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
- 格式:doc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1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与已购置或形成的固定资产相关的支出,用以维持、保障和增值固定资产的价值,使其能够继续正常使用、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能源节约等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有明确的规定,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及确认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维修、维护、更新、改进等费用。
维修费用是指对于已购置或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日常保养、修理等常规性支出,以保障其正常使用;维护费用是指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等支出,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更新费用是指对已购置或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改换零部件、设备、配件等支出,以保证其正常运转;改进费用是指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进、设备更新等支出,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确认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应与相关资产有直接的关联,且能够增加资产的效益或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无法增加资产效益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支出,应作为费用进行确认。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计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分为两类进行计量:一类是可辨认的个别支出,一类是无法可靠估计的或不能辨认单个资产支出的总体支出。
对于可辨认的个别支出,应以成本方式计量,即将支出按照货币金额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并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中,减少相关资产的折旧费用,进而影响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
换句话说,这些支出将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应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一种增值的成本。
对于无法可靠估计的或不能辨认单个资产支出的总体支出,应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中。
这是因为,这些支出在经济效益上不能被确认为资产增值或使用寿命的延长。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1.对于可辨认的个别支出,企业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1)确认支出与相关资产有直接的关联,并能够增加资产的效益或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1)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2)费用化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资本化后续支出在原固定资产的基础上更新改造满足资本化条件:第一步:将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第二步:新发生的支出;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第三步:更新改造完成转入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注意】在原固定资产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同时涉及原部件的替换更新后的账面价值=更新前总的账面价值-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资本化的支出部分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残值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2)费用化后续支出借:管理费用(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修理费)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的修理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例题2-97】甲航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12月份,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80000000元(含发动机),发动机当时的购买价为5000000元。
甲公司未将发动机单独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017年初,甲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航程增加。
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
新发动机的成本为7000000元,注明安装费用100000元。
税率17%,增值税税额17000元,假定飞机的年折旧率为3%,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替换下的老发动机报废且无残值收入。
甲航空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2017年初飞机的累计折旧金额为:80000000×3%×8=19200000(元),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60800000累计折旧19200000贷:固定资产80000000(2)安装新发动机:借:在建工程7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190000贷:工程物资8190000(3)支付安装费用:借:在建工程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贷:银行存款117000(4)2017年初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5000000-5000000×3%×8=3800000(元),终止确认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理损失3800000贷:在建工程3800000(5)新发动机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0800000+7000000+100 000-3800000=64100000(元)借:固定资产64100000贷:在建工程64100000【例题▪单选题】企业对一条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
第 09 讲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与处置考点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一、费用化支出★★二、资本化支出★★★一、费用化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推断〕企业行政治理部门发生的不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比方,固定资产一般修理费用及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 治理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不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比方,发生的固定资产一般修理费用及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销售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 4-30)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2 年8 月1 日,对治理部门使用的设备进行一般修理,发生修理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修理费 5 000 元,税率 13%,增值税税额 650 元。
借:管理费用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0贷:银行存款 5 650二、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修理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本钱;如有被替换的局部,应同时将被替换局部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
〔推断〕(例 4-29)甲航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2 年12 月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 8 000 万元〔含发动机〕,发动机当时的购价为 500 万元。
公司未将发动机作为一项单独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022 年6 月末,甲公司开发新航线,航程增加。
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
以银行存款支付新发动机本钱为 700 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 91万元;另支付安装费用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安装费 10 万元,税率 9%,增值税税额 0.9 万元。
假定飞机的年折旧率为 3%,不考虑估计净残值和相关税费的影响,替换下的老发动机报废且无残值收入。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怎么处理固定资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两种其中不动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六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装修修理等后续支出,如果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或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如果后续支出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如果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
不满足上述规定的后续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从上述规定可知,企业不动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以资本化处理方式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还是以费用化处理方式计入当期损益,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但在税务处理上,一方面要考虑会计制度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将主观判断降到最低,以免产生纳税方面的争议。
不动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无外乎分两类:一类是如果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则要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形式计入成本费用,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一类是如果计入当期损益,则可以在发生当期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原《企业所得税法》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分为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和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084号)第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果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则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如果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则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满足以下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属于固定资产改良支出:1.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2.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3.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以于发生时直接在税前扣除,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需要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一、背景介绍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拥有或控制的物质资产,用于提供生产或经营服务,且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产生经济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可能需要进行后续支出和处置。
