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x射线衍射
- 格式:ppt
- 大小:7.04 MB
- 文档页数:88
(完整版)X射线衍射试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实验⼀“衍射仪的结构、原理及物相分析”⼀.实验⽬的及要求学习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作原理;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法和步骤。
⼆.实验原理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相的⽅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法。
每⼀种结晶物质都有各⾃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们的晶胞⼤⼩、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式是完全⼀致的。
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种结晶物质都有⾃⼰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各个衍射晶⾯间距d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1来表征。
其中晶⾯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
所以任何⼀种结晶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I1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实验仪器本实验使⽤的仪器是D/max 2500 X射线衍射仪(⽇本理学)。
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器(X射线管)、测⾓仪、X射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组成。
图1是D/max 2500 X射线衍射仪。
图1 Rigaku D/max25001.X射线管衍射⽤X射线管实际都属于热电⼦⼆极管,有密闭式和转靶式两种。
⼴泛使⽤的是密闭式,由阴极灯丝、阳极、聚焦罩等组成,功率⼤部分在1~2.5千⽡,转靶式⼀般在10千⽡以上,其特点是阳极以极快的速度转动,使电⼦轰击⾯不断改变,即不断改变发热点,从⽽达到提⾼功率的⽬的。
本实验中使⽤的⽇本理学D/max 2500X射线衍射仪采⽤旋转靶,最⾼功率⾼达18kw。
图2是X射线管结构⽰意图。
阴极由钨丝绕成螺线形,⼯作时通电⾄⽩热状态。
由于阴阳极间有⼏⼗千伏的电压,故热电⼦以⾼速撞击阳极靶⾯。
为防⽌灯丝氧化并保证电⼦流稳定,转靶X射线管采⽤机械泵+分⼦泵⼆级真空泵系统保持管内真空度。
为使电⼦束集中,在灯丝外设有聚焦罩。
阳极靶由熔点⾼、导热性好的铜制成,靶⾯上镀⼀层纯⾦属。
2016级晶体X射线衍射部分考试复习提纲第五章晶体学基础1.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晶体:是结构基元(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格子构造。
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
空间点阵:从晶体结构抽象出来的,描述结构基元空间分布周期性的几何点,称为晶体的空间点阵(正点阵)。
几何点为阵点。
14种布拉菲点阵,7种晶系2.晶面、晶面指数、间距晶面:在点阵中由结点构成的平面。
晶面指数:国际上通用的是密勒(Miller)指数,即用h k l)表示待标晶面的晶面指数。
晶面间距:●一组平行晶面(hkl)中两个相邻平面间的垂直距离称为晶面间距,用dhkl表示。
●它与晶胞参数和晶面指标有关。
●晶面指数越高, 面间距越小, 晶面上粒子的密度(或阵点的密度)也越小.只有(hkl)小, d(hkl)大, 即阵点密度大的晶面(粒子间距离近, 作用能大,稳定)才能被保留下来。
3.晶面族:在同一晶体点阵中,有若干组晶面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对称变化重复出现的等同晶面,它们的面间距与晶面上结点分布完全相同。
这些空间位向性质完全相同的晶面的集合,称为晶面族。
用{hkl}表示。
4.倒易点阵倒易点阵:是在晶体点阵的基础上按一定对应关系建立起来的空间几何图形,是晶体点阵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为了区别有时把晶体点阵空间称为正空间。
倒易空间中的结点称为倒易点。
倒易矢量:从倒易点阵原点向任一倒易阵点所连接的矢量叫倒易矢量,表示为: r* = ha* + kb* + lc*倒易阵点用它所代表的晶面指数标定。
倒易矢量的基本性质:如果正点阵与倒易点阵具有同一坐标原点,则正点阵中的一个晶面在倒易点阵中就变成了一个阵点(倒易点)。
正点阵中晶面取向和面间距只须倒易矢量一个参量就能表示。
练习题:作业题:•在一正交晶系坐标中,画出(110)、(ī 05)、(ī ī 1)晶面。
•推算出立方晶系晶面(hkl)的面间距公式。
•画出七大晶系十四种布拉菲晶胞空间点阵形式。
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的基本步骤X射线晶体衍射(X-raycrystallography)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分析技术,能够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可以为结构生物学、药物设计、材料科学等领域提供有益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的基本步骤,帮助读者了解这项技术操作的基本原理。
第一步是采集样品。
所有X射线衍射分析都以样品为基础。
该样品必须处于固态,具有晶体结构,即一种由原子片段组成的精确的正交排列格局。
除了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还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构象。
样品的精确采集是X射线衍射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它会影响结果的正确性和颗粒大小。
第二步是紫外线激发。
有了正确的样品在紫外线激发下,晶体将发出X射线,这就可以捕捉的到物质的结构信息了。
要紫外线激发 X 线,必须在晶体中放置一个紫外线激发装置,一般会使用一种叫做固态电池的装置,它的功率在1至3000安培之间。
第三步就是反射探测。
X射线来到晶体外部,在特定的角度发生反射,然后被检测到。
这些反射信号可以实时记录读出,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物质的结构数据和信息。
第四步是数据处理。
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的数据一般都很庞大,包括一系列反射向量和反射强度等,这些数据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得到所需的结果。
通常会使用计算机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求得晶体的几何形状、原子的排列等信息。
第五步是数据解释。
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就可以开始解释和分析结果了。
化学家可以借此推断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它们如何作用、彼此相互关系等。
总之,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的基本步骤是:采集样品、紫外线激发、反射探测、数据处理和数据解释。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化学家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结构。
运用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结构,从而使结构生物学、药物设计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发展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