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高耐热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大桥、高楼、水坝、隧道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原材料的选择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如水泥、粗细骨料、细集料、填充料、化学掺合剂等。
其中,水泥要求强度高、活性好、矿物掺合物含量低;骨料要求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滑、不含泥土、腐殖质等有害杂质;化学掺合剂要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缓凝剂、增塑剂、气泡剂、减水剂等。
2.掺合物的添加量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掺合物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进行添加,如钢纤维、矿物掺合物、高效水泥、高性能减水剂等。
其中,钢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矿物掺合物的添加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高效水泥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压强度;高性能减水剂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3.施工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浇筑方式、养护时间等。
其中,搅拌时间要求长时间搅拌,使混凝土的成分充分混合,以便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方式要采用振捣浇筑或高压喷射浇筑,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养护时间要求长时间养护,以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1.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其中,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骨料配合比、掺合物种类和添加量等因素有关。
2.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出现裂缝的能力。
研究表明,钢纤维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性能不变的能力。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优异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等优点。
它是由水泥、细粉、石英粉、粘土、钢纤维、化学添加剂等原材料组成,经过高强度的机械搅拌和高温蒸养而成。
本文将从UHPC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备方法UHPC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干拌法和湿拌法两种。
1. 干拌法干拌法是将所有原材料进行混合,然后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压缩成型。
其中,水泥和细粉的比例一般在1:1左右,钢纤维的掺量一般为体积的2%~5%,化学添加剂的掺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均匀。
在进行压缩成型时,需要使用高压机器进行加压,压力一般在200MPa以上,温度一般在180℃左右。
2. 湿拌法湿拌法是将水和其他原材料混合,然后进行机械搅拌。
其中,水泥和细粉的比例一般在1:1左右,钢纤维的掺量一般为体积的2%~5%,化学添加剂的掺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均匀。
在搅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添加水,以确保混合物的流动性。
最终,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进行成型,然后进行养护。
二、性能研究UHPC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强度、耐久性、抗裂性、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等方面。
1. 强度UHPC的强度非常高,一般达到150MPa以上。
这是由于其原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方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UHPC中的水泥和细粉具有高度活性,可以充分反应,形成无数的晶体,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此外,UHPC中掺入钢纤维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2. 耐久性UHPC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UHPC 中掺入了化学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的龟裂和开裂,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其次,UHPC中的钢纤维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扩展和脆性破坏,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就UHPC的特点、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UHPC的特点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超细粉料、高性能水泥和高强度骨料为主要原料,通过特殊配比和特殊工艺制成的混凝土。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UHPC的主要特点如下:1. 高强度:UHPC的抗压强度通常在150MPa以上,是普通混凝土的5倍以上。
抗拉强度为10-20MPa,是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
2. 优异的耐久性:UHPC具有极佳的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
具有极佳的抗渗、抗冻融、耐久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3. 易成型和高粘结性:UHPC的粘结性能非常好,能够与钢筋、预应力钢束等有效结合,加工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
4. 优异的变形能力:UHPC在受力情况下呈现出极强的变形能力,具有优异的抗裂性和抗震性。
5. 体积稠密:UHPC经过特殊配比和特殊工艺制作,具有极高的致密性和微观结构的精细性,体积密度大于2.4g/cm3。
二、UHPC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UHPC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材料成分、配合比设计、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和结构应用等方面。
1. 材料成分:UHPC的基本原料包括水泥、硅粉、矿物掺合料、超细矿物颗粒、粘结剂、外加剂和水,其中水泥和超细矿物颗粒是UHPC的主要材料。
2. 配合比设计:UHPC的配合比设计是关键的技术之一,需要考虑到各种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各种原料的配合比例。
3. 制备工艺:UHPC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的预处理、混合、浇筑、养护等步骤,其中混合工艺是制备UHPC的关键环节。
4. 力学性能:UHPC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冻融性等方面的性能。
