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手位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古典舞手位组合简介古典舞是一种优雅、典雅的舞蹈形式。
在古典舞中,手位的组合非常重要,它能够展现舞者的技巧和舞蹈的美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古典舞手位组合,并解释它们在舞蹈中的作用和表达的含义。
手心相对手心相对是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位组合之一。
舞者的双手并拢,手心相对,手指轻轻弯曲。
这个手位组合展示了舞者的平衡和稳定性。
它通常在舞蹈的起始部分出现,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并创造出一种宁静和优雅的氛围。
手托花瓣手托花瓣是一种手位组合,舞者的双手张开,手指稍微弯曲,手掌略微向下。
这个手位组合通常用来表达柔美和优雅。
在舞蹈中,舞者会将手托在胸前,仿佛在托着一朵花朵,给予观众一种温柔而婉约的感觉。
手斜上方手斜上方是一种更为动感和有力的手位组合。
舞者的双手向上伸直,手指并拢,手心向前。
这个手位组合常用于表达力量和自信。
在舞蹈的高潮部分,舞者会用手斜上方的姿势表现出舞蹈的张力和激情。
半圆手位半圆手位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位组合。
左手张开放在身体的侧面上方,手指微微弯曲;右手放在身体右侧,下方微微弯曲,与左手形成一个半圆形。
这个手位组合常用于展示舞者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在舞蹈的柔美和优雅的部分,舞者会用半圆手位表现出舞蹈的流畅和柔美。
而在动感和活力的部分,舞者会用半圆手位表达出舞蹈的张力和活跃感。
握手位握手位是一种表达友谊和团结的手位组合。
舞者的双手紧握在一起,手指相互交叉。
这个手位组合常在合唱和群舞等团体舞蹈中出现。
握手位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营造出一种团结和友爱的氛围。
总结古典舞手位组合是舞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手位组合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在古典舞中,舞者通过手位的变化和组合,展示出自己的技巧和舞蹈的美感,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感受。
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手位组合,舞者可以更好地演绎出古典舞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一、引言古典舞作为世界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表演技巧。
而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学习和掌握古典舞技巧的重要一步。
本教案将介绍古典舞基本手位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帮助学习者准确掌握古典舞的手部表达能力。
二、古典舞基本手位的分类古典舞中,基本手位通常分为五类:中心手位、桃花手位、掌心上托手位、掌心下压手位和正面手位。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每一种手位的动作要领和示范。
1. 中心手位中心手位是古典舞中最基础的手位之一,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形成一个圆形的手势,如同将一颗真心放在胸前。
2. 桃花手位桃花手位是比较常见的手位之一,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分开,形成一个开放的手势,如同盛开的桃花。
3. 掌心上托手位掌心上托手位要求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掌心向上,如同轻轻托住一颗宝贝。
4. 掌心下压手位掌心下压手位与掌心上托手位相反,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掌心向下,如同压住一件重物。
5. 正面手位正面手位是较为常见的手位之一,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手掌向外侧,如同要去触摸前方的东西。
三、古典舞基本手位的训练方法掌握古典舞基本手位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和练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古典舞基本手位训练方法。
1. 镜子反射练习法站在镜子前,将自己的手放在镜子前方,观察手位是否符合要求。
运用镜子反射,调整手指的伸展度、手掌的角度等,使手位更加准确。
2. 动作分解练习法将古典舞基本手位的动作分解为手臂、手指、手掌等部分的练习。
先独立练习各个部分的动作,再逐渐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手位动作。
3. 配合音乐练习法选择一段适当的古典舞音乐,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配合手位的动作,加强对古典舞基本手位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先选择简单的音乐,逐渐增加难度。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教案的介绍与训练,相信学习者们已经初步了解古典舞基本手位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但要真正掌握古典舞基本手位,需要反复的练习和不断的提高。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是舞蹈中常见的手部动作姿势,它们使用优美的手势和手指的形态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角色。
基本手位在古典舞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舞蹈的基础,并为舞蹈提供了美感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的一些明确答案:一、荷叶手荷叶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见的基本手位之一。
