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力学-地基处理胶结法和加筋法
- 格式:ppt
- 大小:5.49 MB
- 文档页数:20
土力学课程学习指南《土力学》是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院级平台课,授课对象为水利水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和工程力学系的本科生,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总学时48学时。
《土力学》是水利和土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交通、港口、环境、核电站和矿山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1.课程总体安排清华大学《土力学》课程共包含80总学时,分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进行。
其中,《土力学1》包括第一至第十二单元,安排在秋季学期;《土力学2》包括第十三至第二十单元,安排在春季学期。
按照课程的特点和定位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将《土力学》课程教学组合为三个模块:1)《土力学》的理论,以土的渗透、变形和强度三大基本特性为核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对应的课程是《土力学1》中的课堂授课部分,40学时/学年。
2)《土力学》的应用,主要介绍土力学基本理论在各种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计算和工程判断能力。
对应的课程是《土力学2》,32学时/学年。
此外,还配合《城市岩土工程》、《城市水环境工程》和《地球与人类环境》等选修课。
3)《土力学》的实验,以土的物性试验、三轴试验和固结试验等为核心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土工试验的动手能力。
土力学实验部分与土力学基本理论部分紧密结合,安排在《土力学1》课程中,8学时/学年。
此外,还配合本科学生的SRT、自选试验和综合论文训练等环节。
2.课程基础要求学生的先修课程包括微积分、工程力学和水力学等。
3.课程基本内容第一单元绪论和土的物理性质(秋季学期6学时,第1~2教学周)了解土的三大工程问题,也即渗透问题、变形问题和强度问题;了解土的形成,掌握土的碎散性、多相性和天然性这三大特点;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土的三相组成、物理状态和结构;掌握土的压实性;掌握土的工程分类标准,了解土的工程分类方法。
第二单元试验课1:土的基本物性试验(秋季学期3学时,第2~6教学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密度测定试验;2)含水量测定试验;3)液塑限测定试验;4)颗粒分析试验。
建筑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
一、土体加固1.背填法:在填土之前,需要对原有的土壤进行加固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背填法,即在原有土壤表面上加厚一层填土,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背填法不仅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改善土壤的排水性能。
2.灌浆法:灌浆法是利用土浆或水泥浆将土体进行加固。
灌浆法通常分为注浆和喷浆两种方式。
注浆法是将浆液注入到土体中,使其与土体形成一体;喷浆法则是通过高压喷射将浆液喷入土体中。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砂浆处理砂浆处理主要是通过人工或机械将砂浆填充到地基的孔隙中,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砂浆处理方法包括:1.砂浆灌注:将砂浆灌注到地基孔隙中,并通过震动或压实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
砂浆灌注可以有效地填充地基孔隙,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2.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钻孔的方式将砂浆注入地下,形成一种密实的桩体,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地基加固1.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它通过在地基周围建立连续的墙体,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地下连续墙可以有效地抵抗土质的侧压力,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2.地基加筋:地基加筋是一种通过设置钢筋或增强材料来提高地基强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地基松软或弱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四、地基改良1.预应力地基处理:预应力地基处理是一种通过应用预应力技术来提高地基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在地基中设置钢筋并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2.地基加固槽:地基加固槽是一种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它通过在地基中挖掘加固槽,并填充加固材料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总结起来,建筑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地基的情况以及工程的要求来确定。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习题集解答第一章 工程地质1.1 如何鉴定矿物?准备一些常见的矿物,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方解石、云母、滑石和高岭土等,进行比较与鉴定。
1.2 岩浆岩有何特征?准备若干常见的岩浆岩标本,如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玢岩和辉岩进行鉴定。
1.3 沉积岩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准备多种常见的沉积岩标本,如砾岩、角砾岩、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石灰岩和泥灰岩等,进行对比鉴定。
1.4 变质岩有什么特征?准备几种常见的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云母片岩和片麻岩进行比较与鉴定。
1.5解:水池长度、宽度、高度分别为50、20、4m 壁厚0.3m。
水池与地面齐平。
1)底板浮力计算:底板~水面之间的水位深度h=4-2.5=1.5m底板静水压力强度:Pw=γw h=10×1.5=15KPa=15KN/m 2底板面积S 底板=50×20=1000m 2底板上的浮力P 浮= Pw×S 底板=15000KN2)不考虑钢筋混凝土水池自重的侧壁摩擦阻力F 1和抗浮安全系数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的侧壁面积S 侧壁=2×[(50×4)+(20×4)]= 560m 2已知侧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强度为μ=10KPa; 侧壁总摩擦力F 1=μ×S 侧壁=10×560=5600KN∵F 1<P 浮,抗浮安全系数K= F 1/P 浮=5600/15000=0.37<1,∴在不考虑钢筋混凝土水池自重时,水池刚竣工,未充水,也不考虑池中水重量,此时不安全。
3)考虑钢筋混凝土水池自重的抗浮安全系数计算:钢筋混凝土的重度一般为γ砼=24KN/m 3;钢筋混凝土水池四个侧壁体积V 1=2×[(50×4×0.3)+(20-2×0.3)×4×0.3]=166.56m 3扣掉侧壁厚度尺寸后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体积V 2:V 2=[(50-0.6)×(20-0.6)] ×0.3=287.5m 3所以,水池本身钢筋混凝土的体积V=V 1+V 2=454 m 3钢筋混凝土水池重量W=γ砼×V=24×454=10896KN∵F 1+W=16496>P 浮,抗浮安全系数K= 16496/15000=1.1>1, ∴在考虑钢筋混凝土水池自重时,此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