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宝相花纹的探索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0.35 MB
- 文档页数:9
传统纹样造型结构分析宝相花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也是唯一能与龙纹凤纹相媲美的植物类纹样。
其形态造型饱满圆润,花型层次繁华富丽,所具有的幸福圆满和富贵祥和的美好寓意更是让世人所青睐。
宝相花纹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代衍变,在此过程中以唐代的呈现最为华美富丽,成为了这一时期典型代表的装饰纹饰。
标签:宝相花;造型结构;造型元素造型结构宝相花纹饰的造型结构看似富丽繁华,但分析其造型骨架也不难发现构成规律。
以唐时期的宝相纹饰为例,大多在近似于“圆”的结构内完成的,“圆”的结构造型在我国装饰艺术中也经常出现,因其均衡对称还有完整和圆满的美好寓意而被世人喜爱并广泛应用。
此外宝相花纹饰还有一个重要的造型结构,就是模仿自然花卉的生长形态,叶瓣在呈“米”字型的骨架上向外放射状生长,并且在“米”字型骨架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具体为层次角度的变化和骨架的增加或减少,从而造型结构越来越丰富,层次感越来越强。
正是因为这种基本结构的组合运用,保证了宝相花纹饰虽富于变化却始终繁而不乱。
造型元素宝相花纹饰的造型元素是复杂的,它集合了多种花卉形象于一身。
从设计角度看,宝相花纹饰虽然造型结构复杂,但也存在有自然界花卉的基本架构,提取花蕊、花瓣、枝叶等,也有经过抽象变化的造型元素。
经过研究分析归纳出构成宝相花纹的元素大致可分为:莲纹:莲纹是佛教艺术中的主要装饰题材,宝相花纹饰在某种意义上可是说由佛教的莲纹演变而来的。
所以保留莲纹的基本架构也是合理的,延续莲的主体架构也是延续佛教的精神象征。
莲纹代表着纯洁,承载了精神寄托,寓意吉祥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所崇尚的文化也趋之不同,但其中的精髓是没有变化的,莲纹的神韵将一直存在。
牡丹纹:牡丹可谓是唐代最享誉盛名的花卉。
其主要特征是花的形态丰满而尊贵,具有丰富的花瓣层次,因开放的盛态而受到人们殷切的赞美。
用当下流行话语来说牡丹纹更“接地气”,是人们对美好富贵生活的纯粹期盼。
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001美术与设计 | FINE ARTS & DESIGN 2019_02唐代莫高窟宝相花嬗变探微①陈振旺(深圳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樊锦诗(敦煌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唐代莫高窟图案表现出从宗教性向世俗化和本土化转变之趋势,西域风格逐渐隐退,京洛艺术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隋末唐初的莲花图案已不能满足唐代僧俗的审美需求,历经漫长过程,唐人融汇多种中西纹样于一体,熔铸出具有大唐风范的“宝相花”,体现了唐代的兼容与创造精神。
宝相花造型丰富,在唐代各阶段特征不一,历经初唐的孕育和成熟,盛唐的繁盛,中唐和晚唐的转型和衰微,整体呈现出从简单到华丽再回归平淡之演变进程。
文章根据莫高窟宝相花系列资料,对比中原工艺美术器物和墓葬图案,将唐代宝相花的演变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籍此钩沉索隐,探微发新。
[关键词]宝相花;基本纹样;单位纹样;类型;演变[ 中图分类号 ] J21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9)02-0001-06收稿日期:2018-12-10作者简介:陈振旺(1976-),男,安徽宣城人,敦煌学博士,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敦煌学和设计文化研究。
樊锦诗(1938-),女,上海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①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代莫高窟壁画研究”(项目编号:15JJD770012)成果之一。
唐代宝相花的形成、发展和衰落与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佛教美学的影响息息相关。
隋唐两代统治者实行文化开放政策,对外来文明执包容态度,隋唐丝绸之路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引进,是中原和莫高窟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这一阶段外来文化因子纷纷涌入,胡化之风盛行。
同时,隋唐以来佛儒融合,净土思想盛行,“圆通”“轮回”之佛教理念深入人心,简单的莲花图案已不能满足当时僧俗的审美需求,至盛唐这种圆满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装饰图案的题材和精神诉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CAI XUN 财讯传统纹样之唐代宝相花□武汉纺织大学王云/文宝相花是一种立足与中华文化的图案设计程式,是自然美与理想美完美结合的装饰典范。
宝相花是莲花中国化的产物,至唐朝,佛教的发展使得莲花纹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莲花本土化和世俗化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宝相花艺术符号。
宝相花纹佛教本土文化宝相花纹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宝之 一,又称“宝相花”“宝花花”。
宝相花 纹是将自然界花卉的花头作变形的艺术 处理,使之趋于图案化、程式化。
花纹 主要形式为两种:一种为平面团形,以8 片平展的莲瓣构成花头,莲瓣尖端呈五 曲形,各瓣内又填饰三曲小莲瓣,花心 由8个小圆珠和8瓣小花组成。
另一种 是立面层叠形,以层层绽开的半侧面勾 莲瓣构成。
宝相花纹的发展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华时代之 一,在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 及对外交流的背景下,宝相花茂叶盛,具有丰满、肥硕、大气的唐韵。
宝相花 花瓣结构非常清晰,在结构上,①四瓣 花的造型,四出的十字结构。
②多瓣或 团花的造型。
唐初期宝相花纹的花瓣是 由莲花母体花瓣与其他纹样结合演变而 成。
纹样是以“十”字为基准,用四方 连续的形式进行45°旋转变形为“米”字8瓣,10瓣,12瓣,14瓣。