它的形态像一个叶子,舞者的手掌张开而手指向上弯曲,类似于荷叶的形状。
荷叶手常用于表达优美、柔和和婉转的情感。
二、寿桃手寿桃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姿势之一,它的形态像一个桃子。
舞者的手指自然地弯曲,手掌稍微张开,状似一个桃子。
寿桃手常用于表达欢乐、祝福和吉祥的情感。
三、藏香手藏香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手位之一,它的形态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舞者的手背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状似莲花中藏香的样子。
藏香手常用于表达高雅、庄重和神圣的情感。
四、封阳手封阳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姿势之一,它的形态像一个半月。
舞者的手掌完全张开,手指稍微分开,并向上弯曲,状似半月。
封阳手常用于表达威严、端庄和力量的情感。
以上是中国古典舞常见的基本手位。
它们通过手指和手掌的灵活运动,展示了舞者优雅的姿态和感情表达。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基本手位的使用,让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舞蹈例子。
在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舞者经常使用荷叶手来表达角色的温柔和柔和。
舞者们优美地挥动手指和手掌,展示出如花盛开的荷叶,增添了舞蹈的美感。
在《茉莉花》这首著名的古典舞曲中,舞者经常使用寿桃手来表达欢乐和祝福。
他们用自然的手指姿势和微笑的表情,展示出寿桃的形态,给观众带来了喜悦和幸福的感觉。
在舞剧《梁祝》中,舞者通过藏香手来展现出角色的高贵和庄重。
他们用手指微微张开,手掌向上,状似莲花中藏香的造型,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神圣的感觉。
在《黄河大合唱》这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中,舞者经常使用封阳手来表达力量和威严。
他们用完全张开的手掌和微微分开的手指,状似半月,展示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
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手位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古典舞手位组合》教案正文:古典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舞蹈形式,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优雅的动作吸引了无数舞者和观众。
在古典舞的学习过程中,手位的组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的手位组合可以增添舞姿的美感和大师的气质。
本篇教案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古典舞手位组合,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要素。
一、第一手位第一手位是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位之一。
要正确完成第一手位,舞者需要将手臂自然伸直,手掌向下,手指自然张开。
双手平行于身体前方,与肩膀保持相同的高度。
第一手位是舞者进入舞蹈动作之前的准备姿势,也是舞蹈中转换动作的基础。
舞者在进行转身或其他跳跃动作时,可以将手臂移动到其他手位。
二、第二手位第二手位是第一手位的一个延伸。
舞者将手臂自然伸直,手掌朝下,手指自然张开。
双手的位置略微高于腰部,并且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二手位常常出现在古典舞的跳跃和转身动作中。
舞者在进行旋转动作时,将双手放置在中心轴线上,保持平衡。
三、第三手位第三手位是一种相对较高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伸直,手掌朝下,手指自然张开。
双手的位置位于头部稍微后方,并且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三手位通常用于展示舞者的优雅和高级的技巧。
在进行跳跃和旋转动作的时候,舞者可以利用第三手位增添舞姿的美感。
四、第四手位第四手位是一种相对较低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弯曲,手掌朝下,手指自然张开。
双手的位置位于臀部两侧,并且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四手位常常出现在古典舞的慢动作和静态动作中。
通过利用第四手位,舞者可以表达出柔软和平静的感觉。
五、第五手位第五手位是一种相对较高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弯曲,手掌朝上,手指自然张开。
双手的位置略高于头部,并且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五手位通常在古典舞中用于展示舞者的大师气质和高级技巧。
通过第五手位的运用,舞者可以表达出自信和力量。
总结:手位是古典舞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增添舞姿的美感和舞者的气质。
在学习古典舞的过程中,舞者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不同的手位组合。
古典舞基本手位讲解古典舞是一种优雅而精致的舞蹈形式,它强调舞者的姿态和手势的表达。
在古典舞中,手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传递舞者的情感和意图。
本文将详细讲解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舞蹈艺术形式。
古典舞的手位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每一种手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典舞基本手位。