5. 结构应用:UHPC在桥梁、隧道、建筑和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梁、柱、板、墙、连接节点等构件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摘要】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材料,其获取方式简单,施工工艺易掌握。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特定制备手段制作的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种混凝土的硬度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应用此类混凝土时,需先开展检测工作,同时要注重施工中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
【关键词】试验;混凝土施工;高性能混凝土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混凝土基本作为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对于项目整体建设质量会产生直接性影响。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也逐渐被重视。
由于容易受到温度以及施工等诸多因素条件的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很难实现,因此应重视高性能混凝土检测工作,最大程度上保障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实现各环节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一、高性能混凝土组成(1)水泥泥是混凝土建筑材料当中最为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在混凝土进行配制时,会按照一定配比,加入水泥让混凝土变得更加牢固。
水泥的类型非常多,按照不同混凝土的使用途径,可以将水泥分为通用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诸多类型。
所以在制作完毕混凝土之后,应该开展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合格检验,在满足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混凝土才能投入到使用当中。
(2)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离不开适当地矿物掺合料,常见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他能够在高性能混凝土中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
由于其自身颗粒细小,可以很好地填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空隙,产生微集料作用,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密实性,由此实现了混凝土多种性能的增强效果。
(3)外加剂配置高性能混凝土必须成分就是科学的外加剂,他们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性能。
常见的外加剂有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
各种外加剂成分不同,可以从多种方面提升混凝土性能,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产生。
(4)粗细骨料骨料是混凝土建筑材料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骨料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与细骨料物理结构上存在不同,所以在开展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混凝土的骨料配比进行把控。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研究摘要: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试验方法的研究,深入地了解各种原料的性能和它们之间由不同配比产生的耐久差异和其他的性能差异。
以此为依据来科学选择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从而达到经济选用优质建筑原料的目的。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分析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建筑业的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视。
高性能混凝土扮演高质主体分子的角色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混凝土的组成配比决定了它的高性能,因此不同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仍有适用性问题。
经济选用最适合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难点。
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各种性能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解和认识是建筑单位实现优选的有效途径。
1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外有很多定义。
就国内而言,吴中伟院士定义的较为系统: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为核心指标,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兼顾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的一种高新技术型混凝土。
其设计原理是利用不同原材料的水胶比对混凝土产生作用的效果不同来控制混凝土的综合性质。
2 高性能混凝土构成高性能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集料、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等四类原材料构成。
其中集料又称骨料,分为粗集(骨)料和细集(骨)料;矿物外加剂主要有磨细矿渣、硅灰、粉煤灰和天然沸石粉四种;化学外加剂包含了高效减水剂(按其组成又分为萘系、胺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泵送剂、缓凝剂、引气剂四类。
对不同的水泥、集料、外加剂进行性能试验,可以测定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变化和对高强度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
3 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的分析进行试验的目的在于从原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力学性质等方面了解它们与高性能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关系。
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对原材料判定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下面对各种原材料分别进行试验方法的研究。
3.1 水泥试验方法的比较对水泥的试验主要是关于水泥密度、比表面积、细度、颗粒组成、稠度的测定。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高可塑性等性能的混凝土。
它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配合比的设计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配合比的设计需要严格控制。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水胶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用量、掺合料用量等多个因素。
二、试验方法与过程1.材料准备本试验使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为天然河砂和碎石,掺合料为粉煤灰。
水泥、骨料、掺合料经过筛分后按照配合比的比例准备好。
2.试验设计本试验的目的是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对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
根据前期的研究和实验数据,本试验选取水泥用量、骨料用量、掺合料用量等参数,采用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不同的配合比。
