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31.00 KB
- 文档页数:9
舞蹈基本手位脚位动作要领
舞蹈基本手位和脚位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它们在不同的舞种中可能有不同的规范与要求。
以下是一般性舞蹈(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等)中常见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动作要领:### 基本手位:
1. 一位手:
- 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伸直并拢,手臂呈椭圆形弯曲,肘部轻轻贴住身体。
2. 二位手:
- 右手向上抬起,手掌朝前,手臂保持圆润弧度,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大臂形成约90度角;左手位于一位手位置。
3. 三位手:
- 右手继续向上延伸至耳朵高度或稍高于头部,小臂仍与大臂成约90度角;左手移至二位手的位置。
4. 四位手:
- 右手从三位手位置向右打开,掌心朝外,手臂依
然保持弧度;左手也相应打开到对称位置,双臂如同画了一个半圆。
5. 五位手:
- 双手在头顶上方相握,手臂呈圆形,指尖向上,手臂与耳朵保持一定距离。
### 基本脚位:
1. 一位脚:
- 两脚并拢,脚尖向前,双腿收紧站立。
2. 二位脚:
- 左脚沿直线向左侧平移一步,两脚跟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足之宽,两脚尖均朝前。
3. 三位脚:
- 在二位脚基础上,左脚尖转向正侧方,右脚尖仍向前。
4. 四位脚:
- 左脚再向左侧转动,使两脚跟连线与肩同宽,左右脚尖分别指向左右正侧方向。
5. 五位脚:
- 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置于左脚的后方,脚跟紧贴左脚足弓处。
以上描述的是基础的手位和脚位,具体细节可能因舞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根据实际学习的舞种进行调整和深入学习。
同时,在练习时应注意身体姿态的优美和肌肉的控制力。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其独特之处在于其优雅、柔美的舞姿,以及精细而复杂的手位动作。
在表演古典舞之前,学习者首先需要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
一、开掌手位开掌手位是指手掌向外打开,手指自然张开,与手腕保持一定的弧度。
这个手位主要用于古典舞中表示自然、欢快或祥和的动作。
例如,“开掌手位”可以用于描绘自然中的风景,如树叶摇曳、花朵开放的形态。
二、扭转手位扭转手位是指手掌稍微向内扭转,手指微微弯曲,与手腕保持一定的弧度。
这个手位主要用于古典舞中表示凝重、庄严或悲伤的动作。
例如,在古典舞中,扭转手位可以用于表达悲伤的情绪或者皇家宫廷的庄严仪态。
三、虎口手位虎口手位是指手指相对,呈现一个虎口状的形态,手掌稍微向下。
这个手位主要用于古典舞中表示力量、激情或者武术动作。
例如,在古典舞中,虎口手位可以用于表达战斗中的攻击或防御动作。
四、编钟手位编钟手位是指手掌弯曲成一定的曲线,保持手指间的一定距离。
这个手位主要用于古典舞中表示文雅、高贵或仪态的动作。
例如,在古典舞中,编钟手位可以用于表达古代宫廷舞蹈中的优雅仪态。
五、莲花手位莲花手位是指手指相对,手掌稍微向上,呈现莲花盛放状的形态。
这个手位主要用于古典舞中表示美丽、纯洁或仙境的动作。
例如,在古典舞中,莲花手位可以用于表达女性角色的柔美仙境形象。
六、抱月手位抱月手位是指手掌成圆形,双手层叠在一起,仿佛抱着圆月一样。
这个手位主要用于古典舞中表示柔和、优雅或浪漫的动作。
例如,在古典舞中,抱月手位可以用于表达月光下舞者的安详或者恋人间的情意绵绵。
七、托盘手位托盘手位是指将双手掌心向上,保持一定的张开程度,仿佛托着一个无形的盘子。
这个手位主要用于古典舞中表示高贵、端庄或者婀娜多姿的动作。
例如,在古典舞中,托盘手位可以用于表达古代贵族女子的仪态风姿。
在古典舞表演中,基本手位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传达舞者的情感和形象,增添舞蹈的艺术性和魅力。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是舞蹈中常见的手部动作姿势,它们使用优美的手势和手指的形态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角色。
基本手位在古典舞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舞蹈的基础,并为舞蹈提供了美感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的一些明确答案:一、荷叶手荷叶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见的基本手位之一。
它的形态像一个叶子,舞者的手掌张开而手指向上弯曲,类似于荷叶的形状。
荷叶手常用于表达优美、柔和和婉转的情感。
二、寿桃手寿桃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姿势之一,它的形态像一个桃子。
舞者的手指自然地弯曲,手掌稍微张开,状似一个桃子。
寿桃手常用于表达欢乐、祝福和吉祥的情感。
三、藏香手藏香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手位之一,它的形态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舞者的手背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状似莲花中藏香的样子。
藏香手常用于表达高雅、庄重和神圣的情感。
四、封阳手封阳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姿势之一,它的形态像一个半月。
舞者的手掌完全张开,手指稍微分开,并向上弯曲,状似半月。
封阳手常用于表达威严、端庄和力量的情感。
以上是中国古典舞常见的基本手位。
它们通过手指和手掌的灵活运动,展示了舞者优雅的姿态和感情表达。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基本手位的使用,让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舞蹈例子。