1. 泥金手位(Anjali Mudra):双手合十,手指紧密相连,掌心相对。
这种手位象征着敬意和祝福,常常用于开场和结束时。
2. 抱月手位(Arched Moon):将双手向上举起,手臂微微弯曲,手指自然展开。
这个手位形象地表达了月亮的柔美和神秘感。
3. 莲花手位(Lotus):将双手交叉于胸前,手指交叉叠起,形成一个莲花状的手位。
莲花手位寓意纯洁和美丽,常用于表达舞者的优雅和高贵。
4. 玉环手位(Jade Ring):将双手掌心朝上,手指自然展开,手臂保持平直。
这个手位象征着优雅和柔和,常用于表达舞者的温柔和娴静。
5. 鞠躬手位(Namaskar):将双手合十,手指自然展开,微微向前倾。
鞠躬手位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手势,表达了对他人的尊敬和友好。
这些基本手位只是古典舞手位的冰山一角,古典舞中还有更多的手位形式,如花瓣手位、菱形手位、风车手位等等。
每一种手位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和含义,舞者需要根据舞蹈的情感和动作来选择合适的手位。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手位的运用非常重要。
舞者需要通过手位的变化来传递情感和意图。
手位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使舞蹈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除了手位的形态,舞者还需要注意手位的动作和变化。
手位的转换应该流畅自然,不应有生硬和突兀的感觉。
同时,手指的展开和收拢也需要掌握好力度和节奏,以展示舞者的技巧和灵活性。
总结一下,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表达舞者情感和意图的重要手势。
掌握好手位的形态和变化,舞者可以通过手位的运用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在欣赏古典舞时,观众也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手位的变化来理解舞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
古典舞基本训练手型手位脚位教学设计汇总古典舞是一门充满优雅和韵律的舞蹈形式,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古典舞者,充分掌握舞姿和舞蹈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手型手位和脚位是古典舞的基本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古典舞基本训练中的手型手位和脚位,并提供相关的教学设计。
一、手型手位的训练1. 手型的基本要求古典舞要求舞者的手型呈现出优美的曲线和流畅的变化。
舞姿中常见的手型包括扇形手、杯形手、花苞手等。
在训练手型时,需要注意手指间的协调和力度的掌握,保持手型的柔美和协调一致。
2. 手位的训练方法手位指的是舞者在舞蹈过程中的手的位置。
正确的手位可以提高舞蹈的整体美感和表达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手位的训练:(1)手与身体的协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舞者双臂与身体的协调性,如双臂伸直上举,向前伸展等动作。
(2)动态手位的训练:舞蹈中,手位会随着舞姿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编排一系列的动态手位来锻炼舞者对手位的掌握能力。
(3)镜子反馈训练:舞者可以在镜子前进行反馈训练,通过观察镜中自己的手位,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逐渐提高舞者对手位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二、脚位的训练在古典舞中,脚位是决定舞者整体舞姿和舞蹈动作的基础。
正确的脚位可以帮助舞者掌握平衡和节奏。
1. 基本脚位的训练古典舞的基本脚位有五个,分别是一脚位、二脚位、三脚位、四脚位和五脚位。
通过反复训练这些基本脚位,舞者可以加深对脚位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日后的舞蹈演练中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脚位。
2. 平衡和转体的训练古典舞中的平衡和转体是舞者表现优美舞姿和完成复杂动作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训练来提高舞者的平衡和转体能力:(1)平衡练习:舞者可以进行站立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闭目站立等,逐渐提高平衡的稳定性。
(2)转体练习:舞者可以通过练习全身转体、站立姿势转体等动作,增强转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设计根据古典舞基本训练手型手位和脚位的要求,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方案:1. 热身准备:进行全身拉伸、关节活动等热身运动,为手型手位和脚位的训练做好准备。
古典舞手位教案教案标题:古典舞手位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古典舞手位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学习正确的古典舞手位姿势和动作;3. 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舞手位的定义和作用;2. 古典舞手位的基本要素;3. 古典舞手位的练习方法;4. 古典舞手位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古典舞的基本知识,包括舞姿、舞步等。
教学主体:2. 解释古典舞手位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手位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3. 介绍古典舞手位的基本要素,包括手的形状、手指的伸展、手臂的位置等。