3.试验过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试验设计了4种不同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如下:A型:水泥用量350kg/m³,水胶比0.25,骨料用量1000kg/m³,掺合料用量100kg/m³。
B型:水泥用量400kg/m³,水胶比0.30,骨料用量1000kg/m³,掺合料用量100kg/m³。
C型:水泥用量450kg/m³,水胶比0.35,骨料用量1000kg/m³,掺合料用量100kg/m³。
D型:水泥用量500kg/m³,水胶比0.40,骨料用量1000kg/m³,掺合料用量100kg/m³。
(2)混凝土试验将按照不同配合比配制好的混凝土浇注到试件模具中,进行压实、养护、试验等工序。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在耐久性、强度、环保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本实验旨在研究一种创新型混凝土,通过优化原材料和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二、实验目的1. 研究新型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2. 评估新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能等;3. 分析新型混凝土的优势和不足,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级水泥;2. 砂: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6;3. 碎石:5-20mm粒径的碎石;4. 粉煤灰:II级粉煤灰;5. 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6.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
四、实验方法1. 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参考相关文献,确定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用量,进行配合比设计;2. 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混合均匀,进行拌合;3. 混凝土试件制作:将拌合好的混凝土均匀浇筑到试模中,振动密实,制作成标准立方体试件;4. 性能测试: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能等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新型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且优于普通混凝土;2. 耐久性:新型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渗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3. 环保性能:新型混凝土中粉煤灰的使用降低了水泥用量,降低了CO2排放,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六、结论1. 本实验成功研制了一种创新型混凝土,其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2. 新型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原材料和配合比,进一步优化新型混凝土的性能。
七、展望1. 进一步研究新型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揭示其性能优异的原因;2. 开发更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3. 推广新型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一、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高抗裂、高密实性等特点,在建筑、桥梁、隧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UHPC 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二、UHPC的组成及性能1. UHPC的组成UHPC的组成主要由水泥、石英粉、硅灰、钢纤维等微细颗粒材料和特殊的高性能外加剂组成。
2. UHPC的性能UHPC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强度:UHPC的抗压强度可达到150MPa以上,是传统混凝土的4-5倍。
(2)高耐久:UHPC的耐久性能优异,可抵御恶劣环境下的腐蚀和磨损。
(3)高抗裂:UHPC中添加了大量的钢纤维,使得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
(4)高密实性:UHPC的密实性能非常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和气体的渗透。
三、UHPC的配合比设计1. UHPC配合比的基本要求UHPC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水泥的掺量应该控制在200-600kg/m3之间。
(2)石英粉的掺量应该控制在500-1000kg/m3之间。
(3)硅灰的掺量应该控制在100-200kg/m3之间。
(4)钢纤维的掺量应该控制在4%-8%之间。
(5)外加剂的掺量应该控制在2%-8%之间。
2. UHPC配合比的设计方法UHPC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通过试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根据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确定水泥的掺量。
(3)根据水泥的掺量确定石英粉的掺量。
(4)根据石英粉的掺量确定硅灰的掺量。
(5)根据硅灰的掺量确定钢纤维的掺量。
(6)根据钢纤维的掺量确定外加剂的掺量。
(7)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UHPC的性能研究1. UHPC的强度性能研究UHPC的强度性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国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与趋势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3)2. 研究背景与意义 (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差距 (5)二、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研究 (6)1. 水泥类型与性能 (7)2. 矿物掺合料的应用 (9)3. 高效减水剂的进展 (10)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11)1. 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 (13)2. 优化算法及智能配比技术 (14)3. 耐久性与工作性平衡策略 (15)四、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特点研究 (16)1. 物理性能 (18)2. 化学性能 (19)3. 力学性能及抗裂性 (20)4. 耐久性能 (21)五、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22)1. 应用领域及案例分析 (24)2. 市场需求分析 (25)3. 发展趋势预测 (27)六、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挑战与对策 (28)1. 技术难题与挑战 (30)2. 解决方案与措施 (31)3. 政策支持与标准制定 (32)七、结论与展望 (33)1. 研究总结 (34)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5)一、内容概括本篇文档主要探讨了国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涵盖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技术特点、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性能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方面,文档指出了其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工作性能,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工程性能。
