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a.确认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痰液的性质。
b.确保吸痰设备的正常运转与清洁。
c.为患者的头部垫一条毛巾,以使其倍感舒适。
2.取出吸痰设备,检查其的各个部位。
3.洗手并佩戴手套。
4.将吸痰设备连接到吸痰机上。
5.确保设备的集痰罐与吸痰管之间的接口紧密,以免污染。
6.开启吸痰机,并将负压力调至适当水平。
7.将吸痰管小心地插入患者口腔或鼻孔中,直到其到达痰液位置。
8.轻轻地旋转吸痰管,并将管口对准痰液。
9.用手指或手套检查痰液的触感,以确认痰液是否被完全吸出。
10.吸出痰液后,将它倒入设备的集痰罐中。
11.关闭吸痰机,并根据需要重复以上步骤。
12.取下吸痰管,并将其清洗或丢弃。
13.拆卸吸痰机并清洁其各个部位。
14.清洗吸痰设备并消毒其各个部位。
15.移除手套,洗手,公共场域的操作,消毒后使用。
密闭式吸痰操作流程
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做好讲解工作
协助患者取酣畅卧位
连接负压吸引器,调治负压150-200mmHg
打开封闭式吸痰管包,检查并滴液/ 冲洗管、给氧管;连接负
压于封闭式吸痰管上;连接人工鼻或呼吸机于封闭式吸痰管上
把封闭式吸痰管与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相接;连接氧气于封闭式吸痰管的氧气接口上
观察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吸痰管保护膜有无胀气;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开关上;给纯氧1-2min
一手握住透明三通,另一手拇指及食指将吸痰管缓慢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导管内;此后,连续按下抽吸控制开关,老例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能够大于15s
吸痰完成后,将吸痰管缓慢抽回,直到薄膜护套拉直为止
250ml 盐水接输液器,排气后冲洗导管,打开开关注入%氯化钠
溶液,连续按压控制开关以便冲洗导管内壁,供下次使用
再次给纯氧1-2min
检查、观察患者吸痰后的反应(听呼吸音,观察口唇颜色、SpO2)
整理办理用物
1 / 1。
第八章 密闭式吸痰第一节 密闭式吸痰技术【适用范围】配有密闭式吸痰装置的患者。
【目的】1.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2. 防止异物吸入。
3. 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重点强调】1. 吸痰前后及间隔期应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
2. 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口唇、末梢、发绀情况。
3. 与清醒患者有效沟通。
【操作前准备】1. 用物:吸引器或中央控制系统之吸引器、氧气供给设备、与氧气连接的简易呼吸皮囊(必要时用)、治疗车、治疗盘、无菌方巾、一副抽取20mL 生理盐水的无菌针筒、听诊器。
2. 密闭式吸痰装置:检查密闭式吸痰管的有效期及密闭性、完整性,将密闭式吸痰管可旋转接头连接于气管内管或塑料气切接头上、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钮上、将旋转接头一端接呼吸器蛇形管,盖上冲水口上盖,并连接好负压抽吸系统,适当调节吸痰负压,成人控制在0.0400~0.05333MPa ,小儿控制在0.033~0.040 MPa 。
密闭式吸痰系统的构成见图8-1.3. 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4. 吸痰指征:呼吸音粗糙、咳嗽、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
【操作流程】【操作步骤】1. 吸痰前:(1) 洗手。
(2) 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及步骤。
(3) 一手呈杯状,拍打患者背部,以利于松动痰液,使痰液咳出。
(4) 协助患者采用半坐卧位,头侧一方。
(5)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防止吸痰时产生缺氧情况。
2. 吸痰时:(1)一手握着可旋转接头,另一手执吸痰管外薄膜封套用拇指及示指将吸痰管移动插水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切开套管所需的深度,并按下控制钮吸痰。
(2)若患者分泌物较黏稠,可经由可旋转接头上方延长管冲水口,滴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进行抽吸操作,或可由冲水口处注入气管扩张剂,已达到扩张气管的目的。
(3)吸痰完成后,缓慢地抽回吸痰管,直到看到吸痰管上的黑色指示线为止。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涂抹手部消毒液,并戴上手套。
2. 准备好吸痰设备,如吸引器、吸痰管等。
3. 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密。
4. 将吸引器连接至吸痰设备的负压端口。
5.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如坐或半躺位,保证患者的头略微向后仰。
6. 打开吸引器的电源或空气流量调控器,设置适当的吸引力。
7. 用无菌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确保管道畅通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8. 轻轻插入吸痰管到患者口腔或气管插管中,尽量减少患者不适感。
9. 吸痰时,缓慢、持续地向后缓压吸引器的负压按钮,确保顺畅吸出痰液。
注意避免过度吸取,避免影响患者的呼吸。
10. 在吸取痰液后,释放负压按钮,并将吸痰管缓慢、轻轻地拔出。
11. 将吸痰管放入容器中,以便后续清理和消毒。
12. 关闭吸引器的电源或空气流量调控器,并将吸引器和吸痰管上的垃圾物质进行处理和清理。
13. 脱下手套并将其放入适当的垃圾容器中。
14. 洗手,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双手。