在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舞者经常使用荷叶手来表达角色的温柔和柔和。
舞者们优美地挥动手指和手掌,展示出如花盛开的荷叶,增添了舞蹈的美感。
在《茉莉花》这首著名的古典舞曲中,舞者经常使用寿桃手来表达欢乐和祝福。
他们用自然的手指姿势和微笑的表情,展示出寿桃的形态,给观众带来了喜悦和幸福的感觉。
在舞剧《梁祝》中,舞者通过藏香手来展现出角色的高贵和庄重。
他们用手指微微张开,手掌向上,状似莲花中藏香的造型,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神圣的感觉。
在《黄河大合唱》这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中,舞者经常使用封阳手来表达力量和威严。
他们用完全张开的手掌和微微分开的手指,状似半月,展示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
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手位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古典舞24个基本动作古典舞作为一种优雅而典雅的舞蹈形式,源远流长,有着许多技巧和基本动作。
本文将介绍古典舞的24个基本动作,帮助读者了解古典舞的美妙之处。
第一组:手臂动作1. 弓形手势这是一个古典舞中常见的手臂动作。
舞者将两只手臂弯曲,形成一个流线型的弧形。
2. 花瓶手势这个手势是模仿花瓶的形状,舞者将双臂完全伸直,手掌相对,呈现出一个垂直的直线姿态。
3. 充气球手势舞者将两只手臂伸直,像充气球一样慢慢地膨胀,然后再缓慢地放气。
4. 蝴蝶手势这个手势模仿蝴蝶的翅膀。
舞者将两只手臂伸直向上,然后轻轻地下落,再次向上升起。
第二组:头部和颈部动作5. 仰望舞者将头部抬起,目光朝上,仿佛在仰望天空。
6. 俯视与仰望相反,舞者将头部低下,目光朝下,仿佛在俯视地面。
7. 转颈舞者将颈部转动,使头部在各个方向转动,表达出舞者灵活的颈部力量。
8. 旋转眼球舞者将双眼转动,从一个点转到另一个点,形成流畅的眼神转换。
第三组:上身动作9. 波浪动作舞者将上身左右摇摆,从而形成优美流畅的波浪动作。
10. 饭碗动作舞者将上身向前倾斜,胸部微微凸起,犹如端着一个饭碗。
11. 垂直动作舞者将上身挺直,使身体呈现出垂直的姿势。
12. 旋转舞者将上身转动,从一个方向旋转到另一个方向,展现出自身的柔韧性和优雅。
第四组:下身动作13. 高抬腿舞者将一条腿高抬,使之与身体呈垂直姿势,然后缓慢放下,再换另一条腿。
14. 揉腿舞者将一条腿前后揉动,仿佛在为腿部肌肉按摩。
15. 绕脚踝舞者将一只脚绕过脚踝,再慢慢放下,换另一只脚。
16. 弯腰动作舞者将上身前倾,手臂伸直向前,尽量触摸脚尖。
第五组:脚部动作17. 点脚尖舞者将一只脚尖轻轻触地,然后再缓慢收起。
18. 叩脚尖舞者将一只脚尖重重地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19. 跨步舞者将一只脚迈出,然后迅速换另一只脚迈出,如此交替进行。
20. 抛踢舞者将一只脚向前抛起,然后收回,再把另一只脚抛起。
中国舞基本舞姿及手势中国舞基本舞姿及手势中国舞男女手形、手位与舞姿不同,欢迎阅读中国舞基本舞姿及手势示意图,下面17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构成基本舞姿。
女:兰花掌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男:虎口掌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女:兰花指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O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
男:剑指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女:拳形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男:拳形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按掌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托掌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腕。
提襟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单山膀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双山膀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大掖步摊扬掌踏步蹲冲掌(女)弓箭步拧身冲掌(男)双展翅平肩手编后语: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种特色更多体现在身法和韵律上。
同时在各类舞蹈动作的组合中又包含着许多步法。
基本训练中腰功与腿功的动作和各类技巧动作都是与身法、步法互相依存、融会贯通的。
由于传统身法与步法的种类繁多现只能从中选择部分典型动作,作为训练演员掌握古典舞中的基本风格和韵律的教材。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
大家知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吗?一、基本云手要求:双手交于胸前时要保持圆臂,要含胸提气。
双手配合的感觉要象在胸前揉抚一个圆球一样,完成云手的过程身体也要在过程中随之提、仰、含、沉、眼睛要先跟随上面的手,后随下面的手,要有浑厚的内涵气质。
节奏处理基本上同“云肩转腰”一样,先做连绵不断的慢速,然后在慢中给以“点”的处理,强调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
二、冲靠云手在基本云手的基础上,加以上身冲靠为动律带动云手的同时加上脚的'前后移动重心整个过程要完成两次上身的冲靠,两次脚步的前后移重心。
手腕在揉球过程中是连续的盘腕三、大开大合云手强调“横拧开合”的技术要领。
要尽量挺拔上身并横拧,二位手臂要向后打开一些,上下身较劲产生一种“拧麻花”的形态。
左臂要尽量后掰,之后从头前饶过,接着变“走上身留下身”动律转体过来。
四、波浪云又称“云手大揉球”。
其始动作要比基本云手舒展和撑长一些,是上身经过右旁提-后仰身-左旁提的大幅度运动过程,双手间距要适当放大。