本文将重点讨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的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管理建议。
二、后续支出的概念及分类1. 后续支出的概念后续支出是指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后,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营和保持其预期经济效益而发生的支出。
后续支出通常分为两类:资金支出和非资金支出。
2. 后续支出的分类(1) 资金支出资金支出是指企业为了维护、修理、更新或改善固定资产而付出的直接或间接费用。
资金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支出:指为了保持固定资产正常运作而进行的例行性维护工作,如设备清洁、润滑、检修等;•修理支出:指对固定资产进行部件更换、维修故障等工作所发生的费用;•更新支出:指为了使固定资产具备最新技术和功能而进行的更新改造工作,如设备升级、软件更新等;•改善支出:指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延长其寿命周期等目的而进行的改进工作,如设备改造、工艺改良等。
(2) 非资金支出非资金支出是指企业在维护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付出的非直接费用。
非资金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力支出:指用于维护、修理、更新或改善固定资产的人工成本;•能源支出:指用于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行所需的能源成本,如电费、水费等;•材料支出:指用于维护、修理、更新或改善固定资产所需的材料成本。
三、固定资产处置的概念及分类1. 固定资产处置的概念固定资产处置是指企业将不再使用或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变现或报废的过程。
固定资产的处置通常分为两类:变卖和报废。
2. 固定资产处置的分类(1) 变卖变卖是指将固定资产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以获取变现收益。
在变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和定价: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并确定合理的变卖价格;•转让手续:需办理转让手续,包括合同签订、过户手续等;•资产减值:若变卖价格低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则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记账实操-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1、固定资产的折旧:借:在建工程【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研发费用【研发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贷:累计折旧2、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①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
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开始维修时: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原价】发生后续维修支出: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注意:企业发生的一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这样可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重复计算。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020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第十一章高频考点汇总第十一章非流动资产(一)2020税务师《财务与会计》高频考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内容导航】1.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3.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考频分析】考频:★★★复习程度:理解掌握本考点。
本考点属于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常设考点,在2019年度、2018年度、2017年度、2015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出现过单项选择题,2016年度、2015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出现过多项选择题。
另外在计算题中也有涉及。
【高频考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一般情况下的外购固定资产购买成本=买价+相关税费(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不包括员工培训费)如果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2)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购买固定资产的处理购买时: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购买价款的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贷:长期应付款等(实际应支付的款项)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各期支付款项: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注:①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余部分应在信用期间内费用化计入财务费用。
②每期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的科目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科目余额)×实际利率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自营方式成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①外购工程物资:借:工程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②领用自产产品: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③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④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负荷联合试车:a.发生费用时: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b.取得产品或产品收入时:借: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贷:在建工程3.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固定资产①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若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可靠则采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简述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中的支出与固定资产处置这篇文章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以及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办法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意见,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处理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进行讨论,对其中出现的一些会计问题进行探索,找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标签: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支出;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筹划在会计概念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定义是:一种使用时间超过一个年度的有形资产。
它的用途主要是在生产商品的活动中为其提供出租、经营管理等支出。
而固定资产后续的支出则是指的在修理上和改造方面的费用。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会计科目,它所存在的目的是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营支出,所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优化固定资产项目机构,对固定资产支出项目进行重整是一项很有必要的会计工作,特别是在对固定资产的修理和改造活动中要进行重新的会计处理,才能够使固定资产科目保持正常的会计运作,保障企业的正常会计运行。
下面就对在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改革中需要列为重点改革的修理费用和更新改造支出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1.更新改造。
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可以从对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和自我更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用新的固定资产取缔到期或者报废的原有固定资产是固定资产自我更新的主要内容;而在原来老旧的技术设备上植入高科技元素或者新的功能,能够使现有设备得到重新利用,使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出现新的特征,如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资源消耗和成本费用相对减少、功能更加丰富多样、性能更为强大等等,而进行的加工和改造。
但是从通常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状况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更新改造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是必然的趋势,在不浪费原有资产的情况下,降低了引起新设备所产生的费用,将这部分费用投入到对原有设备的改造上,既可以使原有的设备得到有效的利用,又可以使成本支出大大减少。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1)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
基本账务处理: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如果为不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待抵扣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提示】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用于新建不动产,或者用于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并增加不动产原值超过50%的,其进项税额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而教材中并未对此进行强调,所以在考试中如果出现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资本化后续支出,并且题目中给出了增值税税额的,按2年分期抵扣的规定处理。