4. 演示正确的古典舞手位姿势和动作,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5. 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反馈,纠正他们的手位错误。
6. 引导学生进行古典舞手位的练习,包括单独练习和与他人合作练习。
7. 设计一些练习活动,如手位转换练习、手位与舞步配合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技巧和协调能力。
总结和延伸:8. 总结古典舞手位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练习方法。
9.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古典舞手位,以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10. 推荐学生观看古典舞演出,以进一步了解古典舞手位在舞台表演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手位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12.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手位。
教学资源:1. 古典舞音乐;2. 古典舞手位示范视频;3. 古典舞手位练习材料。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舞手位的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2. 组织学生参加古典舞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手位技巧和表演能力。
备注: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能会有所调整。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古典舞是一种优雅、典雅的舞蹈形式,以其精湛的技巧和华丽的舞姿而备受欣赏。
作为古典舞的基本要素之一,手位在舞蹈演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古典舞的基本手位,逐步揭示其特点和用途,带领读者一窥古典舞的美妙世界。
古典舞的手位,也被称为“手形”或“手势”,是指舞者在舞蹈中所采用的手部姿势。
通过手位的运用,舞者能够展示出个人的情感、身份和角色特点。
手位丰富多样,每一个手指的角度、曲线、位置都力求完美,以表达舞者的内心表情和角色身份的转换。
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包括十指相扣、荷花手、莲花手、弓头手、玉山手、浩然手等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手位的特点和运用。
十指相扣是古典舞中最常用的手位之一,它以双手的十个手指相互交叉并紧密相扣的姿势呈现。
这个手位既能表达出舞者的柔美和优雅,又能够展示出角色的威严和力量,因此在古典舞的各种动作和姿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荷花手是古典舞中富有诗意的手位之一,通过屈曲的小指,手掌轻盈地展开,仿佛一朵盛开的荷花。
荷花手常常出现在演绎花蕊绽放、杨柳依依等柔美而富有情感的舞蹈片段中,它能淋漓地展示出古典舞的柔美和细腻。
莲花手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手位,通过手部的曲线、指尖的张力和手指的屈曲程度,呈现出一朵精致绽放的莲花。
莲花手通常在表达神秘而高贵的角色形象时使用,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古典舞独特的魅力。
弓头手是古典舞中一种更具动感和力量感的手位,手指屈曲成弓,坚实而有力。
弓头手常出现在舞蹈中的跃起、旋转和跳跃等动作中,它能够帮助舞者更好地驾驭身体的力量,呈现出古典舞的活力和精力。
玉山手是一种表达高山峻岭和雄奇壮丽的手位,它通过手指的伸展和曲线,带给观众一种奇妙的山水景象。
玉山手常在表演山水画卷、飞瀑流泉的舞蹈中出现,它能够将大自然的壮丽和古典舞的雅致完美结合。
浩然手是一种表达力量和气势的手位,通过手掌的张力和手指的伸展,展现出舞者的果敢和坚毅。
浩然手常出现在古典舞中的剑舞、压轴等高潮部分,它能够表达出角色的英勇和豪情,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冲击。
古典舞基本手位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舞者在舞台上的基本动作,也是古典舞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动作。
它以基本的动作组合而成,构成古典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者进行舞蹈创作、表演、训练的基础。
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主要分为跨步、单步、转身、蹲步、抬步、跳跃、转动、拗步、抬腿、跳步、抬腿跨步、抬腿单步等。
跨步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由一只脚先移动,另一只脚再移动,移动的脚与脚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此形成一个跨步的动作。
跨步的动作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方向移动,并且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移动。
单步也是古典舞基本手位的一种,它是一只脚在原地进行的移动,另一只脚则保持不动,它一般是以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进行移动,并且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转身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通过转动腰部,移动胸部、腿部、脚步等,以及改变身体方向的一种动作,转身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可以有不同的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
移动的动作,这种动作可以有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速度,有助于改变古典舞的节奏和表演水平。
