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何谓(扈中平)
- 格式:ppt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46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念1、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8)2、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由专门教育机构承担,有专门教职人员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9)3、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15)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出现1、教育的产生(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15)2、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学校教育开始出现)近代教育现代教育(20世纪后的教育)3、学校教育制度二、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萌芽(22)补充(8)2、西方教育学思想(23)补充(9)3、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和教育学的形成(26—31)教育学的建立(补10—11)补充4、当代教育学发展(12)5、教育学研究方法(13)第二章:人、教育、社会第一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社会)(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矛盾又有一致性)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1、矛盾性是指人认识、适应、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要求之间的差异。
(p34)2、矛盾表现:[1]社会发展方向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p35) [2]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水平往往落后社会发展水平)[3]社会的各级各类结构制约人才的各级各类结构[4]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与人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存在着不一致的矛盾[5]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影响和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1、一致性是指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是人发展的结果。
人的社会实践是二者互动的中介。
(p36)2、一致性表现:(p36)[1]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社会历史条件是怎样的,人的发展状态大体就是怎样的)[2]人的发展也决定社会的发展(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也在改变环境,社会历史是人发展的结果,随人的发展而发展。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题库参考教材: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单项选择题(15题,15分,见题库一)二、多项选择题(10题,10分,见真题题库)二、改错题(填空题)(15题,15分,见真题题库)三、名词解释:(5道题目,20分)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3.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4.传统教育:a)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按这个体系实施的教育被称为传统教育。
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
b)后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
19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教育有很大影响。
20世纪初传入中国。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模式称为“传统教育”或“旧教育”。
5.现代教育: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我们都可以用教育这个词来表述它。
这只是“教育”的日常用法。
(二)“教育”的词源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把它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三)“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一般性定义(广义性定义)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它与广义的教育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二、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教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
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浅谈“什么是有效教学”柏梓中学汪伯章有效教学是课改背景下的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究竟什么是有效教学?我以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效教学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从历史学科的本体论角度看,历史是讲述人们对过去发生事情的了解和认识,将历史的这种概念具体应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有效教学是不是能这样说,即它指的是在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有没有客观地让学生了解到过去发生的史实,以及能否让学生以历史的意识、历史的思维、历史的观点等来正确认识这些史实。
能做到这些,就是有效的历史教学。
从历史教材的角度看,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它的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辛勤努力而撰写成的,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教材的开发者,有效教学是不是能这样说,只要历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并向学生准确地介绍教材内容,那就是有效的。
从受教育者的学生角度看,新课改强调要改革以往教材过于成人化的倾向,教学要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据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有效教学就是教育的要求必须要适当,只要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为核心的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有效地维持学生最佳学习心理状态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
从历史教师教学方式的角度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与以往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力提倡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据此,是不是能这样讲,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历史教师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契机,大力实行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途径的学习方式。
从教育的目的看,历史教学的指针最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诚如《中国历史参考》主编任鹏杰老师所说,“现在”和“思想”是人生必备的坐标与准据,“历史教育必须助人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也就是说,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分数而分数,简单的机械的考试和分数并不一定能够反映有效的历史教学,有效的历史教学是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强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无形中使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扈中平简介《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是扈中平教授编写的现代教育学教材,是中国教育界的经典之作。
该书是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从书籍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背景和贡献以及对现代教育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主要内容《现代教育学第四版》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教育原理、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评价、教育治理与管理等方面。
其中,作者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的战略意义以及教育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此外,书中还对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概念清晰明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拓宽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背景和贡献扈中平,中国教育学家,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扈中平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他曾任教于多个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并在教育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扈中平教授在《现代教育学第四版》一书中,对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重要的创新和完善。
他提出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明确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通过对教育实践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原则和规律。
此外,他还对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为读者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现代教育学的影响《现代教育学第四版》一书的出版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这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其次,扈中平教授在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规律,为实践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