的净水方法。
1、气浮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气浮技术的应用始于矿冶工业,20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将加压溶气技术用于污水净化方面。
20世纪60年代,部分回流式压力溶解空气气浮开始投入使用,该气浮方式不仅净水效果好,而且经济性也有很大提高,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我国气浮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投入应用并且取得良好气浮效果的是射流浮选技术,其试验除油效率可达80%左右。
80年代末,在国外叶轮气浮机的基础上,研制了国产的叶轮浮选机,经投产试运,除油效率达到了90%。
对于新型气浮浮选柱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它是依据气液逆流原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 能耗较低、占地面积小、维护较容易等。
但由于受到设备发展的限制,还未广泛使用。
因此,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是叶轮气浮法。
2、气浮理论的发展根据微气泡产生的方式,常见的气浮净水技术主要可分为3类:溶气气浮法(DAF)、散气气浮法(CAF)、电解气浮法(EAF)。
此外,还有化学气浮法以及其他气浮净水技术。
溶气气浮法是在一定压力下将空气通入水中使之溶解并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再使废水压力突然降低,这时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便以微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释放出来,以进行气浮废水处理。
散气气浮法是将压缩空气直接通入微孔、扩散板、微孔管产生微气泡,或采用水泵吸水管、水力喷射器、高速叶轮等向水中充气产生微气泡。
沉降罐加气浮提高除油效率试验研究
[摘要]应用模拟的沉降罐及聚南八放水站已建7000m3沉降罐在油田开展了沉降罐、气浮工艺联用的小试及现场试验研究,在沉降罐进口增加管式反应器,对沉降罐内部附件进行改造,高压溶气水进入管式反应器和沉降罐后,与原水充分混合,释放出的微气泡与原水中的油形成气浮体,并在分离区迅速上浮,可提高沉降罐油水分离效果,降低沉降出水含油量。
初步确定了影响沉降罐加气浮除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各主要工艺参数的推荐数值,在21%回流比,溶气压力为0.5-0.6MPa条件下,罐内穿孔管和罐外管式反应器同时加溶气,处理效果最佳。
由于除油率提高,需加大收油力度。
该试验为下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思路及经验。
【主题词】沉降;气浮;污水;除油效率;含油量;回流比;管式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