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重症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魏茶云
- 格式:pdf
- 大小:293.70 KB
- 文档页数:1
多发性肌炎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69-01多发性肌炎是一种病因不清的以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痛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肌病,系肌组织自体免疫反应性,横纹肌呈现广泛性炎性和变性改变。
多数学者认为pm和dm发病与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因素有关[1]。
典型多发性肌炎病例通常是亚急性起病,病前可有低热或感染,亚急性至慢性进展,导致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以肢体近端和肢带肌明显,常伴有肌肉压痛,肌酶谱增高,根据临床表现、肌酶谱、肌电图或肌肉活检确诊[2]。
其发病率一般为0.5~8/10万,如能长期坚持治疗预后良好,若不能坚持正规治疗易继发肌肉萎缩无力或瘫痪。
1 护理1.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中几乎都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恐惧,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由于患多发性肌炎发病后四肢无力、疼痛,影响工作、生活,自理能力下降;(2)用药疗程长,疾病恢复缓慢,经济负担比较重;(3)使用激素后体形改变,担心有后遗症;(4)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有创性的检查带来的痛苦。
因此护理人员应认真、耐心、热情地做好病情介绍,使病人尽量了解该病的特点,针对病人的不同心态,耐心地与病人交谈,做好思想工作,帮助病人从焦虑恐惧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1.2 用药护理目前,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重点教会患者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使患者了解缓慢减量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防止复发。
嘱患者早餐后按时服药,严格按医嘱服药,继续执行治疗方案,规则服药,切忌自行减量、停药。
以免出现药物“反跳”现象。
(1)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护理。
为减少糖皮质激素对胃肠道刺激和引起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剂量,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及补充钾、钙等。
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体温、大便颜色,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
严防消化道出血、感染、低血钾、低血钙等并发症。
(2)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护理。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392- 01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是一组病因不明的炎症性横纹肌病,主要累及对称性的近端肌带,颈和咽部肌肉无力和萎缩,严重者导致心肌,呼吸群受累,引起死亡。
主要表现为上楼梯、下坡困难,蹲下或从座椅上站起来困难;出现抬臂困难,不能梳头和穿衣,严重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呛咳;四肢肘、膝、踝、躯干、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面可出现紫红色丘疹,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暗红色斑(1)。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9-2011年共收治多发性肌炎皮肌炎45例,本组男7例,女38例,10~65岁,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肌痛。
在45例患者中有轻微吞咽困难10例,有5例出现抬臂困难,不能梳头和穿衣, 4例呼吸肌受累,表现呼吸困难、胸闷; 3例并发心脏疾病有心肌受累、表现心悸、心律不齐;4例并发系统性血管炎,1例病情严重表现为:不能有效咳嗽、进食。
2 护理2.1 基础护理2.1.1 饮食调护多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软食,因肌无力活动减少,且服用激素使骨质脱钙而疏松,要多食含钙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蛋白摄入,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海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坚硬果壳之品;吞咽困难者应抬高头位,应少量缓慢进食,防止食物呛入气管或反流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必要时给予鼻饲。
2.1.2 皮肤的护理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许多因素应引起注意,如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带帽子、手套或穿长袖衣服等,不用唇膏、化妆品、染发剂等,避免接触农药、某些化学装修材料;要保持床单衣裤清洁、平整、柔软,衣裤舒适,鞋袜大小合适,不可过紧,急性期皮肤红肿,局部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擦伤,有水泡者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有渗出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
伴有感染者,给予对症消炎,清创换药。
2.1.3 心理护理本病好发女性,患病时间长,且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变化初期为水肿及疼痛,晚期则肌肉萎缩,逐渐僵硬,招致永久性功能障碍,患者易产生焦虑、愤怒、悲观等心理因素,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取得家属和亲友对患者的关心支持,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感受并理解同情患者,和患者一起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给予有效帮助,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
