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自主保全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15.16 MB
- 文档页数:17
前言TPM活动展开的重要载体就是小集团活动,而小集团活动的体现,又主要体现在自主保全小组的活动中,通过自主保全步骤有序的推进,实现人机的完美组合,这是自主保全活动的最终目标。
然而这种完美的组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少则5-6年,多则10年以上,下面就对自主保全的各个步骤活动方法及其重点加以阐述,望能对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自主保全活动的制造企业有所帮助。
第一步骤初期清扫自主保全第一步骤称之为“初期清扫”,此处的“清扫”与5S中的清扫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这个步骤的目的。
其目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通过对小组活动区域的彻底清扫,使小组成员看到该区域的理想状态,明确今后该区域所要维持的状态;2、为达成理想状态,必须把区域内所有存在的问题全部挖掘出行挂牌、摘牌,从而达到提高小组全员发现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达成这两个目的呢?也就是说该如何展开小组活动,才能达成这两个目的呢?下面就具体讲述一下实际的操作和重点注意事项。
首先,谈一下如何分组。
一般来讲,小组成员在8~12人为宜,这样可以避免“吃大锅饭”的情况发生。
小组区域一般视操作或设备房间而定。
设备多的房间,可以一个房间内分成几个区域;反之,设备少的房间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房间作为一个区域。
原则上一般一个人负责一台设备,当然也要视实际情况,如果是大型设备,那么可以几个人一起担当。
分好组、划分好区域后,就要开始去清扫了。
在实施清扫前,必须有一个会议,由组长主持。
会议的内容包括清扫前的安全教育、必要工具和备件的准备、清扫分工、清扫时间的记录表和清除垃圾量的记录表、问题点记录表准备、红白牌的准备等,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去清扫吧。
其次,在清扫过程中,绝不能只是停留在设备的外部,一定要把整个设备、环境里里外外做一个彻底的清扫,把累积多年的垃圾彻底清除。
只有通过这样的清扫,才能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比如:螺丝松了、漏油、发霉、生锈、漏气、遗漏的加油点、裂纹……等等,并把所有的问题点都记录下来。
TPM自主维护(保全) 的第一个步骤初期清扫一、清扫的目的:首先,来看看第一个步骤:初期清扫。
所谓初期清扫,就是要求员工带着抹布进行设备的清扫。
虽然说是清扫,但绝不只是使设备干净而已,而是通过清扫时作业人员与设备的接触,找出隐藏在设备内部的不正常现象。
也就是说,清扫是在为设备作健康诊断。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清扫的目的就是进行设备点检,这种点检对于维持设备长寿命健康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就像前面说过的,只有彻底进行设备清扫并且加以维持,才能保证设备中没有任何潜藏的不正常现象。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保证设备是十分清洁的才行。
当作业人员实际拿着抹布进行清扫工作时,有下面两点重点:1.注意清扫内部打开平时不曾打开的外盖或门,仔细清扫点检设备的内部。
一般来说,设备最重要的部分都在其内部。
2.活用“五感”“五感”就是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
作业人员只要活用这“五感”,就可以很好地将不正常的现象找出来。
此外,初期清扫阶段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造成污染的来源进行改善。
如果进行人员每天都在进行清扫,却不知道污染在哪里、污染程度如何,则不仅改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作业人员也只能算是个清洁工而已。
本阶段的发生源改善活动主要是针对那些简单、容易的部位进行,比较困难的部位将放在第二步骤“发生源与困难源的改善”中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本步骤就是要切实通过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整理、整顿、清扫,找出不良(微缺陷、发生源、不要物等)存在并决定日常目力所及范围内的处置及改善,来实现以下目标:1.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将陈年污垢除去,创造一个整洁的工作场所;2.改善造成灰尘、脏污的源头并改善周围恶劣的环境;3.通过整理、整顿、清扫,使设备潜在的缺陷、异常显性化,并恢复其机能;4.彻底清扫设备的各个角落,切身体验“清扫也是点检”,做到“自己的设备自己维护”;5.按照计划推进整理、整顿、清扫,提高全员的管理水平,形成一个“能遵守已决定事项”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