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11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标准课时数:60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先修课程:《正常人体结构》一、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部分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等先修课。
二、课程理念1.《临床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建立康复专业医学教育平台。
将多门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整合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标准,缓解了长期困扰、难以协调的课程门数多、课时量大等矛盾。
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概论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虑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
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认真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增强对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6学分参考学时:总学时:96学时理论学时:9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0学时适用对象: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临床医学概要》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必修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涵盖诊断学、内科学、神经精神病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知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整体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在思想方面尤其突出新时代育人导向,各教材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精神。
该课程是依据“护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基础医学知识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理实一体、知识层面递进式培养,将课程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透彻。
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教具模型、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以问题为中心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项目设计以诊断学基础中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诊断、辅助检查、内外科常见疾病为线索来进行,以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来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课程编号:G4000023 适用专业: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72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临床医学概论》是药学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涵盖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等学科,它简明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常见药物的毒性反应和解救方法,重点介绍临床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并适当介绍临床医药领域的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药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种疾病的概述和诊治的过程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药学和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2.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
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急症、传染病、内、外、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
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重点讲述药物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专业基础4.课程作用: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科群,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十分丰富,领域宽广、涉及诸多学科。
本课程在内容上以人体各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内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临床各学科(包括内、外、妇、儿、传染病和肿瘤等)组织编写。
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
摘要:
一、引言
二、临床医学的定义和范畴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四、临床医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五、临床医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六、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一、引言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临床医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临床医学的定义和范畴
临床医学是指基于基础医学理论,以直接面对患者为对象,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为主要任务的医学科学。
临床医学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科学、精神病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临床医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技能的医学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备独立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四、临床医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课程设置涵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实践教学包括门诊实习、病房实习、手术室实习等临床技能训练。
五、临床医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临床医学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要考核内容,采用笔试、操作考核、临床综合考核等多种形式。
六、总结与展望
临床医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是五年制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通用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阐明临床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
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在今后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也有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知识,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临床医学概论是综合了临床专业各临床学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是药学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备内容。
学习临床医学概论的目的主要是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指导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正确地选择调配药物,制定和说明给药方案,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能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一个正确评价,为药物的研制、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今后继续学习新药知识、不断更新药学知识奠定基础,以适应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任务, 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贯彻理论“必需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方针,就必须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设置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念应为:(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文化素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文化素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在专业上的应用,贴近实际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应贴近实际,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和今后的职业的需求,通过学习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培养学生终身的求知和服务人民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三)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疾病基本知识的同时,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B类)(三)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程(四)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三学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临床医学概论》是高等职业教育非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本课程根据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岗位需求设置。
临床医学概论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关于认识临床常见疾病的表现和治疗的课程。
其任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健康与社会家庭文化需求提供整体治疗,以切合临床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教师在系统性教学和实践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人文关怀精神,使学生的各项能力达到各项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医学基础课程等,同步课程包括康复医学、社区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后续课程顶岗实习。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临床医学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主要内容2.熟悉临床医学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要点3.了解临床医学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辅助检查(二)能力目标1.学会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2.学会临床医学常用技术,能进行临床常见病患者的专科操作3.能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急重症患者4.能使用临床医学常用器械、仪器和设备5.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开展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能进行医护团队内的专业交流(三)素质目标1.具有医疗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自觉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保护其隐私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3.具有医疗安全、医患交流、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及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能给予服务对象以人文关怀四、参考学时108学时。
五、课程学分4学分。
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
2.临床医学的概念与分类
3.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4.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5.结语
正文
一、引言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医学课程,旨在为医学生提供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临床医学的概念、分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临床医学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以病人为中心,关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2.分类:临床医学可分为多个专业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相关学科,如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课程的学时安排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而有所不同,通常为 2-4 学年。
四、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相关学科,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学伦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
2.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医学伦理和职业素养,能够独立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五、结语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课程,为医学生提供了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体结构》、《正常⼈体机能》、《异常⼈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实⽤”为度、适度拓展知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多种教学⽅法和⼿段,提⾼学⽣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药物咨询和⽤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在医院、药店⼯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标课程总体⽬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可持续发展能⼒。
学⽣只有掌握⼀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药物咨询和⽤药指导。
3-1知识⽬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标(1)能熟练运⽤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案。
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
摘要:
一、前言
二、临床医学的定义和范畴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四、临床医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五、临床医学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前言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
