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核(心肺复苏部分)评分表
- 格式:xlsx
- 大小:10.82 KB
- 文档页数:4
心肺复苏考核评分表背景简介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和恢复呼吸功能。
这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能够在生死关头挽救生命。
为了确保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和标准化,需要对急救人员进行考核评分。
考核评分表的意义心肺复苏考核评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工具。
通过评分表,可以量化急救人员在急救操作中的表现,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提高。
评分表能够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心肺复苏技巧,提高急救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
考核评分表的内容心肺复苏操作1.判断:急救人员应正确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状态。
如果判断不准确,将无法进行适时的心肺复苏操作。
2.呼叫急救:急救人员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或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医疗的支持。
3.开始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应迅速开始心肺复苏操作,并确保按照正确的顺序和力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4.胸外按压:急救人员应根据标准的胸外按压操作进行施救,包括正确的按压位置、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等方面的要求。
5.人工呼吸:急救人员应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并确保按照正确的频率和气量进行施救。
考核评分标准考核评分表根据心肺复苏操作的不同环节和指标,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正确判断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得到2分,判断不准确得0分。
2.呼叫急救:迅速呼叫急救得2分,延误时间得0分。
3.开始心肺复苏:迅速开始心肺复苏操作得2分,延误时间得0分。
4.胸外按压:按压位置正确得1分,按压频率正确得1分,按压深度正确得1分,操作不规范得0分。
5.人工呼吸:正确施救得1分,施救频率正确得1分,气量适当得1分,操作不规范得0分。
根据以上指标,对急救人员的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分,总分满分为10分。
考核评分结果的使用根据评分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秀(满分10分):对于得分10分的急救人员,可以进行表扬和奖励,并鼓励他们在急救技能上继续保持优秀水平。
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表主考教师签名:年月日心肺复苏术提问:(1)按压有效的指标:Ⅰ按压时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kpa(60mmHg);Ⅱ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Ⅲ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Ⅳ出现自主呼吸:Ⅴ神志逐渐恢复,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2)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是什么?①心泵学说:认为心脏因受胸骨与脊柱的挤压,导致室内压力增加,瓣膜有关闭运动,导致心室射血。
②胸泵学说;胸外按压时胸腔内压上升并在胸腔入口处形成压力梯度,体静脉因有静脉瓣,又易被压瘪,阻止了压力完全传至胸外静脉,而大动脉不萎陷,压力可传至胸外,动静脉间形成压力阶差,使血液流动。
因此胸腔在心肺复苏中起到了泵的作用,心脏只起到了管道的作用。
另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即下压时吹气有利于提高胸内压,通过增加胸内压力来提高心输出量。
目前认为血流产:生机制与这两种学说均有关。
在心肺复苏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心泵机制,随着心搏骤停或胸外按压时间的延长,心脏的顺应性下降,胸泵机制占主要地位,当胸泵机制占主要地位时,通过胸外按压产生的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3)8岁以下儿童胸外心脏按压应注意的事项①婴儿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或股动脉。
②婴儿按压部位为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儿童应在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③按压方法:1~8岁双手:一手掌根接触按压部位,另一只手重叠于上方按压。
单手:单手掌根。
<1岁中指无名指两手指按压,或两手环环绕婴儿胸部拇指按压胸骨同时手指挤压胸廓。
④下压深度约胸廓的1/3~1/2。
频率100次/分;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单人30:2;双人15:2。
(接诊与思辨能力考核 15分钟)
(辅助检查能力考核 10分钟)
(技能操作能力考核)
(针灸技能操作能力考核)
江西省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分表(拔罐技能操作能力考核)
江西省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分表(西医技能心肺复苏操作能力考核)
江西省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分表(西医技能胸膜腔穿刺操作能力考核)
江西省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分表(西医技能腹膜腔穿刺操作能力考核)
江西省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分表(中医师承能力考核 10分钟)
Welcome 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规程(康复医学科)为规范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考试站的标准化建设,提高考核质量,维护公平公正,逐步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水平的同质化,特制订本规程。
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康复医学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评估。
二、制定依据根据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等要求,结合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特制订本规程。