腿部要有弯曲移动重心的过,身体要有深含的过程,右手“反平穿”左手“正平穿”带动直腿立腰,又成右旁提,与前面左右对称。
适合用一些强烈的、伸展的、多变的旋律性强的伴奏音乐。
古典舞基本手位讲解手臂的基本姿态:(1)单山膀:(以右手为列,下同从略),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右手顺胯向下经体侧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盖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开,至上臂与肩同平为止,身体面向两点,头转向八点;(2)双手膀:丁子步或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眼随右手拉成单山膀,然后眼随左手拉成双山膀,眼亮相于两点上方;(3)顺风旗: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时,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位血上方;(4)双托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都有哪些呢?快来看看吧!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托掌:手以"掌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舞姿是非常丰富的,它的基本动作具有高度的雕塑性。
它不仅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也使跳跃、旋转与翻身等技巧具有强烈的雕塑性。
基本舞姿要求腿部、躯干、手臂、头和眼睛(视线)等动作有高度的协调性。
因此,基本舞姿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掌握古典舞风格的手段。
由于在基本舞姿训练时往往是将一腿静止另一条腿在空中运动形成各种姿态,因此,腿与上身都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所以舞姿也可称为控制动作。
这种控制能力是舞蹈中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
1、抬前腿、旁腿、后腿(原地,带辗转的,带半环动和全环动的; 或从一个舞姿经辗转或经半脚尖立变成另一舞姿)2、大射雁3、金鸡独立(原地,带辗转)4、踹燕(原地,辗转变成探海)5、探海(原地,辗转变成踹燕)6、斜探海(原地,带辗转)7、躺身旁腿8、软踹燕(女)9、后腿侧身(原地,带辗转)10、掀身探海(女,原地,带辗转)11、拧身探海(男,原地,带辗转)12、紫金冠(女)13、老鹰展翅(男)14、商羊腿(男,原地,带辗转)15、商羊腿踹燕(男)要求:1、基本舞姿练习可采用两种速度:大多是用徐缓慢速形成舞姿后短暂静止。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古典舞是一种高雅的舞蹈形式,其中手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古典舞的24个手位:1. 捧花手位:双手合十,掌心向上。
2. 玉环手位:双手握住一个虚拟的球体。
3. 折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掌心向上,手指弯曲。
4. 柳枝手位: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拳头。
5. 琵琶手位:左手握拳,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弹琵琶。
6. 花篮手位:双手手指交叉,掌心向外。
7. 玉女手位:双手指尖相对,掌心向下。
8. 莲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莲花。
9. 蝴蝶手位:双手手指交叉,掌心向下。
10. 玫瑰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捧一朵玫瑰花。
11. 竹笛手位: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吹笛子。
12. 杏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杏花。
13. 紫薇手位:左手手指弯曲,右手手指交叉,仿佛在拿着紫薇花。
14. 飞天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指向天空。
15. 水袖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扇动水袖。
16. 冰雪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触摸冰雪。
17. 舞剑手位:右手握剑,左手手指弯曲,仿佛在舞剑。
18. 金瓶手位:双手握住一个虚拟的瓶子。
19. 仙女手位:双手合十,掌心向下。
20. 飘带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扯动飘带。
21. 云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拍打云彩。
22. 莲台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莲花台。
23. 神仙手位: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指引。
24. 桃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桃花。
以上是古典舞的24个手位,它们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表现力,是古典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古典舞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其中手位是舞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古典舞的手位有八个基本的姿势,每个姿势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在下面的文本中,我将逐一介绍这八个基本手位,并解释它们在古典舞中的作用。