多发性肌炎病人的护理
一、多发性肌炎护理概述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肌营养不良性疾病,具有发生缓慢而又
具有不可逆转的慢性进行性特点。
多发性肌炎护理的目的是减轻病人症状,预防和控制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和治疗病情发展进程,使
病人恢复正常肌功能。
二、多发性肌炎护理措施
1、营养护理:适当的营养护理是控制多发性肌炎活动和改善患者营
养状况的重要措施,患者应该以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和低糖饮食为
基础,要少吃肉,多吃蔬菜和水果,并及时补充维生素,考虑到患者的能
量损失,宜多吃含糖的食物,如果营养状况恶化,应及时补充营养。
2、药物治疗:多发性肌炎的药物治疗是根治病情的重要措施,常用
的药物有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抗凝血剂等。
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定期随访,以维持最佳状态。
3、锻炼训练:积极适当的运动是控制多发性肌炎活动和增强肌肉力
量的有效措施。
患者可以选择低体力的有氧运动,像慢跑、走步、游泳、
太极拳等,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以维持最佳状态。
1例多发性肌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以横纹肌受累较为多见,主要累及骨骼肌,也可侵犯心脏、肺脏、肾脏、胃肠道等多个脏器。
该病发病率较低,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约10%~30%的患者合并吞咽困难[1]。
2014年9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多发性肌炎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6岁,因“全身肌肉酸痛、无力45天”入院,既往病史:发现右肺癌并多发淋巴转移1月余,冠心病病史11年余,“冠脉支架置入术后”3年余。
入院后患者全身肌肉酸痛、四肢乏力明显,呼吸困难、胃纳差,告病重并按医嘱停留胃管,禁止经口进食。
在完善各项检查及进行相关对症处理后,患者一般情况逐渐好转。
经医生同意后开始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经反复练习后患者可经口进食,但出院时仍未能拔除胃管,出院后继续电话跟进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于出院一周后拔除胃管完全经口进食。
出院一月后返院复查,主诉进食量与发病前无明显差别,体重上升约1.5kg,入院后查白蛋白、总蛋白在正常范围内。
2.护理2.1 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练习方案由于患者及家属进食意愿较强烈,在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并征得医生同意后,对患者进行第一次床边吞咽功能评估,所用方法为SSA及“Any two”试验相结合。
当时患者呈张口呼吸,精神较差,低流量吸氧下指尖血氧饱和度为97%,可按照指令进行嘴唇开合及舌头活动,但动作较无力,呕吐反射不明显,两侧咽壁肌肉对刺激不敏感,可主动咳嗽,吞咽唾液时喉结上举不明显,声音嘶哑。
考虑患者仍存在误吸风险,因此使用凝固粉加入适量温开水调配成冰淇淋状,以5ml调羹喂患者进食,共进食2勺。
吞咽过程中患者存在一口食物多次吞咽,并于吞咽后反复清喉咙、咳嗽,出现湿性发音。
评估结果为:吞糊测试不通过。
当时嘱患者仍然禁止经口进食,并为其提供了各项吞咽功能基础性练习,方法为:①嘴唇运动用力闭唇、撅唇、嘴角上抬。
王佳一(化名)是名大一学生,本来应该精力充沛的时期,但是他却感到浑身没有力气,就连自己最喜欢的打篮球也没有精力去玩。
本来以为是过度劳累而导致,但是过了好几天,依旧没有改变。
他开始烦躁不安,在网上寻找答案,通过网友的帮助,他意识到了严重性。
在同学的陪同下来到我院就诊。
在我院王佳一通过一系列的检查,被确诊为多发性肌炎。
北总三院痿症科专家为他介绍,多发性肌炎的症状可发病于任何部位的肌肉,但以四肢近端肌肉,颈部屈肌,脊柱旁肌肉,咽部肌肉等受累最为常见,偶见面部肌肉受累。
多发性肌炎的症状起病多较隐袭,病情大多于数周或数月发展至高峰。
有很多人都因无力来医院就诊。
多发性肌炎在发病初期,会出现跑步、下蹲起立、爬楼登高等感觉困难,以后多发性肌炎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并且表现出步态不稳,易跌倒,无人帮扶很难自己爬起。
特别是当肩胛带及上肢近端肌肉受损时,患者抬臂困难,不能举物,甚至发展为不能梳头、穿衣等。
随着近端肌无力现象初起持续性进展,多发性肌炎的症状以后可呈自发缓解和逐渐加剧交替状态,大约有50%的皮肌炎病人可累及颈部肌群,多发性肌炎的症状表现为颈曲肌无力,皮肌炎患者平卧不能抬头。
之后北总三院痿症科杜淑云专家为王佳一推荐了北总三院痿症科特色疗法——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
它是专家经多年探索,临床将中医治疗与现代高科技产品的仪完美结合,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此方法使药物达到最大化利用,疗效倍增,开展不到两年以来已有上万例血液病患者达到生活能自理。
“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治疗原理此方法主要采用电磁经络治疗系统以现代《生物电共振》技术治病的理论为基础,创新的应用了美国的负电流,日本的超低频、中国的高强度,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为一体,运用电极流动手法而精心总结创立的一种新的医疗技术,在操作时由治疗医师接通超低频电源,手握电极,在患者身上循经点穴,用电的移动带动气血流动,促进血液循环,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人体器官迅速达到健康状态。
重症多发性肌炎1例诊治体会舒晓;陈明亮【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17【总页数】2页(P封2,1561)【关键词】多发性肌炎;肌电描记术;诊断【作者】舒晓;陈明亮【作者单位】株洲市三三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株洲412002;株洲市三三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株洲41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5.2患者,女46岁,因手指发麻,上楼费力,肢体力弱,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抬头无力,进行性消瘦,体质量减轻逐渐加重半年,于2008年6月20日入我院,先后就诊于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五官科及肿瘤科。