三、考核对象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要求招录的住院医师学员、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在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在培训基地完成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内容,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四、考核内容根据《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的要求,重点考核住院医师对康复医学科多发病、常见病的独立诊治能力。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范围涉及日常临床工作的各方面,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应用和结果判断、诊断、功能诊断及鉴别诊断、医疗文书书写、病例分析、临床思维及决策、专科基本技能操作、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
综合评估住院医师综合应用医学知识和诠释判断疾病特征的能力、接受咨询并解释患者疑问的能力、临床基本技能和操作掌握情况、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等。
五、考核形式及考站设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采取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使用标准化病人、真实病人或在医学模拟人(模具)上实际操作,共设置临床结果判读(Medical Data Interpreting);病人接诊(Patient Interviewing);医疗文书书写(Medical Documents Writing);临床思维与决策(Clinical Reasoning andDecision Making);临床技能操作(Bedside Procedure Skills Performing)等五个考站。
附件3-4-2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病例技能综合考站(第3考站)
心肺复苏评分表(30分)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考官姓名: 项目 内容 满分 扣分
操作准备
着装整洁 1
检查模型及相关器材 1
安全性站立于模型旁,环顾四周,确认安全 1
评估
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拍打患者肩部 2
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判断患者呼吸 3
检查生命体征10s内确认患者呼吸停止,口述“呼吸停止或不能
正常呼吸”,颈动脉搏动判断,口述“没有脉搏”
3
呼救呼救并取除颤仪解开上衣,暴露胸部 3
胸外按压双掌根部重叠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乳头连线
与胸骨交叉处,双臂呈直线与患者胸部垂直
2 足够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2 足够的幅度约5-6cm 2 让胸壁完整回弹,掌根不能离开胸骨,平稳速率和
力度
2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异物取出,仰头提颏法使下颌角与耳垂
连线垂直与地面
1 捏住患者双侧鼻翼,吸气后,口对口形成密闭气道 1 缓慢吹气,吹气时间约1s至胸廓起伏 1 吹气后胸廓充分回弹后再次吹气 2
复苏质量按压通气比30:2,中断<10s,每次吹气>1s,监
测复苏效果
2
人文关怀动作规范,轻柔,将模型当作真实患者 1
总分30 考官签字: 统分人签字: 考核日期:
- 39 -。
新进院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价标准医院:科室:姓名:评委签名:备注:被考核者均为临床医师。
所考心肺复苏内容以专业的角度而非旁观者。
且所涉及的内容以2010心肺复苏标准为准!!最佳答案《2010`AHA CPR&ECC 指南》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3.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2010(新):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生存链的变化★2010(新):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05(旧):1、早期识别,激活EMSS2、早期CPR3、早期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心肺复苏术考核标准评分表姓名: 2014年 5 月 11日项目操作程序分值考核标准得分素质要求衣帽整洁,仪表端庄,动作规范,行动敏捷4 每项1分用物纱布2块,(放于抢救者衣袋内),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3 用物准备不能满足操作不得分操作步骤(1)术者站与患者右侧(2)轻拍病人双肩(3)左右耳旁呼叫两次“同志,您怎么了”3 每项1分观察瞳孔,迅速判断有无心跳:用右手的食指、中指自环状软骨处2-3cm凹陷处,触摸病人颈动脉搏动。
(8秒)同时观察呼吸12 评估患者:意识、呼吸、颈动脉波动6分,触摸颈动脉的手法2分、位置2分、时间2分去枕平卧,将病人身体摆正。
2 每项1分解开衣扣,松开腰带,同时口述,将病人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软床背部垫木板。
3 每项1分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双肘关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而后迅速放松并使胸廓复原,掌根不离开病人胸壁。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25 按压部位正确5分,手法正确5分,双手放置正确5分,频率正确,力度适当5分,按压通气比例正确5分开放气道:(1)患者头偏向一侧,取纱布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2)左手置于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3)右手的第二、三指置于护士侧病人的下颌骨下方,将颏上抬。
6 每项2分左手固定,保持气道开放,右手从上衣口袋内将另一块纱布取出垫于病人口部,右手保持病人气道开放,左手捏住病人鼻孔,用抬下颌的右手拇指分开口唇。
12 手法正确3分,捏住病人鼻孔3分,分开口唇3分,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3分。
双唇包绕病人口部,吹气,使胸廓扩张、无漏气。
口述:如此反复进行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必要时除颤。
8 吹气方法正确2分,胸廓能扩张2分,无漏气2分。
口述正确2分复苏的有口述:(1)可触及周围大动脉搏动(2)收缩压>60mmHg(3)颜面、甲床、口唇,12 每条口述2分效指针皮肤色泽较红润(4)散大的瞳孔缩小(5)自主呼吸恢复(6)心电图波形有所改善置枕,为病人系好裤带、衣扣,整理床单元4 少一项扣1分操作熟练,动作连贯,口述流利 6 每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