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一级建造师地基处理方法建筑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br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和粉体喷搅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地基加固—碱液法施工工艺碱液法加固是将一定浓度、温度的碱液借自重以无压自流方式注人土中,与土中二氧化硅及三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等可溶性及交换性碱土金属阳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使土粒表面溶合形成胶结难溶于水的且具有一定强度的钙、铝硅酸盐胶结物,胶结物能起到胶结土颗粒,使土粒相互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增强土颗料附加粘聚力的作用,从而使土体得到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
碱液法适用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
1、材料与机具(1)材料材料主要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钙。
(2)机具机具主要有贮浆桶、注浆管、输浆胶管、磅秤、浆液搅拌机、贮液罐、阀门以及加热设备等。
2、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打管(钻)→封孔→配制浆液→灌注浆液→拔管→管路冲洗→填孔。
(2)施工要点1)施工前,依据设计和规范要求,编制好施工方案,做好交底工作。
2)进行单孔灌注试验,以确定单孔加固半径、溶液灌注速度、温度及灌注量等技术参数。
3)灌注孔可用洛阳铲或麻花钻成孔,或用带锥形头的钢管打入土中然后拔出成孔,直径一般为50-70mm。
4)插入直径20mm镀锌铁皮注液管,下部沿管长每20cm钻3-4个直径3-4mm的孔眼。
向孔中填入粒径5-10mm石子,直至注液管下端标高。
5)灌注孔应分期分批间隔打设和灌注,同一批打设的灌注孔的时间距为2-3m,每个孔必须灌注完全部溶液后,才可打设相邻的灌注孔。
6)碱液加固所用NaOH溶液可用浓度大于30%或固体烧碱加水配制,对于NaOH含量大于50g/L的工业废碱液和土烧碱液,经试验对加固有效时亦可使用。
配制好的碱液中,其不溶性杂质含量不宜超过1g/L,Na2CO3含量不应超过NaOH的5%。
CaCL2溶液要求杂质含最不超过1g/L,而悬浮颗粒不得超过1%,pH值不得小于5.5-6.0。
7)碱液加固多采用不加压的自渗方式灌注,溶液宜采取加热(温度90-100℃)和保温措施。
8)单液法先灌注浓度较大(100%-130%)的NaOH溶液,接着灌注较稀(5O%)的NaOH溶液,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应中断。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姓名:准考证号:院(系):专业:工程管理指导老师:职称:评阅人:职称:2012年月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次《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收集、整理资料后完成的研究成果。
文中部分参考的的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均已做出明确的标注并得到许可。
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在现今建筑是施工中有较多的地基处理对策,针对不同的情况会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
而地基处在在建筑工程中又是建筑施工中首屈一指的重要工作。
本次论文简要的介绍了土质大致种类和每种土质的特点。
然后概要的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地基的特点以及在处理上的难以程度,并且详细的阐述了深、浅基础地基处理的施工过程、工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土质分析;地基处理AbstractIn nowadays , there are many countermeasure to ground treatment in constructions. People will take different ground treatment in view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construction . This brief thesis roughly introduced the type of soil tex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kind of soil texture. I also mad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kind of found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level to handle the foundations . And I stated the working procedure in construction and the announcements about the deep and low foundations of ground treatment .Keywords: Architecture;Geology;Foundation treat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地基处理的目的、要求与规范 (1)1.1 地基处理的概述 (1)1.2 地基处理的要求 (2)1.3 现在我国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难题 (2)1.4 地基处理的规范 (3)1.5 地基处理的重点 (3)2 施工中常见基础类型及各自特点 (4)2.1 常见的地基类型与特点 (4)2.2 常见的基础类型 (4)2.3 现在我国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难题 (5)2.3.1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难题 (5)2.3.2地基缺乏保护 (5)2.3.3地基建设中的办理不善 (5)3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与优缺点分析 (6)3.1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6)3.2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 (8)3.2.1 地基处理的缺陷 (8)3.2.2 地基处理的措施 (8)结束语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引言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设计速度的提高,对线形指标的选用也随之提高,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公路路基穿过软土地区的情况。
地基的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振动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地的抗剪强度。
5、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碳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若需要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各种土质适用的基础处理方法1、换填垫层法:浅层软搦地基以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2、预压法: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3、强夯法: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4、强夯置换法: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的工程;5、砂石桩法: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基础;也可处理可液化地基;6、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0-2.00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7、高压喷射注浆法: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8、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9、振冲法:处理沙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饱和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适用性。
;10、水泥土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湿法)与粉体喷搅法:处理正常的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12、加筋法:软弱土地基、填土及陡坡填土、砂土;方法:土工聚合物加筋,锚固,树根桩,加筋土;11、排水固结法: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各种基础处理方法注意事项:1、换填垫层法A、换填材料---砂石:碎石、角砾、圆砾、粗沙、中砂等,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当使用粉细纱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泺石。
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
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也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当含有碎石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用于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
灰土:体积配合比:2:8或3:7。
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107-200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采用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加固的工程。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单液硅化法材料2.1.1.1 硅酸钠(水玻璃):模数宜为2.5-3.3,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不得超过2%,颜色透明或稍带混蚀。
浓度10%-15%。
2.1.1.2 氯化钙溶液:PH值不得小于5.5,每3L溶液中杂质不得超过60g,悬浮颗粒不得超过1%。
2.1.1.3铝酸钠:含铝量为180g/1,化学数为2.4-2.5。
2.1.1.4二氧化碳:采用工业用二氧化碳(压缩瓶装)。
2.1.2 碱液法材料2.1.2.1氧化钠:也可以用CaCl进行双液法加固。
2.2 主要机工具2.2.1机具设备振动打拔管机(振动钻或三角架穿心锤)2.2.2 主要工具注浆花管、压力胶管、42mm联接钢管,齿轮泵或手摇泵,压力泵、磅秤、浆液搅拌机、贮液罐、三角架、倒链等。
2.3 作业条件2.3.1 应具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地下埋设物位置资料及设计对地基加固的要求等。
2.3.2 机具设备已经备齐,并经试用处于良好状态。
2.3.3 进行现场试验,已优选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包括注浆孔间距、平面布置、注浆打管(钻)深度、注浆量、浆液浓度、灌浆压力、灌浆速度、灌浆方法、加固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2.4 作业人员2.4.1 主要作业人员:焊工、钻机工、注浆工、技术员、电工、测量工。
2.4.2 钻机工电工和焊工应持证上岗,其余工种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1.1 单液注浆工艺流程:3.1.2 双液注浆工艺流程:3.1.33.2 操作工艺3.2.1 机具设备安装程序:先将钻机或三角架安放于预定孔位,调好高度和角度,然后将注浆泵及管路(包括出浆管、吸浆管、回浆管)连接好;再安装压力表,并检查是否完好,然后进行试运转。
地基处理技术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1)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O.1O
2.OO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
在自重湿附性黄土场地,当采用碱液法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对于下列建(构)筑物,宜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
1) 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
2) 地基受水浸温引起温陷,需要立即阻止湿陷继续发展的建(构)筑物或设备基
础;
3) 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
(3) 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hu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应于施工前在拟加罔的建(构) 筑物附近进行单孔或多孔淄注溶液试验. 确定灌注溶液的速度、时间、数量或压力等参数。
灌注熔液试验结束后,隔7--10d. 应在试驹范围的力I fè:1深度
内量测加固土的半径,并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加团土的压缩'性和湿陷性等指标。
必要时,应进行浸水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以确定力11固土的承载力和湿陷'性。
(4)对酸'性土和已渗入沥青、油脂及石油化合物的地基土,不宜采用单液硅化法
和碱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