抬步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一种由一只脚往上移动,另一只脚往下移动,形成一种站立在脚尖上抬起另一只脚的动作,抬步的速度和节奏可以有不同。
跳跃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通过一只脚的抬起和另一只脚的着地,以及双脚的变化,使双脚离地,形成一种立体跳跃的动作,跳跃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
转动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通过腰部、肩膀、腿部等移动,以及改变身体方向的一种动作,转动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可以有不同的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
拗步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一种基本的步法,它是一种由两只脚交叉移动的动作,拗步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方向移动,并且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移动。
抬腿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一种基本的动作,它是一种将腿从前往后抬起,然后将腿放下的动作,抬腿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可以有不同的抬腿高度和抬腿速度。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是源于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手势,传达着深厚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基本手位是表现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动作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表达艺术的手段。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及其讲解。
第一部分:基本手位的概述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分为九个主要类型,分别是握、捧、探、托、抓、平、拨、吐、翻。
这些手位的形态丰富多样,每一种手势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握手位是指手心向上,指尖自然抬起,躯干高举的手势,表达着自信和威严。
捧手位是指手掌向上,指尖自然张开,手指微微向外张开,形成一个圆形,代表着接受和包容。
探手位是指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屈曲,掌心向前伸出,象征着寻求和探索。
托手位是指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屈曲,手掌平伸,代表着承载和支持。
抓手位是指手指稍微弯曲,形成一个半握的状态,寓意着拿取和捕捉。
平手位是指整个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张开,代表着平和和和谐。
拨手位是指手指微微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半弓形,表示击打和推动。
吐手位是指手掌自然地向前伸出,表达着倾吐心声和呼唤。
翻手位是指手心向外翻转,手指微微屈曲,手掌自然下垂,代表着展示和敞开。
第二部分:基本手位的讲解1. 握手位:将手掌轻轻合在一起,手心向上,指尖自然抬起,躯干高举。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自信和威严的形象。
2. 捧手位:将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张开,手心向上,像是在承接某种东西。
这个手位传达出接受和包容的意思。
3. 探手位:将手心向下,手指稍微屈曲,掌心向前伸出。
这个手位表达了寻求和探索的态度。
4. 托手位:将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屈曲,手掌平伸,就像是在托着某种东西。
这个手位表示承载和支持。
5. 抓手位:将手指稍微弯曲,形成一个半握的状态,象征着拿取和捕捉。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抓住某种东西的动作。
6. 平手位:将整个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张开,表达平和和和谐的意思。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现平稳、平静的形象。
7. 拨手位:将手指微微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半弓形,表示击打和推动。
一、引言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舞蹈爱好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舞蹈艺术,我校特开设了古典舞基本手位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古典舞基本手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古典舞基本手位概述古典舞基本手位是指舞蹈者在舞蹈过程中,手臂所呈现的各种姿态。
这些手位不仅具有美观、优雅的视觉效果,而且富含丰富的舞蹈语言,能够充分表达舞蹈者的情感和意境。
2. 常见古典舞基本手位(1)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2)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3)托掌:手以掌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4)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5)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6)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