盛唐贞观年间,宝相花纹样也同样 反映出融合、创新的状况。
高宗武则天 时期艺术风格产生了转变,其时豪迈浪 漫,追求意韵的观念,把宝相花纹样推 向了一个注重装饰性的抽象表达的高峰。
盛唐宝相花层次繁縟华丽,富有富 贵宝相气层次增多,形象丰富。
宝相花 纹样逐渐定形,侧卷花、对勾瓣、云曲 瓣这三种基本瓣都形成,且自由组合,是宝相团花最为丰富的时期。
这一阶段 的宝相花纹即不同于传统纹样,也不同 于直接摄取的外来纹样。
在这里,已看 不到明显的莲花,其造型的装饰变化达 到了鼎盛,华丽而不失庄重威严的气势 特征,整体结构呈向外辐射状,这正是 盛唐“有容乃大”思想所造成的盛世景 象的完美体现。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宝相花纹样是中国植物装饰纹样。
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历史装饰纹样中的重要篇章, 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装饰艺术史之中, 有上千年的历史, 宝相花纹样更是一种本土纹样融合外来纹样的典型代表。
已有的文献资料对宝相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壁画、藻井等方面, 大都讨论佛教鼎盛时期的宝相花形态, 缺少对其形成过程以及变化的研究。
文章将从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 即原始时期到秦汉时期的本土莲花纹样、秦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结合外来宗教文化, 加入葡萄纹, 石榴纹等元素形成宝相花雏形、隋唐宝相花纹样正式形成、宋后宝相花纹样的成熟发展, 以及佛教东传这个时间节点来梳理宝相花的成因以及流变过程。
一、宝相花前身——莲花莲花也是许多世界文明中神圣的代表, 在古印度被看作是英雄气概的象征;在古埃及, 人们看到莲花天亮时开放, 天黑时闭合。
于是埃及人以为太阳是早晨从东方的莲花里出现, 夜晚太阳消失在西方的莲花里;伊朗的雅利安人则将蓝色的莲花当成“水中之光”来崇拜。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一) 佛教中的莲花莲花在印度佛教中代表了再生、纯洁和不受轮回之苦。
佛教创立之后, 也将莲花作为宗教圣物。
在印度原始佛教中还有后来的藏传佛教当中, 对莲花形象的崇拜都十分明显。
在佛教中有四大莲花, 分别是代表菩萨慈悲心的芬陀利花、代表毒物变成美好事物的拘物头花、代表钵头摩地狱的表钵头摩花和代表庄严佛眼的优钵罗花。
莲花也是佛教的八瑞相(图1) 之一, 代表了一切活动的鼎盛时期, 莲花本身也有旺盛生命的内涵。
在佛教和佛教经文里, 莲花又被隐喻成神圣的子宫。
其与象征男性的“金刚”结合, 意味着“空”与“色”的结合, 也象征佛法和智慧的契合以及大乐与空性的自然生成。
莲花也象征着西方红色阿弥陀佛“莲花部怙主”。
佛教中一般的莲花意象有四、八、十六、二十四、三十二、六十四、百、千瓣等;在手持器物中, 它一般有红色和粉红色两个颜色, 花瓣有八个或十六个;在其他的意象中, 它的颜色也有黄色、金黄色、蓝色、黑色或者白色。
传统纹样之唐代宝相花作者:王云来源:《财讯》2016年第09期宝相花是一种立足与中华文化的图案设计程式,是自然美与理想美完美结合的装饰典范。
宝相花是莲花中国化的产物,至唐朝,佛教的发展使得莲花纹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莲花本土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宝相花艺术符号。
宝相花纹佛教本土文化宝相花纹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宝之一,又称“宝相花”、“宝花花”。
宝相花纹是将自然界花卉的花头作变形的艺术处理,使之趋于图案化、程式化。
花纹主要形式为两种:一种为平面团形,以8片平展的莲瓣构成花头,莲瓣尖端呈五曲形,各瓣内又填饰三曲小莲瓣,花心由8个小圆珠和8瓣小花组成。
另一种是立面层叠形,以层层绽开的半侧面勾莲瓣构成。
宝相花纹的发展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华时代之一,在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对外交流的背景下,宝相花茂叶盛,具有丰满、肥硕、大气的唐韵。
宝相花花瓣结构非常清晰,在结构上,①四瓣花的造型,四出的十字结构。
②多瓣或团花的造型。
唐初期宝相花纹的花瓣是由莲花母体花瓣与其他纹样结合演变而成。
纹样是以“十”字为基准,用四方连续的形式进行45°旋转变形为“米”字8瓣,10瓣,12瓣,14瓣。
盛唐贞观年间,宝相花纹样也同样反映出融合、创新的状况。
高宗武则天时期艺术风格产生了转变,其时豪迈浪漫,追求意韵的观念,把宝相花纹样推向了一个注重装饰性的抽象表达的高峰。
盛唐宝相花层次繁缛华丽,富有富贵宝相气层次增多,形象丰富。
宝相花纹样逐渐定形,侧卷花、对勾瓣、云曲瓣这三种基本瓣都形成,且自由组合,是宝相团花最为丰富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宝相花纹即不同于传统纹样,也不同于直接摄取的外来纹样。
在这里,已看不到明显的莲花,其造型的装饰变化达到了鼎盛,华丽而不失庄重威严的气势特征,整体结构呈向外辐射状,这正是盛唐“有容乃大”思想所造成的盛世景象的完美体现。
宝相花与佛教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
人的现实愈渺小,对佛的崇拜越着迷。
唐代宝相花纹艺术符号研究一、本文概述唐代宝相花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在唐代艺术和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繁复精美的图案,既体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文化风尚。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唐代宝相花纹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其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全面地揭示这一艺术符号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对唐代宝相花纹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其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