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65mmHg(1mmHg=0.133kPa),消瘦,心、肺、腹无明显异常体征,意识清楚,声音嘶哑,抬头无力,颈部肌群萎缩,转颈困难,间接喉镜下见双侧声带在深吸气时只能外展到旁正中线或中间位,不能充分外展,软腭麻痹为不完全性,咽反射存在。
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腓肠肌压痛明显,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肌酶显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47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19U/L、肌酸激酶(CK)2005U/L、乳酸脱氢酶(LDH)808U/L。
肌活检光镜下多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电子镜下肌萎缩多核,考虑为多发性肌炎可能性大。
肌电图示肌源性与神经性混合性改变。
确诊为多发性肌炎。
经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查AST 32U/L、CK 355 U/L、LDH 409U/L。
较前明显降低,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痰困难,吞咽无力,不能进食,四肢肌力下降至1级,白细胞(WBC)18.2×109/L,并出现肺部感染,考虑呼吸肌麻痹并存在周围性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经无创机械通气无改善后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辅以氧雾化痰、抗感染及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上鼻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留置导尿。
多发性肌炎并多种并发症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李蓉;曹阳
【期刊名称】《感染、炎症、修复》
【年(卷),期】2011(012)002
【摘要】@@ 多发性肌炎为病因未明的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时肌肉血管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毛细血管壁增厚,致使内皮细胞损伤和毛细血管栓塞,引起肌肉缺血或肌纤维坏死.2010年11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多发性肌炎患者,经救治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93)
【作者】李蓉;曹阳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北京,100048;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1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J], 马晓霞;孙静岚;付秋玲;史博慧
2.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J], 陈媛;张燕;徐静
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J], 陈媛; 张燕; 徐静
4.1例糖尿病足伴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J], 齐爱琴; 叶琴
5.1例糖尿病足伴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J], 齐爱琴; 叶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横纹肌呈现广泛性和变异性改变,其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多认为与自身免疫紊乱、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合并间质性肺炎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我科于2017年10月收治一例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患者老年女性,62岁,主因“四肢酸痛无力20余天”入院,既往“高血脂”病史,否认其他疾病及过敏史。
患者入院前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痛无力,以左下肢小腿肌肉酸痛为主,伴有压痛,表现为蹲下后起立困难,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可加重;稍有憋喘,运动后明显。
入院时患者神清语利,饮食、睡眠、二便正常,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肉压痛。
入院后第二天抽血检查示乳酸脱氢酶:292U/L,肌酸激酶:318U/L,肌钙蛋白T:183.80ng/L,肌酸激酶同工酶:22.8 ng/ml,甘油三酯:2.22mmol/L,胸部CT示前纵隔内结节影(增大淋巴结?不排除胸腺来源病灶),增强CT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头颅MRI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诊断为1、腔隙性脑梗死 2、多发性肌炎 3、心肌损害 4、间质性肺炎治疗上予小剂量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营养神经、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