(7)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8)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9)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10)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3. 古典舞基本手位训练方法(1)掌形训练:掌形是古典舞基本手位的基础,分为男掌、女掌。
男掌手指伸直,虎口张开,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分开;女掌手指伸直、虎口收紧,拇指向中指靠拢,但不要贴紧。
(2)手臂基本位置训练:包括拉山膀、按掌、托掌位、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等。
(3)手臂基本动作训练:包括撩掌、切掌、分掌、穿掌等。
三、实训过程1. 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古典舞基本手位的理论知识,了解了各种手位的名称、特点及动作要领。
2. 跟随老师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一练习了各种基本手位,从掌形、手臂位置到手臂动作,逐步掌握每个手位的要领。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华丽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在古典舞中,手位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手位的变化和动作的表达,舞者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舞蹈的意境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及其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舞。
一、双手合十双手合十是古典舞中最常见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两只手掌心合在一起,手指轻轻交叉,手肘微微弯曲。
这个手位代表着虔诚和尊敬,多用于描绘恭敬的场景或表达对神明的敬意。
二、悬壶手悬壶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握住一个虚拟的壶状物品,手臂微微向前伸展。
这个手位多用于描绘供奉和敬酒的场景,表达舞者对客人的热情和善意。
三、花手花手是古典舞中表达优雅和柔美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手指自然张开,手臂稍微弯曲,手掌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展开。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现舞者的柔美和婉约,在舞蹈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四、背手背手是古典舞中表达忧郁和沉思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双手放在身后,手指自然交叉,手臂微微弯曲。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舞者内心的痛苦或思考,在舞蹈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五、扇动手扇动手是古典舞中表达轻盈和飘逸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手臂伸直并互相交叉,手掌呈扇形,轻轻扇动,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现舞者在舞蹈中的飞扬感和自由感。
六、抱月手抱月手是古典舞中表达温柔和宁静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两只手臂平行于地面,手掌相对,手指轻轻合拢,形成一个抱月的姿势。
这个手位多用于描绘夜晚的宁静和舞者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七、翻转手翻转手是古典舞中表达欢快和活力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手臂伸直,手掌朝下,手指紧密并拢,然后轻轻向上翻转,展示出一种轻快和活力的感觉。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舞者在舞蹈中的高兴和欢乐。
总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舞者表达舞蹈意境和情感的关键元素之一。
双手合十、悬壶手、花手、背手、扇动手、抱月手和翻转手等手位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表达方式。
中国古典舞手位教案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舞的手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手位的正确运用能够提升舞蹈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本教案将介绍中国古典舞手位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一、手位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古典舞中,手位是指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手部的舞姿。
手位的形态多样,通过手指、手掌、手腕的协调运动,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手位的正确运用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舞蹈基本功和灵活的手部协调能力。