接着,从文化、宗教、社会等多个角度,探讨宝相花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宝相花纹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建筑装饰、瓷器绘画、织锦图案等,以揭示其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文还将对唐代宝相花纹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估,探讨其在当代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新中的潜在应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艺术和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为当代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全面揭示唐代宝相花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唐代艺术和文化的研究贡献新的力量。
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当代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二、唐代宝相花纹的艺术特征唐代宝相花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这些特征既体现在其造型设计的独特性上,也体现在其色彩运用的丰富性上,同时还表现在其文化内涵的深厚性上。
在造型设计方面,唐代宝相花纹以其对称性和繁复性而著称。
其构图往往以中心为轴,向四周呈辐射状展开,形成对称而均衡的视觉效果。
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纹样的稳定性,也赋予了其庄重、典雅的气质。
同时,宝相花纹的繁复性也体现在其细节处理上,每一片花瓣、每一片叶子都经过精心雕琢,线条流畅,形态各异,既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展示了唐代艺术的精细之处。
在色彩运用上,唐代宝相花纹以鲜艳、明快而著称。
常用的色彩有红、黄、蓝、绿等,这些色彩在唐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吉祥、黄色代表尊贵等。
唐代敦煌石窟宝相花纹样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来源:《绿色包装》2022年第08期摘要:宝相花纹样盛行于唐代,是符合艺术规律中打散重构的新生命,唐人融汇莲花纹、忍冬纹、石榴纹、云纹、牡丹纹、联珠纹的造型特征于一体,以莲花基本形态为主体,形成既抽象又概括的装饰艺术形式。
宝相花饱满繁复,造型多变,但基本纹样和单位纹样具有规律性,根据花瓣结构可分为侧卷瓣、对勾瓣、云曲瓣三种类型。
本文对宝相花纹样在包装设计中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基本元素重新提取和改造,使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有效融合,从而进一步体现出宝相花纹样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唐代;宝相花;纹样;装饰艺术;包装设计中图分类号:J522; J525; 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2) 08-0114-04Application of The Baoxiang Flowers Patterns in Dunhuang Grottoes of Tang Dynasty in Decorative Art DesignQIN Si(Xi’an Open University,Xi’an 710000, China)Abstract: The Baoxiang flowers pattern prevailed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is a new life scattered and reconstructed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art. The Tang people integrate the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of lotus pattern, honeysuckle pattern, pomegranate pattern, cloud pattern, peony pattern and Lianzhu pattern, and take the basic form of lotus as the main body to form an abstract and generalized decorative art form. The Baoxiang flowers is full, complex and changeable in shape, but the basic pattern and unit pattern have regularity. According to the petal structur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side curling petal, opposite hook petal and cloud curling pet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ape, color and implication of The Baoxiang flowers pattern in packagingdesign, re extracts and transforms the basic elements, so as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Chinese traditional pattern with modern decorative art design, so as to further reflect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Baoxiang flowers patterns.Key words: Tang Dynasty; the Baoxiang flowers; pattern; decorative art; packing design花卉作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创作素材,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代宝相花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唐代宝相花纹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这些传统纹样以其生动的造型和深刻的寓意,为后世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唐代宝相花纹样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