在技术特点上,文档强调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优化、颗粒级配、外加剂优化、掺合料利用和耐久性提升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材料选择方面,文档讨论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水等关键组分的优质化选择,以及环保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利用率。
在配合比设计上,文档介绍了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的优化方法,以实现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最佳匹配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综述
268 2015年15期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研究
张浩军林浪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102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扮演高质主体分子的角色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混凝土的组成配比决定了它的高性能,因此不同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仍有适用性问题。
经济选用最适合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难点。
以此为依据来科学选择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从而达到经济选用优质建筑原料的目的。
关键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
中图分类号:TU52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15-0268-01
1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外有很多定义。
就国内而言,吴中伟院士定义的较为系统: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为核心指标,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兼顾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的一种高新技术型混凝土。
其设计原理是利用不同原材料的水胶比对混凝土产生作用的效果不同来控制混凝土的综合性质。
2原材料性质及配比
2.1试验用原材料性质
试验用水泥为海螺牌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28d抗折度为8.5MPa,抗压强度为50.0Mpa;粗集料选用1~3cm的连续级配石灰岩碎石,其中1~3cm粒径的比率占60%,1~2cm 粒径占40%;细集料采用细度模数为2.80的中砂;减水剂选用上海华联外加剂厂产FDN萘系高效减水剂,推荐掺量0.6%~1.5%;粉煤灰选用I级干排灰,硅粉选用干排硅灰。
原材料的其他技术指标均符合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2.2试验配比
通过国内外经验调研和砂浆比选试验,确定了在C40普通混凝土中三掺高效减水剂、粉煤灰和硅粉以达到高性能化的配比优化原则,将粉煤灰和硅粉的比率定为7:3。
通过调整减水剂掺量和水灰比,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4~6cm。
由于使用粉煤灰活性较高,采用等量取代方法。
2.3试验方法
鉴于福建地区的使用现状,考察混凝土的强度、模量、塑性开裂和耐磨性性能,塑性开裂试验参考《棍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推荐的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试验设计和评价方法(平板法)执行,其他参照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3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的分析
进行试验的目的在于从原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力学性质等方面了解它们与高性能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关系。
有以下几种:
3.1水泥试验方法的比较对水泥的试验主要是关于水泥密度、比表面积、细度、颗粒组成、稠度的测定
3.1.1水泥密度测定的试验方法
水泥密度的测定主要是传统的液体排代法和新型气体排代法。
液体排代法的原理是恒温下,用煤油置换出水泥体积,以李氏瓶细胫刻度测出。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经济,而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考虑样本水化因素和耗时较长;气体排代法用氦气分子作为介质,通过仪器测定水泥样品体积。
这种方法测出的体积就是样本的实际体积,时间更短且不对水泥作用。
3.1.2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方法
比表面积测定有透气法和勃氏法两种。
透气法和勃氏法都是由测定定量空气透过一定水泥层的时间而得到比表面积值的。
透气法是人工对表面积细度进行筛选和测量,它对过细和多孔的物料测试准确度低且对水泥性能相关的融入较弱;而勃氏法采用电子计时和智能化的勃氏仪自动测定结果。
这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同时也解决了水泥性能相关性。
3.1.3水泥细度测定的试验方法
细度的试验方法应用较广泛的是手工筛析法,水筛法,和负压筛析法。
手工筛析法是采用不同规格的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得出余物质量率表示细度。
该法对标准筛的选用有很高要求,测定因人工操作偏差较大;水筛法是用筛网和喷头对水泥样品进行筛析取得细度。
水筛法与之前的人工法相比较可以使筛析的力度更为均匀从而减少误差,但相对的烘干过程也增加了测量时间;负压筛法则直接利用精密的负压筛析仪测定试验指标。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较,负压筛法更节省时间和精确。
当与水筛法或手工干筛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试验标准规定优先选择负压筛法。
3.1.4颗粒组成测试的试验方法
水泥颗粒组成测定有沉降法和激光衍射方法两种。
沉降法即利用体积不同泥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的差异来测定颗粒含量。
这种方法难操作、耗时久、计算量大且对混合测试不准;激光衍射方法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直接测得,它操作简单、只需几分钟且适用广泛,但分析仪多为进口所以成本较大。
3.2矿物外加剂试验方法的比较
矿物外加剂主要对矿物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进行试验,这里主比较矿物外加剂密度测定的两种试验方法即比重瓶法和精密比重计法。
比重瓶法在前面集料部分已经讲述了,它在粉末和微粒密度精确测试上表现卓越;精密比重计法则是使用精密比重计和波美比重计直观测量液体外加剂溶液,由于在液体中进行测量使得选材上较受局限,而且直观目测误差会相对较大,所以在两种方法出现仲裁时以前者为准。
4总结
由于混凝土的组成配比决定了它的高性能,因此不同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仍有适用性问题。
经济选用最适合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难点。
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各种性能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解和认识是建筑单位实现优选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维华. 试论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 2012(5):378.
[2]叶青. 浅谈C6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J]. 科学之友, 2011(12):102-103.
[3]鞠栋岳, 管洪海. C80超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J]. 中国包装科技博览:混凝土技术, 2012(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