二、手位的分类中国古典舞中的手位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形态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手位有抱、勾、摊、拨、掌、扇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手位及其基本特点:1. 抱:舞者的手臂呈抱状,手指自然弯曲,表达出温柔、柔美的感觉。
抱手位常用于表现女性角色或者柔和的情感。
2. 勾:手指弯曲,尖端相互靠近,形成勾状。
勾手位常用于表现男性角色或者刚烈、有力的情感。
3. 摊:手指自然伸展开,形成平摊状。
摊手位多用于表现平和、自然的情感或者某些舞蹈动作的过渡。
4. 拨:一只手指伸直,其他手指弯曲,形成拨动状。
拨手位常用于表现娇柔、灵活的情感或者快速变换的动作。
5. 掌:手掌自然展开,但手指微微弯曲。
掌手位常用于表现大气、庄重的情感或者广阔舞台的表现需要。
6. 扇:舞者手持舞扇,形成特殊的手位。
扇手位常用于表现具有舞扇特色的舞蹈形式,如扇子舞等。
三、手位的运用技巧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正确运用手位能够提升舞蹈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手位运用的技巧:1. 柔和流畅:手位的转换应该是柔和、流畅的,过渡自然,力度和速度要适中。
舞者需要通过练习和意识培养,使手位的转换不显得生硬或突兀。
2. 协调统一:手位的运用要与整体动作协调统一,与其他舞姿相互配合。
舞者需注重练习手位与身体其他部分的协调,使舞姿更加美观。
3. 表情饱满:手位的运用要与表情相搭配,共同传达情感和内涵。
舞者需要通过面部表情与手位的配合,将内心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一)掌女:兰花掌(如图1-14)图1-14兰花掌(女)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男:虎口掌(如图1-15)图1-15虎口掌(男)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二)指女:兰花指(如图1-16)兰花指(如图1-16)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O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
男:剑指(如图1-17)剑指(如图1-17)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女:拳形(如图1-18)拳形(如图1-18)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男:拳形(如图1-19)拳形(如图1-19)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按掌(如图1-20)按掌(如图1-20)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托掌(如图1-21)图1-21托掌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腕。
提襟(如图1-22)图1-22提襟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单山膀(如图1-23)单山膀(如图1-23)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双山膀(如图1-24)图1-24双山膀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如图1-25)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如图1-25)(如图1-26) 大掖步摊扬掌(如图1-26)(如图1-27) 踏步蹲冲掌(女)(如图1-27)(如图1-28) 弓箭步拧身冲掌(男)(如图1-28)(如图1-29) 双展翅(如图1-29)(如图1-30)平肩手(如图1-30)以上7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舞蹈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手位的基本姿态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审美感受,提高艺术修养。
3.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1. 古典舞手位的基本姿态2. 古典舞手位的动作要领3. 古典舞手位组合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历史、特点及其在我国舞蹈艺术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欣赏一段古典舞视频,让学生感受古典舞的美。
二、新课1. 教师讲解古典舞手位的基本姿态,如:掌、拳、勾、云手等。
2. 教师示范并详细讲解每个手位的动作要领,如:掌心向上、手指并拢、手臂放松等。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位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巩固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2. 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手位动作,点评并指导。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抽查学生手位动作,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进行手位组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二、新课1. 教师讲解古典舞手位组合的动作要领,如:步法、转身、跳跃等。
2. 教师示范并详细讲解每个组合的动作要领,如:步法轻盈、转身自然、跳跃有力等。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位组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巩固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2. 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手位组合动作,点评并指导。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手位动作是否规范,动作要领掌握程度。