入院后第6天患者诉憋喘逐渐加重,抽血示乳酸脱氢酶:282U/L,肌酸激酶:83 U/L,肌钙蛋白T:302.5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22.5 ng/ml,治疗上予氧气吸入,加用改善心功能、平喘化痰药物;第16日晨间患者突然憋喘严重,大汗淋漓,不能平卧,立即遵医嘱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患者呼吸改善,卧床休息,但痰液量多,第17日遵医嘱留置胃管,治疗上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消炎化痰,改善神经细胞功能等药物应用,护理上予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压疮、误吸等,予翻身拍背,患者第21日诉憋喘明显好转,痰液减少,抽血检查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基本恢复正常;第29日遵医嘱予间断脱机训练,适当床边活动,于第35日患者日间可间断脱机3-5小时,自主进食,家属自备无创呼吸机后出院;患者于出院后三月复诊,已恢复良好,呼吸平稳,未再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本文关键词:心肌炎,重症,临床,护理,患者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本文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重症心肌炎患者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1年8月接收的重症心肌炎患者84例,借助随机数表法来进行平均分组,即比照组与探讨组,每组42例。
比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探讨组则在常规护理条件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护理之后,探讨组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本文内容:摘要:目的:全面分析重症心肌炎患者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1年8月接收的重症心肌炎患者84例,借助随机数表法来进行平均分组,即比照组与探讨组,每组42例。
比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探讨组则在常规护理条件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护理之后,探讨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足度等都明显高于比照组,数据差异很是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重症心肌炎患者时,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甚为志向,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满足度大大提高,平安高效,其所产生的临床护理价值不容忽视。
关键词:重症心肌炎;优质护理;护理满足度;心肌炎主要是由某种病因而引发的心肌基层局限性或充满性炎性病变,其主要分为慢性、亚急性与急性几种,而在我国,常见的心肌炎以病毒性为主。
为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与护理工作存在着亲密的联系,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其中,进而缓解患者的基本病情。
对此,在本次探讨中,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1年8月接收的重症心肌炎患者84例,将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分析,现将详细的实践结果予以展示。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1年8月接收的重症心肌炎患者84例,以上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查与诊断结果均符合重症心肌炎患者的诊断标准,且此次探讨经过患者的同意,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经皮心肺支持救治的护理摘要本文介绍了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在经皮心肺支持技术下的护理过程。
该患者因心绞痛、心慌等症状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重症心肌炎。
在进行药物治疗无效后,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并实施经皮心肺支持技术。
护理人员在保障患者心、肺、肾、肝等脏器功能稳定的同时,配合医生进行合理应用药物、监测患者状况等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经过近7天的治疗,患者病情维持稳定,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最终被顺利拔管出院。
该例患者经皮心肺支持救治的成功,对于提高救治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肌炎;经皮心肺支持技术;护理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nursing process of a critically ill myocarditis patient under perc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technology.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acute severe myocarditis due to symptoms such as angina and palpitations, and after ineffective drug treatment, h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underwent perc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technology. Nurses ensured the stability of the patient's heart, lung, kidney, liver, and other organ functions, while cooperating with doctors to properly use drugs, monitor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maintain stable vital signs. After nearly 7 day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condition stabilized, vital signs gradually returned to normal, and he was finally discharged smoothly. The success of this percutaneouscardiopulmonary support treatment in this patient has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words: myocarditis; perc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technology; nursing1. 病例简介患者,男,50岁,因心绞痛、心慌等症状就诊于本院。