本文旨在研究唐代宝相花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并探讨其设计原理与审美价值。
二、唐代宝相花纹样的历史与特点唐代宝相花纹样,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经典纹样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代工匠们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宝相花纹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造型生动,线条流畅。
宝相花纹样以曲线为主,造型变化丰富,富有动感。
二是寓意深刻,富有象征意义。
宝相花纹样往往与吉祥、富贵、长寿等主题相关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宝相花纹样的色彩通常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唐代宝相花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时尚潮流的不断变化,现代服装设计越来越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唐代宝相花纹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下面将从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案例等方面,探讨唐代宝相花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设计原理在将唐代宝相花纹样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时,设计师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理。
首先,要充分理解宝相花纹样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把握其造型特点和色彩运用。
其次,要根据服装的风格、主题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宝相花纹样进行设计。
最后,要注重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使宝相花纹样与服装的其他元素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设计方法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直接运用法。
即将宝相花纹样直接应用于服装的某个部位,如领口、袖口、裙摆等。
二是融合创新法。
即将宝相花纹样与其他元素进行融合,形成新的设计元素。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宝相花纹样是中国植物纹样发展期的典型代表。
植物纹样一直是世界装饰纹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地位也同样重要,同西方相比较而言,植物纹样在我国兴盛的时间较晚。
汉晋以前我国装饰图案题材多为动物神兽纹、几何纹、云气纹。
经过汉代丝绸之路的初开,渐渐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少量植物纹样传入,但也并不占主导地位。
直到魏晋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大量植物纹样伴随着佛教文化开始传入中国,本土纹样与外来植物纹样的结合,使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装饰纹样出现,植物图案题材开始占据主要位置,在中国逐渐成熟。
宝相花纹样在这种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
在整个历史发展状况当中,唐代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时期,它引领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贸易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人们对于闲情逸致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追求,思想上有所转换,不在单一的追求天赋神受的观念,开始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灵感,去真正的感受大自然之中的瞬息万变。
植物纹样是装饰纹样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宝相花纹样在植物纹样发展史上举足轻重。
但相比较西方的发展上来看,我国的植物纹样发展速度相对迟缓,经过丝绸之路的初开,外来文化的交流增多,大量的植物纹样伴随佛教文化的传入,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纹样逐渐形成,植物纹样题材的纹样因此占据了主要地位,并在中国逐渐成熟。
这是后期宝相花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资料的调研可以发现,早期,最先传入我国的外来文化是佛学思想,伴随着佛教文化及态度的莲花纹样走进了中华大地,并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带动了我国植物纹样的发展,推动着宝相花纹样的形成。
宝相花纹样是自然与想象结合的产物,它经过了多元文化的艺术加工和想象,是及美貌和内涵于一身的理想花卉纹样。
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在从建筑、织物、器物等载体上都可以发现宝相花纹样的形象。
尤其在唐代这一时期,可以说宝相花纹样的完美气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时期宝相花纹样丰腴唯美,十分华贵大气,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