2. 学生手位组合练习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古典舞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修养的提高。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都有哪些呢?快来看看吧!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托掌:手以"掌形" ,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舞姿是非常丰富的,它的基本动作具有高度的雕塑性。
它不仅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也使跳跃、旋转与翻身等技巧具有强烈的雕塑性。
基本舞姿要求腿部、躯干、手臂、头和眼睛(视线)等动作有高度的协调性。
因此,基本舞姿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掌握古典舞风格的手段。
由于在基本舞姿训练时往往是将一腿静止另一条腿在空中运动形成各种姿态,因此,腿与上身都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所以舞姿也可称为控制动作。
这种控制能力是舞蹈中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
1、抬前腿、旁腿、后腿(原地,带辗转的,带半环动和全环动的;或从一个舞姿经辗转或经半脚尖立变成另一舞姿)2、大射雁3、金鸡独立(原地,带辗转)4、踹燕(原地,辗转变成探海)5、探海(原地,辗转变成踹燕)6、斜探海(原地,带辗转)7、躺身旁腿8、软踹燕(女)9、后腿侧身(原地,带辗转)10、掀身探海(女,原地,带辗转)11、拧身探海(男,原地,带辗转)12、紫金冠(女)13、老鹰展翅(男)14、商羊腿(男,原地,带辗转)15、商羊腿踹燕(男)要求:1、基本舞姿练习可采用两种速度:大多是用徐缓慢速形成舞姿后短暂静止。
第八周 古典舞手位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芭蕾基础,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芭蕾基训的基本方法,练习了芭蕾手位以后,
加入古典舞手位组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掌握和区别这两种手位的不同之处,通过练习使学
生清楚古典舞手位的位置,配合气息,为古典舞的其他身韵练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
古典舞手位的位置固定,手形要严格按照古典舞的要求,加上呼吸的感觉,将古典舞
手位组合的各个手位练习熟练。山膀、按掌、托掌、摊掌、顺风旗、提襟这几个动作要做到
位。
三、教学步骤:
1、 软开度训练
2、 把上擦地
3、 把下勾绷脚
4、 芭蕾手位
5、 移重心组合
6、 小跳
7、空间练习、手位练习
8、古典舞手位
四、教学内容:
1、 软开度训练
(1)压腿:
(6×8):前腿右腿,抱住腿2个8拍,
(6×8):前腿左腿,抱住腿2个8拍,
(6×8):旁腿右腿,抱住腿2个8拍,
(6×8):旁腿左腿,抱住腿2个8拍。
踢腿:
(4×8):踢右腿前腿,
(4×8):踢左腿前腿,
(4×8):踢右腿旁腿,
(4×8):踢左腿旁腿。
(2)压肩膀:
示范动作:
双手握住把杆,脚离开把杆一定距离,身体下去与把杆呈90度,胸腰往下走,达
到活动肩膀的效果。
(3)腰的活动:
① 示范动作:
单手扶把,双腿跪地,手上三位(准备)
头先向下走,胯和臀往前走,手贴着耳朵下去,往后甩腰。
② 节奏:二拍完成动作,
× | ×
甩腰 收
共做4×8
(4)压脚背:
① 示范动作:
脚背的绷是形体训练中较为关键,许多动作都体现了“绷”,因此基础训练不能忘记脚
背的训练,两个人一组,互相坐在脚背上压脚背。
② 节奏:一人4个八拍
2、一位擦地:
示范动作:
准备:双手扶把,一位脚位。头看一点
(1×8):右脚向旁边擦地出去,回一位。四拍出,四拍回。
(1×4):向旁边擦地出去,回一位。二拍出,二拍回。
(1×4):一拍擦地出去,停二拍,收回。
(1×8):右脚向前擦地出去,回一位。四拍出,四拍回。
(1×4):向前擦地出去,回一位。二拍出,二拍回。
(1×4):一拍擦地出去,停二拍,收回。
(1×8):右脚向后擦地出去,回一位。四拍出,四拍回。
(1×4):向后擦地出去,回一位。二拍出,二拍回。
(1×4):一拍擦地出去,停二拍,收回。
(6×8):左脚方向重复一次。
3、 把下勾绷脚:
① 复习组合
② 检查动作
③ 纠正动作
4、 芭蕾手位:
① 复习组合
② 检查动作
③ 纠正动作
5、 移重心组合:
① 复习组合
② 检查动作
③ 纠正动作
6、 小跳
① 复习组合
② 检查动作
③ 纠正动作
7、 空间练习、手位练习:
空间位置:
① 讲解几个位置,舞台按照空间的分布分成8个点,
舞台正面
1. 一点 二点
七点 三点
六点 五点 四点
② 让学生练习,熟悉8个点的方位。
示范动作:
第一阿拉贝斯:重心在右脚,左脚打开点地,身体朝2点,右手在前朝二点,
左手打开七位。
第二阿拉贝斯:脚位不变,手换到相反位置。
第三阿拉贝斯:重心在左脚,右脚打开点地,身体朝2点,左手在前朝二点,
右手打开七位。
第四阿拉贝斯:脚位不变,手换到相反位置。
③ 学生练习,指出不足之处,加以纠正
8、 古典舞手位组合:
① 示范动作:
准备:左脚丁字步准备,双手背后,身体朝2点。
(1×8):右手从旁边打开上到单山膀,第5拍压手腕,眼睛看手走。
(1×8):右手下,从一位拎到胃前方,按掌胸前,第5拍压手腕,眼睛看手走。
(1×8):右手从下拎到头顶,第5拍压手腕,托掌,
(1×8):右手从头顶切下来,到胸前打开到山膀,第5拍压手腕。
(1×8):右手保持不动,左手从旁边拎起来,到头顶,从前边落下,最后拎起来
到山膀,摆好双山膀,第5拍压手腕。
(1×8):右手与左手走一样的路线,最后拉起来,第5拍压手腕,摆好顺风旗。
(1×8):双手一起落下,朝右推出去(4拍),回来在胸前划一个顺时针,摆在左
边,(4拍)
(1×8):双手打开左手平,右手头顶,第5拍压手腕,摊掌。
(1×8):双手到头顶落下,在胸前交叉,第5拍压手腕,在头顶双托掌。
(1×4):双手交叉落下,提襟。
五、教学效果:
通过古典舞手位组合,学生初步掌握了古典舞手位中的山膀、按掌、托掌、摊掌、顺
风旗、提襟这几个动作,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掌握和区别这古典舞手位和芭蕾舞手位的不同之
处,通过练习使学生清楚古典舞手位的位置,配合气息,为古典舞的其他身韵练习打下基础。
六、课时:
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