在执行密闭式吸痰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措施,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此外,应注意将吸痰设备和吸痰管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
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最好根据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指南进行具体操作。
密闭式吸痰课件xx年xx月xx日•密闭式吸痰简介•密闭式吸痰的优点与风险•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目录•密闭式吸痰的实际应用01密闭式吸痰简介密闭式吸痰是指在不脱离密闭式人工气道的情况下,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定义避免交叉感染、操作简便、减少环境暴露、避免物品污染等。
特点定义和特点密闭式吸痰管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通过负压吸引作用将气道内分泌物吸出。
密闭式吸痰管路上的传感器可监测气道内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吸引负压,避免损伤气道。
工作原理适用人群适用于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如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
应用场景医院内各科室,如ICU、呼吸科、急诊科等。
适用人群和应用场景02密闭式吸痰的优点与风险优点密闭式吸痰系统采用封闭式设计,痰液与外界隔离,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安全性保护呼吸道便于操作密闭式吸痰的管路设计可以防止痰液喷溅,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
密闭式吸痰的负压吸引可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
密闭式吸痰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风险与副作用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能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导致患者咳嗽、憋气等不适。
呼吸道刺激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能发生痰液堵塞,导致患者缺氧,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缺氧如果使用密闭式吸痰系统不规范或设备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
感染如果操作不当或使用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
呼吸道损伤使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密闭式吸痰系统的管路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现象。
在患者咳嗽间歇期进行吸痰,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控制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免引起患者缺氧。
使用前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吸痰的深度和频率。
使用后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更换一次性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03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明确吸痰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及患者的病情和吸痰史。
操作前准备确知吸痰目的检查吸痰器、吸引头、管道等器具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
整理用物,记录 冲洗吸痰管安置患者 检查各呼吸机参数(使用呼吸机者)吸痰 解释,叩背 听诊 用物准备 评估 密闭式吸痰第一节 密闭式吸痰技术【适用范围】配有密闭式吸痰装置的患者。
【目的】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异物吸入。
3.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4.减少因中断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
【操作重点强调】1.吸痰前后及间隔期应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
2.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口唇、指端末梢发绀情况。
3.与清醒患者有效沟通。
【操作前准备】1.用物:消毒用碘棉签,听诊器1个, 呼吸皮囊1个,吸引装置1个,吸引器连接管 密闭式吸痰管,记录单,手消液,污物缸,氧气流量表,20ml 注射器(内盛湿化液)。
2.密闭式吸痰装置:检查密闭式吸痰管的有效期及密闭性、完整性,将密闭式吸痰管可旋转接头连接于气管内管或塑胶气切接头上、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钮上、将旋转接头一端接呼吸器蛇形管,盖上冲水口盖,并连接好负压抽吸系统,适当调节吸痰负压,一般成人100-120mmhg ,不超过200mmhg ,新生儿一般为60-100mmhg ,婴幼儿不超过150mmhg ,儿童<200mmhg 。
3.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4.吸痰指征:直接观察到气管导管内有分泌物、听诊痰鸣音、气道高压报警、低潮气量报警、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