【例题•单选题】企业扩建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扩建生产线发生相关支出800万元,且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生产线扩建后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2016年)A.1000B.800C.1800D.1500【答案】D【解析】生产线扩建后入账价值=1000-300+800=1500 (万元),选项D正确。
【例题•判断题】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应在建工程成本。
()(2016年)【答案】J(2)企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这样可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高估。
基本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残料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提示】被替换部分资产无论是否有残料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流入,都不会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第十三章固定资产本章的主要容包括:一是固定资产概述。
两个特征(同时满足)。
二是固定资产的取得。
三是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方法。
四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两种形式。
五是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等。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特征◆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像商品一样是为了对外出售。
这一特征是固定资产区别于商品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期限较长,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固定资产的收益期超过一年,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价值的高低不再成为判断固定资产的标准。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首先要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其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多选、区别于特征)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最基本特征。
主要依据是否取得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项基本条件。
注意:1.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按经济用途分类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1.使用中: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出租、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
2.未使用:新增、改扩建。
3.不需用。
(三)按所有权分类1.自有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
(四)综合分类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由于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各异,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不可能完全一致。
但实际工作中,企业大多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作为编制固定资产目录,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四、固定资产科目设置1.“固定资产”科目;2.“累计折旧”科目;3.“工程物资”科目;4.“在建工程”科目;5.“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固定资产的取得有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融资租赁等方式。
本书重点介绍企业外购、投资者投入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外购固定资产(一)外购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成本=买价+相关税费+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涉及到的增值税的处理。
如果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企业购入的生产经营用的动产(如机器设备等)支付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需要计入到购入的固定资产成本中。
如果是不动产或非生产经营用的动产,增值税仍然应该纳入固定资产成本中。
(二)外购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1.外购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购入时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支付的买价、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照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13-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1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1 700元,另支付运输费300元,包装费500元。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答疑编号2845130101]『正确答案』该固定资产的原价=10 000+300+500=10 800(元)借:固定资产10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贷:银行存款12 5002.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成本=购买成本+安装成本+相关税费【例13-2】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 300元。
设备由供货商安排,支付安装费4 300元。
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假设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编制会计分录如下:[答疑编号2845130102]『正确答案』(1)支付设备价款、税金、运输费:金额合计=50 000+1 300=51 300(元)借:在建工程51 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贷:银行存款59 800(2)支付安装费:借:在建工程 4 300贷:银行存款 4 300(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确定的固定资产价值为=51 300+4 300=55 600(元)借:固定资产55 600贷:在建工程55 600二、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例13-3】甲企业收到乙企业作为资本投入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
该设备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确认的价值为62 000元。
甲企业编制如下会计分录:[答疑编号2845130103]『正确答案』借:固定资产62 000贷:实收资本——乙企业62 000【例题·多选题】下列应当计入外购需要安装设备原始价值核算的有()。
A.专业人员服务费B.安装成本C.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D.运输费[答疑编号2845130104]『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可以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例题·多选题】企业自建仓库一座,发生下列费用,应通过“在建工程”核算的有()。
A.领用工程物资260 000元B.支付工程人员工资35 000元C.达到预计使用状态前的工程借款利息支出12 000元D.达到预计使用状态后的工程借款利息支出9 000元[答疑编号2845130105]『正确答案』ABC【例题·单选题】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作为入账价值。
A.折余价值B.市场价格C.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D.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答疑编号284513010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该项资产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项资产预计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3.该项资产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4.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该项资产使用的限制。
总之,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例题·单选题】固定资产净残值的计算方法是()。
A.固定资产实际残值收入-实际清理费用B.固定资产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C.固定资产实际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D.固定资产预计残值收入-实际清理费用[答疑编号2845130107]『正确答案』B三、固定资产折旧的围(一)折旧的空间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二)折旧的时间围:1.固定资产一般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三)在确定计提折旧的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更新改造期间——不提折旧。
3.大修理期间——照提折旧。
【例题·多选题】下列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B.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C.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D.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答疑编号2845130108]『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固定资产一般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例题·单选题】下列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
A.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B.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D.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答疑编号2845130109]『正确答案』B【例题·多选题】下列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A.季节性停用的B.大修理停用的C.更新改造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D.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答疑编号2845130110]『正确答案』ABD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是依据使用年限均匀损耗的,因此,使用年限各期的折旧金额相等。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基本相同,各期应分摊的折旧费用基本相同的情况。
其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或: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例13-4】某企业有一设备,原值为20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按照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
该设备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答疑编号2845130201]『正确答案』年折旧率=(1-2%)/10×100%=9.8%月折旧率=9.8%÷12≈0.82%月折旧额=200 000×0.82%=1 640(元)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