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28
无机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研究无机材料是一类在化学组成上不包含碳元素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研究无机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对于深入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无机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一、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科学,对于无机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研究而言,有几个基本的概念需要了解。
1. 熵(Entropy):熵是描述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 S 表示。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和系统的状态有关,而与系统的具体路径无关。
在无机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研究中,熵常用于描述材料的有序程度和热稳定性。
2. 焓(Enthalpy):焓是系统在常压下的内能和对外界做的功之和,通常用符号H 表示。
焓变(ΔH)是指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焓的变化量,是研究无机材料热反应的重要参数。
3. 自由能(Free Energy):自由能是系统能量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的变化量,通常用符号 G 表示。
自由能变化(ΔG)对于无机材料的相变和反应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无机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研究方法无机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热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分子模拟、密度泛函理论等。
1. 实验方法(1)热容法:热容法是通过测量材料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热容来研究其热力学性质。
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容,可以得到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膨胀性等信息。
(2)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是通过比较样品和参比物的热量差异来研究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测量材料的热变化、热反应和相变等热力学参数。
(3)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是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来研究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通过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得到材料的热分解、热反应动力学和热稳定性等信息。
2. 计算方法(1)分子模拟:分子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子和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来研究其热力学性质。
《实用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一、绪论热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目标在于量化和预测物质系统在各种物理及化学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分布规律。
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乃至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中,准确且全面的热力学数据对于理解和优化各类无机物体系的行为至关重要。
《实用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正是以此需求为导向,精心编纂而成的一部专业参考文献,旨在为科研人员、工程师及学生提供一个权威、详实且便于使用的无机物热力学数据资源库。
本手册聚焦于无机物体系,是因为无机物广泛存在于地球的自然环境、工业原料、能源开发、材料科学以及环境保护等众多场景中,其热力学性质直接影响着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工艺设计及过程控制。
无机物的热力学数据涵盖了诸如标准生成焓、标准熵、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溶解度、反应平衡常数、相变热、电化学势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不仅是理解无机物质基本特性的基础,更是计算复杂多相反应过程、设计高效分离与转化工艺、评估环境行为与稳定性以及进行材料性能预测的关键依据。
编写《实用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的初衷在于填补现有文献资料中对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整合与更新的空白。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理论计算方法的发展,热力学数据的精度与覆盖范围持续提升,新的无机化合物不断被合成并表征,旧的数据需要修订以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手册力求汇集最前沿、最可靠的无机物热力学数据,通过严谨的筛选与校验流程,确保所收录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手册采用系统化的组织结构,便于用户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并辅以清晰的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数据。