二、临床医学的定义和范畴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其范畴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领域。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临床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
其任务包括传授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四、临床医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
基础医学课程包
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临床实习等多种形式。
五、临床医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临床医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未来,临床医学将更加注重预防和个性化治疗,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
这将为临床医学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上就是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任务、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及其发展前景。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断学基础,临床常见疾病和临床常用技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辅助检查,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知识,临床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能用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会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资料初步分析诊断常见疾病。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沟通。
4、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康复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康复服务。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一定的诊断学及临床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2、具有收集疾病资料,诊断疾病,分析病情的能力。
3、具有对康复对象进行健康宣教、健康指导的能力。
三、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
问诊21 2 23 体格检查32 6 38
辅助检查15 15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3 3 临床常见疾病39 9 48
临床常用技术 6 6。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临床医学概要总学时: 108学时(理论108学时)开课单位:内科教研室、外科教研室、妇产科教研室、儿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
适用专业:检验技术专业、药学专业三年制大专推荐教材:《临床医学概要》朱明德、石应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参考书: 《内科学》马家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6月,第5版。
《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6月,第5版。
《传染病学》刘应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3版《外科学》梁力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6月,第5版。
《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儿科学》汪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眼耳鼻口腔科学》王斌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临床医学概要是医学检验专业、药品营销专业重要课程之一。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各科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所选编的病种以国内常见病为主。
病种的分类均按病原体分类为依据。
教材内的病种有的供课堂讲授,有的在实习中参阅,有的为自学之用。
学生应当在广泛牢固的掌握基础医学及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医学概要学时数为108学时,全部为课堂讲授。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常见症状 6 学时第二章体格检查 12 学时第三章问诊 2 学时第四章医学影像学和器械检查自学第五章实验室检查自学第六章传染性疾病 8 学时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4 学时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 6 学时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12 学时第十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2 学时第十一章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4 学时第十二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 学时第十三章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病自学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4 学时第十五章精神疾病自学第十六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2 学时第十七章老年性疾病总论自学第十八章妇产科疾病 10 学时第十九章儿科疾病 10 学时第二十章运动系统疾病 6 学时第二十一章外科学基础 8 学时第二十二章损伤与战伤自学第二十三章口腔疾病自学第二十四章耳鼻咽喉科疾病 6 学时第二十五章眼科疾病 4 学时第二十六章皮肤疾病自学第二十七章性传播疾病自学第一章常见症状(6学时)教学内容 :发热、头痛、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与咯血、水肿、腹泻、消化道出血、黄疸、心悸。
临床医学概要这门学科的学习计划
一、课程概述
临床医学概要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此课程打破各个科室与疾病之间的隔离,系统介绍各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临床医学知识框架。
二、教学目的
1. 了解各系统重要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特征。
2. 掌握临床医学知识的框架思路。
3. 建立临床医学知识与病因病程的联系。
4. 培养临床观察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急性病学:疾病发病机制与病史。
2. 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脑疾病等。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浸润性疾病、肝病、胃溃疡等。
4.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细支气管炎、肺癌等。
5.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等。
6. 运动系统疾病:关节炎、骨折等。
四、教学方法
以案例教学为主,辅以视频观看、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教学目的。
五、考核方式
期中考试50%、小组报告20%、平时评测30%。
以上就是临床医学概要这门学科的学习计划大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作者:————————————————————————————————日期:《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7074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课程学分9 总学时148适用专业药学制定人殷俊才制定时间2012年7月审核人朱蓓审核时间2012年8月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力目标(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3)能熟练对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3-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养成关爱生命,热爱病人,热爱工作的职业素质。
(4)养成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4、课程内容和要求4-1教学单元课程模块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及要求学时理论实践内科疾病模块第1单元呼吸系统疾病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1.2慢性支气管炎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1.3阻塞性肺气肿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1.4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对急性发作及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处理。
1 1.5肺炎掌握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肺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第2单元循环系统疾病2.1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会正确测量血压,能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处理。
222.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对2心绞痛发作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处理。
2.3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能对急性心衰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处理。
22.4心律失常掌握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42.5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掌握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根据辅助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能对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第3单元消化系统疾病3.1胃炎掌握胃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3.2消化性溃疡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识别消化性溃疡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并发症,并作出初步处理。
23.3胃食管反流病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第4单元泌尿系统疾病4.1急性肾小球肾炎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4.2慢性肾小球肾炎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4.3泌尿系统感染掌握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4.4前列腺增生症掌握前列腺增生症症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急性2前列腺增生症症的病因,了解急性前列腺增生症症的辅助检查。
能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第5单元血液系统疾病5.1缺铁性贫血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5.2巨幼红细胞贫血掌握巨幼红细胞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0.55.3再生障碍性贫血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0.55.4白血病掌握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5.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第6单元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6.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6.2糖尿病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会正确测量血糖,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作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处理。
2 2第7单元自身免疫性疾病7.1类风湿性关节炎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7.2系统性红斑狼疮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第8单8.1癫痫掌握癫痫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 1元神经系统疾病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癫痫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8.2帕金森病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第9单元常见精神疾病9.1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熟悉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能根据问诊患者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疾病的倾向。
19.2精神分裂症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9.3心境障碍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心境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0.5 9.4焦虑症掌握焦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0.59.5睡眠障碍掌握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辅助检查。
能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1外科模块第10单元常见急症10.1休克掌握休克的概念及临床特点;能....2 10.2中毒掌握中毒的概念、类型及临床特点能....210.3心肺脑复苏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概述、初期复苏、二期复苏、后期复苏1 3第11单元消化系统疾病11.1急性阑尾炎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了解急性阑尾炎的辅助检查111.2胆道疾病掌握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胆石病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111.3急性胰腺炎掌握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了解急性阑尾炎的辅助检查2第12单元恶性肿瘤12.1概述掌握了解肿瘤的概念、分类、命名原则,病理1 12.2肺癌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熟悉肺癌的病因,了解肺癌的病理1 12.3乳腺癌掌握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熟悉乳腺癌的病因,了解乳腺癌的病1理12.4胃癌掌握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熟悉胃癌的病因,了解胃癌的病理112.5原发性肝癌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熟悉原发性肝癌的病因112.6直肠癌掌握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熟悉直肠癌的病因,了解直肠癌的病理1第13单元外科拓展知识13.1无菌技术熟悉无菌概念和基本的无菌技术 1 3 13.2外科感染熟悉外科感染分类、常见化脓性致病菌特点、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13.3烧伤熟悉烧伤的伤情判断、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妇产科疾病模块第14单元产科疾病14.1妊娠高血压疾病掌握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解痉药物的选择和注意事项;熟悉治疗原则,了解病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