【操作流程】【操作步骤】1.吸痰前:(1)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2)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及步骤。
听诊双肺呼吸音。
(3)一手呈杯状,拍打患者背部,以利于痰液排出。
(4)协助患者采用合适体位,头偏向一侧,略后仰。
(5)吸痰前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吸痰时可能产生缺氧情形。
2.吸痰时:(1)一手握着可旋转接头,另一手执吸痰管外薄膜封套用拇指及示指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切开套管至所需的深度,并按下控制按钮吸痰。
密闭式吸痰管操作流程
密闭式吸痰管是用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痰液的医疗器械,下面是密闭式吸痰管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首先要进行手部卫生,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干净整洁。
2. 准备设备,准备好密闭式吸痰管、吸引器、吸引瓶、生理盐水或者消毒水、护理垫等。
3. 准备患者,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位置,确保患者的头部处于适当的位置,通常是半坐位或者仰卧位,以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4. 准备吸痰管,检查吸痰管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吸痰管没有损坏和污染。
5. 连接设备,将吸痰管连接到吸引器上,并将吸引器连接到吸引瓶上,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避免空气泄漏。
6. 润滑吸痰管,在使用前,可以适量涂抹生理盐水或者消毒水
在吸痰管的末端,以便于插入患者的呼吸道时减少不适感。
7. 插入吸痰管,小心地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直至
达到喉部或气管,确保插入过程轻柔,避免刺激患者。
8. 吸痰操作,使用吸引器进行吸痰操作,根据医嘱适当地进行
负压吸引,将呼吸道分泌物和痰液吸出,注意操作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引起缺氧。
9. 清洁消毒,吸痰操作完成后,将吸痰管取出,丢弃使用过的
吸痰管,并对吸引器、吸引瓶等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10. 记录和观察,记录吸痰操作的时间、数量和性质等信息,
观察患者吸痰后的呼吸情况和舒适度,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在进行密闭式吸痰管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
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
操作
完毕后,及时清洁消毒相关设备,并做好操作记录,以便于医护人
员进行评估和跟进。
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流程一、概述密闭式吸痰管是一种用于清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设备。
它具有密闭性好、操作简单、减少交叉感染的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流程。
二、准备工作在使用密闭式吸痰管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1. 检查设备:确保吸痰管没有破损或污垢。
2. 消毒设备:使用消毒液对吸痰管进行彻底消毒。
3. 洗手:先洗净双手,并戴上洁净手套。
4. 选择合适尺寸的吸痰管:根据病人的年龄和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吸痰管。
三、使用步骤1.将病人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上,并采取适当的体位:如高位半卧位。
2.打开吸痰器设备,将管道连接好,并调整好吸痰器的吸力。
3.给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和漱口,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
4.提醒病人深呼吸2~3次,使呼吸道分泌物向上移动。
5.将吸痰管顶端的阀门打开,将管子插入病人的口腔或气管插管,直到管子的末端达到合适的深度。
6.吸痰管插入后,可以通过病人的声音或手势来判断病人的耐受能力。
如有病人认为不适,可暂停吸痰操作。
7.通过适当的创口负压吸引,将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吸出。
应控制吸痰时间和负压力,以保证不引发呼吸道感染。
8.使用干净的纸巾或消毒棉球清理病人口腔或患者嘴唇周围的残留分泌物。
9.完成吸痰操作后,关闭吸痰管顶端的阀门,并将吸痰管从病人口腔或气管插管中取出。
10.丢弃使用过的吸痰管,并进行后续处理。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密闭式吸痰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轻柔,避免刺激病人的呼吸道。
2. 吸痰管的使用频率应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引起呼吸道刺激或感染。
3. 每次操作后,都要进行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
4. 丢弃使用过的吸痰管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5. 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操作,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五、总结密闭式吸痰管作为一种清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设备,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减少交叉感染的优势。
