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32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1-6章1、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它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
三个根本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2、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一致,可以互换使用。
所不同的是,非营利组织强调的是和企业的区别,非政府组织强调的那么是和政府的区别。
3、比拟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达在:1)无论国家体系还是市场体系,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第三部门却不构成一个整体,它们更像是一盘散沙、无所不包。
2)非营利组织所发动的社会资源无论在规模上、构成上还是能量上,都远不及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
3)非营利组织无论作为整体还是个体,其权力分配都难以与政府、企业相抗衡,因而在它们之间还难以形成真正平等的相互关系。
(简答题)4、非营利组织分类的标准:一、根据NGO活动的导向;二、不同的发起者;三、根据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ICNPO〕体系;四、根据“起源〞分。
(P16)(不考结果考标准)5、早期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开展的直接背景,就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实立及其开展。
美国是非营利组织高度兴旺的国家。
6、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P21〕7、〔简答题〕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判断标准:1)该组织是否具有国际性的目标;2)该组织会员中是否有国际会员;3)该组织有既定的章程,其管理机构及理事会的成员应有会员定期选举产生;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开展的活动应是可持续性;4)该组织的理事会成员在一定期间内可由同一国家的公民担任,但在一定期限之后必须实行轮流制。
5)该组织开展活动的资金的主体局部应来自三个以上的国家。
6)当该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建立了一定的隶属关系时,仍始终能开展独立活动,且在其理事会中享有独立的席位。
7)该组织的活动一直在继续。
8、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决策的机制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机制,是围绕联合国主办的各种国际会议所建立起来的联系机制,即在联合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同时同地,召开同主题的非政府组织国际论坛。
首先是向外寻求时机和社会需求,其次什么是我们真正信仰的。
成功问题。
首先要确定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在精益求精。
领导者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关键问题在于——专业志愿者所获得的满足感来源于工作本身而非薪酬。
开展人才的全部工作应该是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组织为中心。
利用2天的时间读了彼得.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它主要包括5章,每章的构造都相似。
第一章讲了首先确立使命:领导者角色。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任务是将组织的使命陈述转化为具体明确的目标。
对于这些目标,必须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才实现这些目标,众多的目标在拼凑成组织的的使命。
使命应该清晰明了。
成功使命的三要素:时机,竞争力和奉献精神。
竞争力就是一个组织的倾向,它凭借着这项优势可以超过其他组织,称为行业里面的翘楚,我觉得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目标,非营利组织重在效劳,效劳的好坏就是竞争的倾向,二奉献精神就是组织成员对于这个组织的满意程度,如果成员对组织都充满了信任,那么在面临困难时就会一拥而上,而不是一哄而散。
奉献精神是调动组织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
我理解的时机就是一个组织能抓住的一次开展的时机。
领导工作充满了艰辛局部指出:值得非营利组织领导汲取的是,组织取得成功时必须乘势开展,不断进取但同时也必须保证组织能够进展不断的调整变革。
非营利组织可能更需要进展重大抉择在运作方面进展合理的取舍。
变革并非危险,而是时机,把变化设为创新时机的信号。
创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首先,要构建寻求时机的组织机制,其次,如何构建新体制。
在构建新体制过程中,要让现有的组织成员看到新体制的激情,不能让他们成为阻碍变革的一股新的力量。
在创新战略中提到,成功的创新需要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容易被各方承受,欢送新事物并希望成功的人,同时,它在组织内有崇高的声誉,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我觉得这个人在创新战略中取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在一场变革中,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人来充分发挥它的影响力。
非营利组织管理一、引言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是为了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其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从目标制定、组织架构、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探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二、目标制定1.1 确定使命和愿景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是其存在的核心理由,愿景则是其所期望达到的长远目标。
使命和愿景的制定需要考虑社会需求和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以确保组织的方向性明确。
1.2 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根据使命和愿景,非营利组织需要设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同时考虑到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目标应该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同时符合组织的资源和能力。
三、组织架构2.1 民主决策与高效运作非营利组织在权力分配和决策机制上应该注重民主、公平和透明,鼓励成员之间的参与和合作。
然而,组织也需要高效运作,避免过多的参与与决策过程的不必要繁琐。
2.2 角色明确清晰的组织架构可以帮助成员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范围,避免出现责任不清、权责重叠的问题。
在设立职位时应注意职责的合理划分,确保各个职能部门的协作与协调。