《实用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还注重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提供静态的数值列表,更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阐述数据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例如,手册可能包含如何利用热力学数据预测无机盐水溶液的配比极限、计算矿物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稳定区域、设计无机材料合成路线、评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趋势等实用案例,使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习题《材料物理性能》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1-1一圆杆的直径为2.5 mm 、长度为25cm 并受到4500N 的轴向拉力,若直径拉细至 2.4mm ,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真应变、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并比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解:由计算结果可知:真应力大于名义应力,真应变小于名义应变。
1-5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Al 2O 3 (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若该陶瓷含有5 %的气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解:令E 1=380GPa,E 2=84GPa,V 1=0.95,V 2=0.05。
则有当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时,将P=0.05代入经验计算公式E=E 0(1-1.9P+0.9P 2)可得,其上、下限弹性模量分别变为331.3 GPa 和293.1 GPa 。
0816.04.25.2ln ln ln 22001====A A l l T ε真应变)(91710909.4450060MPa A F =⨯==-σ名义应力0851.0100=-=∆=A A l l ε名义应变)(99510524.445006MPa A F T =⨯==-σ真应力)(2.36505.08495.03802211GPa V E V E E H =⨯+⨯=+=上限弹性模量)(1.323)8405.038095.0()(112211GPa E V E V E L =+=+=--下限弹性模量1-11一圆柱形Al 2O 3晶体受轴向拉力F ,若其临界抗剪强度τf 为135 MPa,求沿图中所示之方向的滑移系统产生滑移时需要的最小拉力值,并求滑移面的法向应力。
解:1-6试分别画出应力松弛和应变蠕变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并算出t = 0,t = ∞ 和t = τ时的纵坐标表达式。
解:Maxwell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力松弛过程:Voigt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变蠕变过程:).1()()(0)0()1)(()1()(10//0----==∞=-∞=-=e EEe e Et t t στεσεεεσεττ;;则有:其蠕变曲线方程为:./)0()(;0)();0()0((0)e (t)-t/e στσσσσσστ==∞==则有::其应力松弛曲线方程为0123450.00.20.40.60.81.0σ(t )/σ(0)t/τ应力松弛曲线0123450.00.20.40.60.81.0ε(t )/ε(∞)t/τ应变蠕变曲线)(112)(1012.160cos /0015.060cos 1017.3)(1017.360cos 53cos 0015.060cos 0015.053cos 82332min 2MPa Pa N F F f =⨯=︒︒⨯⨯=⨯=︒⨯︒⨯=⇒︒⨯︒=πσπτπτ:此拉力下的法向应力为为:系统的剪切强度可表示由题意得图示方向滑移以上两种模型所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情况,事实上由于材料力学性能的复杂性,我们会用到用多个弹簧和多个黏壶通过串并联组合而成的复杂模型。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第⼆章材料的热学性能热容:热容是分⼦或原⼦热运动的能量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其定义是物体温度升⾼1K所需要增加的能量。
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热容不⼀定相同,所以在温度T时物体的热容为:物理意义:吸收的热量⽤来使点阵振动能量升⾼,改变点阵运动状态,或者还有可能产⽣对外做功;或加剧电⼦运动。
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是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珀替定律:恒压下元素的原⼦热容为25J/(K?mol);⼆是化合物的热容定律—奈曼-柯普定律:化合物分⼦热容等于构成此化合物各元素原⼦热容之和。
不同材料的热容:1.⾦属材料的热容:由点阵振动和⾃由电⼦运动两部分组成,即式中和分别代表点阵振动和⾃由电⼦运动的热容;α和γ分别为点阵振动和⾃由电⼦运动的热容系数。
合⾦的摩尔热容等于组成的各元素原⼦热容与其质量百分⽐的乘积之和,符合奈曼-柯普定律:式中,n i和c i分别为合⾦相中元素i的原⼦数、摩尔热容。
2.⽆机材料的热容:(1)对于绝⼤多数氧化物、碳化物,热容都是从低温时的⼀个低的数值增加到1273K左右的近似于25J/(K·mol)的数值。
温度进⼀步增加,热容基本⽆变化。
(也即它们符合热容定律)(2)对材料的结构不敏感,但单位体积的热容却与⽓孔率有关。
⽓孔率越⾼,热容越⼩。
相变可分为⼀级相变和⼆级相变。
⼀级相变:体积发⽣突变,有相变潜热,例如,铁的a-r转变、珠光体相变、马⽒体转变等;⼆级相变:⽆体积发⽣突变、⽆相变潜热,它在⼀定温度范围逐步完成。
例如,铁磁顺磁转变、有序-⽆序转变等,它们的焓⽆突变,仅在靠近转变点的狭窄温度区间内有明显增⼤,导致热容的急剧增⼤,达转变点时,焓达最⼤值。
3.⾼分⼦材料热容:⾼聚物多为部分结晶或⽆定形结构,热容不⼀定符合理论式。
⼀般,⾼聚物的⽐热容⽐⾦属和⽆机材料⼤,⾼分⼦材料的⽐热容由化学结构决定,它存在链段、链节、侧基等,当温度升⾼时,链段振动加剧,⽽⾼聚物是长链,使之改变运动状态较困难,因⽽,需提供更多的能量。