密闭式吸痰管吸痰(中心吸引)
注:密闭式吸痰管与气切套管连接处有二个注液口,近端(靠近气切处)目前为白色、远端目前为蓝色。
注意事项:
1. 使用前检查中心吸引压力是否安全。
2. 插入真空表前,真空表模式开关应置于“OFF”档,逆时针调节旋钮转至零位。
3. 压力调节:成人300-400mmHg;小儿250-300mmHg。
4. 吸痰时间10-15s/次,间隔3-5min。
5. 使用一次性吸引袋则袋内吸出液体至容量的2/3应及时更换。
6. 治疗盘内用物应保持无菌,吸痰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7. 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及时监测脉氧,如有异常即刻停止吸痰,并
予相应处理。
8. 操作中注意与清醒患者的交流,切忌忽视患者的感觉及社会人角色。
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及负压吸引器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熟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及负压吸引器操作规程及使用性能。
2.在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真空压力表是否在正常范围。
3.科室配备电动吸引器,定点放置。
4.定人定期(每周)检查、维护,做好维修和维护记录。
5.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停电、真空压力不足、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时,应立即启用备用
电动吸引器或使用50ml注射器给患者吸痰。
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6.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缺氧或其它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
并准确记录。
7.故障的吸引装置悬挂“仪器故障”牌,定点放置,及时送至仪器维修部门,做好交接班和维修记录。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理反应及配合程度;氧合状态,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呼吸窘迫和发绀,肺部听诊有无痰鸣音,呼吸机使用情况等。
2.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密闭式吸痰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
4.检查操作环境整洁,温度适宜。
备齐用物: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冲洗装置(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抢救药品。
二、操作步骤1.确定患者人工气道妥善固定及通畅情况;气囊测压表测量并保证气囊压维持在25~30c m H2O,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
2.按呼吸机吸痰增氧键,给予纯氧2m i n。
3.连接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和负压吸引外连接管,调节负压吸引压力(成人-100~120m m H g;儿童-80~100m m H g;婴儿-60~80m m H g)。
4.开放密闭式吸痰系统的阀门,隔着薄膜将吸痰管送入人工气道内(导管内无分泌物关闭负压,导管内有分泌物开放负压),吸痰管尽量不与气管导管内壁接触,遇阻力后使用负压旋转上提吸引,每次吸引时间≤15秒,如分泌物未吸尽应在充分吸氧后重复操作。
观察痰液量及性状。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心率及节律明显异常或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
6.吸痰后继续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根据患者病情,将氧浓度调至合适参数。
7.吸痰完毕,通过吸引阀门冲洗密闭式吸痰管(至少要注入5m l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外连接管,使吸引装置处于功能状态。
8.再次测量,保持气囊压在25~30c m H2O。
9.整理床单位,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0.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签医嘱,并记录。
吸痰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分为6步,患者全程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手套,将吸痰设备携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患者需要把情况告诉操作者,同时不要紧张,要保持心情平静。
2、在操作者的帮助下,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把头偏向一侧,如果有假牙及时取出来,配合操作者的检查,比如张口、伸舌头。
3、操作者打开吸痰器的开关,会把其中一根导管放入患者的咽部,过程可能会有不适应,如果放入的时候,咽部感觉疼痛,要及时告诉操作者,放入导管完毕,就会开始吸痰操作。
4、吸痰的时间为每次抽吸时间<15秒,一次未吸尽,隔3~5分钟再吸,每次吸痰结束,要配合操作者取出导管。
5、在吸痰过程中,操作者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吸出物的情况,由于吸痰过程可能会出现缺氧或窒息的情况,患者如果感觉不舒服,要和操作者示意,以免发生意外,
6、吸痰结束后,患者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擦净脸部分泌物,选择舒服的姿势躺下,注意要多喝水,饮食清淡,不抽烟喝酒,减少对咽部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