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1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特点
- 格式:pptx
- 大小:19.00 MB
- 文档页数:4
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根源)与解决途径一、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由生存于其中的生物所构成的生物圈。
由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利用、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以致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达到了使地球没有能力支持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程度。
目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在以下四个方面凸现出来。
一是资源短缺。
现代文明的大机器生产大量地消耗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造成了非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
按传统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300年。
中国的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中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为147吨,为世界平均数的41.4%;人均探明石油储量为2.9吨,为世界平均数的11%;人均探明天然气为世界平均数的4%。
按人口计算的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缺乏是环境问题的重要表现之一,它对人类的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直接影响。
二是生态破坏。
1950年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半。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
森林资源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化、物种退化等。
目前世界沙漠化土地已达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国土的总和。
全球沙化土地及受影响的地区,每年递增100万公顷以上。
50多年来,中国的可居住土地由于水土流失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
地球上平均每天就有一个物种灭绝,预计在未来的30-40年中,将有6000种植物在地球上消失。
三是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
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向大气中排放2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
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太阳紫外线对地球辐射的增加已经给人类和其它生物带来了危害。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当前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其中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冰川融化等现象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工业化和能源消耗模式。
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起气候变化。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以及森林砍伐等活动都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二、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人口增长和水污染。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的需求也大幅上升。
同时,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非法捕捞和野生动物走私等活动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盲目开发和过度消费行为。
四、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另一个严重环境问题。
农业化学品过度使用、过度灌溉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垦都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和土地退化的问题。
这进一步威胁到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粮食安全。
五、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大城市中更为突出。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物以及燃煤等活动都对空气质量造成了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人类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从而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出现。
同时,人类的过度消费和盲目开发也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政府的监管不力、技术的滞后以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
首先,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些都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主要特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学习通过分析现象、事实概括事物本质,通过比较确定事物特点的思维方法,培养综合分析宏观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研讨活动和对于保护环境知行差距的调查活动,培养保护环境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知识梳理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近三百年来,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有①、②、生态破坏和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2.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③,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例如,20世纪中叶发生的“④”,令人震惊。
3.生态破坏主要是⑤破坏,从而引起⑥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等。
4.人类的某些行动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如⑦、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⑧等。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⑨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⑩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的矛盾。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的不可预见性。
2.的不可逆性。
3.的全球性。
学习交流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试举例说明环境问题具有规模的全球性。
探究与创新探究一环境问题的表现[互动探究] 1。
读教材图1.4“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每天对能源的需求”,分析能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阅读教材材料“八大公害事件简介”,概括环境污染的类型。
3.生态破坏的核心是什么?其破坏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全球性环境变化问题有哪些?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哪些区别与联系?探究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互动探究] 1、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教材漫画《苦难的母亲》反映的地理现象是什么?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体现的矛盾,并将与之对应的类型连线。
4.阅读教材的“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区采矿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矿厂投资商、环保局领导、果农、村长四方的意见,各方的侧重点是什么?(3)你认为这件事情矛盾的焦点在哪里?5.几乎无人类工业活动的北极地区形成了严重的烟雾,结合教材“案例2”分析其原因,并说出污染物是通过哪些途径到达北极地区的。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及解决措施1. 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当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环境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1.1 工业排放和废弃物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导致大量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空气、水体和土壤,加剧了气候变化。
1.2 交通尾气和垃圾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释放出大量的尾气污染,同时城市交通运输带来的噪声和霾也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城市中大量的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污染了土壤和水源。
1.3 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发森林砍伐、土地开发和水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平衡被打破。
2. 环境问题的特点当代环境问题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2.1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蔓延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
例如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问题对全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2.2 多样性环境问题不仅表现为空气污染、水质恶化等传统问题,还包括了生态系统崩溃、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新型问题。
2.3 时效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立即行动,否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时效性要求我们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3. 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3.1 加强环境法规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促使企业严格遵守环境法规。
3.2 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生产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和研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3.3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公众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推广绿色出行、绿色食品等低碳生活方式,培养环保意识。
3.4 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
结语当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都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主要特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学习通过分析现象、事实概括事物本质,通过比较确定事物特点的思维方法,培养综合分析宏观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研讨活动和对于保护环境知行差距的调查活动,培养保护环境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知识梳理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近三百年来,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有①、②、生态破坏和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2.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③,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例如,20世纪中叶发生的“④”,令人震惊。
3.生态破坏主要是⑤破坏,从而引起⑥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等。
4.人类的某些行动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如⑦、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⑧等。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⑨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⑩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的矛盾。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的不可预见性。
2.的不可逆性。
3.的全球性。
学习交流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试举例说明环境问题具有规模的全球性。
探究与创新环境问题的表现[互动探究] 1。
读教材图1.4“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每天对能源的需求”,分析能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阅读教材材料“八大公害事件简介”,概括环境污染的类型。
3.生态破坏的核心是什么?其破坏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全球性环境变化问题有哪些?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哪些区别与联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互动探究] 1、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教材漫画《苦难的母亲》反映的地理现象是什么?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体现的矛盾,并将与之对应的类型连线。
4.阅读教材的“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区采矿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矿厂投资商、环保局领导、果农、村长四方的意见,各方的侧重点是什么?(3)你认为这件事情矛盾的焦点在哪里?5.几乎无人类工业活动的北极地区形成了严重的烟雾,结合教材“案例2”分析其原因,并说出污染物是通过哪些途径到达北极地区的。
当前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存在问题如下:(一)环境破坏在有些地方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有的地方对应该关闭的污染企业下不了决心,动不了手,甚至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还有的地方环境执法受到阻碍,使一些园区和企业环境监管处于失控状态。
(二)环境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缺少原创性的开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
(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
我国大部分农村缺乏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废水、废气、固废(含危废)没有相应的处理设施或管理措施,污染环境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
二、原因(一)、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体利益少。
(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科研、设计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着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骨干企业队伍。
(三)、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机制和手段不足。
(四)、监管、处理、打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三、对策(一)加强对环境执法的监督。
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使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二)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
创建多元化的产业投资环境。
加大各级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