一例重症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魏茶云
发表时间:2018-10-30T14:32:32.8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5期作者:魏茶云黄玉婷(通讯作者)[导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是一组具有横纹肌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有的伴有特征性皮肤改变的结缔组织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护理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是一组具有横纹肌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有的伴有特征性皮肤改变的结缔组织病.先将一例重症多发性肌炎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
因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恶心,伴发热,咳嗽,咳痰入院.入院后8天,患者诉四肢乏力,口周麻木,咳嗽,咳痰加重,行走困难,吞咽困难.双上肢肌力四级,双下肢三级。
即往健康,无家族遗传史及药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9124U/L,ALT351U/L,AST325U/L。
以“肝损伤”,“重叠结缔组织病”收住院,行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多发性肌炎。
2治疗
住院后给予甲泼尼龙8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还原型谷胱肝肽2.4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免疫球蛋白25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日,环磷酰胺0.2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隔日一次,使用9天。
并同时给予抗炎,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
住院治疗 48天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能自行行走,后给予出院。
3护理体会
3.1一般护理
3.1.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出入量
测量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每小时一次,测量体温每4小时一次。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
3.1.2保持呼吸道通畅:因患者吞咽困难,进食时和进食后呛咳,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痰液增多且粘稠无力咳出,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4ml加氨溴索30mg雾化吸入,每日两次,然后行机械辅助排痰。
床头备好吸痰器,必要时给予吸痰。
同时教会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先进行深呼吸5次,深吸气时张口,轻咳一下将痰咳至咽部,然后咳出。
嘱患者多饮水,以便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3.1.3口腔护理:患者口腔黏膜白斑,唇干裂,每日用4%的碳酸氢钠擦洗口腔两次,保持口腔湿润。
使用无刺激的润唇膏润唇,以促进皮肤修复。
3.1.4皮肤护理:患者卧床,予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帮助患者勤剪指甲,每日用温水擦浴。
嘱咐患者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内衣,预防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3.1.5鼻饲:因病变累及咽下肌,患者吞咽困难,为保证患者营养及遵医嘱及时服用口服药,给予插鼻饲管进行鼻饲。
插管前应提前和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的沟通和解释,使患者知晓插管的必要性。
选择留置时间相对长的复而凯鼻饲管,然后清洗鼻腔和口腔。
插管前充分润滑胃管,当插至咽喉部时,可让患者下颌贴至胸骨柄或稍作休息。
插管成功后,鼻饲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胃管滑脱。
鼻饲期间应循序渐进。
鼻饲前抬高床头约45度,待鼻饲结束30分钟后方可平卧。
鼻饲过程中可少量多次让患者喝水,过程应细心,耐心,注意观察,防止呛咳。
逐步锻炼吞咽功能,待患者吞咽反射恢复,可自行吞咽水和流质饮食方能拔除胃管。
3.1.6饮食护理: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
必要时联系营养科配送,保证充足的营养。
3.2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出现吞咽困难,气促,病情危重,治疗过程长,患者对病情进展感到悲观。
责任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情绪波动,多与患者和家属交谈、沟通,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支持。
认真询问患者病情,关心患者的感受,正确引导患者。
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在生活上为患者提供方便,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出院指导
3.3.1嘱患者定期复诊,遵医嘱正确规律服药,勿自行停药或加减药量,提高依从性,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劳累。
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加强自我护理,防止复发。
3.3.2出院后可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并结合按摩的方法,防止肌肉萎缩。
参考文献
[1]郑建娣、裘小平重症皮肌炎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徐芳、徐莉 1例皮肌炎患儿的护理体会临床实践
[3]唐晓乔对皮肌炎患者的护理浅析中国中医药咨讯
[4]王庄裴吴冬冰寥彩琴重症皮肌炎患者的护理中国医疗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