1. 好手位(牡丹掐扇):好手位是指手掌水平打开,类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持扇的手在这个位置。
这个手位代表着端庄和优雅,常用于开场和收场等正式场合。
2. 玉女托菊:这个手位是指手掌轻盈地托起花朵,仿佛玉女在握着一个菊花。
它表达着温柔和柔美,经常用于表达女性角色的柔情。
3. 美人泣芙蓉:这个手位类似于掐芙蓉的姿势,手指微微张开,掌心向上。
它传递出忧伤和沉思的情感,常用于表达悲伤或思考的角色。
4. 柳叶扶风: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自然地伸展开,像风轻轻拂过柳叶一样。
它代表着轻盈和自然,常用于描绘飞舞或欢快的场景。
5. 玉女捧心:这个手位是指双手以心形的方式放在胸前,表达内心的柔情和喜悦。
它经常用于描绘爱情和感动的情节。
6. 小鸟投林:这个手位是指手掌张开,像小鸟展翅欲飞一样。
它传达出自由和轻松的感觉,常用于描绘自然和欢快的场景。
7. 仙女环月:这个手位是指两个手掌环绕在月亮形状的中间,表达出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它经常用于描绘仙女或神话中的角色。
8. 玉女拈花: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轻轻捏住花朵,仿佛在为自己佩戴鲜花。
它传递出温柔和优雅,常用于描绘女性角色。
这些八个基本手位是古典舞中常见且重要的手势,它们能够通过手部的姿势和动作来传递出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在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舞者需要通过练习和磨砺来掌握这些手位的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出舞蹈的内涵和美感。
古典舞8个基本手位古典舞是一种典雅且富有历史底蕴的舞蹈形式。
在古典舞中,舞者的手部姿势非常重要,它们能够传达舞者的情感和个性,同时也是舞蹈技巧的基础。
在古典舞中,有8个基本手位,它们分别是:合掌、圆形手势、扇形手势、剪刀手、鸟翼手、莲花手、伞形手和 Buddhist hands。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8个基本手位。
合掌(Prayer hands)是古典舞中最常用的手势之一。
它是让双手合并的姿势,手指伸直而微微弯曲,掌心相对。
这个手势可以表达谦恭、虔诚、祈祷和敬意。
舞者在舞蹈中使用合掌手势可以增添庄重和优雅的氛围。
圆形手势(Round arms)是以手掌为中心画出一个圆形的动作。
这个手势常用于古典舞中的转体动作,可以表达柔美、温柔和柔韧的特质。
舞者使用圆形手势可以带来流畅的舞蹈效果,给观众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感觉。
扇形手势(Fan arms)以掌心为中心展开的手势,手指伸直并尽可能舒展开。
这个手势表达了轻盈、开放和明朗的特性。
舞者在使用扇形手势时,需要将手臂放松并注重手指的优雅展开,以便给观众带来流动而自然的视觉效果。
剪刀手(Scissors arms)是一种将双臂相交在前方的手势。
各自前臂与手指之间呈现出交叉叠合的样子,类似剪刀的形状。
这个手势可以表达锐利、有力和决断的特质。
舞者使用剪刀手可以增添舞蹈的力量感和动感。
鸟翼手(Bird wings)是将手臂分别伸展开来,手臂与地面成水平线的手势。
这个手势表达了飞翔、自由和宽广的特征。
舞者在舞蹈中使用鸟翼手势时,需要注重保持手臂水平并展现出自如的感觉,给人一种优美和动态的形象。
莲花手(Lotus hands)是将双手的手指弯曲成弓形,彼此相对的手势。
这个手势可以表达纯洁、优雅和柔美的特质。
舞者使用莲花手可以增添古典舞的内涵和仪式感。
伞形手(Umbrella hands)是双手伸平,手腕微微向下弯曲,仿佛举着一把遮阳伞的手势。
这个手势可以表达覆盖、保护和守护的特性。
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
(一)掌
女:兰花掌(如图1-14)
图1-14兰花掌(女)
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男:虎口掌(如图1-15)
图1-15虎口掌(男)
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二)指
女:兰花指(如图1-16)
兰花指(如图1-16)
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O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
男:剑指(如图1-17)
剑指(如图1-17)
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女:拳形(如图1-18)
拳形(如图1-18)
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男:拳形(如图1-19)
拳形(如图1-19)
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按掌(如图1-20)
按掌(如图1-20)
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托掌(如图1-21)
图1-21托掌
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腕。
提襟(如图1-22)
图1-22提襟
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单山膀(如图1-23)
单山膀(如图1-23)
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双山膀(如图1-24)
图1-24双山膀
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如图1-25)
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如图1-25)
(如图1-26) 大掖步摊扬掌(如图1-26)
(如图1-27)
踏步蹲冲掌(女)(如图1-27)
(如图1-28) 弓箭步拧身冲掌(男)(如图1-28)
(如图1-29) 双展翅(如图1-29)
(如图1-30)
平肩手(如图1-30)
以上7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构成基本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