四、财务管理3.1 稳定筹资与资金运作非营利组织需要稳定的筹资渠道来支持其日常运营和项目实施。
财务管理应该注重长期的可持续性,同时,要做好资金的规划和运作,确保合理利用和分配。
3.2 透明与合规性财务管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范,确保组织的财务运作合规、透明、可追溯。
及时公开财务报告,并接受审计机构的监督,以维护组织信誉。
五、人力资源管理4.1 招聘与选拔非营利组织应该根据岗位需求和组织文化,制定有效的招聘和选拔程序,确保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同时,也需要关注多样性和融入性,提高组织的包容性和创造力。
4.2 培训与发展为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能力和绩效,非营利组织应该注重培训和发展的机会。
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组织成员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4.3 激励与绩效考核非营利组织需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成员积极工作和创新。
非营利组织复习材料第一章定义与分类1.术语:非营利组织: 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非政府组织: 非营利组织同时有非政府性。
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公民社会: 从社会关系上指称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2.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有哪些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和互益性3.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政府的本职区别分别是什么非营利性是与企业的根本区别, 非政府性是与政府的根本区别。
4.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那些方面为什么慈善救助、环境保护、公益服务、扶贫发展、权益保护、社区发展、行业协会5.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被称为第三部门这种看法有什么缺点针对政府和市场而言的。
但非营利组织整个体系仍不能构成一个整体, 太分散。
其所包含的社会资源的规模上、构成上还有能量上都远不及国家和市场的力量大, 同时没有相对平等的关系。
6.分类会员制组织: 公益型组织(面等级公益型社会团体、一般公益型社会团体)互益型组织(互益型社会团体、经济团体、行业协会)非会员制组织: 基金型组织(慈善募款协会、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实体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1.: 境外的非营利组织2.术语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早期, 17实际开始出现的非盈利组织和资本注意的民主、资质、慈善等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精神有关, 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 19实际以来非盈利组织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影响增大, 战后非营利组织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速, 80年代蓬勃发展, 在全球各国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
3.什么事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决策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与联合国体系有关, 在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并通过会议机制等决策机制参与影响国际决策。
第三章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术语: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双重管理: 国家队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以及日常管理, 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
德鲁克论非营利组织管理在热闹的城市中心,有一座静谧的寺庙,它的主人不是富豪,也不是名人,而是一个非营利组织。
这个组织以环保和社区服务为己任,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它的成功秘诀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有着密切的。
本文将探讨德鲁克如何解读非营利组织管理,以及如何在实际中运用他的理论。
德鲁克,一位享誉全球的管理大师,他的思想和见解常常为营利组织所借鉴。
然而,德鲁克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也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非营利组织首先是一个企业,需要以企业家的思维来经营和管理。
同时,它又承担着社会责任,需要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实现组织的经济目标,又能履行社会职责。
在战略规划方面,德鲁克强调非营利组织需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它们应该集中精力解决社会最紧迫的问题,而不是追求过于宽泛的目标。
同时,非营利组织需要制定明确的财务计划,以确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不受资金不足的影响。
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需要员工的成长和培训。
只有当员工具备了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组织创造价值。
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在财务管控方面,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
组织的领导者需要具备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合理规划和分配资金。
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如寻求政府资助、企业合作和个人捐赠等,以确保组织的财务稳定。
市场营销方面,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需要积极推广自己的服务和活动。
它们需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然后针对性地设计和提供服务。
非营利组织需要积极与社区、企业和政府合作,以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和资源来源。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提到的那座寺庙。
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因为遵循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寺庙明确了自身的使命——为社区提供精神寄托和文化活动。
寺庙制定了合理的财务计划,通过香火钱、捐赠和社区活动收入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